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心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观察2015年1个月至2017年1个月行ICL植入术72例(140只眼)近视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1年的视力、眼压(IO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D)、屈光度数、拱高(LV)及前房结构的变化,并比较手术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差异,分析LV与术前指标及术后前房结构的关系。结果术后1年73%只眼最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裸眼视力≥20/20的术眼比例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术后1年超过63%只眼的等效球镜度数(MRSE)在±0.5 D预期范围内,超过86%在±1.0 D预期范围内;术后各时间点MRSE、IOP和E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手术并发症;LV在术后1个月及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下降(P<0.05);LV与年龄、角膜曲率、距离巩膜突500μm处的房角开放距离、距离巩膜突500μm处的小梁网虹膜间面积和前房角度呈负相关,与白对白距离、角对角距离、前房深度、眼轴及ICL长度呈正相关,眼轴长度和ICL长度是LV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心孔型ICL植入术后1年有较好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及预测性,术后1年LV减低且与术前及术后多个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房角变化。方法 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21例(21眼)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应用眼前节OCT观察术前、术后房角的变化。结果 术眼房角各项指标术后均有明显改观,眼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 眼前节OCT是一项客观、准确、方便的检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膨胀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植入不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眼底黄斑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68例(78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分为三组:Bigbag组28眼、MA60MA组26眼和PMMA组24眼。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黄斑厚度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所有手术眼术后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Bigbag组术后1周、1个月黄斑厚度显著小于MA60MA组和PMM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三组黄斑厚度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针对近视眼设计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有效改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对后囊膜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眼内轴向空间结构的稳定,减轻手术对眼后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球差设计的非球面及球面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为白内障患者合理选择IOL提供依据。 方法 59例(91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IOL,术后3个月测量4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眼内及全眼的总高阶像差(tHOA)、球差(SA)、慧差(coma)及三叶草像差(trefoil)、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 off)以及斯特列尔比(SR)、OV100%、OV20%、OV9%模拟对比度视力以及对比敏感度(CS)的变化。 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间裸眼视力(UCVA)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两组间角膜tHOA、SA、coma、trefoil均无统计学差异,眼内SA有统计学差异,tHOA、coma、trefoil均无统计学差异;4 mm瞳孔直径下两组间全眼SA有统计学差异,tHOA、coma、trefoil均无统计学差异,6 mm瞳孔直径下两组间全眼tHOA、SA有统计学差异,coma、trefoil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OSI、MTF cut off、SR、VA100%、VA20%、VA9%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3cpd空间频率C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6cpd、12cpd、18cpd CS空间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非球面IOL组全眼SA、tHOA以及眼内SA小于球面IOL组;OQAS相关视觉质量指标及中高空间频率下CS均优于球面IOL组。非球面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优于球面IOL植入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眼球生物测量技术的进步,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预测已是影响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的关键因素,部分眼球解剖参数被发现与其位置预测有关,与此同时预测方法得以不断进步。而术后位于囊袋的人工晶状体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数人工晶状体在术后会经历线性运动,随后才相对稳定,其位置变化受到眼球解剖结构、手术、人工晶状体特性、囊袋等相关因素影响。人工晶状体轴向位置变化会带来屈光改变,其稳定性对患者视觉质量至关重要。就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轴向位置预测与稳定性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8例、213眼于硅油填充术后继发高眼压39眼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2周~4月,继发高眼压39眼中,19眼为激素性(48.7%),7眼为炎性反应(17.9%),5眼为周切口闭锁(12.8%),4眼为新生血管(10.3%),2眼为体位不当(5.1%),1眼为硅油乳化(2.6%).结论继发高眼压为硅油填充术后常见并发症,以激素性和炎性反应原因为主.及时的对症处理,可防止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在甲状腺相关眼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12眼)临床确诊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行鼻内镜下眶减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视力、眼压、眼球突出度及运动度、角膜情况以及有无复视等。结果:12眼(100%)术后视力均提高,其中1眼从术前只有光感,术后可感眼前手动,其余11眼视力提高0.1~0.7;10眼(83.3%)眼压降低0.2~21.4mm Hg(1mm Hg=0.133kPa),2眼无明显变化;8眼(66.7%)眼球突出后退1~5mm,另外4眼无明显变化;术前1眼存在角膜溃疡,术后溃疡愈合;术前9眼存在眼球活动受限,其中8眼(88.9%)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缓解,1眼无变化;术前4例存在复视,术后1例复视消失;除1眼术后出现中鼻道出血行止血处理外,其余11眼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眶减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及微创的优点,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用于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鹰视ALLEGRTTO WAVEFRONT 准分子激光扫描仪及法国MORIA CB角膜切削刀为202例、396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度为-0.75D~ -14.50D.随访术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观察分析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在0.5、0.8、1.0以上者分别为98.9%(392眼)、90.4%(358眼)、75%(297眼).术后第1、3月裸眼视力>1.0的分别为88.1%(349眼)、91.9%(364眼).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较好,大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作为无晶状体眼及白内障手术,术中后囊膜破裂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补救措施之一,弹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在经鼻内镜眶减压术中应用眶悬带技术,以降低术后复视发生率的初步经验.方法 6例共11眼行经鼻内镜眶壁减压术.其中包括5例(10眼)Graves眼病和1例(1眼)外伤后病例,手术采用眶悬带技术,即保留眼眶内壁赤道高度条带状眶骨膜以稳定内直肌及眼球,避免其过度疝入眶内而改变其运动矢量.对比术前、术后眼球突出度、复视、眼痛、结膜充血等变化.结果 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度减少2~5mm,平均回缩3.2mm.术前2例存在复视,术后复视减轻,其余4例无术后复视发生.5例Graves眼病患者眼胀痛消失,结膜充血减轻,眼球活动度及外观改善.1例外伤痛例双眼突出度接近,外观改善.结论 在经鼻内镜眶减压术中保留位于内直肌内侧的条带样眶骨膜,使之成为稳定内直肌及眼球的悬带.该技术能够在保证眶脂肪自悬带上下方溢出而减压的同时,可有效预防术后复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闭角型青光眼(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两种人工晶体测算公式预测术后屈光度准确性。 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观察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行白内障手术的房角关闭≤180°的ACG并白内障患者46 例(46眼)术前、术后3个月的视力,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情况,记录术前SRK-T与Haigis公式各自预测术后屈光度数、术后实际屈光度数,预期术后屈光度数与术后等效球镜差值的绝对值记为绝对屈光误差值(ME),比较两种公式ME。 结果 术后3个月46眼与术前相比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眼压下降,中央前房深度明显加深,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8~-10.14, P≤0.01)。受检眼术后残余屈光度为-0.79±0.45 D,SRK-T公式术前预期屈光度为-0.89±0.17 D,其ME为0.34±0.27 D;Haigis公式术前预期屈光度为-1.01±1.04 D,其ME为0.65±0.48 D。两组间M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 P<0.05)。AL与SRK-T 公式ME呈显著负相关性(r=-0.64, P≤0.01),而与Haigis公式ME无显著相关性(r=-0.09, P>0.05)。 结论 对于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对此类患者选择SRK-T人工晶体测算公式术后屈光度准确性可能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和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探究术中参数对黄斑区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探索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方法 这是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应用OCTA进行黄斑区3 mm×3 mm自动化扫描,以获得黄斑区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及FAZ面积。记录术中累计释放能量(CDE)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PT),分析其与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结果 41例(41眼)纳入最终分析。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黄斑区血管线性密度、灌注密度均增加(P<0.05),FAZ面积均降低(P<0.001);术后1个月、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术中CDE、EPT与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变化无相关性(P>0.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与黄斑区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FAZ面积、CDE和EPT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角膜绷带镜应用于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翼状胬肉患者58例(62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共29例31眼)术后第1天开始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共29例31眼)行常规眼垫包扎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 d、4 d、7 d及1个月时眼部症状及术后9个月时的恢复情况。 结果 术后第1天、第4天,两组患者眼部症状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P<0.05);术后9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胬肉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对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影响,但可减轻角膜不适反应,提高患者舒适度,是一种简单有效、适宜推广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对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拟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58例(58眼)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分别完成OSDI、睑缘形态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泪河检查、睑板腺脂质分泌、泪液分泌功能等检查.结果 相比术前,术后患眼的OSDI评分明显上升,睑缘形态明显变差.相比术前,睑板腺脂质分泌在术后1个月时无变化,而3个月时明显变差.术后BUT一直在下降.但是,角膜上皮点状染色、泪液分泌功能以及泪河术后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白内障手术可以诱发或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At Lisa 809MP双焦点人工晶状体(IOL)与Tecnis Symfony连续视程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1年于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35例(43眼)。根据患者植入的类型不同,将植入AT LISA 809MP IOL的21例(27眼)记为双焦点IOL组,植入Tecnis Symfony IOL的14例(16眼)记为连续视程IOL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裸眼中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以及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空间频率(MTF cut off)、斯特列尔比值(SR)、对比度视力(CVA)、离焦曲线、主观调查问卷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焦点IOL组裸眼近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均优于连续视程IOL组(P<0.05),连续视程IOL组中视力及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中视力均优于双焦点IOL组(P<0.05)。两组客观散射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可吸收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及对视觉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干眼患者32例(64眼),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16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治疗16例患者为试验组,对比评价两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5个月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VRQOL)评分。 结果 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P=0.803)、泪液分泌试验(P=0.758)、角膜荧光染色评分(P=0.735)、主观症状评分(P=0.385)及视觉相关生存质量(VRQOL)评分(P=0.883),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后五项指标1个月(P<0.001)、3个月(P<0.001)及5个月(P<0.001),两组间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的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除治疗后5个月的泪液分泌试验(P=0.141)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指标治疗后1个月(P<0.001)(<0.001)(<0.001)(0.014)(<0.001)、3个月(P<0.001)(0.007)(<0.001)(<0.001)(<0.001)、5个月(P<0.001)(0.141)(<0.001)(<0.001)(<0.001)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可吸收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视觉相关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的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32例32眼。观察术前及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间的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 结果 术前视力(BCVA, LogMAR)1.4(0.2-1.7),术后1周平均视力0.83±0.35,末次随访平均视力0.52±0.34,术前与术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 Whitney U 检验,P<0.05),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平均眼压(15.15±3.04)mmHg,术后1周平均眼压(17.75±2.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眼压较术前眼压升高。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5.20±1.81 mmHg,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视网膜全部复位,复位率100%。3例患者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2例患者晶体发生羽毛状混浊,均恢复正常。 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以作为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鼓膜微管置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76例中耳不张患者,根据Dornhffer的综合分析法分级分为两组各38例,A组为Ⅰ、Ⅱ级中耳不张患者,B组为Ⅲ、Ⅳ级中耳不张患者,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纯音听阈测听及声导抗结果,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情况。 结果 两组在术前和经过鼓膜微管置入术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纯音听阈测听结果变化趋势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从治疗前到经手术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的声导抗检查变化趋势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总有效36例(94.74%),B组总有效30例(78.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并发症发生0例、复发0例,B组并发症发生2例(5.26%)、复发3例(7.8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鼓膜微管置入术对Ⅰ、Ⅱ级中耳不张患者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前后嗓音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手术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手术方式和性别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女性甲状腺全切术组(组1,18例)、女性甲状腺非全切术组(组2,28例)、男性甲状腺全切术组(组3,6例)、男性甲状腺非全切术组(组4,12例).对患者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