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永光  刘庆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0):1173-1175
目的:观察术前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平均年龄68岁、有全膀胱切除指征而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骼内动脉化疗并栓塞联合手术治疗,观察膀胱保留率、降级降期率、肿瘤复发率,Kaplan-Meier 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结果: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后,22例患者膀胱肿瘤缩小约81.5% ,无变化5 例;肿瘤临床分期降低21例(有效率77.8%),无变化6 例;病理分级降低12例(降级率44.4%),分级不变15例。共24例患者得以保留膀胱,其中21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bladder ,TURB),3 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保留率88.9%)。 3 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术后1、2、3、5 年分别复发4 例(14.8%)、7 例(25.9%)、11例(40.7%)、14例(51.9%)。 2 例随访11个月和23个月发现肿瘤远处转移后死亡,1 例膀胱切口种植转移,局部切除后再发,带瘤生存,术后3 年死于肿瘤进展,2 例腺癌5 年内死于肿瘤进展。至随访截止日期,死于术后肿瘤进展共5 例。27例患者1、2、3、5 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 、73.6% 、58.1% 、41.4% ,5 年总生存率66.0% 。结论:有选择地对部分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施行术前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栓塞,联合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措施以保留功能性膀胱确实可行,但合理评价其在浸润性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保留膀胱手术联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4月~2006年12月,对3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联合GC(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总结分析肿瘤控制情况、膀胱保存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33例患者获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24.3个月(3~45个月).27例无瘤生存,2例带瘤生存,4例死于肿瘤转移,2年生存率为88.8%;19例无复发及转移,5例浅表性复发,3例浸润性复发,6例转移;25例保留膀胱生存,4例行挽救性全膀胱切除,4例死亡,2年膀胱保存率为74.1%.全部患者对动脉化疗耐受良好,无严重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结论 保留膀胱手术联合GC方案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近期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前新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对比术后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收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前或术后使用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0例,其中16例行术前(吉西他滨1000 mg,45℃,45 min)新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3次,隔天一次,治疗结束后3~7天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定义为新辅助组;另外24例患者先行TURBT手术,术后即刻或者隔天(吉西他滨1000 mg,45℃,45 min)行辅助膀胱热灌注化疗,定义为辅助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无疾病复发生存期(RF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40例患者均完成3次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新辅助组患者中,完全缓解(pT0)11例(68.8%),部分缓解5例(31.2%)。新辅助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54月,辅助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45月,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46)。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无论是新辅助还是辅助治疗,使用BR-TRG-Ⅱ型体腔热灌注治疗仪行吉西他滨膀胱热灌注化疗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行保留膀胱手术的4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膀胱部分切除术(PC)29例,行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12例。采用吡柔比星30mg/次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8次,继而每月1次,共持续1年。每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1次,持续2年。结果 PC组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8%(24/29)和55.2%(16/29),TURBT组分别为75%(9/12)和50%(6/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34.5%(10/29),首次肿瘤中位复发时间为9.5个月;TURBT组术后肿瘤复发率为41.7%(5/12),首次肿瘤中位复发时间为8.0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手术联合术后化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分析局限于盆腔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放疗疗效及影响因素、膀胱功能保存情况及不良反应。 方法 自1999-2016年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患者 45例(移行细胞癌 41例)。全膀胱 ±盆腔淋巴引流区 ±局部补量放疗,膀胱中位剂量45 Gy,肿瘤局部中位剂量56 Gy,24例接受了同步化疗,14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29例放疗前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结果 中位随访28个月(4~101月),3年总生存率为51%,同步化放疗、单纯放疗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30%(P=0.001),有无新辅助化疗的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和47%(P=0.540),放疗前有无局部电切的 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和43%(P=0.160),有无复发的 3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79%(P=0.001)。局部复发 9例,远处转移 14例,放疗后≥3个月肠道损伤发生率2级 2例,泌尿道损伤发生率2级 4例、3级 2例。除 7例因膀胱肿瘤未控或放疗损伤严重影响患者膀胱功能外,其余均保持了基本正常膀胱功能。 结论 盆腔局限性肌壁浸润性膀胱癌同步化放疗可取得优于单纯放疗疗效,膀胱癌放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保存正常膀胱功能,不良反应可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总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复发转移后来我院治疗,并随访至病亡的7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特征、复发情况及治疗方式评价其总生存情况。结果78例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为6~236个月,中位OS为32.1个月。1年生存率92.3%,5年生存率28.2%,10年生存率6.4%。71例(91.0%)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手术,其无病生存时间(DFS)为1~184个月,中位DFS为15.0个月,7例(9.0%)患者为初治Ⅳ期。Ⅰ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OS为19.7~236个月,中位OS为90.0个月。复发转移后OS为3.0~93.3个月,中位OS为14.4个月。13例(16.7%)患者局部复发或单纯部位转移的患者行局部手术治疗联合全身治疗者中位OS为26.5月,65例(83.3%)仅行全身治疗者中位OS为12.2个月(P=0.034)。一线化疗方案含紫杉类药物的患者中位OS为14.6个月,未予紫杉类药物的患者中位OS为11.0个月(P=0.048)。结论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整体预后较差,生存期短,但异质性较高,且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只针对已经有生存节点的患者进行分析,这组患者乳腺癌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也间接提示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也不能一概而论。对这些早期复发的患者,目前的辅助治疗可能是不足够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1999年3月至2013年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5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5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或月经紊乱。49例患者术前子宫分段诊刮术病理示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鳞癌或子宫内膜腺棘癌。按FIGO分期(2009年),Ⅰa期27例,Ⅰb期7例,Ⅱ期7例,Ⅲa期3例,Ⅲb期2例,Ⅲc1期5例,Ⅲc2期2例,Ⅳb期1例。3年生存率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OS)与FIGO分期、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卵巢转移、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有关(P均<0.05)。结论:FIGO分期、卵巢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术后放疗和/或化疗是影响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早期接受治疗可改善其预后,对于手术后病理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补充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和/或盆腔外照射,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治疗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安全性及可行 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年 5月至 2021年 2月收治的 9例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胱癌的临床资料,术前 结合病史及膀胱镜活检结果、输尿管活检结果、泌尿系增强 CT、腹部增强 MRI等检查提示单侧上尿路上皮癌合并膀 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手术方式采用腹腔镜根治性单侧肾、输尿管及全膀胱切除术。统计并分析患者手术及术后相 关指标、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与转移情况。结果:9例手术均于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女性患者同 期切除子宫及附件,9例患者均采用健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中位手术时间 425(260~61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 1200(300~2500)mL;围术期输血 8例,中位输血量 1000(0~210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13(10~27)d;中位随 访时间 25(6~63)月。术后 4例出现并发症,1例盆腔淋巴漏,1例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输尿管吻合口狭窄,2例肾 功能不全。术后病理:肾盂癌、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2例,输尿管癌及浸润性膀胱癌 6例,肾盂癌及膀胱浸润性 癌 1例。9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术后 6月较术前均提高。术后 3例行化疗,1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1周期,1 例吉西他滨 +顺铂方案化疗 2周期,此 2例化疗后均因骨髓抑制及自身原因不愿再继续化疗;1例吉西他滨 +卡铂 方案化疗 4周期;另外 6例不愿接受化疗。9例均定期复查随访。1例患者术后 9月出现肾功能不全进展至尿毒症 期,未行透析等治疗,于术后 10月死亡;1例患者术后 38月出现复发转移,于术后 38月死亡,其余患者随访生存良 好。结论:上尿路上皮癌合并浸润性膀胱癌临床少见且治疗棘手,手术治疗创伤大,同期腹腔镜单侧肾、输尿管切除 +膀胱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优势,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肿瘤治疗效 果好,可以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膀胱癌肉瘤(附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9月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以无痛性肉眼血尿或尿频为主要症状,B超或CT示膀胱占位.膀胱镜检示膀胱肿瘤1例2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膀胱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2例术后辅以化疗、术后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由上皮和间质两种恶性成分组成,均诊断为膀胱癌肉瘤,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K(-)、LCA(-)、CD20(-)、CD45RBo(-)、NSE(-)、Myo(++)、CgA(-)、Syn(-)、Vim(-)、Des(-);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CK(++)、Des(-)、Actin(-)、CD68(++)、S-100(-)、MyoD1(-)、Myo-genin(-)、SMA(-),1例术后随访30个月死于肺、肝转移,1倒术后随访8个月死于肺转移,另1例则失访、结论:膀胱癌肉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痛,生物学行为独特,恶性程度高,浸润性强,进展迅速,预后差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尽早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二次电切的意义及指征。方法28例初次电切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患者于4~6周后行二次电切,进一步明确肿瘤的临床分期。结果二次电切中发现3例(10.7%)存在肿瘤残留情况。9例初次电切分期为Ta 的肿瘤中,二次电切后2例(22.2%)的病理结果为T1期,1例(3.6%)病理为T2期;而19例初次电切分期为T1的肿瘤中,二次电切结果有5例(26.3%)的病理为T2期。根据二次电切结果及镜检情况,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均得到治愈。结论二次电切可进一步明确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并指导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综合治疗预防复发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放射治疗+化疗预防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23例肌层侵犯的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保存膀胱术后在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基础上行放射治疗(研究组),照射平均剂量为52.5Gy。以29例同期同样病变行保存膀胱术后单纯丝裂霉素规则膀胱灌注化疗的为对照(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除2例因放射在膀胱炎分别中断3d和后继续治疗外,其余均按计划完成治疗。所有病例随访3年以上,平均随访41.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3年盆腔复发率为18.8%和44.8%(P=0.026);3年远地转移率分别为18.2%和24.1%(P=0.437);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和86.2%(P=0.670)。结论 保存膀胱术后放射+化疗治疗能有效降低肌层侵犯浸润性膀胱癌盆腔复发率,是膀胱癌保存膀胱术后理想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SRCC)临床极为罕见,国内外报道数甚少,对此病的临床规律缺乏深入了解。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原发性膀胱SRC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原发性膀胱SRCC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随访预后等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术前均行B超、CT、膀胱镜、活检等明确诊断为印戒细胞癌,并行相关检查排除转移性肿瘤。2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原位回肠新膀胱术,1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1例术后行顺铂及5-Fu全身化疗1次,另2例未行化疗。1例随访至术后6个月死于全身多发转移,另2例随访至术后8、12个月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发病率低,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治疗主张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下应尽可能的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后尿道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癌行膀胱全切术患者216例,其中术后复发尿道癌15例(6.9%),复发平均时间18(3-46)个月.15例患者术后因肉眼血尿(7例)、血性分泌物(3例)及排尿不畅(5例)再次就诊.均经尿道膀胱镜检查及尿道冲洗细胞学检查确诊.尿道镜活检报告为尿道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为Ta-T1.15例均行TUR术,术后辅以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结果:15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6(6-52)个月.其中12例患者健在,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14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尿液转流术,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再次复发及转移;1例术后8个月肿瘤复发,行全尿道切除+阴道前壁、侧壁、子宫及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9个月死于肿瘤多发转移;1例死于心肌梗死.结论: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复发尿道癌可应用TUR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生活质量较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保证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探讨减少术后肿瘤复发方法。方法67例患者术前1~2h全部应用丝裂霉素40mg+注射用水40ml进行膀胱灌注化疗。经尿道电切后立即用丝裂霉素C40mg+注射用水40ml行膀胱灌注化疗1~2h。全部患者术后定期行膀胱灌注,方案为:病理为低中危肿瘤,用丝裂霉素或吡柔比星30mg。1次/周,共8次,然后改为每个月1次,持续1~2年。高危肿瘤术后用卡介苗120mg,1次/周,共6次,间隔6周后,1次/周,共3次,以后每6个月灌注3次(1次/周)一直维持1~2年。结果6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未出现膀胱穿孔、尿路感染、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膀胱灌注后未出现发热、白细胞下降全身不良反应,6例轻度尿频、尿痛,2—3d后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13.5个月,13例复发,复发率为19.40%。结论TURBt联合膀胱灌注安全、可靠、创伤小,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的局部切除联合动脉化疗治疗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 方法 对35例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术后辅助3次动脉化疗,所有患者均行规范膀胱灌注化疗。 结果 35例患者术后随访7~116个月,平均随访(66.0±18.3)个月,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48.6 %(17/35),膀胱保留率68.6 %(24/35),总生存率77.1 %(27/35),肿瘤特异性生存率82.9 %(29/35),动脉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1G3膀胱尿路上皮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不但可以维持正常的膀胱功能,降低复发率,而且不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是可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避免部分患者行膀胱全切的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3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根治性膀胱全切膀胱替代尿流改道术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例;1例膀胱憩室切除并输尿管再植.6例术后予以膀胱内生理盐水加OK-432 5KE灌注治疗.1例术后2个月出现局部复发并盆腔广泛转移死亡;4例膀胱部分切除、1例膀胱全切除及另1例TURBT患者于术后9个月出现全身转移死亡;2例于术后12个月死于高血压心脏病;3例于术后18个月出现复发转移死亡;1例病理报告为高分化角化型鳞状细胞癌患者存活24个月,目前继续随访中.结论 膀胱SCC往往呈浸润性生长,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全切术为其最佳治疗方法,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沙培林(OK-432)灌注治疗可适当延长其生存期,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现代诊疗条件下,全脑放疗(WBRT)能否延长小细胞肺癌(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2020年245例伴有脑转移的广泛期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WBRT组168例(剂量30 Gy分10次),无WBRT组7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化疗方案均为顺铂或卡铂联合依托泊苷,115例接受了胸部放疗。研究终点为脑转移后生存期(BM‐OS),采用卡方检验对分类数据进行比较,采用稳健逆概率处理加权(sIPTW)方法对组间变量进行匹配,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BM‐OS为9.1个月。有无WBRT患者的中位BM‐OS分别为10.6、6.7个月(P=0.003),应用sIPTW平衡两组影响因素后,两组的BM‐OS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其中,首诊广泛期伴脑转移患者118例,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13.0、9.6个月(P=0.007);广泛期疗中出现脑转移患者127例,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8.0、4.1个月(P=0.003)。在50例单纯脑转移患者中,有无WBRT的中位BM‐OS为13.3、10.9个月(P=0.259);在195例伴有颅外转移的患者中,有无WBRT的中位BM‐OS分别为9.5、5.9个月(P=0.009)。结论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能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8.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热化疗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腹腔内和肝转移的治疗和预防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6例进展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热化疗和静脉化疗效果比较,96例患者确诊后即行根治术,术后2周开始行化疗,均采用FAM方案,其中54例行腹腔内灌注热化疗和全身热化疗(热化疗组),42例进行静脉化疗(化疗组);热化疗组使用高频热疗机进行腹部热疗。结果平均随访22—36个月,热化疗组发生肠粘连肠梗阻1例,无复发及转移病例;化疗组发生腹腔内转移2例,肝转移7例。结论腹腔内灌注热化疗和全身热化疗,对防治胃肠道肿瘤腹腔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焦阳  冯对平 《现代肿瘤医学》2022,(12):2280-2286
膀胱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90%以上的膀胱癌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UC的治疗与其进展阶段密切相关,肿瘤一旦出现肌层浸润,5年生存率不足40%,且有很高的复发或进展风险,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仍有50%的患者术后复发,大多数复发时远处转移形成转移性膀胱癌。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治疗标准是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欠佳。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因其良好的肿瘤反应率和无病生存期而越来越受欢迎。全身化疗仍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标准,新型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批准为化疗进展后的晚期患者提供了治疗新方案。此外,FDA 授予了Enfortumab Vedotin和Erdafitinib两种药物突破性疗法认定。本文将就各种疗法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地位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羟基喜树碱冻千粉针(HCPT,拓僖)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前24h内行HCPT 20mg+注射用水50mL膀胱内灌注,术后1周内行HCPT 20mg+注射用水50mL膀胱内灌注,药物于膀胱内保留1h,每周2次,共15次。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膀胱镜检查,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全身及局部反应。结果34例均未见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复发5例,复发率14.7%。结论HCPT双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