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比了它们对正常鼠及卵蛋白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氨茶碱及地塞米松可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凋亡,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明显多于对照鼠,在体应用氨茶碱(100mg/kg)使致敏淋巴细胞凋亡进一步增加,而在体应用地塞米松(40mg/kg)明显抑制致敏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氨茶碱体外对在体应用氨茶碱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地塞米松体外对在体应用地塞米松处理的鼠淋巴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氨茶碱和地塞米松对淋巴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两者的作用机制可能有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哮喘小鼠T细胞周期和bcι-2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复制小鼠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脾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T细胞数、T细胞周期和bcι-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哮喘组脾和BALF中淋巴细胞CD3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 地塞米松组BALF淋巴细胞中CD3表达降低,但脾淋巴细胞中CD3表达增高;哮喘组S期及C2 M期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凋亡率也高于对照组;哮喘 地塞米松组S期及C2 M期细胞数减少,凋亡增多;哮喘组T细胞bcι-2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哮喘 地塞米松对bcι-2基因表达与哮喘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哮喘发病时,T细胞增多,脾T细胞活化增殖增加,凋亡增加,同时,bcι-2基因表达率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并非通过抑制T细胞bcι-2基因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雌二醇对小鼠正常淋巴细胞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霞  王世婷  侯芸  刘奔  王金龙 《现代免疫学》2005,25(3):231-234,238
为探讨雌二醇(E2)对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并分析了E2对ConA活化的小鼠正常和致敏淋巴细胞增值、抗体产生及TGF-β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理水平尤其是相当于小鼠动情间期水平的E2对致敏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初始脾淋巴细胞增殖没有影响。较高水平E2诱导活化的脾细胞生成TGF-β,促进免疫鼠脾细胞生成特异性抗体;较低水平E2抑制特异性抗体生成,且抑制程度与脾细胞活化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负性刺激分子在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效应中的作用.方法:以L929细胞为靶细胞,体内致敏C57BL/6小鼠,注入PD-L1、PD-L2抗体阻断,并设立未致敏对照组.分离小鼠脾细胞,体外采用3H-TdR掺入法、荧光标记双染色FCM以及PI染色FCM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以及脾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L929细胞表达PD-L1,而不表达PD-L2.体内与体外联合应用PD-L1抗体,能显著增强L929肿瘤细胞诱导的致敏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特异性杀伤效应,并可抑制活化诱导的T细胞凋亡;PD-L1抗体亦可增加L929细胞诱导的未致敏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促进其脾细胞培养上清对L929细胞的杀伤效应.结论:PD-L1抗体可通过阻断PD1/PDL途径促进初始T细胞和致敏T细胞介导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对电离辐射诱导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电离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和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离体和在体小鼠淋巴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结果:在离体研究中,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体外接受(0.5-6.0)Gy X射线照射前预先加入2 mmol/L MLT,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86.25%和89.44%,DNA裂解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的87.23%和89.16%。在体研究中,2 Gy X射线全身照射前60 min腹腔注射MLT,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显著低于单纯照射组,接近或低于假照水平,MLT剂量在0.1-2.5 mg/kg范围内均有作用,但无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MLT在体内和体外均可减轻电离辐射诱导的小鼠淋巴细胞损伤,且体内比体外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绵羊红细胞腹腔注入C_(57)BL小鼠产生抗绵羊红细胞的免疫反应。观察小鼠在免疫反应过程中,其脾脏淋巴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数的变化。发现在绵羊红细胞致敏后第五天小鼠脾淋巴细胞GCR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第七天达高峰,第十一天恢复至正常。用Dex抑制由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探讨致敏鼠脾淋巴细胞GCR变化的意义。结果提示Dex对淋转抑制程度可能与淋巴细胞GCR数有关。本文还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妊娠小鼠,发现妊娠母体内脾淋巴细胞GCR数明显高于未孕小鼠(P<0.005),这在调节母胎免疫反应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rhIL-18)对核辐射所致小鼠脾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调节。方法对32只C57小鼠分4组进行核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细胞死亡ELISA试剂盒测定胞浆中核小体含量,用DAN琼脂糖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定rhIL-18对脾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hIL-18能够明显降低核辐射所致的小鼠脾细胞凋亡;提高核辐射损伤后小鼠的脾细胞细胞转化能力。结论rhIL-18可能通过抑制核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而增强小鼠脾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内酯醇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体内外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并反复刺激建立过敏性气道炎症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TP处理组,每组8只。用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DNA电泳及电镜等方法,观察体内外TP对致敏大鼠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结果 致敏大鼠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体内应用TP可减少致敏大鼠BALF中Eos、淋巴细胞数目,同时可增加其BALF中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体外实际显示,不同剂量TP呈剂量依赖性(10^-7-10^5g/ml)的促进OVA抗原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凋亡,该效应随作用时间凋亡,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并可能是通过Fas/FasL途径发挥作用;同时TP可明显增加DXM的促淋细胞凋亡作用。为阐明TP对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和探讨激素依赖性哮喘治疗的新途径提供了有意义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哮喘小鼠T细胞周期和bcl- 2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它们的影响。方法 :复制小鼠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 ,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脾及肺泡灌洗液 (BALF)中T细胞数、T细胞周期和bcl- 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哮喘组脾和BALF中淋巴细胞CD3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哮喘 地塞米松组BALF淋巴细胞中CD3表达降低 ,但脾淋巴细胞中CD3表达增高 ;哮喘组S期及G2 M期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同时凋亡率也高于对照组 ;哮喘 地塞米松组S期及G2 M期细胞数减少 ,凋亡增多 ;哮喘组T细胞bcl- 2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哮喘 地塞米松对bcl- 2基因表达与哮喘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哮喘发病时 ,T细胞增多 ,脾T细胞活化增殖增加 ,凋亡增加 ,同时 ,bcl- 2基因表达率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可能并非通过抑制T细胞bcl- 2基因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CD134L单抗或CTLA4Ig对狼疮样BXSB小鼠脾细胞分泌IL-6、IFN-γ及自身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未经治疗的狼疮样BXSB小鼠模型,应用CDl34L单抗和/或CTLA4Ig体外特异性阻断CDl34-CDl34L或B7-CD28通路后,用MTT法测定分裂原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用ELISA方法测定ConA诱导的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IFN-γ和抗ds-DNA抗体的表达水平,并与经中药狼疮方或强的松治疗的狼疮样BXSB小鼠模型进行比较。结果:(1)在单纯培养或经ConA刺激后培养,相比于正常对照鼠,狼疮样小鼠脾淋巴细胞都表现有增殖反应性的显著增高,IFN-γ、IL-6蛋白量的增高和抗ds-DNA抗体的过度分泌。(2)经强的松或中药狼疮方体内治疗后,狼疮样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反应性及IFN-γ、IL-6的分泌都受到明显抑制,抗ds-DNA抗体的产生也明显减少。(3)体外单独应用CD134L单抗或CTLA41g特异性阻断CD134-CD134L或B7-CD28共刺激信号通路,同样可以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狼疮样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IFN-γ、IL-6的分泌,并可明显减少抗ds-DNA抗体的产生,但它们的抑制作用比强的松、中药狼疮方体内治疗狼疮样小鼠时所表现出的类似效应要弱。(4)联合CD134L单抗和CTLA4Ig,则治疗作用显著提高,其抑制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IFN-γ、IL-6的分泌,抗ds-DNA抗体产生的作用都优于中药狼疮方的体内治疗效果,而与强的松的体内治疗效应相当。结论:CD134-CD134L可以提供独立的、非B7-CD28依赖的,另一种驱动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的协同刺激通路。同时阻断B7与CD28、CD134L与CD134间的相互作用,使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受到快速而最大限度的抑制,对治疗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免疫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重组的GM-CSF和IL-3作为造血细胞存活因子,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与再障小鼠淋巴细胞共培养,同时设立正常骨髓细胞组,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线及正常骨髓细胞和正常脾淋巴细胞共培养线等三个平行对照组,分别于培养第0,2,4,8,12,18,24,36h收取标本,结果表明实验组第8h后各时点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凋亡;(1)流式细胞仪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实验组在第8,18,24,36h分别为38.7,4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生长能力及其多向分化功能。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检测其表面标志以及检测其成骨、成脂和成肌多向分化状况;结果: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与非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比较,形态学无差异且均表达CD29+、CD105+、CD44+和Sca-1+ ;CD34-、CD11b-;同时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骨、成脂、成肌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其骨髓源性MSCs的形态学和功能与正常小鼠的MSCs比较评估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女贞子多糖免疫增强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女贞子多糖(LLS)体外对小鼠免疫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156 ̄1250ug/ml的女贞子多糖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Balb/c裸鼠脾淋巴细胞(B细胞)及通过尼龙毛柱的脾细胞(T细胞)均有直接的刺激增殖作用,量效关系明显;巨噬细胞在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中起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1960年Govaerts证明体内致敏的淋巴细胞在体外对相应的靶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后,近年来又发现正常哺乳类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田鼠),和正常人的淋巴细胞,在体外能杀伤某些靶细胞,使之溶解。靶细胞可以是自体、同系、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穿孔素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在流感病毒初次感染中作用的研究。方法:用流感病毒A/PR/8/34经鼻感染穿孔素基因敲除鼠和同源对照C57BL/6小鼠,采用PFU方法测定肺内流感病毒增殖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小鼠病毒感染后感染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感染鼠脾淋巴细胞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结果:穿孔素基因缺乏导致流感病毒在小鼠肺内大量增殖;小鼠清除感染病毒所需时间延长;病毒感染细胞发生凋亡的时间亦因穿孔素的缺乏而延迟;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NK活性及CTL杀伤活性均显著降低。结论:穿孔素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在控制流感病毒初次感染,快速清除感染病毒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激活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抗小鼠乳腺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127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体外抗小鼠乳腺癌活性,并将C127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C127-DC-TIL)过继免疫荷瘤小鼠,研究其对C127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方法 从小鼠四肢长骨骨髓中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肿瘤全细胞性抗原致敏DC,然后用DC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C127细胞、MA782细胞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检测应用C127-DC-TIL后荷瘤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的NK、LAK、CTL活性、血清TNF活性、抑瘤作用以及瘤体病理改变,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①C127-DC-TIL具有很强的对C127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70.21±2.86)%],明显高于其对MA782和B16细胞的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1.31±3.25)%,(31.41±2.65)%],也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127-DC-脾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对C127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48.30±2.97)%,(47.76±3.43)%和(17.23±2.56)%]和对MA782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38.52±2.87)%,(36.62±2.75)%和(18.07±2.40)%]以及对B16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分别为(25.38±2.63)%,(24.82±2.81)%和(17.34±2.81)%],同时B16细胞全细胞性抗原致敏的DC激活的TIL(B16-DC-TIL,TIL来源于C127瘤体)也可诱导相对较低的对B16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杀伤活性.②C127-DC-TIL可明显诱导提高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NK、LAK和CTL活性[活性分别为(32.21±1.24)%、(30.35±1.72)%和(37.43±1.54)%],并可检测到血清TNF水平明显上升[血清TNF水平为(38.41±1.77)U/ml],它们均达正常对照组水平,与未经DC激活的TIL组、C127-DC-脾淋巴细胞组、未经DC激活的脾淋巴细胞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该组瘤体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也高于对照组,其瘤体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①C127-DC-TIL可产生很强的体外针对C127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②C127-DC-TIL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抗小鼠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抑制致敏小鼠T细胞IL-5 mRNA的表达及核因子NFAT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的方法建立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染色法(ISH)观察TP对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对CD4^ T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NFAT的DNA结合活性进行检测,同时就TP的作用与地塞米松(DM)相比较。结果:致敏小鼠T淋巴细胞IL-5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TP、DM处理后,其IL-5 mRNA表达显著低于致敏组(P<0.01)。致敏小鼠CD4^ T淋巴细胞体外经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NFAT的DNA结合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并呈时间依赖关系,经TP、DM处理后,NFAT的DNA结合活性显著减弱。结论:TP抑制IL-5基因转录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其抑制DFAT的DNA结合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仙茅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勇  张丽 《现代免疫学》1996,16(6):336-338
仙茅多糖体外单独能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而单独对小鼠胸腺细胞无作用,但在ConA存在条件下对胸腺细胞增殖有协同作用,体外对尼龙毛柱分离小鼠脾T细胞富含部分有明显刺激增殖作用:体外能对抗由氢化可的松(HC)抑制ConA诱导脾T细胞增殖,体内对HC诱导免疫受抑小鼠胸腺及脾脏重量降低,胸腺细胞及脾T、B细胞增殖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合成含CpG基序的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rHBsAg)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采用BALB/c小鼠作为免疫实验动物,经后腿胫骨前肌免疫两次,FACS法检测脾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结果:FACS检测结果显示,加CpGODN各组与不加CpGODN相应组比较,脾细胞细胞周期明显由G0/G1期向S期转化;细胞凋亡则呈现降低趋势。结论:CpGODN可以有效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转化,并且有抑制细胞凋亡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动态观察了持续电针刺激对创伤大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创伤后第1、3、5、7天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外对ConA的增殖反应明显降低,第3天达最低水平,第10天恢复正常;创伤后不同天数的大鼠血清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具有相应的抑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