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一例及其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1例伴丘疹性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患者及其家系中无毛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取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提取家系成员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无毛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并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无毛基因的突变。结果 患者无毛基因存在两处杂合突变:第3外显子的1010位碱基由鸟嘌呤变为腺嘌呤,使第337位氨基酸由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337D);第4外显子的1491位碱基由胞嘧啶变为胸腺嘧啶,使第4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突变为终止密码(Q498X)。而其父母及一弟该基因仅存在其中的一处杂合突变。结论 该患者无毛基因中G337D及Q498X两处突变可能使该基因无法编码正常的蛋白,为导致临床表现的特异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例散发的伴丘疹损害的先天性无毛症(APL)患儿进行Hairless(H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提取患儿及其表型正常父母的血液样本DNA,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APL患儿HR基因突变。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HR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位于第10号外显子的新的移码突变c.2270delC和位于第15号外显子内的新的错义突变c.3038 T>C。以上两种突变在100名健康对照中均未发现。结论:在该患者中检测到了HR基因的突变,其产物无毛蛋白的缺失或者功能减退可能是导致该患者发病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水平明确1例先天性少毛症患儿遗传学病因.方法 患儿女,9岁3个月,出生即头发少,呈绒毛状,生长缓慢.皮肤科检查示头发细软呈淡黄色、羊毛状,稀疏,头顶发量稍多,四周发量稀少,发际线上移,前额增宽.眼科检查无明显异常.患儿父母及妹妹均无相似异常表型,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抽取患儿及其母亲、妹妹外周静脉血,对基因组DNA进行新一代测序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患儿CDH3基因存在2个突变,分别是第5号外显子c.1057G> T(p.D353Y)杂合突变和第10号外显子c.1767delC (p.I589Ifs)杂合突变,均为新突变,软件预测具有致病性.Sanger测序验证示c.1057G>T(p.D353Y)杂合突变来自患儿母亲;传递分析示c.1767delC (p.I589Ifs)杂合突变来自患儿父亲.结论 该先天性少毛症患儿携带的c.1057G> T(p.D353Y)和c.1767delC (p.I589Ifs)杂合突变可能导致其发生先天性少毛症伴青少年黄斑营养不良,应严密观察并按时进行全面眼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尽早对症治疗眼部症状.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一例11岁男孩患有寻常性可变性免疫缺乏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并发丘疹损害性无毛症。这种罕见的外胚叶发育不良表现在生后3个月正常胎毛的脱落。特别有趣的是患儿父亲有同样疾病,也患同样免疫缺乏病。  相似文献   

6.
伴皮角样损害的先天性厚甲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女,10岁。主诉:出生后双手(足)指(趾)甲肥厚,8个月时皮肤出现疣状皮损。现病史:患儿出生后双手(足)指(趾)甲肥厚,呈黄褐色,随年龄增长甲肥厚加重,甲板变硬,远端翘起,呈污褐色。8个月大时,臀部出现多个疣状角化性皮损,呈圆锥状,坚硬,用力摩擦后,末端可脱落。皮损不断增多,于腰部、肘膝关节伸侧出现角化性丘疹.无自觉症状。患儿自幼掌跖多汗,跖部逐渐形成角化性斑块,行走时疼痛。患儿经常反复发生口腔黏膜、舌黏膜糜烂,并覆白膜。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伴有皮角样损害的先天性厚甲症.患者男,17岁.因指、趾甲增厚伴全身出现泛发皮角样改变就诊.患者自3岁起逐渐出现20甲变黄、增厚、分离,伴发严重掌跖角化,以及多发性皮角样损害.患者角蛋白基因KRT6A、KRT6B、KRT16、KRT17以及连接蛋白基因GJB6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均未检测到致病性突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先天性厚甲症I型(Pachyonychia congenitatype1,PC-1)一家系K6a基因突变。方法:提取PC-1患者和100名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采取长片段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然后以产物为模板,采用巢式PCR扩增突变热点区,最后通过DNA直接测序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结果:DNA测序发现患者K6a基因第1403位核甘酸由胸腺嘧啶(T)变为腺嘌呤(A),导致K6a的2B螺旋区末端第468位密码子由亮氨酸(L)变为谷氨酰胺(Q)。而该家系中的正常人及100名正常对照均未发现此突变。结论:该患者存在角蛋白K6aIA68Q突变,进一步证明了螺旋边界序列是角蛋白K6a基因的突变热点区。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8岁。甲及掌跖部皮损18年。皮损特征表现为:20甲高度增厚、掌跖部严重角化、毛囊角化,尤以肘膝部明显、乳头角化及面部多发性皮角样损害。皮肤活检示:表皮高度角化过度及灶性角化不全,真皮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诊断:先天性厚甲症;多发性皮角。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4岁。出生后2个月指(趾)甲开始增厚,随年龄增长甲增厚加重,至今已出现两次甲脱落,分别为左足的第2和第4趾。双足跖胼胝增厚很快,20 d左右就必须用刀削去,否则很快发生深在的皲裂,影响行走及穿鞋。2岁半时腹部和背部不明诱因出现米粒至蚕豆大水疱,伴剧痒,约3个月后治愈(具体治疗情况不详),至今未再复发。平时味觉较正常人迟钝,其余无异常。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亲结婚,共育1子1女,其子正常。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Atrichia with papular lesions (APL) is a rare inherited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early onset of total hair loss, followed by papular lesions over the extensor areas of the body. Recently, mutations in the human hairless (HR) gene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its pathogenes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utations in the HR gene is important for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APL and alopecia universalis (AU).

Objective

We compared the HR genes of patients with presumed AU who showed minimal or no response to treatment with the HR genes of healthy controls.

Methods

The subjects were 11 patients with presumed AU who had not responded to treatments. Fifty healthy people were included as controls for molecular analysis. To screen for mutation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performed.

Results

DNA analysis identified a novel heterozygous G-to-A transition at nucleotide position 191 in exon 5. The mutation was not found in the controls, other AU patients, or any unaffected family members except for the patients'' mother and maternal grandfather, who were heterozygous HR gene carriers.

Conclusion

Our study identifies 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in exon 5 of the HR gene in a Korean APL patient previously diagnosed as AU.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错义突变 (C220G)和无义突变(R476X)。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中未发现有突变。患者父亲为突变 C220G的携带者,而母亲为突变R476X的携带者。患者的子女、同胞及同胞子女中大部分为突变C220G 或R476X的携带者。结论本类脂质蛋白沉积症家系存在新的ECM1基因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13.
一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了解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的基因突变方式,以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获得临床确诊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设计针对ATP2C1基因的一系列PCR引物,运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原理筛查此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家系基因突变,用DNA直接测序明确具体的突变位置和方式,分析基因突变的病理意义。结果 此家系存在ATP2C1基因突变,第2068-2076位“TGTAGCCAT”突变成“AGATGGAACA”,造成开放阅读框架移位,出现提前终止密码子,使其编码的蛋白质丢失了一个ATP结合位点和3个钙离子结合位点,丧失了他原有的功能而致病;此家系患者基因型与临床表型无明确关系。结论 ATP2C1基因第21外显子突变是引起本家系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具有典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表现的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基因点突变,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患者的K10第一外显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患病成员K10基因的第156密码子发生了C→A的碱基替换,从而导致精氨酸变成丝氨酸,并破坏了AciⅠ的酶切位点,而患者家族中未发病成员均未见有基因突变。该突变位于编码角蛋白K10的1A亚区。这一研究为建立大疱性先天性鱼鳞病样红皮病的基因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例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家系ATP2C1基因中可能存在的突变进行鉴别。方法收集2个HHD家系和100份无亲缘关系正常人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ATP2C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家系1中所有患者ATP2C1基因检测到第17号外显子存在一个新的无义突变c.T1431A(p.C477X);家系2中所有患者第24外显子发现一个已报道的移码突变c.2374delTTTG(791LfsX9)。结论两个家系中存在ATP2C1基因的变异,导致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17.
伴有神经纤维瘤样损害的先天性巨型色素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6岁。出生后颈部及躯干即可见大片黑褐色斑疹,随年龄增长面积逐渐扩大。背部褐色皮损上可见粗密毛发,并逐渐形成皮肤松弛包块。患者生长发育正常,家族连续5代均发育正常。松弛包块及黑色斑丘疹处组织病理示:伴有神经纤维瘤样损害的先天性巨型色素痣。  相似文献   

18.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鉴定一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为进一步开展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根据突变位点设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用PCR来检测突变位点以及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克隆测序进一步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原因.结果 该家系中患者COL7A1基因的87号外显子存在剪接位点突变,导致87号外显子被剪切,Ⅶ型胶原的胶原区合成后缺少了23个氨基酸.健康对照不存在此突变.结论 COL7A1基因剪接位点的突变是引起该家系临床症状的特异突变,而非多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先天性厚甲症Ⅰ型(PC-Ⅰ)及Ⅱ型(PC-Ⅱ)患者家系的基因突变。探讨其基因突变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中角蛋白16基因的第1~6外显子及K17基因的第1外显子,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PC-Ⅰ家系(家系1)中患者K16基因第127位密码子由CGC突变CCC,导致K16角蛋白1A区的精氨酸由脯氨酸替代(R127P);PC-Ⅱ家系(家系2)中2例患者K17基因第99位密码子由CTG突变为CCG,导致K17角蛋白1A区的亮氨酸由脯氨酸替代(L99P),而这两个家系中的正常人及与此两家系无关的50例正常人未发现此突变。结论该PC-Ⅰ家系存在角蛋白16的R127P突变,PC-Ⅱ家系存在角蛋白17的L99P突变。3例厚甲症患者检测到的2个角蛋白突变均由K16及K17发生错义突变,导致其编码的相应氨基酸由脯氨酸替代。此类突变可引发较重的临床表现,即呈现典型PC-Ⅰ型或PC-Ⅱ型,不会呈现其他较轻的临床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