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第三代理想安眠药──忆梦返王喜胜,叶青林(附属第一医院)在失眠的治疗中,选择理想的安眠药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考虑其有效作用,还要考虑不良反应。以往用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镇静催眠药是:第一代为巴比妥类:如巴比妥、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等,第二代为氮类:如安定、...  相似文献   

2.
忆梦返治疗焦虑症状群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门诊或门诊简易病房有明显焦虑症状的神经症患者,就诊前未接受系统的抗焦虑治疗。按下列标准入组:符合CCMD-2神经症各亚型的诊断标准,HAMA评分>14分,排除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患。入选病例共3...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消化内镜手术构建食管抗返流屏障治疗犬胃食管返流病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于东华医院消化科应用消化内镜"隧道式"方法剥离食管黏膜并切断食管下段环状肌,制造犬胃食管返流病模型共3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内镜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5只.内镜治疗组应用消化内镜在胃腔内胃食管交界处手术构建抗返流瓣,药物治疗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服药治疗,比较内镜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犬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内镜治疗组括约肌长度为(2.63±0.43)cm、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为(2.26±0.30)kPa、松弛率为(30.47±6.11)%,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1.89±0.42)cm、(1.93±0.38)kPa、(24.75±3.85)%,内镜治疗组的pH<4总时间为(1.03±0.33)h、pH<4监测返流次数(18.46±4.20)次、pH<4返流持续时间>5 min的次数为(2.47±1.36)次,均低于药物治疗组的(1.59±0.42)h、(25.69±3.20)次、(24.75±3.85)次,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治疗组钡剂返流率为6.67%,钡剂清除率为0,均小于药物治疗组的20%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消化内镜手术构建食管抗返流屏障治疗犬胃食管返流病疗效显著,可以为临床胃食管返流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者.论文题目.会议名称)李世良.Implementsys比mofu一trasons。dia助osismanagementofthe muinjs ie dbms.Min主515 Users GrouP Meeting,1989王克立.推行国际疾病分类(l cD)的最佳方式.1989年中华 医学会分会大会·2期·1989年9月~1990年6月我院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目录·127·李恩生.Computeriz图。ineseel哪ificationofnlseasoe浏讯8 System·1989年世界医药信息学大会董长宏.亚急性书上梦慢性肝炎症忆打汁为以utamic pyruvic tran~山ase异常163例忆对寸为降酶汤。各种剂形 忆打为治疗效果。观察打干梦分析.1989年关于中…  相似文献   

5.
前言神经衰弱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之一,由高級神经活动过程失調所致,其特征是具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記忆力减退、焦虑不安、疲乏无力等症状,在祖国医学文献里虽无此名称,但是对神經衰弱主要的症状;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健忘等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应用选择性剌激隐神经不同类型传入纤维的方法,研究A、C类纤维传入活动对猫喉返神经传出放电的影响。结果,隐神经A类纤维单独兴奋时,喉返神经传出放电中出现由早成分和晚成分组成的短潜伏期的A反射性放电反应;当C类纤维单独传入时,喉返神经传出放电中出现长潜伏期的C反射性放电反应;当A及C类纤维同时传入时,则只出现A反应;度冷丁或芬太尼可抑制C反应。提示,A类纤维的传入活动在中枢对C类纤维的传入活动具有抑制性影响;C反应与疼痛关系密切,可作为慢痛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7.
<正>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已得到公认,即第Ⅰ类—主要抑制快速钠通道、具有膜麻醉作用的药物,以奎尼丁为代表;第Ⅱ类—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以心得安为代表;第Ⅲ类—延长动作电位复极化药物,以乙胺碘呋酮为代表;第Ⅳ类—钙离子拮抗剂,以异搏定为代表。随后Harrison根据药物的心肌细胞和临床电生理作用并结合临床实际,将第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又分为a、b、c三个亚类;其中以Ic类药物属最新的一类。所有第Ⅰ类药物都抑制钠离子通道,稳定心肌细胞膜。Ic类药物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的方式分析李智杰教授治疗不寐的用方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就诊的不寐患者150例,提取患者病案中的医药信息,运用Excel软件与IBM SPSS Statistics 28.0软件进行方药频次及分类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数据挖掘发现,李智杰教授在150例不寐患者的治疗中共使用了124味药物,药物频次合计2090次。药物频次分析显示,使用频次最高的前10味药为石菖蒲、郁金、黄连、肉桂、远志、茯神、琥珀、沉香、珍珠母、法半夏等,其中前6味为加味菖蒲郁金汤的固定药物组成。药物类别统计分析显示,排名前6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开窍药、安神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茯神、肉桂、远志三者间关联度最高,且琥珀、远志常作为药对出现,以上四药与沉香关联度也较高。药物聚类分为四类:琥珀、沉香、柏子仁、太子参、远志、茯神安神定志为一类;黄连苦寒为一类;石菖蒲芳香醒神为一类;珍珠母、法半夏、肉桂、郁金温热豁痰为一类。失眠伴随症状可聚为五类:夜间易醒、醒后难入睡、早醒、夜尿、健忘为一类;大便干、醒后疲劳为一类;神疲乏力、多梦为...  相似文献   

9.
赵国艺 《海南医学》2008,19(9):84-85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如何预防和处理喉返神经损伤的方法.方法 甲状腺手术中尽可能解剖喉返神经,共158例,其中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全切术者45例,双侧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者108例,单侧甲状腺全切加峡部切除术者5例;结果178例甲状腺手术中除2例是喉返神经钳夹伤引起声嘶,经药物治疗两周后痊愈;余未见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术中解剖喉返神经有助于减少喉返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0.
我院门诊常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合理应用抗菌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门诊处方20873张,对有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药品用量、联合用药、药物利用等方面统计。结果含有抗菌药物处方2636张,每张处方有1种抗菌药物占99·24%;有1种抗菌药物的处方中,口服抗菌药处方占88·69%;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频度排序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药物利用指数(DUI)≤1的有20种,占抗菌药物的90·90%。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1.
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甚多,临床常见有如下3类: 抗生素类:青霉素类;氨基糖甙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等)。血清类:抗白喉血清;抗破伤风血清等。其他化学药类:如磺胺类;巴比妥类;局麻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等);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吡唑酮类(安乃近等)。其中以青霉素类为最多见,居一切可致过敏反应药物的首位。为此,本文将以此类药物为代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心内结构无异常的胎儿瓣膜返流出现情况,分析不同孕周各个瓣膜返流检出率的不同和原因.方法 总结296例在我院做胎儿超声筛查的胎心,除先天性心内结构畸形、动脉导管收缩或早闭病例外,分析不同时期各个瓣膜返流的检出率.结果 20~24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10%,1例为中度,余均为轻度;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3.4%,均为轻度;无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返流胎心.25~29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53.36%,中度返流18例;二尖瓣返流检出率7.92%,均为轻度返流;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7.03%,均为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检出率0.014%,均为轻度.30~34孕周胎儿,三尖瓣返流检出率59%,中度返流4例;二尖瓣轻度返流检出率13%,肺动脉瓣轻度返流检出率14%,无主动脉瓣返流检出.35~38孕周胎儿,三尖瓣轻度返流检出率58.79%,均为轻度返流;二尖瓣返流检出率0.17%;肺动脉瓣返流检出率0.07%,;无主动脉瓣返流检出.结论 心内结构无异常的胎儿,出现瓣膜返流的情况很普遍,以三尖瓣返流检出率最高,瓣膜返流与孕周大小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包括下面几类:第一类为抗生素,这类药物除灰黄霉素仅对浅表真菌有效外,其余药物,如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均属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药物;第二类为唑类抗真菌药物,它们对深部、浅部的真菌都有作用,代表药物有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第三类指氟胞嘧啶,对深部真菌有效;第四类指中草药,如大蒜等;第五类指专用于浅表真菌感染的外用药,如水杨酸、苯甲酸等。另外,还把近年来开发的萘替芬、特比萘芬归于另一类抗真菌药,称为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一般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功能紊…  相似文献   

14.
徐越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1293-1293
<正>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退化,故需根据其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为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笔者对1999年7~12月本院内科出院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1例中男46例,平均年龄64.5岁,女35例,平均年龄65.2岁。1.2 抗菌药物种类与使用频率81例中共用6类14种抗菌药物152次,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青霉素类40例次;头孢菌素类38例次;氨基糖甙类19例次;喹诺酮类17例次;硝基咪唑类15例次;其它抗菌药物类5例次;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2005年11月和12月门诊处方1534份,依据统计学统计方法归纳进行统计分析消耗金额在前10位的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等。结果应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注射类和口服类用药比例基本相同;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32.74%。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比例稍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控制用药比例,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16.
陈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0):614-616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心脏各瓣膜口的瞬时返流情况,探讨分析瓣膜瞬时返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1例患者,共197组瓣膜的瞬时返流量、返流面积进行测量,并结合患者的年龄、既往史、现病史、吸烟史(包括吸烟的时间、每日吸烟的量)进行分析。结果①54例患者仅有一组瓣膜出现返流,多为体检时发现,且无临床症状;33例患者有两组瓣膜出现返流,有轻微临床症状;19例患者有三组瓣膜出现返流,临床症状表现较严重;5例患者四组瓣膜均有返流,均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②受检的197组瓣膜中,三尖瓣口出现返流的机会最大,为60组;肺动脉瓣为58组;二尖瓣口为47组;主动脉瓣口为32组。③器质性心脏病组各瓣膜的瞬时平均返流量、平均返流面积明显大于非器质性心脏病组和对照组。④吸烟组各瓣膜出现瞬时返流的几率大于不吸烟组。结论①临床症状越明显的心脏疾患,出现瞬时返流的瓣膜组越多;②瓣膜易受累出现返流的顺序依次为三尖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主动脉瓣;③器质性心脏病瓣膜瞬时返流量多于非器质性心脏病,为病理性返流;④吸烟对心脏各瓣膜,特别是肺动脉瓣出现瞬时返流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3年37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111例,使用率为29.84%;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1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首选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8.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处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7月—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处方28 406张,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4 184张,占总抽查处方数14.7%。抗菌药物单用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9.1%,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24%。根据药物使用频度分析,前三位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医院2007年下半年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注重对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调查1994-1998年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及金额消费情况。结果表明,抗感染药物的金额一直居全部药物金额消费的首位,约占38%;其中抗生素类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甙类及大环内酯类为主要使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潍坊市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使用频度 ,分析不同级别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方法 采用国内外惯用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 ,根据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计算 1997年~ 2 0 0 0年三家不同级别医院主要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较高 ,其中氧氟沙星和罗红霉素的使用频度上升较快 ;在一、二级医院中复方新诺明及乙酰螺旋霉素、甲硝唑等老品种仍为常用品种 ;氨苄西林注射剂的使用频度下降迅速 ;DUI >1的品种约占 1 3。结论 抗菌药过量使用的现象较普遍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仍将是今后抗菌药的主要品种 ;新大环内酯类将成为继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之后又一类应用和发展较快的抗菌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