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枕大池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囊壁切除加蛛网膜下腔顺向交通术治疗枕大池蛛网膜囊肿18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术后3~12月复查CT或MRI,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3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术后1.5年囊肿未见缩小,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改行囊肿一腹腔分流术,2例治愈.1例术后出血,分流管堵塞,取出分流管,患者失防.结论:囊壁切除加蛛网膜下腔顺向交通术是目前治疗IAC的有效方法,手术应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2.
3.
颅内蛛网膜囊肿 (arachnddcyst,AC)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及治疗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认为AC与神经系统的部分临床症状有关 ,如癫痫、头痛等 ,但其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我们通过手术治疗 2 0例颅内AC伴癫痫病人 ,对其诱因、临床表现、病理及手术效果做一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8年至 2 0 0 0年手术治疗AC伴癫痫病人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年龄 10~4 0岁 ,平均年龄 (19.8± 7.0 )岁。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头部CT ,头皮EEG检查 ,部分病人行MRI及硬膜下电极置放术以明确AC与致癫灶关系。术后标本行病… 相似文献
4.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IAC)20例,均采用囊壁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7岁,因“左眼视物渐进模糊1年半,畏光两个月”,于2004年1月11日入院。5个月前因左眼畏光不适曾经在外院行“左眼虹膜囊肿穿刺抽液术”,术后症状消失。既往视力佳,否认左眼眼病史及外伤、手术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眼:右眼视力0·6,+1·00DS)(+0·75DC×169°=1·0;左眼视力0·15,矫正不能提高。下方球结膜睫状充血,下方虹膜内可见一半透明近椭圆形囊性肿块,从4:30~7:30,大小约10mm×4mm×3mm,肿块的大部分前壁紧贴角膜内皮,裂隙灯下后壁隐约可见,囊腔内充满透明液体,瞳孔3mm×2mm,呈“D”形(图1、图2)。散瞳后见晶状体后囊下呈… 相似文献
6.
7.
持续腰大池引流是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新方法,因此,总结了8饲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护理经验,为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属中医"卒中"范畴.本院应用腰大池引流术联合内科保守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23例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并针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讨论。充分打开及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或腹腔之间的通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手术适应证及有效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IAC手术患者资料,行囊肿切除加脑池交通术15例,囊肿-腹腔分流术7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通过脑CT随访,囊肿体积均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囊肿切除加脑池交通术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IAC都有良好的效果,囊肿切除术在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腰大池置管并持续引流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日益广泛。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应用腰大池置管并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4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1月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取得满意效果.术前及引流过程中规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缓解症状,防治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脑积水发生的关键.现对我科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1月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取得满意效果。术前及引流过程中规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缓解症状,防治脑血管痉挛,再出血及脑积水发生的关键。现对我科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报告24 例颅内蛛网膜囊肿(IAC) 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本科1993 年10 月1998 年10 月收治的IAC 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 例患者以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CT 及MRI 检查, 以及病理检查来确诊, 符合IAC 的诊断;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大部分病例行囊肿壁部分切除术加囊腔与脑池蛛网膜下腔交通术, 术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显著改善, CT复查和随访证实治疗有效。结论:IAC 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生部位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特点, 其好发部位最多见于枕大池和中颅窝外侧颞部; CT 及MRI检查是IAC 诊断最主要和最可靠的方法; 认为凡囊肿伴有颅内压增高, 引起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者均应手术; 情况允许应尽可能切除囊壁, 建立囊腔与邻近脑池、蛛网膜下腔或脑室的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入加中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中医附院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对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进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动脉瘤的病人常规做介入栓塞治疗,并配合使用醒脑开窍、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中成药或中药。结果:33例中重型自发性SAH病人中动脉瘤引起的有21例(占63.6%),动静脉畸形(AVM)5例(占15.2%),余7例为未查出明确原因的。经过综合治疗,恢复良好17例,轻残4例,重残2例,死亡10例。结论:通过引进现代医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运用介入栓塞方法,配合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减低患者再出血机会,提高SAH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或脑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自1973年始,应用自拟葶苈子二陈汤及西医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三联症”。1.颅内压增高症:头痛、恶心呕吐,高颅压“三联症”(心动过缓,脉压差增大、呼吸节律失常),其中经腰穿证实脑压超过正常者140例,占70%。2.脑膜刺激症:颈项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