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冬根 《海南医学》2012,23(5):112-114
肝炎后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源于肝脏的病毒(乙、丙)性,是一慢性渐进性过程,它的疗程主要依赖于非手术处理,核心在于灭毒、保肝,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破裂与胃黏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是肝实质损害和肝纤维化不断加重的结果.外科治疗主要针对大出血,现在亦有了非手术处理的有效手段,断流术和分流术对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运用也应慎重,以防进一步加重肝损害.下面本文就近些年来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间12例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致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随访2个月~5年,无再出血,肝功能正常或好转,无肝性脑病发生,无死亡.结论 对于部分肝功较差,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行急诊门奇断流加脾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止血效果确切,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不同类型手术治疗后长期疗效.方法 自1999-06~2008-06对不同病因类型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325例进行手术治疗,对其中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209例进行随访,包括断流术组(单纯脾切除21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42例)和分流术组(门腔分流术34例,脾肾分流术12例).术后随访1~10年,对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肝功能损害率、继发性肝癌发生率以及严重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均为高龄(>65岁),肝功能Child分级多为B到C级,且乙肝病史长达15年以上,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1~10年发现,分流术组患者术后继发性肝癌发生率和肝功能Child分级为B到C级所占比例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远期疗效分析,断流术组,尤其是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适宜控制门静脉高压发生和发展的方法 ,降低门静脉高压的各种并发症。方法 对照组肝炎肝硬化 2 9例 ,采用常规治疗 (心得安和长效硝酸甘油 -单硝酸异山梨脂 ) ;观察组肝炎肝硬化 2 4例 ,在常规的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的基础之上 ,联用中药大黄蛰虫丸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早期门脉高压。结果 经 42周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心得安、长效硝酸甘油和大黄蛰虫丸联用不失为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后早期门脉高压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4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清明  杨建军  权辉  李宽智  宁博  袁银会  田郁  杜锋 《医学争鸣》2006,27(24):2280-2282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46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血象变化、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3 mo后稳定在一定水平,红细胞计数术前及术后无明显变化,脾脏3 mo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诊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诊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 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50例,有6例(12%)因再出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其余均得到有效止血,近期疗效满意,术后无肝性脑病.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再出血13例(43%),再出血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5年以后.5年生存率70.%,10年生存率46%.结论 掌握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适应证采取急诊门奇断流手术能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95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10例肝炎后肝硬化所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出血患采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伍友兴  桂若虎  郑新平  宋林 《中外医疗》2011,30(9):24+26-24,26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98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脾脏3个月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非食管胃底静脉破裂的因素逐渐增多。为了探讨伴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我们分析了2000年5月~2005年10月住院治疗的56例确诊的伴有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索能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且无副作用的药物,提高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丹参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62例。分别测量用药前30min、用药后30min、用药1个月、用药3个月时的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随访2年,统计用药后1年、2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使用丹参后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较用药前减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也降低。结论 丹参能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门脉压力,有效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外科治疗 ,至今仍未获得满意的效果 ,术后再出血率较高。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复杂 ,处理困难 ,病死率也较高。现回顾我们 2 5年来的工作 ,探索再出血的原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72~ 1997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术后消化道再出血病人 156例 ,其中有完整病历记录和随访结果的 10 2例。1.2 原发疾病 因血吸虫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19例 ,肝炎后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 58例 ,酒精性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症 2 5例 ,以上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第 1次手术行单纯脾切除术 4 8例 ,贲门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美托洛尔治疗对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压力的临床效果与预后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128例,其中男77例,女38例,年龄均在32-57岁,实验组64例均为进行美托洛尔治疗的患者,对照组64例为普萘洛尔治疗的患者。结果两组患者的门静脉高压均有所缓解,但实验组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V、SV、SMV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范围内。结论美托洛尔治疗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值得继续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及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PSE治疗肝炎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缓解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赵雪峰  彭心宇 《医学综述》2009,15(8):1215-1220
传统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主要有断流术和门体静脉分流术2大类。断流术是一类相对简便的手术,不足之处在于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分流手术。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联合术式,既能保持一定的门静脉向肝血供和提高肝动脉对肝脏的供氧量,又能疏通门静脉系统的高血流状态,故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病死率和再出血率均有明显下降,疗效好。肝移植手术的出现,对彻底治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带来了希望。但对我国大量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不可能全都采用肝移植治疗。因此,传统疗法在较长时间内仍然会有用武之地。术前综合分析患者临床指标和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价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预测手术风险及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是一种血流动力学异常综合症,该病在儿童中发病率较低,至今为止,儿童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引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有主要有肝硬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胆汁淤积、肝炎和代谢病等。其中以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最常见。虽然该病发病率低,但可以引起腹水、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接受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应对措施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月到2013年12月接受脾切除治疗的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00例,对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出血史、出血量、门静脉内径等)、手术方式、手术后相关临床指标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血栓者45例,无血栓者55例.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出现血栓与性别、年龄、手术方式、上消化道出血史及手术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然而有血栓组术中出血量≥350 mL、门静脉直径≥1.2 cm、术后血流速度<15 cm/s、术后血小板计数≥700×109/L及术后门静脉压力≥35 cmH2O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失血量、术后血小板计数、术后血流速度、门静脉直径大小及术后门静脉压力是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结论 术中减少患者失血量,术后积极监测患者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并给予积极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晚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胡震宇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1):20-20,72
目的探讨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宽度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368例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24例,根据门静脉宽度分为门静脉PV≤1.2cm组和PV〉1.2cm组。并根据胃镜检查的出血情况比较其出血率。结果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PV〉1.2组出血率明显高于PV≤1.2组(P〈0.05),但是肝炎后肝硬化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宽度的测定对预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的出血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仝现州   《中国医学工程》2010,(1):158-160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膜后单个有核细胞移植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方法随机对肝炎后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70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病人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对照组34例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观察术后腹膜后血管再生情况及监测门静脉压力变化,对照同期手术再出血、腹水消失情况、低蛋白改善情况及肝性脑病的发生率。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结果 36例在手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腹膜后彩超复查侧枝循环开放增加、术后12个月测门静脉压力降低、腹水明显改善、低蛋白血症2例未纠正,随访五年无肝性脑病发生及再出血病例。对照组单纯性断流手术者在术后三年有11例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7例,门静脉压力升高,腹水8例未改善,低蛋白血症2例未纠正。结论肝硬变并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在行脾切除,门-奇断流的同时,在腹膜后植入自体骨髓单个有核细胞可以增加门静脉侧枝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出血并发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食管、胃黏膜病变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这些病变都是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检查发现,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2.4%,非静脉曲张出血占47.6%[1].现将我院收治的29例中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做出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5例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分别随访1~5年,其中肝炎后肝硬化68例,血吸虫病后肝硬化12例,肝炎后合并血吸虫5例。结果围手术期止血成功78例,围手术期死亡7例。术后1年、3年及5年再次出血病例分别为8例、9例及13例,术后1年、3年及5年死亡病例分别为8例、10例及15例,主要死亡原因是肝性脑病及再出血。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