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18例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17例肺完全复张,无效1例,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性气胸,疗效确切,相对微创,并发症较少,置管后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患者的效果。方法:气胸患者分为治疗组145例及对照组131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时治疗组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用硅胶管。观察两组肺完全复张、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肺完全复张、住院时间等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胸胸腔闭式引流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局限性。方法:以14G中心静脉导管以经皮扩张法置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床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我院住院自发性气胸病因中以原发性为主,占67.24%;②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在治愈病人中达到肺复张且停止漏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中COPD合并气胸病人有效率低于非COPD合并气胸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胸痛发生率低(P〈0.01),脱管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易、损伤小、易于管理,对非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疗效理想,但对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应慎用,且不适于危重气胸。  相似文献   

4.
86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促进气体排出和吸收;促进裂口愈合;重建胸膜腔正常的负压,使肺复张;防止气胸复发。方法:对8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和护理。结果:肺复张最短为3天,最长26天,86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随诊3个月-2年未见复发。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在行胸腔闭式引流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加快了气体的排出和吸收,裂口愈合较早,肺复张良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一次性胸腔穿刺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200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一次性胸腔穿刺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于入院之初即服用健脾利水方,连续服用15天。观察2组患者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8.00%,对照组为56.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0%,对照组为73.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引流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胸腔穿刺导管闭式引流联合健脾利水方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将11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3例),治疗组采用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胸管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孔细管联合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促进肺复张,且操作简单、舒适,患者易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心胸外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诊治的创伤性气胸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微创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的相应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下床活动时间、伤肺复张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的胸腔闭式引流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手术后机体恢复时间,临床上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的有效性、安全性、局限性.方法:以14G中心静脉导管以经皮扩张法王入胸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床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与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我院住院自发性气胸病因中以原发性为主,占67.24%;②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在治愈病人中达到肺复张且停止漏气的时间无显著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中COPD合并气胸病人有效率低于非COPD合并气胸病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中心静脉导管组与传统粗导管组比胸痛发生率低(P<0.01),脱管发生率低(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较传统粗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操作简易、损伤小、易于管理,对非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疗效理想,但对阻塞性肺疾病的自发性气胸病人应慎用,且不适于危重气胸.  相似文献   

9.
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气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需行胸腔闭式引流的76例气胸患者分为3组,A组26例予20 FR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低负压(0.5~1.5 kPa)吸引,B组25例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加持续低负压(0.5~1.5 kPa)吸引,C组25例予20 FR带针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不加持续低负压吸引。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3组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B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均明显少于C组(P均<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优于单纯胸腔闭式引流。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持续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微创置管引流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 将自发性气胸患者90 例均分两组,一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组给予微创置管引流,观察两组方法 的效果.结果 微创置管引流组总有效率93.3%,时间在1-15天,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引流较通畅,携带方便,愈合时间短的特点.胸腔闭式引流术组总有效率90%,时间在2-15 天,具有操作复杂,切口大,痛苦大,愈合时间长,通气流畅的特点.结论 微创置管引流相对于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损伤小,痛苦轻,携带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许玉荣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168-169
目的:探讨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持续低负压吸引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6例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持续低负压吸引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严格的术前宣教,细致规范的术后管理,胸管的管理,负压的调节,以及呼吸道管理。结果:治疗4~6天后,拔管前进行胸片检查,31例肺复张良好,康复出院。结论:细致的护理与观察可以有效促进肺复张,缩短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保证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胸腔穿刺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胸腔穿刺次数、胸腔积液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持续引流法治疗胸腔积液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胸腔穿刺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自发性病例90例完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所有症状完全缓解,肺脏完全复张68例,胸片提示肺大部复张20例,无效2例.结论:自发性气胸多为原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常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金葡素注射液作为胸膜硬化剂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均行胸腔闭式引流,待患侧肺大部分或完全复张后将金葡素注射液10ml注入患侧胸膜腔行胸膜粘连,4小时后开放引流管并对症处理,复查胸片。结果42例患者经复查胸片证实患侧肺完全复张,治疗总有效率:100%,其中1次注药有效率71.4%,2次注药有效率90.5%,复发率4.8%,不良反应发生率:胸痛30,9%,发热28.6%。结论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胸膜硬化剂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副作用发生率相对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毕娅 《内蒙古中医药》2014,(19):148-149
目的:观察分析74例尘肺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对74例患有尘肺并发气胸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经过确诊后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和对症处理并观察最后的疗效.结果:本组74例患者入院三小时内死亡的病例为7例,其余的68例患者经过引流两周观察总结内肺复张48例,26例患者经过引流两周摄片观察后被证实为肺还未复张的患者,17例患者经过在胸腔内注射粘连剂(红霉素或滑石粉)的方法后都在12d内复张.9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就复张.结论:做好尘肺并发气胸患者的临床护理十分关键,是降低尘肺并发气胸患者中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改良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28例行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改良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发症多。结论改良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尿激酶(UK)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抗痨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疗程结束后观察胸膜肥厚程度及粘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胸膜肥厚明显减轻,粘连发生率减少.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彦青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52-153
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外科或,和普通外科应用较广的技术,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以重力引流为原理,是开胸术后重建j维持胸腔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促进肺扩张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为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预防纵隔移位,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膨胀、胸膜腔口闭合,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是胸外科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改善胸腔负压、使气、血、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对脓胸病人,应尽快引流,排除脓液,消灭脓腔,使肺及早复张,恢复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自发性病例90例完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所有症状完全缓解,肺脏完全复张68例,胸片提示肺大部复张20例,无效2例.结论:自发性气胸多为原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常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