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36例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了解中药注射液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旨在关注用药安全。方法:根据我院13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涉及药物、发生时间、主要症状、危害程度、损伤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136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涉及7个器官/系统,18种药物,重度6例(4.4%)。结论:应密切留意和监测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广州七所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州七所在校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及行为行调查分析,为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同时了解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及对膳食营养摄入的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4月至5月间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对广州七所高校950名大学生行自行设计有关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测试中,七所在校大学生回答合理率为73.33%(675/921),其中医学生回答合理率(77.33%,347/449)高于非医学生(67.60%,319/472)(P〈0.01);医学生的平均成绩(11.60±2.18)分高于非医学生(10.14±2.26)分(P〈0.01).同时医学生中高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的得分(P〈0.01);在态度及行为的调查中,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营养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P〈0.01)。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其营养水平,改变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医疗机构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抽取我院诊治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药物使用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中以皮疹、瘙痒发生率最高。100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依次为药品管理不规范46例(46.0%),医院利益驱使20例(20.0%),用药水平有限14例(14.0%)。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多,需加强药品质量、安全用药、医患沟通等方面管理,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0月报告的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评价。结果:16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共涉及6类35个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81例(49.39%)居榜首,药物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86例(42.57%),不良反应的主要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138例(84.15%),不良反应病例痊愈、好转率为100%。结论: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很高,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科学地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吴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1017-1018
目的: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情况和易感因素,为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本院2006年1月~2006年6月上报的109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为对象,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以及ADR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109例ADR报告中,抗菌药占61.5%,中药制剂占24.8%。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注射占了95.4%。结论: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应加强抗菌药、中药制剂的ADR监测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医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影响,为高等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某医学高校大一和大四学生,对其进行艾滋病专题讲座并发放宣传材料,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方法对被调查医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医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有积极转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方面,大一学生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大四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低年级医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更大,效果更好。高等医学院校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对医学生艾滋病认知、态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校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以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不记名方式于2000年11月对西安五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EpiInfo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5%的被调查者清楚艾滋病的全称。49.1%的人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三种主要传播途径,25.6%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对此知识的掌握年龄大者,已婚者,受教育程度高的和医学生掌握程度优于年龄小的,未婚者,教育程度低的和非医学生。结论: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有关知识了解甚少,他们又处在感染的高危人群,这种低知识水平的现状,与我国面临的艾滋病流行趋势极不适应,提示令后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应在大学生尤其应在低年级学生中加强。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高校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行为的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位于云南省不同地区(昆明市、大理市)的2所高校(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一至二年级的医学生各3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处于云南省艾滋病不同流行区的两所高校(昆明医科大学、大理大学)的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对待艾滋病患者或HIV感染者的态度、对防范艾滋病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方面昆明医科大学的医学生优于大理大学的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义.结论 地处云南省艾滋病高度流行区的大理大学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和防范艾滋病的保护性行为及其态度的认识相对薄弱,应针对性地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评价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3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药物选取、联合应用及给药途径等情况进行了解。结果:350例患儿均有抗菌药物应用,应用率100%,主要是给予联合用药,其中二联用药最多(47.43%),其次为三联,四联用药以上用药较少;抗菌药物主要涉及5大类,其中头孢类使用最多,磺胺类最少;给药方式主要为静脉和口服给药(81.71% vs.18.29%),无其他给药方式;头孢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3.43%),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结论: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临床医师教育培训工作,以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医学生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态度情况,从而对相关课程的设置和教育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医学院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有关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较高且与年级增长呈平等关系,但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不十分明确。在医学生中还存在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有20.4%的医学生认为自己由于职业接触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有48.4%的学生认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接触到艾滋病人会感到恐惧、害怕;绝大多数大学生想了解更多有关艾滋病的知识(92.6%),认为学校向学生讲授有关艾滋病的知识非常重要者占89.1%。低、中、高年级的医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者分别为71.3%、65.8%;57.1%。结论:开设有关艾滋病知识的课程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854名学生进行抽样,采用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基础上设计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运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疆医学生健康素养百分制平均得分为(55.21±14.58)分,29.7%的大学生具有基本健康素养(≥60分),行为素养的具备率最低(6.3%)。不同民族、不同年级及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有年级(OR =3.141)和民族(OR =0.248)。结论新疆医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状况不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大专院校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高校开展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邵阳市一所本科、两所大专院校1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预防相关知识和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等。结果 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预防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分别为76.51%、52.26%、71.86%;大学生希望获得有关知识的途径为专题讲座(68.89%)、宣传小册子(65.74%)、书刊(45.58%)、音像制品(43.66%)、校内宣传栏(32.33%)、校园广播(28.48%)。结论 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但还不完善,当前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系统的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高校商学院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知识认知、态度、行为状况,为制订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校商学院5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大学生对乙肝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81.81%,各知识点知晓率为54.56%~95.44%。女生总知晓率(82.45%)比男生(80.69%)高(χ2=5.536,P=0.019)。三、四年级学生总知晓率(83.13%)比一年级学生(79.44%)高(χ2=17.247,P=0.000)。大部分学生(78.83%)持正确态度对待乙肝患者,电视(75.55%)为最常用的乙肝知识来源途径。结论学校应加强对乙肝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乙肝的认识,消除乙肝歧视,提高学生的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刘玉强 《大家健康》2016,(12):34-35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60例,分析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发病年龄阶段为>60岁(21.7%)。不良反应发生时间46例(76.7%)发生在用药当天,31例(51.7%)发生在用药后30 min。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涉及6类,其中理血剂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多(45.0%)。共累及6个系统,其中以皮肤附件与消化系统损害最为常见。均经停药或对症治疗后,50例(83.3%)治愈、10例(16.7%)好转,无后遗症与死亡病例。结论:为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应在使用过程中规范合理用药、加强预防与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为用药安全提供指导。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诊治的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3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ADR涉及的药品居首位的是抗感染药,病例数83例(27.67%)。注射给药共263例(87.67%),其中静脉滴注发生严重ADR最多,为238例(79.33%)。由中药制剂引起的严重ADR有49例,占总例数的16.33%,其中涉及中药注射制剂达22种之多。281例(93.67%)存在联合用药的情况,其中4种及4种以上药物联用的有188例(62.67%)。结论:加强老年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合理选择药物,简化用药品种,合理治疗剂量,提高对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对非住院结核病患者用药知识、信念、行为及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抽取门诊结核病患者124例,教育前后对患者用药知识、信念、行为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数进行测量和统计。结果:教育后患者用药知识、信念、行为分别提高14.7分、3.0分和1.7分,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教育第三阶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数减少(P〈0.05)。结论: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能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用药信念,建立遵医用药行为,是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药物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2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ADR中涉及ADR的药物共有59个品种,以抗感染药物所致的ADR居多,占48.04%;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0.78%;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结论: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强调合理用药,就能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临床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5月我院586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1)中老年患者发生较多占51.4%;(2)组织系统方面:消化系统50.9%,血液系统12.3%,变态反应9.0%,心血管系统3.9%,神经毒性6.0%。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发生率最高,影响最大。结论:在临床中要充分地了解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合理地使用药物,增加疗效,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9.
药品不良反应12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勤  臧云吉  范岳邦  袁勇 《西部医学》2009,21(6):1014-1015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21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1例不良反应中,涉及抗菌药物67例,占55.37%;中药注射剂11例,占9.09%;静脉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103例,占85.12%。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以避免或减少ADR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高校校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工作进行阶段性分析,以期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春理工大学校医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2014年1月至12月866例咨询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校医院药物咨询,以门诊窗口为主(633例,占73.09%),电话咨询为辅(233例,占26.91%);咨询对象身份以大学生为主(606例,占69.99%),教职工(225例,占25.98%),医师及护理人员(18例,占2.08%),其他人员(17例,占1.96%);咨询问题包括药物用法用量(306例,占35.33%)、药物的相互作用(112例,占12.93%)、药物服用间隔时间(82例,占9.46%)、不良反应(51例,占5.89%)等。结论高校开展药物咨询,对指导患者安全、有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所综合性院校,学生、教职工人员队伍庞大,药物咨询问题涉及面广,高校药师需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