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西充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麻醉药品管理情况的调查,具体分析了目前基层医疗单位在麻醉药品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单位麻醉药品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麻醉药品耗量大,对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历来非常重视。2005年8月3日,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林锋  吴美霖 《海峡药学》2016,(8):291-293
目的 调查我区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方法 比较麻醉、精神药品相关管理制度,检查医疗机构的管理、相关制度、实际管理情况,检查处方、药品使用登记账册和安全设施情况.结果 3家有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的乡镇卫生院,管理不规范,药品使用的合理性有待加强.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促进这类药品的合理使用,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4.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于2005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5.
黄怡  王为 《中国药业》2010,19(16):60-60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既要使其充分服务于临床,又要严禁其流入社会而造成危害。严格的管理可以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运用科学、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6.
麻醉药品的连续使用会使患者产生一种身体依赖性,可形成瘾癖。精神药品是指能够对人的中枢神经直接产生作用的药物,若持续使用,也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这两种药物如果使用不规范,患者会形成依赖,如果经非法渠道,使其变为毒品之后,便会危害整个社会。因此,必须加强对医疗机构麻醉药物与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尤其强化对度冷丁、芬太尼、氯胺酮等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自从《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精神药品管理办法》实施后 ,我院对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了严格管理 ,规范使用。1 健全管理制度 ,实行严格管理1.1 采购制度 购买由采购员持有效的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购用鉴卡、申购计划单及备案资料 ,到当地定点经营单位购买 ,并填写购用情况记录 ,由专车运回。1.2 验收制度 药品入库时 ,由采购员和保管员共同验收 ,双人复核签字 ,准确无误方可入库。入库验收记录应注明购买单位、日期、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批准文号。1.3 保管制度 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 ,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专人管理 :麻醉药品及总帐专人管理 ,实行逐日消耗登记 ,处方分类装订 ,单独保存。专柜加锁 ,双人双锁 :专柜应结构坚固 ,安全保险 ,加锁保管 ,不得与其他类药品混放。专用帐册 :应建立麻醉药品名细帐 ,并专人管理 ,随时保持帐物相符。专册登记 :登记患者姓名、发药品名、规格、数量、时间和发药签字。专用处方 :使用医院印制的麻醉药品专用处方。药库药房存放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房间 ,均装有防盗报警装置。1.4 领取制度 由各药房专管人员和负责人凭申领计划单到药库领取 ,实行先开票后...  相似文献   

8.
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才  邵柏  尹洪波 《中国药师》2007,10(11):1145-1146
从2005年11月1日起,我国各涉药单位正式实施新颁布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配合医疗机构更好的贯彻执行该《条例》,卫生部出台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文件。2007年2月14日卫生部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在《麻醉药品管理办法》颁布十年之际,笔者随军区卫生部医疗单位药品监督管理检查工作组对本区20多家医疗单位的麻醉药品管理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文仅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供同行和有关部门参考。一、存在的问题(一)“五专”管理方面的不足《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麻醉药品,医疗单位要有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帐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由于认识理解不到位,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1.“专柜加锁”是麻醉药品保管的起码条件。问题最多的是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或贵重药品同柜保管,这样实质上降低了对麻醉…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05,16(21):1650-1650
<正>本刊讯 目前,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 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会同公安部、卫生部公布 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国食药监安[2005]481 号),并明确了部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管理事宜。 复方樟脑酊、布桂嗪已调入麻醉药品目录管制。有关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法规。方法:阐述新法规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相关知识。结果与结论:新法规加强了管理,但是不能忽视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2.
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3日,国务院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并决定于2005年11月1日实施。为加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保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的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近年来,我院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和第1类精神药品的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法规。方法:阐述新法规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具体要求和相关知识。结果与结论:新法规加强了管理,但是不能忽视消除疼痛是基本人权。  相似文献   

14.
陈丰庆 《海峡药学》2014,(12):285-287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因其易产生依赖性,容易被滥用,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医疗机构作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终端销售使用环节,因占有很大的比重,是监管的重点。现阶段,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虽然很严厉,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药品、管理者乃至患者都有一定的影响。信息化的发展,给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方式。 HIS系统、电子处方系统、指纹管理系统、IC卡管理系统、智能药柜以及网络化的管理等有效地填补了漏洞,完善了管理。多数人认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目的是要保障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的安全、杜绝滥用,其实不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最终是要保障患者得到合法合理的治疗。因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应当在最大化合理使用和最小化滥用之间寻得平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证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的合理使用,杜绝滥用和防止发生流弊。方法针对急诊药房麻精药品的使用特点,制定多种管理办法。结果通过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实施,有效加强了急诊药房的麻精药品管理。结论加强特药管理,杜绝滥用流失,已成为药剂科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虞惠康 《中国药业》2000,9(7):15-16
麻醉药品是医疗单位药品管理中的重点。近年来,不法分子盗窃、抢劫、套购、倒卖麻醉药品现象日益猖撅,滥用度冷丁、吗啡、强痛定等问题日趋严重,更引起警惕的是利用癌症病人的“麻醉药品专用卡”来开取麻醉药品吸毒,严重影响社会的治安。为加强对麻醉药品的管理监督,我地区卫生局组织药政、药检、医疗单位药事质控于1999年5月31日至1999年6月30日对全区25家县级以上医疗单位的麻醉药品使用管理进行检查。现就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1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1.1麻醉药品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定区域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专家共识,保证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方法 督导检查区域医疗机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情况,针对问题形成区域性专家管理共识并培训推行。结果 通过出台专家共识,本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达到“规范化、同质化、简约化”。结论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和使用达到“三化”,可以保证其规范管理、合理使用并防止流入非法渠道。  相似文献   

18.
新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后麻醉药品使用发生变化,评估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友干 《中国药业》2006,15(15):12-12
2005年11月14日。卫生部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印发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该规定的目的是既要保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正常医疗需要,又要防止麻精药品通过医疗途径流入非法渠道。但该《规定》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不好解决的具体问题,笔在这里对此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0.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巧  马爱霞 《上海医药》2006,27(4):158-160
2005年11月1日,《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原《麻醉药品管理办法》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自《条例》施行之日起废止。相对于老法规,新《条例》进行了较大改动,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更加严格、科学、全面,值得业内高度关注。本文对《条例》的关键内容作一简要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准确理解该《条例》,切实抓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