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evoked responses,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客观聋组、47例夸大聋组和30例正常听力组人员均行0.5kHz、1kHz、2kHz、4kHz共四个频率处的ASSR和纯音测试(pure tone threshold audiometry,PTA),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一元回归分析。结果各频率的ASSR-PTA差值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7.63±5.62)dBHL、(11.58±2.80)dBHL、(10.54±3.24)dBHL、(9.20±3.32)dBHL,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63±8.22)dBHL、(8.99±8.75)dBHL、(12.50±8.50)dBHL、(10.03±10.13)dBHL,在夸大聋组依次为(-18.02±18.15)dBHL、(-11.05±16.63)dBHL、(-6.06±19.17)dBHL、(-5.81±20.17)dBHL。各频率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的相关系数在正常听力组依次为0.668、0.839、0.791、0.716,在客观聋组依次为0.817、0.826、0.892、0.768,而在夸大聋组依次为0,280、0.352、0.396、0.468。以客观聋组的ASSR反应阈为自变量、PTA听阈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经回顾性考核和前瞻性考核,证实应用ASSR评估真实听力效果较好。结论应用ASSR鉴别诊断职业性噪声聋是可行的,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和行为测听在幼儿听力评估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取30个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儿(排除传导性聋)。分别测试其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的行为测听阈值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通过计算两者的回归系数,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 可以观察到行为测听闻值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我们可以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来预测行为测听阈值。同时发现,预测的剩余标准差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结论 在幼儿可以用多频稳态诱发电位阈值来预测行为测听阈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在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用短音诱发听觉脑干诱发电位(click-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click-ABR)和ASSR,对已经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进行听力测试,记录获得双耳客观听阈所需时间及ASSR在不同强度声音刺激下的引出率,并进行听力学跟踪随访至5岁.结果 ASSR每个强度检测所需时间与click-ABR检测至该强度听阈所需时间相比有明显差异,可缩短8 min(P<0.05).通过比较ASSR各强度引出率发现,强度越高引出率越高,50 dBSPL与60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均>85%,且明显高于40 dBSPL声强刺激引出率(P<0.05).结论 ASSR可快速准确检测双耳8个频率客观听阈,可以尝试以50 dBSPL声强刺激ASSR检测技术,进行新生婴幼儿听力筛查,用以弥补耳声发射和click-ABR听力筛查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突聋听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在长航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突聋诊断依据的双耳突聋患者20例,上述患者在同一天内的安静或自然睡眠状态下分别进行ASSR、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纯音测听检查,分析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的相关性。结果 0.5、1.0、2.0、4.0 k Hz ASSR与纯音测听相关性分别为0.834、0.921、0.961、0.935。其中0.5 k Hz ASSR阈值与纯音测音阈值的差值在10~20 d B,其余频率差值在5~15 d B。除0.5 k Hz外,其他几个频率段ASSR与纯音测听结果均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ASSR与Click ABR的比较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 ASSR频率特异性好,刺激强度高,能同时测试左右耳共8个频率的听阈,是一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客观测听方法。ASSR与纯音测听和ABR有极高的相关性,在突聋诊断和听力损失程度评定中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正常儿童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multiple 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阈值及纯音听阈,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60耳)正常5~10岁儿童分别行ASSR与纯音测听测试。结果:不同频率ASSR测试值均数与纯音听阈均数差值为11~16.50 dB HL;各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均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0.25 kHz及0.5 kHz组差异尤为明显(P<0.01)。除0.25 kHz及0.5 kHz外,其他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两者的相关关系有增强趋势。结论:正常5~10岁儿童中、高频率ASSR测试值与纯音听阈有良好的相关性,可应用ASSR预测被检查者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多频听觉稳态反应(ASSR)和短纯音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反应阈(Tb-ABR)与纯音测听(PTA)阈值的差别和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听力耳50例(正常听力组)和听力障碍耳36例(又分为轻、中、重度听力障碍组),分别进行ASSR、Tb-ABR和PTA测听检查,比较两组的ASSR、Tb-ABR反应阈及PTA阈值,同时就ASSR、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SSR和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在听力障碍组中,Tb-ABR的反应阈与PTA阈值接近,而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差值较大.ASS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要普遍优于Tb-ABR反应阈与PTA阈值间的相关性.结论 ASSR和Tb-ABR均为较好的评估行为听阈的客观测听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新疆部分地区残疾人抽样调查5 577人,听力残疾57人,其中单纯听力残疾49人,综合残疾8人;学语前致聋7人均为聋哑人;单纯听力残疾中,以二级重听占首位;病因调查中,后天性聋明显高于先天性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在评估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的听力状况及脑干听通道功能受损情况中的作用.方法 对ZKS患儿38例76耳度同龄健康儿童20例40耳进行ABR及ASSR测试.结果 ZKS组患儿的ABR 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及Ⅰ~Ⅴ波峰间期较时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KS组ASSR各频率反应阈值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ABR和ASSR,可以为定量定性的评估ZKS患儿听力损失状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朝军 《重庆医学》2015,(6):721-723
听力障碍是最为常见的感觉器官疾病之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听力障碍较重者则成为听力残疾。据 WHO 于2013年3月公布的数据,达到残疾诊断标准的听力残疾者,在全球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4.2%(2.78亿),上升到2012年的5.3%(3.6亿)[1]。因此,有关听力残疾的研究仍然被很多国家的学者所重视[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正常青年人,气导听性稳态反应(ASSR)的反应阈特性及其与纯音听阈之间的关系.方法 51名受试者,双耳纯音听阈测试各频率听阈在20 dB以内.ASSR测试时,双耳8种不同调制声信号同时给予,每个强度的测试时间上限设定为9min,记录阈值结果.各频率阈值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1)ASSR反应阈高于纯音听阈;(2)频率间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3)阈上比阈值时达到正性反应需要更长的检测时间,二者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67.520,P=0.000).结论 气导听性稳态反应具有频率特异性,是一个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客观听阈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创新》2014,(32):43-45
目的:分析婴幼儿的Tb-ABR和chirp-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和在听力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对听力正常婴幼儿8例和不正常婴幼儿8例进行Tb-ABR和chirp-ASSR反应阈值测试。分别记录0.5、1、2、4 k Hz的反应阈,比较这两种不同测试方法所得反应阈的相关性及chirp-ASSR的优点。结果:短纯音ABR与chirp-ASSR反应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纯音ABR与chirp-ASSR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有效地用于临床评估。  相似文献   

13.
听力正常青年ASSR、Tone-pip ABR与纯音听阈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频率特性及其反应阈、主观听阈与纯音听阈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听力青年28名(56耳)分别采用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短纯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及纯音测听记录三者0.5kHz、1kHz、2kHz、4kHz反应阈及主观听阈,记录数据通过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除0.5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1、2、4kHz 3个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18~27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和主观听阈除0.5、1kHz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外,2、4kHz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差值为15~24dB,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阈与主观听阈差值为14~20dBnHL。结论:多频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与短音诱发听性脑干反应均具有频率特异性,两者与纯音听阈间均有较好相关性,特别是在2、4kHz部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在外伤性听力下降临床法医学鉴定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57例外伤后导致听力损伤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对临床法医学鉴定听力损伤程度的重要性,从而对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和听力下降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听觉诱发电位等客观检查结果与被鉴定人的听力损伤下降程度相符;在听力受损伤后,听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对比显示被鉴定人的听力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听力损伤程度与造成听力损害的损伤部位有密切关系。结论应用ABR-click和40 Hz AERP-Tone-500 Hz,结合纯音测听、电测听、声导(阻)抗、耳声发射等可以客观公正的对听力障碍进行鉴定,并识别伪聋和明显夸大听力障碍者,在法医学鉴定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诊断价值及随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丹迪公司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258名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BAEP检测,对其中听力检测异常的患儿分别在36、月龄进行BAEP复检。结果258例患儿BAEP异常率为81.01%,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潜伏期均延长,Ⅰ~Ⅴ波间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有60名新生儿BAEP检测听力异常患儿参加了BAEP复查,该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3月龄V波平均听阈为(70±14.6)dBnHL,6月龄V波平均听阈为(42±12.6)dBnH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常率随UCB水平的增高而增高;BAEP异常率B、C、D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程度与BAEP异常程度及预后有直接关系,对新生儿BAEP检测异常的患儿在6月龄时BAEP复诊后再对其中有听力障碍的患儿推荐干预措施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蓉 《河北医学》2009,15(4):424-426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42例HIE新生儿采用BAER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42例HIE患儿中27例BAEP检测异常,异常率64.3%;其中轻度HIE 12例,中度19例,重度11例,轻度者BAEP异常率58.33%(7/12),以Ⅰ、Ⅲ、Ⅴ波异常为主;中度者异常率78.95%(15/19),Ⅰ、Ⅲ、Ⅴ波均有异常;重度者异常率为100%(11/11),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结论:BAEP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实用性强的检测方法,能客观、直接地反映脑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敏感性高,影响因素小,结果准确可靠,对新生儿HIE病情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描述了听觉诱发电位测量仪的系统构成和测量原理,介绍了短声刺激发生和诱发电位数据采集及同步的方法.在信号的实时采集和处理阶段,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策略对所获取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儿家医院现场使崩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医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测定正常人20例ABR的正常值。测试350例患者的ABR,其中听阈测定244例,用于客观测定婴幼儿及不合作成人的听阈,鉴別语言障碍的原因,器质性聋抑功能性聋。诊断中枢病变28例,对桥小脑角肿瘤,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有定位诊断意义。鉴別耳蜗抑蜗后病变78例。双耳Ⅴ波潜伏期差,尤其是双耳Ⅰ~Ⅴ波间期差是诊断的重要参数,应提高Ⅰ波检出率,同时记录耳蜗电图,有助于诊断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Bell麻痹病损范围的关系。方法对61例Bell麻痹患者进行BAEP检查,并以40名正常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61例中BAEP异常19例,异常率31.1%,均表现为中枢型异常,如Ⅰ~ⅤIPL、Ⅰ~ⅢIPL延长11例,Ⅲ~ⅤIPL>Ⅰ~ⅢIPL5例,Ⅲ、Ⅴ波延长3例。结论BAEP检查可早期有效地发现Bell麻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