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基因rs4883263位点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以了解该位点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所起的可能作用,确定CD163基因rs4883263位点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诊疗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16人,女性71人,人均63岁)外周血标本共187例,分为CHD组(n=97)和对照组(n=90),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检测CD163基因rs4883263位点多态性。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CHD患者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的差异,分析该位点多态性对两组血脂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CHD组与对照组相比,三酰甘油(TG)和载脂蛋白A (apoA)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CHD组和对照组共187名患者的CD163 rs4883263基因型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CD163 rs4883263基因型以杂合型CC为主,等位基因以C为主要基因,2组人群中CD163 rs488326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进行性别分层后,2组人群中CD163 rs4883263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HD组CC基因型表达患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apo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T基因型表达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人群中CD163基因rs4883263位点多态性明显影响血脂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4IL-6IL-10和TNF-α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易感性关系。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查找建库有关IL-4IL-6IL-10TNF-α基因多态性与DILI发病风险的文献。应用STATA12.0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包括717例DILI患者和1 674例正常对照。所有研究都纳入Meta分析发现IL-6 rs1800796G>C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OR=2.507,95% CI[1.542,4.074],P=0.000)患DILI的风险显著升高,而TNF-α rs1800629G>A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OR=0.715,95% CI[0.524,0.976],P=0.035)患DILI的风险显著降低。在剔除一项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后,携带IL-6 rs2066992G>T中G等位基因人群(OR=2.465,95% CI[1.506,4.036],P=0.000)人群患DILI风险显著增加,而携带IL-10 rs1800872A>C中C等位基因(OR=0.818,95% CI[0.679,0.985],P=0.034)人群患DILI风险则显著降低。本研究暂未发现IL-4各基因位点基因型与DILI有明显关联性。结论:TNF-αrs1800629G>A)、IL-6rs1800796G>Crs2066992G>T)与IL-10rs1800872A>C)与DILI发生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SCN2A基因多态性与丙戊酸钠治疗壮族癫痫患者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24例广西百色地区丙戊酸钠(VPA)规范治疗的壮族癫痫患者(有效组85例,无效组13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和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外周血SCN2A位点rs17183814和rs1864885基因多态性,利用LC-MS色谱法测定VPA血药浓度,利用SHEsis软件对rs17183814和rs1864885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无效组与有效组相比,rs17183814位点等位基因分布(χ2=9.707,P=0.002)和基因型分布(χ2=11.202,P=0.004)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rs1864885位点等位基因分布(χ2=0.792,P=0.374)和基因型分布(χ2=0.763,P=0.68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GG+GA基因型相比,rs17183814的AA基因型显著降低VPA疗效,OR值(95%可信之间)为2.925(1.373~6.233)。有效组中rs17183814的GG、GA和AA基因型患者VPA血药浓度差异(F=5.016,P=0.368)和rs1864885的AA、AG和GG基因型患者VPA血药浓度差异(F=3.215,P=0.102)均无统计学意义。rs17183814和rs1864885没有连锁不平衡性。结论:SCN2A基因位点rs17183814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壮族癫痫丙戊酸钠抵抗性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91例特发性癫痫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PCR直接测序法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BsmI(rs1544410)、FokI(rs2228570)、Cdx2(rs11568820)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BsmI与FokI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Cdx2位点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差异(χ2=6.67,P=0.036),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该位点发生A/G变异,分布不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在Cdx2位点基因型与特发性癫痫关联性分析中,病例组中Cdx2位点AG基因型是特发性癫痫发病的危险因素(OR=2.222,95% CI:1.190~4.150,P=0.027)。结论:维生素D受体基因Cdx2位点多态性与特发性癫痫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多巴胺2受体拮抗(DRD2)基因启动子区域-141C Ins/Del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导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标准,收集我院148例精神科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我院130例汉族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同一批次利培酮药物治疗,治疗前与治疗6周后抽取外周血,采用微粒酶免疫分析法对用药前后的泌乳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肽分析(PCR-RELP)技术对外周血提取ERD2基因多态性位点(-141C Ins/Del)进行基因分型,利用吻合度检验检测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符合与等位基因频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遗传平衡差异;D2R2(-141C Ins/Del)基因多态性在性别、年龄、婚姻史、家族史、起病形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精神创伤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利培酮治疗6周后,血清泌乳素水平升高(P<0.05);Del携带者升高幅度显著低于Ins携带者,且Del/Del型泌乳素升高幅度最低(P<0.05)。结论 DRD2基因-141C Ins/Del多态性有望成为预测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致高泌乳素血症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国新疆癫痫患儿HLA-B基因多态性与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引起斑丘疹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服用OXC后引起斑丘疹16例和未发生斑丘疹的135例癫痫患儿,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151例癫痫患儿的HLA-B等位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OXC引起的斑丘疹与HLA-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 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的HLA-B*0702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8.13%(9/32),2.43%(9/370)和2.14%(103/4 816)。HLA-B*0702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R=26.51,95% CI:4.40~82.58;P<0.01,OR=27.45,95% CI:13.08~57.65)。HLA-B*4032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R=6.19,95% CI:0.90~0.99)。此外,OXC-MPE组,OXC-耐受组和一般人群的HLA-B*4001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2),3.78%(14/370)和0.53%(27/5 117)。HLA-B*4001的等位基因阳性率在OXC-MPE组和OXC-耐受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4.08,95% CI:1.00~9.08)。结论: 我国新疆癫痫患儿中HLA-B*0702HLA-B*4032等位基因可能是OXC诱发斑丘疹的风险等位基因,其中HLA-B*0702等位基因的风险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普萘洛尔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及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4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氯氮平片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随机、开放、2周期交叉的空腹生物等效性试验,其中15人早晚服用氯氮平片100 mg,另外9人服用氯氮平片+普萘洛尔,每周期在固定的时间点进行血样采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样中氯氮平的浓度,使用WinNonlin 7.0软件计算参比制剂组氯氮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合并使用普萘洛尔后,氯氮平的平均AUC0-12Cmin,ssCav,ss均显著增高(P=0.043,P=0.017和P=0.042);合用普萘洛尔组的氯氮平Cmax,ss均值也较单用氯氮平组高[(854.11±286.47) ng·mL-1 vs.(671.14±160.98) ng·mL-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用普萘洛尔组氯氮平的平均t1/2显著长于单用氯氮平组(P=0.001)。结论:合并使用普萘洛尔可显著增加氯氮平的系统暴露量,在临床上需注意普萘洛尔对氯氮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肝移植受者UGT1A8*2(G173C227)基因多态性是否与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有关。方法:将105例患者按不良反应类型分为骨髓抑制组、胃肠道反应组、感染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质量、BMI值、移植年月等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移植术后3,6,12,24月时的MMF口服日剂量、浓度、血糖、血常规、血脂及肝功能,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酶增强免疫测定技术(EMIT©2000)测定肝移植受者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血药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105例患者UGT1A8*2(G173C227)位点的多态性。结果:105例入组患者中,16例骨髓抑制,7例胃肠道反应,11例感染;UGT1A8*2(G173C227)基因突变频率为58.57%,骨髓毒性组GG基因型的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时GG基因型组的谷浓度显著高于CC基因型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UGT1A8*2(G173C227)GG基因型是肝移植术后发生MMF所致骨髓抑制毒性的危险因素。结论:UGT1A8*2(G173C227)位点的多态性与肝移植术后MMF所致相关不良反应有关,GG基因型患者更容易发生骨髓抑制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中的治疗价值及对血管性假友病因子(vWF)、血小板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NIHSS评分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某院和外院联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患者9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vWF和sCD40L等。结果: 观察组溶栓后24 h、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89±0.83)分和(2.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为(67.39±23.10ng·L-1、(8.91±2.11ng·L-1和(10.03±2.11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W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D40L为(44.39±5.93mg·L-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再闭塞治疗中有较高的价值,对vWF、sCD40L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艳山姜挥发油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内皮间质转分化(EndMT)的干预作用及信号机制。方法:以10 ng·mL-1 TGF-β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建立EndMT模型。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1)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EOFAZ低剂量组(10 ng·mL-1 TGF-β1+1 μg·L-1 EOFAZ),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波形蛋白(Vimentin)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以及Notch-1的蛋白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分组: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1 TGF-β1),γ-分泌酶抑制剂组(10 ng·mL-1 TGF-β1+15 μmol·L-1 DAPT),EOFAZ高剂量组(10 ng·mL-1 TGF-β1+4 μg·L-1 EOFAZ)。DAPT及EOFAZ干预作用2 h后加入TGF-β1共同孵育72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Snail和Slug的表达。结果:内皮细胞经TGF-β1处理72 h后,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CD3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Vimentin,Notch-1,Snail和Slug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1,P<0.05),给予EOFAZ作用后能逆转上述改变。同时在给予DAPT阻断Notch信号后,Notch-1,Snail和Slug蛋白水平下降(P<0.05)。结论:EOFAZ干预TGF-β1诱导EndMT的作用与Notch信号相关,其可以进一步调控Snail和Slug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眼底血管造影依从性影响因素以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眼底血管造影患者130例(男64例,女66例,年龄41~65岁),基于一般资料量表调查患者基础信息,评价患者检查依从性,经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 检查依从性较差患者34例,检查依从性良好患者96例。经单因素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检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χ2=12.835,P<0.001)、文化水平(χ2=12.168,P<0.001)、药物过敏史(χ2=16.660,P<0.001)、瞬目运动(χ2=22.178,P<0.001)、首次检查(χ2=21.957,P<0.001)、检查操作(χ2=44.502,P<0.001)、检查焦虑(χ2=55.472,P<0.001)、检查系统教育(χ2=38.810,P<0.001)、检查不良反应(χ2=33.84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发生瞬目运动(P<0.001)、首次检查(P<0.001)、检查操作不规范(P=0.029)、伴有检查焦虑(P=0.012)、缺乏检查系统教育(P<0.001)、伴有检查不良反应(P=0.004)。结论 影响眼底血管造影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瞬目运动、首次检查、检查操作不规范、伴有检查焦虑、缺乏检查系统教育、伴有检查不良反应等,根据以上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3月5日期间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出院的70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按血清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组(43例)和低蛋白血症组(27例)。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先天性耳前瘘管(CPF)反复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CPF反复感染症状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28.08±5.81)岁,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28.84±5.73)岁,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运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χ2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0 4,P=0.001 2)。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为(8.71±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1.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 3,P=0.004 3);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6.13±1.28)d,明显低于对照组(11.57±1.6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57 4,P=0.001 6);观察组接受手术率为86.05%(3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08 0,P=0.001 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42/43),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4 7,P=0.001 7)。结论 对CPF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QOL,有效提高患者接受手术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降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罗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60例(包括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并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6.64±5.89)岁]和观察组[男21例,女9例,年龄(36.85±5.79)岁],各30例。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中做额颞叶部分切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 5,P>0.05);治疗后7、14、28 d时,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3.925 1、5.823 4、7.601 7,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1 8,P>0.05);治疗后7、14、28d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5.824 6、13.716 9、15.082 6,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8 1,P>0.05),治疗后28 d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t=14.309 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χ2=4.320 0,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χ2=6.666 7,P<0.05),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3.33%(7/30)比6.67%(2/30),χ2=3.268 0,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额颞叶部分切除术治疗双侧瞳孔散大脑疝患者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率,且大大改善患者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神阙隔药灸对阳虚质人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广州市增城区中医院治未病科门诊最终全部完成本次临床研究的阳虚质志愿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阳虚质志愿者门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2.36±10.94)岁,采取神阙隔盐灸治疗;观察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41.86±10.54)岁,应用神阙隔药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转化分数及治疗效果。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60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整地完成了治疗疗程。观察组志愿者治疗后转化分数<30分非阳虚质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6.67%(11/30)比6.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4 2,P=0.001 3);观察组治疗后转化分数≥40分阳虚质者比例少于对照组[30.00%(9/30)比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79 2,P=0.001 0)。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转化分数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291 4、7.081 5,均P<0.000 1);而观察组治疗后转化分数低于对照组[(36.82±10.76)分比(47.75±1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5 8,P=0.000 4)。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28/30)比40.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0 0,P=0.001 5)。结论 神阙隔药灸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地改善阳虚质人群,提高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阳虚质人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泵持续注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荣成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10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 各51例。常规组年龄(35.25±5.26)岁;研究组年龄(36.25±6.54)岁。常规组小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研究组大剂量维生素D联合胰岛素泵持续注射治疗。治疗2个月后, 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妊娠结局。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2.16%(47/51)比74.51%(38/51), χ2=5.718, P=0.017]。治疗前, 两组HbA1c、FB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05、0.854, P=0.761、0.471)。治疗后, 两组F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FBG、HbA1c水平低于常规组(t=3.854、5.387, 均P<0.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 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 为预防早发STEMI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就诊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脉造影结果, 对早发STEMI(男性<55岁, 女性<65岁, 124例, 男94例、女30例)和晚发STEMI患者(278例, 男214例、女64例)传统及非传统危险因素、冠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结果早发STEMI组体质量指数、肥胖、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于晚发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7、χ2=3.987、11.355, 均P<0.05), 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晚发组(χ2=7.277, P<0.05);早发STEMI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高于晚发STEMI组(t=4.796、4.170、5.210、4.900、3.239, 均P<0.05), HDL-C、Hcy低于晚发STEMI组(t=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