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动脉阻塞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罕见并发症, 对于术中冠状动脉阻塞高风险的患者, 常需行冠状动脉保护。该文报道了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行双冠状动脉"烟囱"支架保护的病例, 并结合文献探讨了冠状动脉阻塞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初步研究显示, "烟囱"支架技术可有效预防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冠状动脉阻塞, 但仍需随访时间更长、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检验其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众多临床研究的证实。但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可能出现的冠状动脉阻塞、心脏传导阻滞、卒中等并发症,会影响手术效果。本文报道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迟发性冠状动脉阻塞的66岁女性患者。该患者入院前2个月余于外院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近期出现反复活动后胸痛,经检查发现左主干重度狭窄,于左主干置入1枚冠状动脉支架后胸痛缓解,长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国首例Silara?-Valve(原Direct Flow)瓣膜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情况。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16日阜外医院首次开展的1例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手术过程与患者围术期情况。1例外科手术中危的症状性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在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成功接受了Silara?-Valve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膜位置、功能良好,无反流,该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经导管Silara?-Valve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后续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有望评估其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作为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重要的治疗方式目前已获得诸多研究证据支持,而冠心病是TAVR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Venus-A支架瓣膜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调阅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阜外医院接受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例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 女性3例,年龄68—83岁,平均年龄(74.65±5.52)岁。患者术前均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且术前心脏超声诊断均为单纯主动脉瓣重度返流。结果 患者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所有病例成功植入Venus-A支架瓣膜。全组病例无死亡。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术中行瓣中瓣治疗3例,少量瓣周返流2例。其余病人均无明显瓣周返流,并且顺利出院。结论 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是可行的,术后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已成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的有效替代治疗策略。本文报道1例高难度、多合并症、外周动脉狭窄的低流速低压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精准评估和治疗,成功经颈动脉入径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为临床类似病例尤其是下肢动脉入径困难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情的不同分别采用Venus-A瓣膜、J-Valve瓣膜对其行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心电图表现,并统计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Venus-A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有3例患者发生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患者发生新发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采用J-Valve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有3例患者发生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患者发生新发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1例患者发生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传导功能均于术后7-12 d恢复正常.结论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行心电图监测,能有效检出其异常传导情况,从而能指导临床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进而能保障其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8.
2023年9月22日,国内首次采用国产自膨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可控弯输送系统(VitaFlow~?Ⅲ可控弯输送系统)在1例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外科手术高危的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成功完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瓣膜位置、功能良好。出院前和随访1个月时,患者的症状和心力衰竭程度明显改善。该病例的随访结果初步表明,采用VitaFlow~?Ⅲ可控弯输送系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安全、可行,其疗效有望在后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摘要 最新欧美瓣膜病管理指南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推荐越发积极,心脏团队的关注点逐渐从危险分层转移到患者年龄、人工瓣膜耐久性、解剖适应程度和技术成熟度。不难看出,TAVR的未知和挑战主要集中在瓣膜耐久性、TAVR的解剖适应证、冠脉通路和单纯主动脉瓣返流等方面。这正是我们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作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佳抗凝策略目前并无统一规定,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方案尚未达成一致。现就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心房颤动抗凝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