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改良静脉穿刺法与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对减轻患者穿刺疼痛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对106名患者进行研究.按日期分为单日输液和双日输液,单日输液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法设为对照组,双日输液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法,设为观察组,每例观察4次,自身对照各2次,共观察424次.比较两组穿刺方法患者疼痛反应程度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具有无痛、微痛、微创、快速、准确的特点,且能减少对静脉的损伤,延长静脉的使用寿命,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并易于为护理人员掌握.  相似文献   

2.
王念云 《当代护士》2013,(10):151-152
目的 探讨握手法静脉穿刺在手背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用传统握拳法,观察组用握手法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疼痛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穿刺时基本无痛或疼痛轻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握手法静脉穿刺明显提高了手背静脉输液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基本上实现了无痛穿刺,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陈桂英  陈莉  万纯 《全科护理》2014,(15):1419-1420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210例老年病人进行研究,设定第1天输液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第2天输液为观察组,采用改良的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手背静脉穿刺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病人手背静脉穿刺进行改良,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了门急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给指握拳法在老年消瘦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60例老年消瘦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各180例,A组采用给指握拳法,B组采用传统握拳法进行静脉穿刺,穿刺部位均选取手背静脉.观察比较2组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A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但疼痛程度低于B组.结论 采用给指握拳法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提高了一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安全穿刺区域,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 将1135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手背部静脉)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腕关节挠侧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35例(3.08%),6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6(1.41%)例,2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Ⅰ区穿刺成功率80.97%,Ⅱ区穿刺成功率91.45%.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背部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腕关节挠侧头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且如果穿刺过深易直接损伤挠神经浅支,致顽固性疼痛.因此穿刺时选择手背部静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式静脉穿刺法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入组患者总计420例,均为我院急诊输液室输液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原则将其等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接受改良式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比较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静脉穿刺技术可明显缩短穿刺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建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指穴按摩用于减轻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将312例住院期间进行静脉补液的患者分别采用2种方法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一种是直接进行常规浅静脉穿刺,另一种是在指穴按摩后再进行常规浅静脉穿刺。观察比较2种方法下患者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情况。结果指穴按摩能明显缓解手背浅静脉穿刺疼痛(P〈0.05)。结论指穴按摩缓解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并分析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途径。方法:收集需要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共106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静脉穿刺法,观察组接受改良静脉穿刺法,将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接受静脉穿刺的患者,改良穿刺法能够显著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疼痛,使患者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静脉穿刺法在静脉充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静脉充盈不良患者5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单日采用改良穿刺法,双日采用传统穿刺法,各200例次.观察不同穿刺方法患者静脉回血、穿刺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反应等指标.结果 改良静脉穿刺自然回血,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组(P<0.01),且患者对疼痛的反应降低(P<0.05).结论 改良静脉穿刺法提高了静脉充盈不良患者穿刺成功率,且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轻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患者98例,连续2天在患者的左、右手手背静脉对称部位各穿刺1次,第1天采用常规固定针柄法为对照组,第2天采用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为实验组.应用口述描述评分法测评患者静脉滴注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头斜面调整后固定法是减轻静脉滴注药物所致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背“乏神经区”不同区位进行静脉穿刺的疼痛程度。方法选取门诊连续进行2天或以上静脉输液治疗,且合作、清醒、能清楚描述出疼痛程度的患者210例,第1天选Ⅰ区内穿刺为Ⅰ区组,第2天选Ⅱ区内穿刺为Ⅱ区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时疼痛情况。结果Ⅱ区组疼痛程度低于Ⅰ区组。结论静脉输液穿刺部位首选Ⅱ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升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及控制疼痛的方法。方法:将2013年12月~2015年2月门诊静脉输液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操作方式,观察组穿刺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同时采用改良静脉穿刺技术。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指导和改良静脉穿刺技术可提升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门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背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逆行穿刺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渗漏率、手部活动情况、疼痛率及舒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输液患者采用手背逆行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液体渗漏,减轻疼痛,患者感觉较为舒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良手背静脉穿刺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疼痛。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萍乡市人民医院消化科新入院需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左右手自身对照,将每位患者的左手和右手随机按传统的握拳式手背静脉穿刺法或者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比较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静脉穿刺方法的回血时间、淤血数、外渗数、静脉穿刺成功率、疼痛程度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式手背静脉穿刺法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外渗、减少患者痛苦,为临床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进静脉穿刺法对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门急诊输液患者痛苦的效果.方法 将在门急诊输液的3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180例与改进组200例,分别实施常规及改进的静脉穿刺法,比较2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对疼痛的反应.进行χ2检验.结果 改进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3.50%.显著高于常规组,疼痛率改进组显著轻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改进的静脉穿刺技术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彭君  吴柯  王莹 《全科护理》2013,11(19):1783-1784
[目的]探讨握手法固定皮肤在老年病人手背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住院病人216例老年病人为对象,运用常规和改良手背浅静脉穿刺两种方法固定手背穿刺皮肤,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及疼痛感受情况。[结果]实验组手背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对疼痛的感受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握手法固定皮肤进行手背浅静脉穿刺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同时降低病人对于疼痛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输液中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操作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在输液中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500例静脉输液患者同体左、右侧手背同部位静脉血管不同方法进行静脉穿刺,专人操作。均选用7号头皮针,血管选择均为同一人左、右手背血管各1次,分2d进行。第1天左手(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再顺静脉推进少许),第2天右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静脉穿刺方法(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4°,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再沿静脉方向进针0.5~1cm)。并观察两种不同静脉穿刺操作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及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改进的静脉穿刺方法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背景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手背静脉又是最常选用的静脉穿刺部位.但这种治疗方法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操作,它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目前还较少有人从手背静脉与手背皮神经分布、走向规律与穿刺部位疼痛性关系进行研究.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最低的最佳部位,减轻患者疼痛.设计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地点和对象资料收集于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所选取的对象有12例24侧成人防腐标本和在本院住院及门诊静脉穿刺的3 011例次患者.方法首先对24侧成人手背标本进行解剖、观察,找出手背静脉与皮神经分布规律,进行分区.以随机方式对本院2000-08/2001-02就诊留医患者2 980例按不同分区部位进行静脉穿刺.采用双盲法对穿刺患者进行疼痛评分(简化Megill疼痛评分法).分组进行相互对照,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解剖观测结果及静脉穿刺疼痛评分结果.结果手背解剖研究发现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三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内神经与静脉呈交叉关系,神经分布稀疏(可称为乏神经区),此区域内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其他区域(P<0.01).结论乏神经区内神经分布稀疏,是减少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最佳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穿刺区域,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方法将1135例需要静脉穿刺的患者由专人进行操作,统一采用7号头皮针按常规行静脉穿刺,第1天在Ⅰ区(手背部静脉)静脉穿刺,第2天在Ⅱ区(腕关节挠侧头静脉)行静脉穿刺,观察两区域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IⅠ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35例(3.08%),6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麻木、触电感。Ⅱ区静脉穿刺患者发生重度疼痛16(1.41%)例,2例静脉穿刺时局部和指端有麻木、触电感;Ⅰ区穿刺成功率80.97%,Ⅱ区穿刺成功率91.45%。两个区域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背部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轻,且不适症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腕关节挠侧头静脉穿刺疼痛程度较重,且如果穿刺过深易直接损伤挠神经浅支,致顽固性疼痛。因此穿刺时选择手背部静脉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背1/2附近静脉在输液时针头直刺入静脉减轻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10例患者手背1/2附近静脉采用针头先刺入皮下,沿静脉方向潜行后刺入静脉(对照组),和采用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实验组)的方法,分别观察2种穿刺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比较,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比较,2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头斜面刺入皮下后直入静脉的穿刺方法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低,是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