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钙蛋白Ⅰ(Tn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在医院确诊的98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并选取同时段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相关分析,最后统计学分析冠心病组患者单独或联合检测血清中Hcy、TnⅠ水平与IMT的诊断效能。结果:冠心病组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Hcy、TnⅠ水平与IMT均较对照组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对照组低(P<0.05);经过多元回归分析,血清Hcy、TnⅠ水平、IMT与冠心病有关,是冠心病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治疗前,治疗后冠心病组患者血清Hcy、TnⅠ水平与IMT均明显降低(P<0.05);在联合检测中,Hcy+TnⅠ+IMT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P<0.05),与单独检测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此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面积最大。结论:血清Hcy、TnⅠ水平与IMT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冠心病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0例冠脉造影的患者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超声检查,比较有无冠脉病变及不同冠脉病变之间与IMT程度的关系。结果: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斑块指数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P〈0.0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颈动脉IMT可作为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ypohomocysteinemia,HCY)的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心肌梗塞组、冠心病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冠心病心肌梗塞组与冠心病心绞痛组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及粥样斑块高频超声检测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测量58例冠心病(其中4例合并脑梗死)患者和30例体检正常对照组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并对粥样斑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颈动脉IMT心肌缺血组(0.94±0.13)mm和心肌梗死组(1.14±0.15)mm较对照组(0.67±0.12)mm明显增厚(P<0.01);冠心病组均检出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并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多,对照组中亦有3例检出1级粥样斑块。结论: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IMT及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临床及时发现血管病变,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了解Hcy水平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运用循环酶法测定CHD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Hcy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HD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应尽早开展Hcy常规检查,对预防和诊断CHD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两组的血浆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血浆中Hcy浓度(25.1±4.9)μmol/L明显高于而对照组(14.8±4.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6.1%,高于对照组的26.1%(P<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为(31.3±4.8)μmol/L,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Hcy浓度(18.2±5.9)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11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脑梗死患者281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14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脑梗死组进一步分为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为19.78±5.21 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24±3.33 μmol/L(P<0.001)。对照组、颈动脉正常组、内膜增厚组、软斑组、混合斑组及硬斑组Hcy水平分别为10.24±3.33,15.20±2.99,17.03±1.85,25.44±4.24,19.65±4.74及18.31±3.67 μmol/L,除内膜增厚组与硬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阳性率分别为16.4%,53.7%,87.1%,95.7%,83.1%和77.3%,脑梗死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cy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用于脑梗死早期诊断,降低血清Hcy浓度,可能是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梗死100例在发病后48 h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病情平稳后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检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将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体检者设为研究组,50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测定结果进行对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5.6±2.3)μmol·L^-1,对照组为(10.7±3.2)μmol·L^-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6.735,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呈显著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于海龙  杨文东 《临床医学》2014,34(10):11-13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和血清铁蛋白(SF)、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探讨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SF和Hcy的相关性。方法以266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CAIM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血清S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Hcy(循环酶法)水平,据CAIMT结果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对照组、CAIMT非增厚组及CAIMT增厚组血清SF和Hcy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171、38.618,P〈0.01),CAIMT增厚组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t=12.561、4.581,P〈0.01);CAIMT非增厚组血清SF和Hcy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t=6.305、2.913,P〈0.01)。2CAIMT分别与血清SF和Hcy呈正相关(r=0.597、0.451,t=9.560、4.533,P〈0.01)。结论 EH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SF和Hcy,CAS的发生与血清SF和Hcy水平显著相关,血清SF和Hcy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改善其水平可能是防治或延缓EH合并CAS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肌钙蛋白I(cTnI)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CHF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检测不同治疗时间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Spearman相关分析BNP、HCY、cTn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LVEF[(41.34±6.27)%]低于对照组[(64.50±6.38)%]。心功能Ⅱ级~Ⅳ级组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清BNP、HCY及cTnI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Ⅱ级~Ⅳ级组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分级越高,LVEF也随之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不同治疗时间血清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和第15天血清HCY及cTnI水平低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第15天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治疗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BNP、HCY、cTnI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836(0.742~0.907)、0.714(0.625~0.793)、0.647(0.573~0.712)、0.885(0.812~0.960),三项联合检测的AUC高于单项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1.4%和87.3%。Spearman相关显示,BNP与HCY和cTnI的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64,P0.05)、(r=0.730,P0.05);而BNP和HCY的水平与LVEF均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84,P0.05)、(r=-0.573,P0.05)。结论血清BNP、HCY及cTnI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联合检测对CHF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血浆总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标吸附法测定60例高血压患者、60例健康对照血浆总Hc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结果高血压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P<0.05),出现颈动脉增厚及斑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斑块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总Hcy水平呈增高趋势,并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呈正相关(r=0.341,P<0.05)。颈动脉IMT与年龄(r=0.41,P<0.01)、总胆固醇(r=0.28,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7,P<0.05)、收缩压(r=0.35,P<0.01)呈正相关,与体重指数、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舒张压无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总Hcy及颈动脉IMT明显增高,两者呈正相关;血浆高Hcy、年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增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翠婕  崔盛 《临床荟萃》2016,31(11):1202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1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技术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根据IMT值分为斑块组82例和非斑块组128例,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等一般情况,检测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Hcy、血脂等实验室指标。结果斑块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低于非斑块组,血Hcy水平高于非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负相关(r=-0.447、-0.482,P<0.05),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r=0.376,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降低和Hcy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及Hcy的生成,可以早期预防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体表高频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83例冠状动脉造影受检者行颈总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其内中膜厚度、斑块厚度、计算斑块积分。并将其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的t、χ^2检验。结果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IMT对冠心病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67%、81.39%及87.78%,三者对冠心病的特异性分别为71.60%、90.12%及95.06%;②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积分均增加(P〈0.05);⑧冠心病组年龄、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血糖、血压水平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IMT可作为冠心病预测因子,两者联合应用,对冠心病的预测可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5.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用酶法测定67例冠心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冠心病心肌梗死组、冠心病心绞痛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冠心病心绞痛组比较,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随着病情加重,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66-2467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检测在冠心病预防、诊断及治疗上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循环酶法检测12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Hcy水平,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61.7%(74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17%(5例)(P<0.05)。另外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三组之间Hcy水平比较,从高到低依次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是评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Hcy水平随着冠心病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检测Hcy对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铁蛋白(SF)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以266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SF(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HCY(循环酶法)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结果分组后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①对照组、CAIMT非增厚组及CAIMT增厚组,三组血清SF和HCY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9.171、38.618,P<0.01).CAIMT增厚组与非增厚组血清SF和HCY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1、4.581,P<0.01);CAIMT非增厚组与对照组血清SF和HCY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05、2.913,P<0.01).②CAIMT增厚组患者血清SF和HCY水平分别与CAIMT呈正相关,其相关性良好(r=0.597、0.451,P<0.01).结论:EH患者体内存在着高水平的SF和HCY,血清SF和HCY水平与EH合并CAS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血清SF和HCY水平有助于对其病情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8.
19.
王嘉  孙向阳 《检验医学》2006,21(Z1):26-28
目的 了解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的严重程度及Hcy与CHD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AXSYM化学发光分析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FPIA)分别检测CHD患者(81例)和对照组(36例)血清中Hcy的水平.结果 CHD组Hcy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Hcy含量>不稳定性心绞痛者(UAP)>稳定性心绞痛者(SAP).结论 高Hcy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病情越重,Hcy的含量越高.Hcy与CHD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有直接关系.检测Hcy水平对预防和减低CHD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对老年女性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年龄≥60岁拟诊冠心病女性患者10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7例和非冠心病组33例,冠心病组再分为单支病变组33例,2支病变组26例和多支病变组8例,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IMT及Crouse积分差异;计算IMT预测老年女性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Hcy((17.24±7.86)μmol/L)、颈动脉IMT((0.96±0.32)mm)、颈动脉Crouse积分(12.59±1.83)均高于非冠心病组((12.92±3.30)μmol/L、(0.75±0.07)mm、4.90±4.50)(P〈0.05);冠心病各亚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IMT及Crouse积分为多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IMT=0.96mm为诊断界点,IMT预测冠心病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8.8%(26/33)、70.1%(47/67)、87.0%(47/54)。结论 血浆Hcy水平及颈动脉IMT与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血浆Hcy水平联合颈动脉IMT可预测老年女性是否发生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