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指导原则,即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具体病情结合病人的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因人、因地、因时施治。药膳食疗亦应遵守这一原则,辨证择膳。否则食不对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正如《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所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按中医理论凡有病之人,各有偏虚、偏实、偏寒、偏热之不同。实施“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性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补阴、补阳、补气、补血的膳食品治之;…  相似文献   

2.
中医医院的病房膳食应该反映“辨证施食”的中医特点,根据疾病的性质和病人的体质以及食物属性等,配制相宜饮膳食物,密切配合临床治疗,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据中医理论,食物有四气之分,四气即温、热、寒、凉。热为温之最,寒为凉之极。食物的寒热,应配合身体状况,如本身脾胃属热者,应避免进食温热的食物,这就是戒口的原则。 通常,蔬菜瓜果皆偏于凉,而肉类则偏于温,一般人所说体质的“寒”、“热”,通常是指脾胄而言。因食物进入体内,首当其冲的脏腑就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人的食物疗法张亚利冠心病通过合理的膳食结构,即食物疗法,可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其原则是:在营养平衡的前提下,保持低脂清淡饮食,多食稀释血液和软化血管的食品、水果。以下几种食物可供冠心病人选用。1大枣每百克含维生素c300~600毫克,居水果之...  相似文献   

5.
古代养生家,在饮食养生方面曾提出“慎”、“节”、“和”、“宜”的四字原则。慎不吃不洁、腐败、变质的食物。饮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慎于知己,棋于知彼”。人体有寒、热、虚、实之分,知已就是了解自己属于何种体质;知彼就是了解食物的性质,如辛酸、甘、苦等.从而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适合的食物。例如热性体质者应少食热性食物。节是指饮食要以“七分为度”,即七分饥即食,七分饱即止。尤其是晚饭,“宁少食.勿大饱”;民间也有“夜饭少吃口,活至九十九”的谚语。饮茶、饮酒、饮水也是如此;饮茶过多,则“瘠气侵精”;饮酒过多…  相似文献   

6.
冬季进补,"藏"字优先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初冬膳食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初冬宜多食有羊肉、狗肉、鹅肉、  相似文献   

7.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食者万物之始,人之所本者也”。《黄帝内经·素问》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明代敖英所著《东谷赘言》说“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饶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由此可见,饮食养生法是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饮食养生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饮食调理:食物的选择宜全面配合和因人而异,即根据各年龄段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饮食搭配。另外要注意五味调和、寒热相宜。祖国医学将食物分为“酸、苦、甘、辛、咸”五种。这五种食品除了一般的营养作用外,还…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膳的应用原则主要有辨证施膳、三因制宜、以脏补脏、应用药食性能等。1辨证施膳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 ,是以证为基础普遍应用的一种诊治方法。药膳在治病、保健等方面 ,均需以中医理论作为指导 ,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症情况的差异 ,对药膳的具体施法方面也应有所区别 ,这就叫“辨证施膳”。如《金匮要略》所言 :“所食之味 ,有与病相宜 ,有与身为害 ,若得宜则补体 ,为害则成疾。”所以在临床应用中 ,必须强调辨证施膳。1 1根据疾病的性质施膳病证有寒热之分 ,食物也有寒热之分。如食物中面粉、姜、葱、蒜、羊、犬、牛肉属温…  相似文献   

9.
营养学界有一句话:“没有不好的食御用,只有不合理的膳食”。丰富多彩的食物不仅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还能为人们多种多样的口味爱好提供选择。只有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才能享受美食,享受健康,享受人生!  相似文献   

10.
孙清廉 《祝您健康》2014,(12):38-38
“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明代医学巨匠李时珍对膳食的重要性所做的高度概括。我们吃的食物有成千上万种,但其中所含的营养素不外乎八类物质: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吃才能全面摄入这八类营养物质而保持膳食平衡呢?笔者认为,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1.
罗巍  翟凤英  金水高 《卫生研究》2002,31(2):126-127
在家庭内部食物分配研究中用“偏差分数”和“食物-能量比”来表示食物分配情况,研究表明偏差分数较低者其膳食营养状况也较差,反之亦然,说明用偏差分数表示的家庭食物分配情况与所研究人群膳食营养状况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朱惠莲 《家庭医生》2008,(11):47-47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五条指出:“吃清淡少盐膳食”。所谓清淡,就是不要太油腻,不要太成,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于是,本着“清淡”有利于健康的原则,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把粥奉为餐桌之上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89—2018年中国18~35岁青年人膳食模式变迁状况。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择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9—2018年18~35岁具有完整膳食和社会人口学信息的25 400名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结合称重记账法开展膳食调查。根据食物成分表,计算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采用斜交主成分聚类分析筛选食物组、K-均值聚类法提取膳食模式;运用Dwass-Steel-Critchlow-Fligner法检验不同膳食模式中食物摄入量差异,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法分析膳食模式年份变化,卡方检验分析2018年不同膳食模式人群构成差异性。结果 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青年人膳食模式主要分为“传统米食”、“传统面食”、“优质蛋白”三类。2018年,男性“传统米食”膳食模式比例高于女性,“优质蛋白”膳食模式比例低于女性;25~35岁青年人“传统面食”膳食模式比例高于18~24岁,“优质蛋白”膳食模式比例低于18~24岁;城市“传统米食”膳食模式人群比例低于农村,“优质蛋白”膳食模式高于农村;北方以“传统面食...  相似文献   

14.
正值11月,秋冬交替之际。阳气收敛,阴气始生,气温逐渐下降,气候干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燥胜则干。”故秋冬季,人们常出现燥咳、口渴、咽喉干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津液缺失现象。 根据“燥者润之”的原则,秋冬季宜多食具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甘蔗、柿子、香蕉、橄榄、百合、银耳、萝卜、豆浆、乳品等。《遵生八笺》指出:“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即秋冬季天气干燥,应多食蜂蜜、芝麻、杏仁等性滋润、味甘淡的食品,既补脾益胃,又养肺润肠,可防止秋冬干燥带来的干咳、咽干口燥、肠燥便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医学则讲究食物的性味。其实,“医食同源,药食同行”,两者都讲究才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温、凉、平;根据食物的味道,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偏热、偏寒等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这样,既可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养身之妙法。  相似文献   

16.
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春天阳气发越,所以此时不宜多食油腻辛辣之物,以免助阳生热,应多食用清淡蔬菜,豆类及豆制品。以上是春季饮食宜忌总原则。同时还应注意食物性味与自身体质情况,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祖国传统医学讲究食物的性味及药用功效。其实,“医食同宗,药食同行”,只有深知其中之理,两者都讲究才能更有利于祛病健身。中医根据食物的性质将其分为寒、热、温、凉、平,根据食物的味道又将其分为甘、酸、苦、辛、咸,然后再根据人的体质和疾病的偏寒、偏热等情况,安排合理的饮食。如此,既可以防病治病,又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不失为保健养身之妙理。 粮豆类:性温的有面粉、豆油、菜油、酒、醋等,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第二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国营养学会最近提出我国膳食指导方针的初步建议。这一建议提出的两条重要原则是:食多样化的平衡膳食和维持合适的体重。建议劝告人们,把食物分成5大类。一是谷类;二是肉、禽、蛋、鱼、奶和奶制品;三是豆和豆制品;四是蔬菜、水果;五是动植物油脂、糖类及酒类。其中第一、三、四类食物可自由摄取,第二类食物要适量,第五类食物应限制。如能坚持食物多样化,就可保持膳食平衡,除育龄期妇女,需要补充铁以取代因月经而丧  相似文献   

19.
《药物与人》2008,(4):48-48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列出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应遵循的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在这条原则中,指南将人体所需的所有食物分为五大类,并列出了人类必需的所有营养素和食物成分,即合理膳食,均衡营养要讲求多样化和平衡性的统一,做到有主有次,多样丰富,均衡进食。  相似文献   

20.
《保健与生活》2014,(1):61-62,I0001-I0043
中医有“药食同源”之说。食疗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正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所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他还主张“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黄帝内经》更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