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晓兰  肖迎平  杨洋 《武警医学》2019,30(9):784-786
 目的 了解驻高原武警官兵健康质量情况,评估其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发病之间的风险。方法 对武警某驻高原地区的官兵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5 dimensions,EQ-5D)调查分析与10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探讨驻高原官兵的健康生命质量与ICVD间的相关性。结果 高原组在疼痛不适、焦躁抑郁中的得分分别为(2.75±0.58)、(2.49±0.44),与平原组相比评分较高(P<0.05);在视觉刻度尺(EQ visual analogue scale,EQ-VAS)中的评分为(73.67±15.36),显著低于平原组(P<0.05)。同时高原组的吸烟率为55.98%,高血脂症发病率为15.35%,均显著高于平原组(P<0.05)。结论 驻高原官兵的健康生命质量与心血管健康相关指标及10年IVCD发病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EQ-5D的调查可反映出官兵潜在的ICVD发病风险,帮助具有相关风险的官兵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某部士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某部参加10 km长跑训练士兵52例,于训练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训练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训练后电解质Ca+、Na+较训练前升高[(2.6±0.07)mmol/L vs. (2.5±0.06)mmol/L,(145.2±1.6)mmol/L vs. (141.9±5.5)mmol/L,P<0.01],Mg+、K+较训练前降低[(0.9±0.06)mmol/L vs. (1.0±0.07)mmol/L,(4.4±0.4)mmol/L vs. (5.0±0.4)mmol/L,P<0.01];(2)训练后AST较训练前升高[(20.7±6.6)μmol/L vs. (18.7±4.2)μmol/L,P<0.01],ALT、GGT、ALP、TBIL、DBIL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训练后Cr、UA、LAC较训练前升高[(74.1±11.2)μmol/L vs. (67.4±14.6)μmol/L,(426.4±77.3)μmol/L vs. (411.2±78.3)μmol/L,(7.4±0.6)μmol/L vs. (4.4±0.7)μmol/L,P<0.01],Urea、β2-MG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训练后LDH、CK较训练前升高[(229.9±24.1)U/L vs. (188.3±31.2)U/L,(188.3±57.2)U/L vs. (149.6±58.8)U/L,P<0.01],CHE、CK-MB训练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高强度训练可对机体造成影响,但未发生器官损伤,在训练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是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耿瑞慧  刘辉  李成  肖立宁  马红亮  王健 《武警医学》2019,30(11):979-982
 目的 了解“魔鬼周”极限训练对武警特战队员身体状况的影响,以便更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体能训练效果。方法 选取79例来自武警某部参加2017年第三季度“魔鬼周” 极限训练的特战队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魔鬼周”的第1天及第7天进行相关血液指标的检测,包括睾酮(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白细胞数目(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淋巴细胞百分比(L)、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数目(PLT)。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的武警特战队员训练后的血清AST、LDH、CK、CK-MB分别为(46.15±43.21)U/L、(285.14±62.76)U/L、(505.17±359.73)U/L、(26.42±16.03)U/L,较训练前(19.67±4.05)U/L、(214.38±31.84)U/L、(222.50±116.09)U/L、(15.85±3.02)U/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BC、L、RBC、HB、PLT低于训练前[(21.10±5.58)nmol/L、(5.64±1.24)×109/L、(34.53±7.10)%、(4.82±0.34)×1012/L 、(147.20±7.58)g/L、(216.53±45.35)×109/L vs(22.41±5.00)nmol/L、(6.00±1.42)×109/L、(36.01±8.15)%、(4.93±0.35)×1012/L、(150.75±7.30)g/L、(258.96±47.26)×109/L,P<0.05],N训练前后无明显变化[(57.19±7.26)% vs (56.66±8.62)%]。结论 “魔鬼周”极限训练对武警特战队员的生理功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其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健  刘辉  李成  耿瑞慧  刘正 《武警医学》2020,31(9):762-764
 目的 分析低海拔地区官兵进驻高原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高原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驻地海拔1500 m的某部官兵183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官兵分别于进驻高原前和进驻高原后30 d(海拔3600 m)进行静脉采血。进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 DBIL)、间接胆红素(IBIL)、肌酐(UA)指标的检测,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剔除未能按时采集静脉血者3例,最终180例完成研究。低海拔地区官兵进驻高原30 d后,血液检查中RBC[(6.06±0.17)×1012/L]、HGB[(179.86±2.23)g/L]、CK[(289.16±22.15)U/L]、CK-MB[(19.23±0.92)U/L]、AST[(27.00±1.12)U/L]、ALT[(26.93±1.52)U/L]、LDH[(229.90±5.57)U/L]指标相较于进驻高原前RBC[(5.74±0.09)×1012/L]、HGB[(169.06±1.98)g/L]、CK[(172.00±24.11)]U/L、CK-MB[(14.00±0.88)U/L]、AST[(21.23±1.01)U/L]、ALT[(20.93±1.67)U/L]、LDH[(168.40±6.12)U/L]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IL、IBIL、DBIL、UA指标也显著高于进驻高原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高原低氧环境对官兵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未来要更细化高原官兵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高原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官兵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5月就诊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符合麻醉评估要求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每组120例,P组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E-P组用依托咪酯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麻醉维持阶段两组均使用丙泊酚,麻醉期间全程监测各组患者的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NBP)、心率(heart rate, 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imetry, SPO2),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胃肠镜检查时间、患者苏醒时间,以及循环抑制、呼吸抑制、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结果 与P组比较,E-P组的患者出现平均血压下降(11.67% vs. 24.17%,P=0.0184)、呼吸抑制(8.33% vs. 22.50%,P=0.0042 )和注射痛(5.83% vs. 50.83%,P<0.0001)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两组间肌阵挛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P组发生率较高(15.00% vs. 5.83%, P=0.0346)。结论 依托咪酯-丙泊酚混合液静脉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更加安全、舒适,循环呼吸抑制和注射痛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入伍时间、海拔高度、焦虑、抑郁和睡眠对高原武警官兵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 2015年4-10月,选取西藏地区的武警官兵共1621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评价其情绪状态。结果 (1)入伍时间(F=3224.000,P<0.001)、海拔高度(F=1614.000,P<0.001)、焦虑(F=4832.000,P<0.001)、抑郁(F=4832.000,P<0.001)、睡眠(F=1614.000,P<0.001)对情绪状态的紧张-焦虑(T)、忧郁-沮丧(D)、愤怒-敌意(A)、有力-好动(V)、疲惫-惰性(F)、困惑-迷茫(C)六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明显影响(P<0.001);(2)入伍时间在3~5年的官兵,T、D、F和C四个维度的得分最低,而V维度的得分最高。海拔高度越高,焦虑、抑郁越重、睡眠越差,T、D、A、F、C得分越高,V得分越低;(3)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官兵类别后,入伍时间与V和F得分有关;海拔高度与T、D、A、F和C得分有关,与V得分无关;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与POMS量表的6个维度得分均有关系(P<0.05)。结论 入伍3~5年的一期士官情绪状态最好,应作为部队的中坚力量。心理和睡眠干预,是改善武警官兵情绪状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CK-MB) 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 CTnⅠ)指标在新兵身体状况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9秋季武警某部新入伍战士1660名为研究对象,入伍14 d检测CK值,其中CK值高于90%分位数人员归入高CK组,低于10%分位数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既往运动史、入伍14~90 d临床症状情况,以及入伍90 d后CK、CK-MB、CTnⅠ、CK较入伍14 d的改变量。结果 (1)1660名士兵入伍14 d CK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21(201,592)U/L,整体分布呈左偏态分布,95%医学参考值范围为33.59~1906.53 U/L。(2)入伍14~90 d,高CK组166例样本中38例(22.89%)出现临床症状,对照组166例样本中8例(4.82%)出现临床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1,P<0.01,OR=5.86,95%CI:2.64~13.01);高CK组中16例(9.64%)有既往训练史,对照组中有35例(21.0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P=0.004,OR=0.40, 95%CI:0.21~0.75)。(3)入伍90 d,两组样本CK-MB值、CTn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高CK组较对照组CK值低、CK改变量大、CK-MB值低、CTnⅠ值高。结论 新兵体格复查时,CK医学参考值范围推荐为33.59~1906.53 U/L,同时无明显临床症状时血清CK值升高无需过多关注。新兵集训的运动量及持续时间可能无法导致CK-MB、CTnⅠ升高,其他阳性指征时查血清CK-MB、CTnⅠ亦可能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朱凯敏  沈美华  汪承炜  高静  陈焱  杨涛 《武警医学》2019,30(10):857-860
 目的 在肝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中研究甲烷对肝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甲烷盐水治疗组(IR+CH4组),每组6只,采用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IR+CH4组再灌注开始前予甲烷生理盐水10 ml/kg腹腔内注射,留取标本检测氧化、抗氧化、线粒体相关指标。结果 与IR组相比,IR+CH4降低了ROS水平(t=3.154,P=0.0083)及MDA(t=3.738, P=0.028)水平,提高了GSH(t=2.687, P=0.0177)及SOD(t=3.480, P=0.0037)水平;采用Westen blot 检测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R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q=7.57,P<0.05)和OPA1(q=6.41,P<0.05)表达减少,分裂蛋白DLP1(q=3.718,P<0.05)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IR+CH4组融合蛋白Mfn1(q=5.277, P<0.05)增加,分裂蛋白DLP1(q=6.700,P<0.05)表达下降;IR组PINK1(q=4.606, P<0.05)表达上调,IR+CH4组PINK1(q=3.922, P<0.05)表达下降。结论 甲烷生理盐水可降低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线粒体融合,减少分裂,促进线粒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任晓兰  任翔  黄鹏  孙艳军 《武警医学》2022,33(7):573-576
 目的 了解驻高原武警官兵训练伤发病状况,并探讨其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之间的联系。方法 对驻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问卷调查,收集2020-09至2021-08的CFS与训练伤状况,分析人员类别、学历、年龄等对二者的影响,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1971名官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训练伤发病率为20.65%,CFS发病率为24.05%。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因素,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级别、年龄、学历的不同对CFS及训练伤的发病率有影响(P<0.05),且患有CFS官兵训练伤的发病率为31.01%,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并易多次受伤(P<0.05)。结论 驻高原官兵训练伤与CFS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将提高组训的科学性与防治CFS同步开展,确保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檀亚航  田天  单冬凯 《武警医学》2022,33(8):681-685
 目的 探讨联合视觉评估钙化积分系统对提高稳定型胸痛患者传统验前概率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门诊行冠脉CT检查的疑似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Update Diamond-Forrester模型(UDFM),计算患者验前概率。计算患者的Agatston和视觉评估钙化积分,记录患者是否存在阻塞性病变。采用重分类改善指数(NRI)对联合钙化积分系统验前概率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共有396例门诊患者符合入组标准。与UDFM模型相比,UDFM+Agatston,UDFM+视觉评估钙化模型能够提高对阻塞性病变的预测价值 [ AUC:0.876(0.830-0.918) vs. 0.749(0.691-0.805),P<0.001;AUC:0.877(0.835-0.919) vs. 0.749 (0.691-0.805),P<0.001 ]。与UDFM模型(NRI=27.8.%)比较,视觉评估钙化联合模型的NRI=25.4%(P<0.05)。结论 在稳定型胸痛人群中,基于CT获得钙化积分可以进一步优化传统验前概率模型,实现更为精准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雷少军  张晶晶  闫利 《武警医学》2019,30(9):749-751
 目的 分析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心肌酶谱与常见临床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08-2018年收治的接触型电烧伤患者107例,将患者入院早期CK、CK-MB、LDH检测数值与患者致伤电压、年龄、入院时间、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进行二元变量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CK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400、0.614、0.465,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042、-0.146,P值均大于0.05);患者CK-MB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348、0.578、0.510,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10、-0.071,P值均大于0.05);患者LDH与致伤电压、烧伤指数、烧伤部位数量呈正相关(r=0.395、0.575、0.471,P值均小于0.05),与年龄、入院时间无明显相关关系(r=-0.193、-0.255,P值均大于0.05)。结论 烧伤指数是影响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CK、CK-MB、LDH更明显的因素,烧伤部位数量是影响接触型电烧伤患者入院早期CK-MB更明显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辉  李成  耿瑞慧  马红亮 《武警医学》2018,29(7):656-655
  目的 探讨8周的纠正性训练对武警特战队员功能性动作质量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武警某连队84名特战队员,将其分为对照组(41名)和试验组(43名)。在训练干预前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对得分数据进行分析,对照组和试验组都按照军事大纲的训练要求进行训练,根据试验组得分情况设计8周的纠正性训练计划,在日常的军事体能训练中,将纠正性训练计划安排到训练后的再生与恢复部分。比较两组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得分。 结果 经过8周的有效干预,对照组训练后的躯干稳定俯卧撑动作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试验组训练后的FMS总分、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躯干稳定俯卧撑等动作评分均高于训练前(P<0.05或P<0.01)。试验组FMS总分变化幅度(2.75±3.73)明显高于对照组(0.86±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训练前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并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纠正性训练,能够提高特战队员的灵活性、稳定性及身体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嘉  杨炯  张希国  李亮 《武警医学》2013,24(2):107-109
 目的 探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甲状腺素3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10 d。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变化,检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心肌酶CK、CK-MB、LDH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K、CK-MB、LD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心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SV、LVEF、LVDd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短期使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4.
辜红娟  龙文  刘瑛  唐慧娟  董薇 《武警医学》2021,32(12):1065-1069
 目的 探索武警官兵抢险救灾时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机制,探讨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是否起到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疲劳量表-14(FS-1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SES)及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67名武警官兵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描述各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采用PROCESS宏程序进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 抢险救灾时期武警官兵疲劳的平均水平为(3.20±3.02),疲劳发生率13.69%。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负向预测作用显著(B=-0.397,t=-6.930,P<0.001),并且对自尊正向预测作用显著(B=0.485,t=8.782,P<0.001),自尊对疲劳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B=-0.415,t=-6.947,P<0.001)。自尊占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总效应为50.72%,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直接效应为49.28%。结论 自尊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疲劳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效应。提升武警官兵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降低疲劳感,而对于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通过干预措施提高其自尊感从而降低疲劳也是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对武警男性官兵甲状腺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为科学安排训练负荷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11月武警某部68名男性士兵,分别在训练日7:00、极限训练1周后次日7:00空腹状态下各取静脉血3 ml,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等指标。结果 TSH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后[1.48(0.99,2.05)]μU/ml与训练前[2.16(1.34,3.39)]μU/ml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3[(3.95±0.41)pmol/L vs. (3.94±0.28)pmol/L ]、FT4[(12.27±1.24)pmol/L vs. (11.30±0.95)pmol/L]、TGA[(2.17±1.34)U/ml vs. (2.14±1.30)U/ml]、TPOA[(2.35±1.47)U/ml vs. (2.23±1.42)U/ml]等指标短期极限负荷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极限训练负荷对武警男性官兵甲状腺功能血液指标的影响较小,可视情安排极限负荷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1(GDF11)对糖尿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机制。方法 复苏BMSCs并将其分为4组:正常小鼠BMSCs组(Nor),糖尿病小鼠BMSCs组(DB),GDF11干预组(DB+GDF11;GDF11),抑制剂组(DB+GDF11+ LY294002;LY)。各组细胞培养3 d后,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磷酸化(p)-PI3K、p-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小鼠BMSCs相比,糖尿病小鼠BMSCs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36.2±3.3)% vs. (3.1±1.1)%,P<0.05];GDF11可降低糖尿病小鼠BMSCs细胞凋亡率[(18.9±1.9)% vs. (36.2±3.3)%,P<0.05],提高Bcl-2/Bax的蛋白表达比[(1.63±0.10) vs. (0.26±0.09);P<0.05],同时激活PI3K[p-PI3K/PI3K:(0.98±0.08) vs. (0.42±0.11);P<0.05]/Akt[p-Akt/Akt:(0.94±0.10) vs. (0.32±0.15);P<0.05]信号通路。而且,当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后,GDF11抑制糖尿病小鼠BMSCs凋亡的作用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41.1±3.9)% vs. (18.9±1.9)%,P<0.05]。结论 GDF11可通过激活PI3K/Ak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小鼠BMSCs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