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表达改变及Nox4阻断剂VAS2870对DPN大鼠坐骨神经凋亡的影响。 方法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平均体重( 203.5±6.4)g,30只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其中20只患糖尿病,余10只大鼠淘汰;其余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溶液作为对照组(n=10)。8周后糖尿病大鼠建立DPN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DPN大鼠分为2组,VAS2870组(n=10,尾静脉注射VAS2870 1 mg/kg,每日1次,共7 d)和DPN组(n=10,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无菌NaCl溶液,每日1次,共7 d)。用PowerLab数据记录分析系统检测坐骨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坐骨神经Nox4、半胱氨酸天冬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mRNA表达,用蛋白印迹检测坐骨神经Nox4、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用Tukey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DPN大鼠坐骨神经MNCV[(41.21±7.36)m/s]及SNCV[(30.39±7.66)m/s]均低于VAS2870组[(49.14±8.67)m/s,(38.95±6.24)m/s],VAS2870对MNCV及SNCV的下降具有减轻作用(q=3.58,4.53;均P<0.05)。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4.72±0.42)、caspase-3(5.02±0.43)、Bax(5.63±0.82) mRNA(q=7.02,6.40,7.65;均P<0.05)及蛋白水平(0.86±0.10,0.78±0.17,0.95±0.13,q=7.83,9.15,6.87;均P<0.05)较对照组mRNA(5.79±0.53,6.90±0.79,7.39±0.67)及蛋白水平(0.59±0.13,0.45±0.14,0.64±0.14)表达上调,Bcl-2 mRNA(6.81±0.60,q=6.31,P<0.05)及蛋白水平(0.44±0.12,q=6.20,P<0.05)表达下调。VAS2870组Nox4、caspase-3、Bax mRNA(5.31±0.44,5.71±0.60,6.41±0.95)(q=3.66,2.98,4.02,3.38;均P<0.05)及蛋白水平(0.72±0.13,0.60±0.18,0.79±0.15)(q=4.24,5.78,3.83;均P<0.05)均低于DPN组,Bcl-2 mRNA(6.29±0.47)的及蛋白水平(0.56±0.12)表达均高于DPN组(q=3.38,2.81;均P<0.05),VAS2870部分逆转了Nox4、caspase-3、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论DPN大鼠坐骨神经Nox4表达水平增高,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及Bcl-2表达促进坐骨神经凋亡;Nox4阻断剂通过减轻坐骨神经凋亡发挥恢复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鸢尾素对新生大鼠高胆红素血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96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模型组(M组),于7和10日龄腹腔注射胆红素溶液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将M组随机分为T0组、T1组、T2组、T3组。T1、T2、T3组分别侧脑室注射40、60和80 μg/kg的鸢尾素溶液,余各组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溶液。侧脑室注射24h后,神经行为学、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deoxynucleoi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海马区病理改变并统计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 结果:侧脑室注射鸢尾素后。平面翻正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且多于N组(P<0.01);负趋地性反射:T3组所需时间少于T0、T1、T2组(P<0.01,P<0.05)。HE染色:M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固缩、裂解,排列紊乱。T1、T2、T3组细胞形态等不同程度改善。Tunel染色:M组Tunel+细胞增多,布满视野;N组Tunel+细胞少,呈零星分布;T3组凋亡率低于T0、T1组(P<0.05)。Western Blot:各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意义(P>0.05);T0组Bax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T3组低于T1组(P<0.05);T0组Bcl-2/Bax值低于N、T3组(P<0.05),T1、T2组均低于T3组(P<0.05);T0组Caspase-3蛋白高于其余各组(P<0.05),N组低于T1组(P<0.05),T1组高于T3组(P<0.05)。 结论:鸢尾素可能通过减少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Bax值来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且与鸢尾素注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槲皮素组、槲皮素+Akt抑制剂组和Akt激动剂组。各组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神经元p-Akt、Akt、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组比较,槲皮素组、Akt激动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升高(P0.01)。与槲皮素+Akt抑制剂组比较,槲皮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槲皮素能够减少高糖培养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增加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磷酸化的程度,进而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谷氨酰胺(Gin)对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内毒素(LPS 4 ms/ks)腹腔注射法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地点在中山大学北校区动物实验中心.健康Sprague-Dawley(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LPS+Gln(0.3g/kg)组,再分为0 h,6 h,12 h,24 h亚组(腹腔注射后每组成功存活至观察时间点的大鼠累积达到6只,n=6),检测各时点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cl-2及Bax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心肌Bcl-2及Bax mRNA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LP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6 h、12 h及24 h均明显高于埘照组(F=186.786,P<0.01);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术后6 h降低(F=9.027,P<0.01),之后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6 h,12 h及24 h均低于对照组(F=301.142,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明显高于对照组(F=527.373,P<0.01);Bax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较对照组均明显上调(F=126.157,80.745,P<0.01).LPS+Gln组与LPS组比较,6 h,12 h及24 h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LPS组(F=75.187,P<0.01);Bax蛋白表达下降(F=20.981,P<0.01),而Bcl-2蛋白却升高(F 164.969,P<0.000);Bax/Bcl-2蛋白表达比降低(F=141.426,P<0.01);Bax mRNA和Bcl-2 6 h,12 h及24 h组较LPS组均明显下调(F=103.463,89.373,P<0.01).结论 Bcl-2抗凋亡基因及Bax促凋亡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参与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应用Gln能影响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减轻脓毒症心肌细胞的凋亡,改善脓毒症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状况及其相关调控基因p53和Bcl-2在各肿瘤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8例肝母细胞瘤中细胞凋亡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肝母细胞中的凋亡细胞数120.6±24.52及增殖细胞数257.64±29.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57±1.32,18.28±1.25,均P<0.001),p53和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57.8%、36.8%)其表达强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7%,P<0.05),代表细胞增殖活性的PCNA在各型肝母细胞瘤中差异明显(P<0.01),而凋亡细胞数的差异无意义,细胞凋亡密度高的肿瘤预后较好。结论肝母细胞凋亡与增殖平衡调控异常在肝母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突变型p53及Bcl-2蛋白均具有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合预处理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肝组织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复合预处理防治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实验于2002-05/12在咸宁学院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Wistar健康雄性大鼠30只,由咸宁学院医学院动物室提供[实验动物机构许可证号:SCXK(鄂)2004-007]。将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复合预处理组,每组10只。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麻醉后暴露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其根部导致缺血,松夹即为再灌注。①假手术组:仅暴露肠系膜上动脉而不夹闭,共2h结束实验后取材。②缺血再灌注组: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松夹60min再取材。③复合预处理组:在小肠周围充填碎冰造成小肠亚低温(33~35℃),再夹闭肠系膜上动脉5min和松夹5min作为预处理,余同缺血再灌注组。动物模型制备后,在各时段处死大鼠,同时取少许肝左中叶组织,一部分常规切片,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Bcl-2,Bax蛋白染色阳性细胞,计算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另一部分行光、电镜观察,观察各组大鼠的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肝组织Bcl-2,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5.31±1.15)%,(15.16±1.35)%;(1.01±0.09)%,(0.98±0.07)%(P<0.01);复合预处理组大鼠的肝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指数(12.21±1.17)%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Bax蛋白的阳性表达指数(7.45±1.61)%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学改变:光镜下缺血再灌注组肝细胞水肿,肝窦淤血变窄;复合预处理组肝细胞索及肝窦排列整齐,未见肝细胞水肿。电镜下缺血再灌注组肝细胞有空泡形成,线粒体肿胀,胞浆疏松化,部分肝细胞核固缩、变小;复合预处理组肝细胞损伤减轻,内未见空泡,线粒体稍肿胀。结论:亚低温复合缺血预处理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与下调Bax蛋白表达以保护缺血再灌注肝损伤,这可能是复合预处理保护肠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时远隔脏器肾脏细胞凋亡及 Bcl-2、半胱天冬酶家族3(caspase-3)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 SD 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瑞芬太尼组(RPC 组),每组24只.采用Pringle''s maneuver法建立肝IR模型,检测各组缺血30 min(T1)、再灌注时间1 h(T2)、3 h(T3)、6 h(T4)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水平,再灌6 h取肾组织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损伤,同时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肾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R组、RPC组从缺血30 min开始各时点血清ALT、Cr依次升高,均显著高于S组,但RPC组又明显低于IR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IR组可见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结构欠清、核浓缩、肾小管内有上皮坏死脱落细胞的形成,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充血;RPC组损伤明显改善.S组仅有极少量的凋亡阳性细胞,IR组、RPC组凋亡阳性细胞均显著高于S组(P<0.05),且IR组明显高于RP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肾组织Bcl-2、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与IR组比较,RPC组Bcl-2水平增高(P<0.05),caspase-3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肝IR时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而其保护机制可能与调控肾细胞凋亡和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和凋亡蛋白Bcl-2/Bax的影响.方法 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蛋白Bcl-2和Bax.结果 ①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凋亡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而腺苷组Bcl-2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对照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ax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缺血/再灌注组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腺苷组Bcl-2/Bax比值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腺苷预处理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并使Bcl-2/Bax比值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SHR)心肌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的表达;同时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1typereceptor,AT1R)拮抗剂-厄贝沙坦对SH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16周龄SHR大鼠(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提供,医动字02-37-1号)分为SHR治疗组[沙坦30mg/(kg·d),20周]和SHR对照组,另选16周龄Wistar大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SP免疫组化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cL-2/Bax蛋白水平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结果SHR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收缩压明显增高[(243±13)和(151±11)mmHg,1mmHg=0.133kPa],左心室质量与体质量比(leftventricularmass/bodymass,LVW/BW)明显增加[(4.05±0.33)和(2.90±0.23)g/kg];血浆和心肌组织AngⅡ增高[血浆(31.8±5.4)和(22.2±18.5)ng;心肌(13.2±2.1)%和(8.3±1.2)%];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加[(4.75±0.70)%和(2.84±0.60)%];心肌细胞Ba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5.02±0.34)%和(2.85±0.29)%],Bcl-2/Bax比率明显降低(0.65±0.13和1.05±0.1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而Bcl-2蛋白的表达[(3.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汉黄芩苷(Wogonoside)对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肝癌细胞HepG2,随机分为对照组、汉黄芩苷治疗组、AKT激动剂处理组。通过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汉黄芩苷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内Caspase-3、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汉黄芩苷治疗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5),且存在量效关系,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以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凋亡程度显著增加(P<0.05)。与汉黄芩苷治疗组相比,AKT激动剂处理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凋亡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 汉黄芩苷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NA-224-5p通过TGF-β/Smad4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切除所得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冻存标本各60份。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60例癌旁组织中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二者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将miRNA-224-5p(miRNA-224-5p组)与miRNA-224-5p抑制剂(miRNA-224-5p抑制剂组)分别转染到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GLAG-66中,通过RT-PCR检测两组中GLAG-66细胞内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GLAG-66细胞转染48 h后凋亡率,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GLAG-66细胞中Bcl-2、Bax、Cleaved-Caspase3、TGF-β1、Smad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并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miRNA-224-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与癌旁组织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5±0.523)vs(1.236±0.236),t=9.675,P=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GLAG-66细胞中miRNA-224-5p的相对表达量与miRNA-224-5p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381±0.078)vs(1.000±0.023),t=19.785,P<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GLAG-66细胞转染48 h后的凋亡率与miRNA-224-5p组比较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66%±0.98%)vs(3.78%±0.36%),t=17.561,P<0.001]。miRNA-224-5p抑制剂组和miRNA-224-5p组比较,GLAG-66细胞中Bcl-2、TGF-β1和Smad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197±0.008)vs(0.278±0.013),t=8.259,P=0.001;(0.117±0.013)vs(0.227±0.012),t=13.269,P<0.001;(0.268±0.012)vs(0.439±0.016),t=9.897,P=0.001];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86±0.011)vs(0.159±0.009),t=12.569,P<0.001;(0.128±0.009)vs(0.083±0.010),t=7.693,P=0.002]。 结论miRNA-224-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下调miRNA-224-5p可以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Smad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尔硫䓬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33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地尔硫䓬+缺血再灌注组(D/I-R组)。N组持续灌流K-H液150 min;I-R组K-H液稳定灌流30 min后,结扎前降支30 min,继以K-H液再灌注90 min;D/I-R组给予地尔硫䓬(5 μmo/L)再灌注15 min,继以K-H液再灌流75 min。记录并分析各组大鼠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心肌梗死面积以及各组左心室心尖组织的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Bcl-2以及Bax的mRNA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1)左心室发展压D/I-R组再灌注30 min与45 min比I-R组压力明显升高[(92.68±5.09)mmHg vs(75.77±5.33)mmHg;(90.39±4.29)mmHg vs(72.34±7.49)mmHg;1 mmHg=0.133 kP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72.81、51.92,P均=0.001)。(2)±dp/dtmax D/I-R组再灌注30 min与45 min时均比I-R组升高[+dp/dtmax:(2885.45±286.47)mmHg vs (2063.64±105.57)mmHg;(2712.73±236.52)mmHg vs(2053.64±92.33)mmHg;-dp/dtmax:(2214.55±104.63)mmHg vs (1710.91±217.97)mmHg;(2119.09±84.43)mmHg vs(1544.55±207.72)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4.22、70.55、69.77、54.64,P均=0.001)。(3)N组仅有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未发生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D/I-R组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的个数较N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I-R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D/I-R组,心室颤动时程与室性心动过速时程均较D/I-R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49、0.001);再灌注心律失常评分I-R组评分[5(3,6),57.36]高于D/I-R组[3(1,4),34.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心肌梗死面积I-R组高于D/I-R组[(55.51±1.43)% vs (17.01±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I-R组线粒体ALDH2表达明显减少。D/I-R组线粒体ALDH2表达与I-R组比较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Bcl-2、Bax的表达均增加,D/I-R组Bcl-2/Bax的比值较I-R组增大(0.44 vs 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地尔硫䓬处理后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Bcl-2下调Bax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但其并不是通过上调线粒体ALDH2的基因与蛋白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依布硒啉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及其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方法将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及依布硒啉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冠状动脉左室支左心耳下缘约0.5 cm处只穿线,不结扎,常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依布硒啉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依布硒啉溶液5 mg/kg。每组各取8只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Tunel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ting检测各组心肌心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及P13K/Akt通路磷酸化水平。 结果三组大鼠间HMGB1、丙二醛、SOD、AST及LD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3.755、73.023、99.220、110.439、120.557,P均< 0.05),进一步比较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及依布硒啉组的HMGB1[(9.2 ± 2.7)、(5.5 ± 1.1)、(2.2 ± 0.3)U/L]、丙二醛[(7.2 ± 0.4)、(5.6 ± 0.7)、(4.1 ± 0.9)μmol/L]、AST [(1 011 ± 226)、(813 ± 82)、(671 ± 60)U/L]及LDH [(2 783 ± 674)、(2 043 ± 489)、(1 528 ± 524)U/L]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SOD水平[(249 ± 28)、(149 ± 10)、(172 ± 17)kU/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 0.05)。三组大鼠间的凋亡指数(F = 139.942,P < 0.001)、GRP78蛋白表达(F = 177.846,P < 0.001)及P13K/Akt磷酸化水平(F = 86.286,P < 0.001)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发现,缺血再灌注组和依布硒啉组凋亡指数[(38.1 ± 4.6)、(25.4 ± 3.9)、(8.2 ± 1.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I/R组更高(P均< 0.05)。 结论依布硒啉预处理可以抑制大鼠内质网应激,可能与调节P1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胆管癌中Bcl 2和Bax的表达,以探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免疫组化ABC 法检测49例肝外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Bcl 2和Bax的表达。【结果】Bcl 2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48.98%)显 著高于正常胆管(10.00%)(P<0.05);高、中分化胆管癌Bcl 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癌(P<0.05);胆管癌 Bax阳性表达(53.06%)与正常胆管(80.00%)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胆管Bax阳性表达显著高于 Bcl 2阳性表达(P<0.01),而胆管癌中Bcl 2与Bax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l 2过度表 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胆管癌中Bcl 2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必净对脓毒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54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血必净组(CLP + XBJ组)三组,每组18只;以术后12、24和48 h作为时间观察点,将各组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的肌酐清除率(CrCl)、肾脏血流灌注量,并留取肾脏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计算肾小管损伤评分,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并通过计算积分光密度值(IOD)测定肾小管凋亡细胞,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测定肾脏髓质Bcl-2、Bax的变化。 结果三组大鼠的CrCl和肾脏血流灌注量在术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 6.405、18.821,P < 0.05);且CLP + XBJ组在术后48 h时CrCl和肾脏血流灌注量明显高于CLP组[(2.1 ± 0.5)ml/min/100 g vs.(1.1 ± 0.3)ml/min/100 g,(159 ± 38)BPU vs.(79 ± 32)BPU;P均< 0.05]。三组大鼠肾小管损伤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 = 5.461,P < 0.05);且CLP + XBJ组与CLP组比较,24、48 h时评分均有显著下降[(1.6 ± 0.5)vs.(2.8 ± 0.8),(1.8 ± 0.8)vs.(3.6 ± 0.6);P均< 0.05]。三组大鼠各时间点凋亡细胞IOD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 = 7.259,P < 0.05);CLP + XBJ组各时间点的IOD值均明显小于CLP组[(26.6 ± 6.9)vs.(34.4 ± 5.0),(38.2 ± 5.3)vs.(48.0 ± 5.8),(37.6 ± 2.2)vs.(53.8 ± 6.7);P均< 0.05]。同时,CLP + XBJ组能升高大鼠肾脏髓质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维持Bcl-2/Bax的平衡,24、48 h时其Bcl-2[(1.30 ± 0.09)vs.(0.76 ± 0.09),(2.12 ± 0.38)vs.(0.51 ± 0.07);P均< 0.05]和Bax[(1.19 ± 0.37)vs.(1.95 ± 0.90),(1.48 ± 0.15)vs.(2.69 ± 0.39);P均< 0.05]的表达水平与脓毒症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以减少肾小管细胞在脓毒症进程中的凋亡,改善脓毒性急性肾损伤大鼠肾脏的病理学改变,维持Bcl-2/Bax的平衡,减轻脓毒症导致的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制备成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冷缺血再灌注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免疫组化观察Bcl2、Bax蛋白表达,测定肾功能、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病理切片观察肾组织损伤形态学的变化。结果:B组、C组BUN、CR测定值均显著高于A组,而C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组大鼠肾组织超氧化物酯化酸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而丙二醛水平显著性下降(P〈0.01);B组、C组Bcl2、Bax蛋白较A组均明显增加,C组较B组Bcl—2表达显著增强,Bax表达明显下降(P均〈0.01),肾组织损伤的病理分级显著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肾脏冷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实验室检测结合临床评估手段,探索CD8 T淋巴细胞在急性脑梗死后肺炎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收集2014年12至2016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神经内科和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脑梗死发病48 h内收集患者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检测细胞表面CD107a,细胞内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依据入组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肺炎将60例病例分为发生肺炎组和未发生肺炎组,采用t检验比较肺炎组混合病毒多肽干预及未干预患者、未发生肺炎组混合病毒多肽干预及未干预患者四者之间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层细胞表面CD107a脱颗粒、细胞内IFN-γ和TNF-α表达的差异。 结果在混合病毒多肽刺激CD8 T淋巴细胞后,肺炎组细胞表面CD107a表达低于未发生肺炎组[(10.6±3.7)% vs (15.6±4.3)%)],细胞内IFN-γ表达低于非肺炎组[(15.3±4.3)% vs (20.0±5.1)%],TNF-α表达低于未发生肺炎组[(15.1±4.4)% vs (19.3±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92,P=0.004;t=4.127,P<0.001;t=3.621,P<0.001);在未经混合病毒多肽刺激时,肺炎组细胞内IFN-γ表达低于非肺炎组[(3.0±1.2)% vs (3.6±1.7)%)],TNF-α表达低于未发生肺炎组[(3.3±1.4)% vs (4.1±2.1)%],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3.734,P<0.001;t=3.189,P=0.004)。 结论CD8 T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肺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免疫功能状态。 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0例,其中慢性22例(慢性组)、新诊断9例(新诊断组)、持续性9例(持续性组),2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h1、Th2、Th17、Treg、Breg细胞的表达。ITP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多组之间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 结果ITP患者Th1、Th1/Th2高于健康对照组[(16.88±9.02)% vs(8.83±5.30)%、(10.9±9.08)% vs(4.61±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753,P=0.001;Z=-3.596,P=0.001),Th17、Breg、Th17/Treg低于对照组[(1.02±0.37)% vs(1.41±0.38)%、(1.35±1.37)% vs(2.07±0.86)%、(1.01±0.37)% vs(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41,P=0.002;Z=-5.963,P=0.001;Z=-1.693,P=0.009)。新诊断组、持续性组和慢性组3组的Th1、Th1/Th2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12±7.72)% vs(13.11±3.83)% vs(18.75±10.38)% vs(8.83±5.3)%、(11.63±8.77)% vs(7.77±3.43)% vs(12.03±10.65)% vs(4.61±3.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83,P=0.002;Z=13.363,P=0.004);3组的Th17、Breg、Th17/Treg均低于健康对照组[(0.91±0.28)% vs(0.98±0.54)% vs(1.07±0.33)% vs(1.41±0.38)%、(1.77±1.58)% vs(1.14±0.52)% vs(1.26±1.54)% vs(2.07±0.86)%、(0.15±0.07)% vs(0.16±0.09)% vs(0.18±0.01)% vs(0.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0.04,P=0.018;Z=35.731,P=0.001;Z=3.200,P=0.030);3组Th2细胞和Treg细胞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Th1、Th1/Th2、Th17、Breg、Th17/Treg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TP免疫发病机制包括T和B细胞功能紊乱,T细胞表现为Th1/Th2与Th17/Treg失衡。不同分型ITP患者免疫细胞表现差异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及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比较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分析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比较不同水平Syntax评分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差异。 结果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1.62±0.68)mmol/L]、总胆固醇[(5.12±1.83)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53)mmol/L,(4.90±1.20)mmol/L](t=4.60,3.82;均P<0.05);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9±0.43)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5±0.63)mmol/L]水平与对照组[(1.50±0.55)mmol/L,(2.50±0.55)mmol/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34;均P>0.05)。研究组心外膜脂肪厚度[(12.30±2.66)mm]高于对照组[(9.50±1.85)mm](t=8.60,P<0.01);研究组心外膜脂肪CT值[(-98.60±15.66)HU]高于对照组[(-70.55±9.82)HU](t=19.36,P<0.01);低积分组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11.30 ± 2.20)mm]、心外膜脂肪CT值[(-90.60±9.55)HU]、平均Syntax评分[(-17.32±8.42)分]低于高积分组冠心病患者[(14.50±2.76)mm、(-115.30±13.36)HU、(-30.44±9.1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9.58,21.15;均P<0.01)。 结论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结果,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