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吸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行择期扁桃体切除术、腺样体消融术、单侧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围术期接受基于常规气管内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气管内麻醉方案治疗。在患儿苏醒期采用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量化评分表,评估患儿在气管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躁动比例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联合右美托咪定方案在小儿气管内麻醉苏醒期,能有效降低患儿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发生程度,整个苏醒期更加安静平稳,利于医护人员的观察治疗,减少因患儿躁动导致家属产生不良情绪,有益于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何芬芳 《全科护理》2023,(23):3266-3270
目的:观察问题导向性护理在腹腔镜全身麻醉患儿麻醉苏醒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98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问题导向性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苏醒质量、苏醒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苏醒躁动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患儿实施问题导向性护理可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加快患儿术后苏醒时间,缓解/减少患儿苏醒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玩具和动画音乐视频干预在全身麻醉下择期手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99例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玩具和动画音乐视频护理,观察2组术后相关情况、心理状态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2.241,P=0.028;t=2.849,P=0.005);观察组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t=2.542,P=0.013;t=2.417,P=0.018;t=2.831,P=0.006)。结论 玩具和动画音乐视频干预可有效维持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苏醒期躁动,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前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母亲陪伴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母亲陪伴对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小儿手术患儿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为患儿术毕母亲进入麻醉复苏室陪伴患儿直至清醒,对照组无母亲陪伴。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期心理状态及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比69.0%,χ^2=13.66,P〈0.01);恐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7%比89.7%,χ^2=27.88,P〈0.01)。苏醒期后两组患儿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亲陪伴可减轻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焦虑恐惧及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对围术期病人护理质量及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6月在医院进行手术的病人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室环境、设备管理、器械及急救药品的准备、手术流程、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患关系、护理责任、护理态度及护理舒适度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隐患自查结合循证护理的干预模式明显降低了手术病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有效提高了围术期护理质量及手术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对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36例经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采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麻醉诱导依从性[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术后切口疼痛[采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及苏醒期躁动[采用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麻醉诱导前mYP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ICC、PAE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目标达成理论的整体护理可减轻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期合作度,减轻术后切口疼痛,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哭闹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赖江萍 《全科护理》2014,(18):1654-1655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9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躁动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中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2例,躁动总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儿中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4例,躁动总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比较研究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手术中分析其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在苏醒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位变换联合低温寒战干预对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收治的350例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体位变换联合低温寒战干预,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情况、气管拔管时间、护理后躁动评分、疼痛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气管拔管时间、完全苏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后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拔管后5 min、拔管后30 min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变换联合低温寒战干预应用于全身麻醉术后复苏期患者,可促进患者苏醒,减少躁动发生,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李燕凤  张丽  何楚雁  葛辽  陈晓婷 《妇幼护理》2023,3(21):5130-5132
目的 分析家属陪伴对全麻苏醒期躁动患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麻醉一科 2021 年 4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 间收治的 150 例住院全麻手术患儿作为观察对象。以抽签法分将患者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75 例。对照组采取无家属陪 伴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家属陪伴。对比两组的麻醉苏醒时间、躁动与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麻醉苏醒相关用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室前观察组 PAED(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与 FLACC (儿 童疼痛行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属陪伴能够降低全麻苏醒期 患儿的躁动与疼痛,加快患儿苏醒,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父母陪伴对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患儿术后躁动、术后疼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11例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113例实施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98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父母陪伴,比较2组Riker镇静-躁动指标、表情-肢体-行为-哭闹-可安慰(FLACC)疼痛指标以及Steward苏醒指标。结果 2组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基本临床信息与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Riker镇静-躁动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全身麻醉术后患儿的FLACC疼痛指标评分在时间主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对照组,干预组患儿在苏醒程度总分以及气道顺畅评分上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之于传统的术后护理,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患儿进行父母陪伴护理,虽然不能缓解患儿的术后疼痛,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术后躁动,提高患儿的苏醒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母亲声音对全麻患儿苏醒期谵妄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全麻诱导手术的患儿19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患儿常规进行手术,观察组患儿围术期通过播放母亲声音的方式进行干预,直至患儿意识清醒、看见母亲。对两组患儿手术质量进行评价,使用改良耶鲁术前焦虑分级评分量表(m-YPAS)对两组患儿术前焦虑情况进行评价,使用诱导共同合作度量表(ICC)对两组患儿术前麻醉诱导期依从情况、合作情况进行评价,使用康奈尔儿童谵妄量表(CAPD)对两组患儿苏醒期谵妄情况进行评价,使用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量表(m-CHEOPS)对两组患儿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意识清醒时间进行比较,对两组患儿苏醒期谵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以问卷调查形式统计患者家属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前焦虑评分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诱导期IC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APD评分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意识清醒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m-CHEO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谵妄发生率、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播放母亲声音对进行全麻诱导手术的患儿进行干预,能够促进患儿苏醒以及意识清醒,减轻患儿痛苦,降低苏醒期谵妄以及术后谵妄发生率,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噪声疗法对于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04/2021-02期间在我院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1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4~1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试验组(n=52)。在麻醉苏醒期给予对照组患儿麻醉恢复室(PACU)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除了常规的护理措施外,还播放白噪声音频进行有效干预。在苏醒过程中使用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AED)对患儿进行评分并记录躁动持续时间及患儿PACU停留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EA发生率及躁动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噪声疗法在全身麻醉患儿苏醒期运用,能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新生儿患者苏醒期间躁动,提升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3.
董艳  李青娟 《妇幼护理》2024,4(10):2392-2394
目的 探究为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行人文关怀护理对其术后复苏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 间在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 1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50 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 研究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依从性、躁动情况(躁动发生率、躁动评分)、苏醒时间、护理满意度及负面情绪 (SAS 评分及 SDS 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显 著短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 SAS 评分及 SDS 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 评分及 SDS 评分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为 全身麻醉手术患儿行人文关怀护理,能改善其术后躁动状况,促进苏醒,提高依从性,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 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预防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仅予七氟烷麻醉,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清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躁动比例、躁动评分(≥3分)比例及平均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清醒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行小儿全身麻醉,可有效减少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与分析麻醉前多媒体护理干预结合运内八卦穴对全麻下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收治的接受全麻操作的择期手术患儿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前护理和麻醉前多媒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内八卦穴推拿。分析对比两组 的苏醒期躁动情况(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全麻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PAED)、FLACC 疼痛 评估量表评分、改量 Aldrete 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恢复室观察时间、自主呼吸时间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比 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全麻苏醒期 PAED、FLA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改良 Aldrete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麻苏醒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麻醉前采用运内八卦穴推拿应用于全麻下择 期手术患儿的麻醉前护理中,能改善苏醒期躁动情况,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降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抚触在婴幼儿眼科全麻术后苏醒期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儿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麻醉苏醒期,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加抚触干预。结果观察组躁动、输液管道和眼外敷料脱落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苏醒期血压、心率相对对照组更平稳。结论抚触可以缓解眼科全麻术后婴幼儿的手术应激,减少苏醒期意外的发生,保证患儿苏醒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学龄前斜视患儿在围术期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对减弱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8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间手术室行斜视手术的87例学龄前患儿,随机抽签法分为干预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童趣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前焦虑程度、苏醒期躁动程度、术后行为改变情况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入手术室时焦虑量表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行为改变率为37.2%,低于对照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1);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7%,低于对照组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75,P<0.01)。结论 童趣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前焦虑情绪、减少苏醒期躁动,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患儿术后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牙科全身麻醉技术(DGA)治疗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应用DGA治疗的龋齿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于入室及出室时应用PARS评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入室前30 min、术后10 min及麻醉苏醒后6h应激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出手术室时PARS评分、苏醒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拔管时间、躁动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10min、麻醉苏醒后6h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前列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出室时PARS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ARS评分指导下对应用DGA治疗的龋齿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将有助于减轻患儿围术期应激反应,可降低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儿留室时间,有利于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赵旭芸  彭爱红  周桂兰 《全科护理》2013,11(14):1287-1288
[目的]探讨父母角色转换技能训练对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及80名父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名)。对照组患儿予常规手术护理,术毕让父母进行陪伴复苏,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父母陪伴复苏的同时,对父母角色转换进行技能训练。[结果]两组患儿均安全度过苏醒期,观察组患儿躁动率低于对照组、父母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讨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对父母进行角色技能训练,可降低全身麻醉患儿苏醒躁动率、缓解父母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4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9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结果:术前、术后24 h两组患者焦虑测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