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 3 和第 5 位,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结直肠癌病因复杂,其中 肠道微生态是影响癌变过程的关键环节。肠道菌群是维持人体胃肠道及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肠道微生物病原体在结直肠 癌发病机制包括微生物代谢、宿主免疫和炎症途径的调节、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调节、细菌基因毒素等环节。传统中药 给药方式主要为口服,中药进入胃肠道后不可避免与肠道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中药主要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调 节宿主免疫功能,以及氧化应激与抗氧化防御调节等途径实现防治结直肠癌的作用。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对肠道微生态系 统的平衡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菌群失调具有改善作用;中药可以提高宿主抗癌免疫反应以及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下的 骨髓来源的细胞功能发挥抗肿瘤疗效;促进有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并抑制了厌氧培养菌的耐酸能力,从而增强了整体肠道 菌群的抗氧化性。另外,中药亦能改善微生物的代谢、减轻代谢性炎症,以及抑制产生大肠杆菌的体外和体内基因毒性, 中草药的药效成分经肠道微生物转化后发挥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综上,肠道菌群在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中具有重要作用,调节肠道菌群是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在西方国家尤其常见。饮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结直肠癌发病率出现了逐年上升以及年轻化的现象  推测可能与西方高脂饮食流行肥胖运动缺乏等因素相关。高脂饮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高脂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结构改变  具体表现为肠道微生态多样性的下降  以及拟杆菌属菌丰度降低和厚壁菌门细菌的富集  同时还可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产生大量次级胆汁酸脂肪酸和硫化物衍生物等。其中  过量的次级胆汁酸具有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次级胆汁酸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DNA损伤  加剧炎症反应  同时还可促进肠道类干性样细胞‐Lgr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2):134-138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尤其常见。饮食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发病率出现了逐年上升以及年轻化的现象,推测可能与西方高脂饮食流行、肥胖、运动缺 乏等因素相关。高脂饮食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高脂饮食可引起肠道菌群结构改变,具体表现为肠道微生态多样 性的下降,以及拟杆菌属菌丰度降低和厚壁菌门细菌的富集,同时还可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生重要影响,产生大量次级胆汁酸、 脂肪酸和硫化物衍生物等。其中,过量的次级胆汁酸具有促进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次级胆汁酸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 DNA损伤,加剧炎症反应,同时还可促进肠道类干性样细胞‐Lgr5(+)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本文将围绕 高脂饮食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膳食脂肪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膳食脂肪对肠道菌群代谢的影响,以及结直肠癌的饮食预 防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膳食与肿瘤的关系密切,健康的膳食模式可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而不恰当的膳食结构则可能是机体发生全 身性代谢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比如肿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了不同饮食模式对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治疗效 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几种饮食模式,包括地中海饮食、生酮饮食及促炎饮食与肿瘤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 制,结果表明地中海饮食可通过调节激素水平、激活抗氧化机制、刺激免疫系统、下调致癌因子水平等方式降低如结直肠癌、 前列腺癌、呼吸和消化系统癌、乳腺癌、口咽癌(口腔癌和咽喉癌)等的发生率以及总体死亡率,生酮饮食模式则可能通过靶向 调节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线粒体代谢以及调控基因表达、调节信号通路、降低血管化水平等途径减缓肿瘤生长,在延长患者 的生存期以及逆转肿瘤诱导恶液质进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癌治疗手段,而促炎饮食因其膳食 中含有较多的炎症成分,则可能通过增加机体炎症水平、改变微生物群状态、影响表观遗传重塑等方式促进肿瘤的发生和 发展。  相似文献   

4.
各种饮食成分对维持健康、预防疾病相当重要。三大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不仅给机体供能,在肿 瘤营养代谢上也发挥重要作用。选择适量和优质的碳水化合物能降低肿瘤风险,提高优质蛋白质供给、高膳食纤维、高ω‐3多 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对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有显著益处。不健康的膳食可使机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产生有毒代 谢产物,诱导机体炎症和免疫失衡,促进肿瘤的发生。典型的西式饮食如进食较高含量的饱和脂肪酸、精制碳水化合物等会破 坏肠道屏障功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肿瘤风险。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 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江南地区膳食模式代表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值得倡导。遵循均衡营养、倡导合理膳食是 维持良好肠道微生态、防治肿瘤并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键。本文从营养素摄入和膳食模式对人体肠道微生态影响以及与肿 瘤发病及防治的角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环节参与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肿瘤微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起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中主要由肠道菌群微环境、炎症微环境及缺氧微环境三者共同作用、相互协调。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环境、缺氧微环境及炎症微环境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受损、慢性炎症反应、细菌酶和毒性代谢产物作用等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近年来通过无菌动物实验、基因敲除动物实验以及新一代的高通量测序使人们对肠道菌群和大肠癌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继而从不同角度提出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的作用模式,本文将结合相关作用模式从肠道菌群先后影响结直肠癌不同发病阶段的角度阐述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认识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  在中国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肠道菌群对肿瘤增殖存活转移与肿瘤发生都产生重要影响  特别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可以刺激炎症细胞诱导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会影响机体和调节结直肠甚至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  这与结直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测序技术和细菌‐宿主机制相互作用是研究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的对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的种类基因和功能上的分析  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技术可以从实验角度研究细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  更精准地确定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但DNA提取差异引物偏差测序深度  以及细菌菌株差异未知细菌的影响等都制约着研究的进展。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  培养组学以及肠道类器官技术为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测序技术和实验技术的不足。本文就针对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技术展开综述  讨论了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1,8(2):211-216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中国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三。肠道菌群对肿瘤增殖、存活、转移与肿瘤发生都产生 重要影响,特别是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物可以刺激炎症细胞诱导慢性炎症反应。肠道菌群会影响机体和调节结直肠甚至整个 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这与结直肠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测序技术和细菌‐宿主机制相互作用是研究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 的主要方法,测序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的对粪便样本进行菌群的种类、基因和功能上的分析,细菌‐宿主相互作用技术可以从实 验角度研究细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更精准地确定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的关系。但DNA提取差异、引物偏差、测序深度, 以及细菌菌株差异、未知细菌的影响等都制约着研究的进展。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培养组学以及肠道类器官技术为肠道菌 群和结直肠癌关系研究带来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测序技术和实验技术的不足。本文就针对肠道菌群和结直 肠癌关系的研究技术展开综述,讨论了其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詹宏杰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13):675-679
人体肠道菌群代谢成分通过与受体结合、刺激炎症因子分泌,与其他变化一起,引起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的发生。而肠道内的益生菌则通过屏障作用、抑制DNA 损伤等机制保护肠道黏膜,抵御CRC 的发生,并可被用于预防及辅助治疗CRC 。胃肠道手术可以影响肠道菌群的代谢,影响微生态平衡。本文将针对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关系的最近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杨柳  梁新军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4):1239-1242
近年来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宏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微生态及其代谢模式的改变可通过破坏正常组织细胞DNA、激活致癌信号传导途径,产生促肿瘤代谢物和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等多因素来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因此,研究者们尝试利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和预防肿瘤。目前,以益生菌和排泄物移植技术为代表的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及调节免疫系统来抗肿瘤。微生态制剂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目前肠道菌群微生态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深入探讨。本文就肠道菌群微生态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结直肠癌的诊治探索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在调控宿主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以及免疫稳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特别是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多呈现失调的状态,而肠道菌群失调能够通过影响肠道代谢、肠道稳态以及肠道免疫等方面促进或者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通过干预肠道菌群来进行肿瘤治疗的临床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巨大的潜能.本文主要论述肠道菌群在肿瘤发生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目前利用肠道菌群治疗肿瘤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肠道微生物菌群由共生细菌和生活在宿主肠道上皮的其他微生物组成,影响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肠道上皮内稳态及调节新陈代谢、炎症和免疫力等。肠道微生物菌群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肠道微生物菌群能够影响机体对肿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的敏感性。在肿瘤治疗中,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有着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就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肿瘤不同疗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道微生物菌群由共生细菌和生活在宿主肠道上皮的其他微生物组成,影响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肠道上皮内稳态及调节新陈代谢、炎症和免疫力等。肠道微生物菌群也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肠道微生物菌群能够影响机体对肿瘤治疗的效果及毒副作用的敏感性。在肿瘤治疗中,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有着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前沿方向之一。本文就肠道微生物菌群在肿瘤不同疗法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肠道菌群与慢性炎症和癌变相关。化疗失败是结直肠癌患者复发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2017年7月,发表在《Cell》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肠道微生物群对结肠直肠癌患者化疗耐药性亦有贡献,是通过影响microRNAs,对细胞自噬进行调节而实现的。之前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能通过调控免疫反应,影响化疗效果,也有研究指出,在结直肠癌发生过程中(正常组织转变为肿瘤的过程中),核梭杆菌的丰度有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4.
人类肠道菌群种类超过1000种,是人体内最庞大的微生物群,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肠道菌群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宿主免疫构建和影响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答和ICI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随着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开展和测序分析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逐步深入,基因功能注释和代谢组学分析的成熟和推广丰富了肠道菌群与宿主免疫及免疫治疗间的探索维度,干预和塑造肠道菌群为提高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微生物制品的食源性添加、粪菌移植等研究尚未获得足够证据,肠道菌群的免疫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肿瘤对ICI应答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肿瘤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肿瘤的诱因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 素和饮食因素等,其中饮食因素对肿瘤的影响一直是关注的热点。 全谷物保留了胚乳、胚芽和麸皮,是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良好来源。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经常食用以全谷物及其制品为基础的食物可以降低患结直肠癌、乳腺 癌、食管癌等疾病的风险,这种健康优势很大程度上与全谷物中存在的膳食纤维、多酚、活性肽等天然功能成分有关。 全谷物 中的活性成分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保护肠道健康,降低炎症水平、增强免疫能力,减少肥胖风险、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诱导 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来实现肿瘤防治作用。 本文总结了全谷物防治肿瘤的流行病学证据,以及 膳食纤维、活性肽、酚类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并对其潜在机制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提高全谷物在膳食中的摄入及全谷物 防治肿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总结膳食纤维的定义及其生理功能,归纳其抗炎作用的机制。 方法 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涉及膳食纤 维定义、生理功能及其抗炎作用的中、英文文献。 结果 膳食纤维是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由多种单体成分所形成 的糖类聚合物。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能被肠道菌群代谢分解为短链脂 肪酸。膳食纤维或短链脂肪酸通过影响机体炎症细胞的分化、炎症因子的表达、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功能,从而预防 炎症的发生。 结论 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肠道微生态在消化、吸收、代谢、免疫以及抑制病原菌定植中起重要作用。肠道菌群既能调节机体的先天性免疫,又能通过细菌本身和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的获得性免疫应答。肠道菌群的失调可能导致机体免疫机制的异常,进而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特别是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8.
肠道生态系统的改变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引发结直肠癌。大量证据表明,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肠道中普遍存在一种病理性微生物群失衡状态。本综述从免疫与炎症反应、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基因损伤三个方面总结了肠道微生物引发结直肠癌的机制,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相关的结直肠癌诊断标志物,分析了肠道微生物在结直肠癌放化疗及免疫治疗中的新进展,希望为结直肠癌的防治及诊疗提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Meta分析评价促炎性饮食和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关系,为科学饮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截至2019年7月,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筛选出饮食炎症效应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的文献。所纳入文献均采用膳食炎症指数(DII)来评价膳食的炎症效应。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纳入研究的OR值及95%CI值进行合并,同时根据肿瘤类型和地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0篇,参与者964 9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高促炎性饮食的个体与最高抗炎性饮食的个体相比较,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OR=1.43,95%CI=1.28~1.60)。按肿瘤类型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促炎性饮食的结肠癌患病风险增加(OR=1.37,95%CI=1.20~1.57),直肠癌患病风险亦增加(OR=1.33,95%CI=1.11~1.61)。按地域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促炎性饮食的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在亚洲(OR=2.17,95%CI=1.77~2.68)、欧洲(OR=1.56,95%CI=1.32~1.85)、北美(OR=1.28,95%CI=1.21 ~1.35)。结论 促炎性饮食可能会增加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亚洲地区促炎性饮食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可能高于欧洲和北美洲,这一结论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20.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消耗性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因素复杂,其中饮食作为主要的可预防因素,其潜在作用不容忽视。饮食具有促炎特性和抗炎特性,不合理的膳食所引起的机体长期慢性炎症与肿瘤密切相关,并降低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科学合理的膳食可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能够客观评估膳食对机体的炎症效应,无论对科学研究还是临床防治都具有积极意义。膳食炎症指数(DII)是一种评估个人膳食炎症潜能的新方法,具有客观、方便、可重现的特点,近些年较多研究探索了DII与多种肿瘤的关系。本共识以DII为研究工具,总结了促炎性饮食与各类肿瘤的发病关系,并提出肿瘤防治的抗炎性膳食模式,从抗炎饮食角度为肿瘤患者提供预防和辅助治疗策略。提倡科学健康的饮食行为,鼓励居民调整膳食结构,为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