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科门诊的常见病,它是乳腺组织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而且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诊刮病理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105例41~55岁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功能失调子宫出血占89.6%(94/105),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分期子宫内膜改变27例(占25.7%),单纯性增生59例(占56.2%),复杂性增生10例(占10.5%),不典型增生8例(占7.6%)。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例(占8.6%);子宫内膜癌5例(占1.9%)。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年龄和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是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诊刮病理分析是围经期子宫出血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乳腺病包括3类:即乳腺良性非肿瘤性疾病、乳腺良性肿瘤及乳腺癌.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乳腺纤维瘤和乳痛症.为了解本院女职工的身体状况,2004年8月至12月我院对435名女职工进行了乳腺病普查.  相似文献   

4.
马南曦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1):1713-171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1],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围绝经期[2]功血:即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期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大多数患者表现为贫血,血常规可呈全血细胞减少.2012年2月本院妇科成功护理了1例围绝经期功血合并MDS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妇康宁治疗良性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3月对136例良性乳腺增生患者应用妇康宁及乳癖消治疗3年追踪观察分析.结果 对于服用乳癖消的对照组63例良性乳腺增生患者中,彻底治愈10例,其余均未彻底治愈.而服用妇康宁的治疗组73例良性乳腺增生患者中,彻底治愈59例,乳腺结节明显减小14例.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康宁治疗良性乳腺增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870例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了解引起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870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子宫内膜病变中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增生(76.67%),其中绝大多数表现为单纯性增生(66.12%),患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占3.0%,以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居多(88.46%).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是:子宫内膜腺上皮排列失去极性,细胞核变大、变圆,核仁突出,染色质颗粒粗或呈空泡状,同时子宫内膜间质消失,代之以肉芽组织或纤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多发生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增生是该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癌多数为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应注意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不典型息肉状腺肌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实施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患者的分组依据为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杞菊地黄汤治疗;通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HAMA评分方面,以突出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合并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在HAMA评分方面,两组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患者,治疗方法选择杞菊地黄汤加减,可以确保合并症疗效获得大幅度提高,焦虑状态获得大幅度改善,凸显杞菊地黄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疾病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及停药后复发率.方法 收治的123例围绝经期患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患者,予米非司酮12.5mg/qd,每日睡前服,连用3个月为一疗程,通过病史、妇检、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监测其病灶治疗前,后变化及症状改善,副反应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停药后复发率.结果 123例患者用药期间均闭经,痛经消失,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子宫及肌瘤,卵巢异位囊肿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47.60%、5 0.80%、68%,(P<0.05),36%患者自然过渡到绝经期,子宫肌瘤,异位囊肿进一步缩小,经随访复发率低.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激素依赖性良性病变效果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囊性增生症相当于中医乳癖,是以乳房有形状大小不一的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以乳癖消汤为主治疗乳腺增生231例,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的慢性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现代研究证明:凡乳腺增生症具有非典型增生者应属癌前期病变。我们自1995~1999年采用自拟消癖散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为女性患者,其中治疗组100例,年龄20~48岁,平均32.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司库奇尤单抗所致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载的司库奇尤单抗致CADR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司库奇尤单抗致CADR的个案报道16篇共18例,其中男性6例(33.33%),女性12例(66.67%),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上居多(12例,66.67%),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120 d以内(15例,83.33%),CADR类型主要为感染相关(6例,33.33%)和免疫相关(11例,61.11%)2大类。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对于存在皮肤损伤、慢性感染、特异性皮炎及炎性肠病病史患者,应加强司库奇尤单抗使用后3个月内的药学监护,尤其应重点关注40岁以上人群,避免严重C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吗啉硝唑注射剂的临床实际应用及安全性,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使用吗啉硝唑注射剂的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病历,对其性别、年龄、用药情况、疗效、药物不良反应(ADRs)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144例,应用吗啉硝唑预防感染17例,治疗感染127例。给药剂量500 mg bid,平均用药时间(9.4±5.2)d。22例(15.28%)患者单独使用吗啉硝唑注射液治疗,117例(81.25%)患者联用1种抗菌药物,5例(3.47%)患者联用2种抗菌药物。共有156例次不合理用药,涉及115例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当、用药指征错误等。临床治疗有效率和ADRs发生率分别为86.6%、13.19%。主要ADRs为肝功能异常、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升高等。结论:吗啉硝唑不良反应与说明书及临床研究报道基本相近。临床应用时须避免盲目性联合用药,疗程不宜过长,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三级医院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处方精简,为处方精简临床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以2019年7-12月在该院老年内科住院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对老年患者进行医嘱审核、用药咨询,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处方精简。根据是否接受处方精简药学服务,将患者分为精简组和对照组。评价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品的种类数、药品费用、治疗总费用、住院时间、死亡等情况。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来平衡组间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计算倾向性评分,采用最近邻匹配法,按照1∶2的比例进行匹配,匹配后的2组人群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结果:2019年7-12月共收治患者454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400人。处方精简组209人,其中58人停药或减量;对照组191人。匹配后精简组58人,对照组98人,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基线用药数量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精简组患者中位住院时间(13.50 vs. 16.00,P=0.021)和中位治疗总费用(13 614.50 vs. 16 580.13,P=0.038)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使用药品的种类数[(22.69±9.39)vs.(26.05±12.58),P=0.06]、中位药品费用(3 537.44元vs. 4 418.22元,P=0.274)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中均无死亡患者。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老年多重用药管理以及处方精简可对临床产生积极作用,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节约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药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骨折手术的75岁以上的患者资料,包括基线特征、长期用药情况及术后谵妄等,按照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2组(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分析2组各指标差异,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465例患者,谵妄组34人,无谵妄组431人。用回归模型分析谵妄的高危因素,得到2种预测模型,模型Ⅰ:DIM数量(P=0.001,95% CI:1.392~3.583)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rCl)<60 mL·mL-1P=0.032,95% CI:1.084~5.887)有显著性差异,髋部骨折有边缘意义;模型Ⅱ:使用DIM(P<0.001,95% CI:2.315~9.949)和CrCl<60 mL·mL-1P=0.032,95% CI:1.094~5.871)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有边缘意义。结论:长期服用DIM和肾功能异常能是高龄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风险因素,药师可加强对术前用药的全面审查,辅助医生预判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结局,并可做好急救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载的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15篇共18例,其中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13例,72.2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90 d以内(15例,83.33%),主要累及循环系统(7例,38.89%)和皮肤系统(6例,33.33%)。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关注艾曲泊帕所致ADR,加强用药教育,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泊马度胺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载的ADR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泊马度胺致ADR的个案报道21篇共23例,其中男性12例(52.17%),女性11例(47.83%),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居多(18例,78.26%);原患疾病主要为多发性骨髓瘤(21例,91.30%);ADR多发生在用药后270 d内(19例,82.61%),主要累及呼吸系统(7例,30.43%)和中枢神经系统(6例,26.09%),其中肺损伤、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肾损伤等为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ADR。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泊马度胺相关ADR的认识和监测,及时诊断与治疗,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依维莫司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依维莫司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依维莫司ADR个案报道65例,其中女性41例(63.08%),男性24例(36.92%),年龄分布以50~69岁居多(40例,占61.54%),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80 d内(54例,83.08%),累及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等多个器官/系统。65例患者中,55例停药或停药并对症治疗,52例好转,3例死亡;5例未停药仅对症治疗,4例好转,1例死亡;4例减量和减量并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1.54%)未干预自行好转。结论:依维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时刻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对于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某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247例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根据是否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非随机分为基因检测组和采用氯吡格雷标准剂量的常规治疗组。成本仅包括直接医疗成本,效果指标采用1年内再入院率,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基因检测组(n=123)的人均总治疗费用为47 406.5元,常规治疗组(n=124)为31 905.99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1年内再入院率基因检测组为13.01%,常规治疗组为28.22%,差异显著(P<0.001)。增量成本效果比为-1 019.10元/%,相比常规治疗组,基因检测组每减少1例患者再入院,需多花费101 910元。敏感性分析中,基因检测组的人均总治疗费用降低30%时,基因检测组才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结论:通过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效果,但不具有经济性,未来可通过降低医疗费用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ChEIs)致比萨综合征发生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AChEIs致比萨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例共16例,涉及多奈哌齐11例、卡巴拉汀4例、加兰他敏3例;病例中男3例、女13例;比萨综合征发生在服药后的数小时至30个月,中位时间为4个月;发生比萨综合征后14例停药、1例减量、1例停用利培酮;患者转归的时间范围为3~90 d,中位时间为14 d;有2例可能与联合用药有关。结论:临床使用AChEIs应加强监测,警惕其单独使用及药物相互作用时导致的比萨综合征,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超适应证用药情况,为规范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结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特点,建立超适应证用药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取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住院患者使用ICPi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诊断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新型抗肿瘤药物超适应证用药评价标准,对ICPi超适应证用药情况进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收集到该院使用ICPi的病例30例,其中22例(73.3%)为超适应证用药,包括信迪利单抗20例、卡瑞利珠单抗1例和纳武利尤单抗1例。22例ICPi超适应证用药病例中,评价为限制使用、特殊使用和不推荐使用的分别占22.7%(5/22)、22.7%(5/22)和54.5%(12/22)。结论:该院ICPi的超适应证应用比较广泛,且存在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用药情况,需要加强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