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药品调剂质量。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药房口服药物调剂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FMEA,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选出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和中等风险等级中S≥4的失效模式,整理分析其失效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实施FMEA方法前后失效模式变化情况,分析改进效果。结果 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中共找出13个失效模式,其中高风险失效模式4项,极高风险失效模式2项。通过规范药物医嘱流程、优化HIS信息系统与摆片机对接执行程序、修订完善制度以及对药师、护士进行培训等方面干预,13项失效模式RPN均值由38降至15,降幅为60.53%。其中4项高等风险失效模式经改进后风险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FMEA应用于住院药房药品调剂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拆药过程药品损失、机器误差、HIS系统与摆片机信息对接失误和取药次数多、等候时间长等问题,提高药品调配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好地服务于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术后患者安全转运风险防范中的管理效果。方法根据FMEA操作方法,组建团队;列出术后患者转运流程及子流程图;从子流程中发现潜在的失效模式,指出可能导致转运过程意外伤发生的环节及原因。进行危害分析找出需要改善的环节并追踪整改的效果。结果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操作后,影响安全转运的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指数明显下降(P<0.05)。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前瞻性地发现手术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转运过程意外伤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HFMEA),预防药物基因实验的风险事件,提高药物基因实验的操作质量。方法 药学实验室成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modeandeffectanalysis,FMEA)活动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借助HFMEA模式,识别及分析药物基因实验过程前、中、后可能存在的操作、仪器及环境对药物基因实验质控造成的风险事件,同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结果 开展HFMEA活动后,预防与补救了药物基因实验前、中、后的风险事件产生,风险系数值由总分值1 375分降至62.36分,降幅为95.47%(P<0.01);活动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配合、积极性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 HFMEA活动有助于降低药物基因实验产生风险事件的频次,有效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analysis,FMEA)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1-12月住院分娩孕产妇中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单项分数≥3分,总分≥5分的3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和对照组1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FMEA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方案.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率(10.76%)低于对照组(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MEA应用于预防产后出血,有助于提高助产士的专业技能知识,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保障产妇健康与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基层医院产科新生儿疫苗(乙肝疫苗首针和卡介苗)接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梳理新生儿疫苗接种过程中的管理流程,运用FMEA管理工具找出潜在失效模式,计算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改进住院患者防跌倒流程及措施,降低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12月住院的32775例试验组患者运用FMEA方法分析失效模式与潜在原因,计算优先风险指数(RPN)值,改进需优先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随访整改成效,并与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的29500例仅接受医院常规跌倒管理的患者比较跌倒发生率。结果实施FMEA管理模式后2011年较2010年跌倒失效模式RPN值下降81.78%,跌倒发生率由0.44%0下降至0.12%。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跌倒发生,有力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应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方法,降低某院冷链药品不良事件风险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收集该院冷链药品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计算RPN值,提出改进措施,实施6个月后评价FMEA管理效果。结果:实施6个月后,总RPN值显著降低(实施前为8 242.02,实施后为2 882.48),采用RPN平均值比较,实施后低于实施前,两样本方差的T检验,T值>2.262(T 0.05,24),P<0.05,说明该院冷链药品在各部门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应用FMEA可有效降低该院冷链药品潜在风险的发生率,利于保护该类药品质量,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调配质量。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肠外营养液调配全流程中各个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选出高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和中等风险等级中S≥4的失效模式,整理分析其失效原因,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整改措施实施5个月后,统计失效模式错误率,分析改进效果。结果:在PIVAS肠外营养液调配全流程中,共找出19个高等和中等风险等级的失效模式,并从培训、流程、医院信息系统和质控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整改。经过5个月干预后,19项失效模式合计RPN值由806降至308,降幅61.8%。其中非蛋白热量不适宜、热氮比不适宜和糖脂比不适宜等9项失效模式经改进后错误率明显降低,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应用于PIVAS肠外营养调配全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肠外营养液调配质量,降低差错率。  相似文献   

9.
10.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9%~27%,一旦发生可导致脱机困难,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甚至威胁患者生命[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是一种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前瞻性的对某个流程可能发生的失效进行量化分析,识别出失效的原因和影响,并为避免失效制订可行性措施[2,3]。笔者所在科室运用FMEA模式,改进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流程,有效降低了VAP发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医院安全用药管理中应用广泛,本文查阅近期国内相关文献,对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表明,FMEA能提升医院安全用药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药学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应用FMEA的成功经验,开展安全用药管理研究,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李宵  崔赛  安静  董占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2183-2186,2166
目的:通过将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这一方法运用在我院避光输注药品管理过程中,使避光输注药品的用药风险水平显著下降。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估避光药品从入库到输注后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找出导致失效模式的原因,计算风险值(RPN),统计需改进的流程,提出优化方案。通过再次评估,比较改进前后RPN值,对避光药品静脉输注中的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结果:对FMEA实施前后数据进行两样本的T检验,显示T>2.262(T 0.05,9),P<0.05,说明管理前后风险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利用FMEA管控后的风险值均比改进前明显下降。结论:运用FMEA规范我院避光输注药品的管理后,因药品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的风险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风险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讨论应用FMEA进行ICU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15年1月和2016年12月在职的院感管理人员和ICU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成员,利用FMEA进行医院感染风险评估,并针对得出的高风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比较控制措施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改善情况。结果 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实施后FMEA得分较实施前各风险因素得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CAUTI)0.65%较实施前2.46%有较大降低(χ2=4.898,P=0.027),医院感染率8.46%较实施前13.65%有较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0,P=0.013);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率(CLABSI)以及手术部位相关感染率(SSI)较实施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方法的使用可以指导院感科找出关键风险事件,有效地反映出院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降低ICU医院感染的发生,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给药流程进行改造,以减少用药流程的风险。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的基本步骤,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临床给药的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差错的环节及原因。提出优先解决的问题及流程整改方案,设计新型的临床给药流程。结果新旧给药流程优先风险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改造后用药相关缺陷从4例下降至2例。结论将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临床护理给药流程进行分析,能前瞻性地发现工作流程中潜在的缺陷,使管理者发现流程中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为护理工作流程改造提供科学的方法,确保病人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对我院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PASS系统,回顾、监测我院2013年住院医嘱,并对不同类型的不合理用药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审核的不合理医嘱中,绝对禁忌医嘱占7.48%,较严重警示占55.50%,出现频率最高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为药物相互作用,占不合理用药总数的43.08%。结论 PASS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PASS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缺陷,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杨  唐慕菲 《安徽医药》2017,21(11):2120-2122
目的 了解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及普外科1200份肿瘤住院患者的病历,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病历医嘱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所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合理病历为972份(81%),不合理病历228份(19%).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溶媒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通过对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住院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探讨如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PASS)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PASS对我院2010年15 966例住院患者的1 184 997条用药医嘱进行监测,以黑色警示医嘱为依据,收集不合理用药信息,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50 261条,发生率为4.24%.绝对禁止黑色医嘱5441条,主要为药物相互作用(66.54%)、注射液体外配伍(17.86%)、用法用量(15.46%)、儿童警告(1.14%).结论:应用PASS系统能有效监测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但PASS系统尚存在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