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  余金兰  肖静 《护理学报》2010,17(6):57-59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后肠内营养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50例非糖尿病胃癌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30铡术后给予早觌肠内营养,对照组20铡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术后7d内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浓度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第48小时的空腹血糖均高于正常,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术后第72小时、第96小时血糖值两组患者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第168小时血糖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两组术后第48小时血清胰岛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术后第72小时、第96小时两组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101);术后第168小时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术后第48小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姨岛素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术后第72小时、第96小时两组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1);术后第168小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手术后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早期肠内营养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与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02例胃癌术后患者均行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支持,根据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护理疗效.结果 干预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8d的清蛋白、前白蛋白及总蛋白水平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对胃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肠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 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1月72例胃癌手术后使用肠内营养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发生腹泻18例,恶心呕吐6例,腹痛2例,堵管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鼻肠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采用正确的护理配合,保证肠内营养支持安全与有效,是对胃癌术后患者使用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普通肠内营养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2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普通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各14例.术后第2-第8天给予等热量营养支持,术后第1天和第9天检测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A、IgM、CD3、CD4、CD8.结果 肠内普通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术后第9天的营养学和免疫学指标比较,肠内免疫营养组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IgG、IgA、IgM、CD3和CD4水平明显高于肠内普通营养组(P<0.05).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组较肠内普通营养组更能改善胃癌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护理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记录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 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 67%(P 0. 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1d以静脉支持为主,第2d开始经空肠造瘘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7d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5/20),明显低于PN组45.00%(9/20)。结论胃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黄丽朋 《临床医学》2013,33(7):69-70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和肠内营养组(EN),每组各38例,其中EN组进行静脉支持,PN组患者每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各种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生化指标:EN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升高速度较PN组快(P〈0.05);EN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患者(P〈0.05);并发症:EN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率低于PN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胃癌患者手术后进行肠内营养,效果很好,能够快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癌病人常伴有中度以上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可导致病人营养失调,营养不良可致免疫功能下降,手术创伤使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对病人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1]。随着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在免疫防御中的重要地位,较之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优点体现在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外还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2]。早在2002年,我科即开始对胃癌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常用的肠内营养为安素、瑞素、瑞能、瑞代、能全力、维沃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对肠内营养的护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对“快速康复理论”的认同,本科自2010年起对胃癌术后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早期肠内营养可使病人恢复胃肠道功能,促进康复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舒适肠内营养(EN)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舒适组各60例.结果 舒适组较传统组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提高22.33%,放化疗耐受提高18.34%,躯体活动力增加21.67%,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回升,淋巴细胞、ALT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提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舒适EN护理极为重要,舒适EN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放化疗导致的血液、肝功能受损情况,起积极的临床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留置鼻胃管进食,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误吸及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营养指标、神经功能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误吸及肺炎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应早期经鼻饲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最适合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一种置管方法。方法 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根据术后置管方式分成鼻胃管联合空肠营养造口管(或鼻肠管)组、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组,观察三组鼻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胃引流量、肠内营养给予量、肛门排气恢复时间等。结果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在畏管心理、鼻咽部不适、异物感、置管后严重咳嗽、咳痰及置管营养期间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该组术后8日皮褶厚度、上臂肌围长、氮平衡、转铁蛋白和CD4/CD8比值与术前1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术后经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低,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老年胃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后12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经口进食。对照组术后12h给予传统静脉营养至胃肠功能完全恢复,有肛门排气、排便才恢复进食。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54.18±14.6)h,对照组为(70.86±22.63)h;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剂(瑞能),观察其对胃癌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及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于术前3d接受EN支持,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至术后7d;对照组术前常规膳食,术后给予TPN。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2天和第7天分别检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相关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免疫营养剂EN,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有利于病人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改善,是围手术期胃癌病人营养支持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12例患者通过鼻肠营养管在术后 2 4h给予肠内营养素“能全力” ,观察临床表现和监测营养支持 7d前后患者的血糖、电解质、血浆白蛋白、前蛋白、转铁蛋白、体重。结果 所有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快 ,减慢输注速度或调节输注液温度没有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和手术并发症。各项生化指标及体重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对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保护胃肠道粘膜屏障 ,防止感染性并发症 ,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喉癌患者术后肠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肠营养的支持方法.方法:将90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静脉营养组、鼻饲混合奶组和鼻饲安素组.结果:3组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静脉营养组虽能满足营养需要,但相关并发症多且费用高,混合奶组所用混合奶热量小,易堵管,但费用低,鼻饲安素组热量大,能量全不易腹泻和堵管,其所需费用患者多可接受.结论:喉癌患者术后需要肠营养支持,混合奶与安素交替由胃管注入,是一种热量足、营养全、痛苦小、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癌69例术后肠内营养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69例胃癌患者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实施肠内营养7 d后体重、血糖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则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内营养是胃癌患者术后安全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杜映  吴晓玲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7):1577-1578
目的总结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及剖腹胃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30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腹腔镜手术,一组为剖腹手术。两组病人均为术后第一天给予同样肠内营养,辅以肠外营养,一周后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前清蛋白和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较剖腹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提前,P0.01;剖腹组营养支持后前清蛋白和总蛋白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术后EEN支持治疗下的营养状况和肠功能恢复较剖腹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根治术后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及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7 d后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代谢紊乱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术后7 d血甘油三酯、胆固醇、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CD8、Ig A及Ig 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代谢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通气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和显著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营养支持中,采用肠内营养可以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更好地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及代谢紊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