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睡眠质量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较多关于老年人睡眠质量研究的报道,但对于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睡眠质量的研究则相对较少。2009年1—12月,我们选择离退休老干部失眠症180例,对其睡眠质量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方法纳入2008年6-12月上海、南京、青岛、杭州等4个城市的60岁以上离退休干部,采取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指导研究对象填写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5000份,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502份,有效率90.03%;离退休老干部所患主要慢性病按检出率排列,位于前10位的分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慢性胃炎、脑血管意外、慢性支气管炎、肿瘤、高脂血症和白内障,其中除慢性胃炎外,其他9种疾病的患病检出率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吸烟、不坚持体育锻炼和少食水果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主要不良生活方式。结论获得了军队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状况的基本资料,总结出常见的10种慢性病及不良生活方式,可为进一步研究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状况和相应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成都地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生活满意度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满意度是生存质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其生活满意度深受社会和政府关注。作者于 2 0 0 1- 0 4~ 0 7对定居成都地区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生活满意度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对定居成都地区 48个干休所或单位的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整体调查 ,共调查 16 77人 ,年龄 6 0岁~ 96岁 ,平均72 6 3岁 ;其中男性 16 0 8人 ,女性 6 9人。漏检率 <2 %。资料按年龄分为 3组 :6 0岁~ 6 9岁 (组 1) ;70岁~ 79岁 (组 2 ) ;≥ 80岁 (组 3)。1 2 调查方法 采用自制生活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精神症状特征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4 5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使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14 5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 ,除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两因子分相差不显著 (P >0 .0 5 ) ,其余因子如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阳性项目数的得分差异均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精神病性症状较中国正常人高 ,因此 ,重视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卫生 ,将有利于老干部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编制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心理健康量表。方法:依据老年人心理健康理论,构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题目库,在兰州地区抽取1068例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施测。结果:通过因素分析,最终建立50道题的正式量表,量表内部一致性稳定,因素分析显示量表具有良好结构效度。结论:该量表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选择某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52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存在至少1项阳性因子者共312例,占60.0%;丧偶、健康状况、子女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等与心理问题的发生显著相关,而年龄、性别等与心理问题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应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健康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精神症状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我们对183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测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群体体重指数(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计划方案对定居成都地区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获得完整资料1677人份。对BMI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TC)、高甘油三酯血症(高TC)等4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总体BMI均值为24.40±3.05,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体重超重率为40.85%;(2)高血压、糖尿病、高TC、高TC的检出率分别为57.84%、23.85%、5.37%和26.36%,具有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2RFs)的聚集率为32.26%;(3)将BMI从<18.5到≥30.5,每2.0进行分层,可见除高TC以外,各危险因素及≥2RFs的检出率随BMI的增大而逐渐上升。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群体的BMI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密切相关,应重视控制体重对心血管病防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军离退休老干部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方法 对驻厦门部队干休所 168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进行口腔卫生健康检查。结果 168名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中人均龋齿未补牙数为 0. 23,楔缺未补牙数为 1. 53,人均残根数为 1 09,缺失牙数为 7. 57,松动牙数为 0. 35。结论 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人均龋齿和人均缺失牙数稍好于全国调查水平,但口腔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仍需努力把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满足部分离退休老干部在家中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收集老干部的基本资料,建立家庭护理病历;对老干部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对其及其家属、护工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结果 满足了老干部身心等各方面的需要,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家庭病床护理丰富了现代护理的内容,增强了护理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1.
舒心  周喻  陈晓霞  任群  虞红  涂晓娟 《武警医学》2021,32(2):132-135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为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1—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皮肤科就诊的银屑病患者,采用中文版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调查表(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估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武警某部在职干部健康状况并筛查现役干部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7月对武警某部269名在职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相关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女干部平均年龄大于男干部,但血尿酸(uric acid,U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均低于男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干部年龄大于基层干部[(39.01±6.99)岁vs(35.73±4.94)岁],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e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于基层干部[(1.52±0.40)mmol/L vs(1.24±0.23)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干部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优于男干部,机关干部优于基层干部,提示掌握更多医学保健知识可能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为制定合理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根据筛选条件选择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多阶段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医疗方式给予技术支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提问。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三阶段心理干预(常规心理干预期、家庭及小组情绪调控期、家庭内互助干预期),干预方法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阶段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基线期两组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及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CD3+CD4+较常规治疗组增高(t=2.15, P<0.05),CD8+CD28- 干预组较常规组下降(t=2.0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干预组内,三阶段心理干预较单独一阶段干预后的CD3+CD4+细胞增高(t=3.51, P<0.01), CD8+CD28-降低(t=2.1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晚期肺腺癌患者经合理心理干预后免疫状态得到改善,心理干预时间的延长及家属社会因素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鞠双双  王英 《武警医学》2018,29(12):1148-1150
  目的 了解武警部队官兵的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南方、北方地区武警某部官兵255名和138名,共393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了解官兵的生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精神健康状况。结果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入伍时间的武警官兵自测健康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南方地区组的总体健康评分(360.01±52.16)高于北方地区评分(335.35±4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年龄组的总体健康评分(356.05±51.16)高于26~34岁年龄组评分(334.07±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伍时间在2001—2011年的健康评分(337.66±44.13)高于入伍时间在2012—2017年组的评分(357.15±5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警官兵的总体健康良好,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入伍时间的武警官兵健康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药物联合正念减压治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06至2019-05入院的GA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精神科心理指导及系统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正念减压疗法,治疗时间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6],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SDS、HAMA总分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SAS、SDS、HAMA总分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各因子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正念减压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更能缓解GAD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睡眠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视角探讨武警某部青年官兵孤独感、自我同情与压力后成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自我同情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对武警某部690名官兵进行测量调查。结果 (1)孤独感与自我同情(r=-0.63,P<0.01)、压力后成长(r=-0.39,P<0.01)呈现负相关,自我同情与压力后成长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2)孤独感可以负向预测压力后成长(β=-0.247,P<0.001),自我同情的正念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压力后成长(β=0.302,P<0.001);(3)孤独感通过自我同情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压力后成长(t=-5.520,P<0.001,t=5.035,P<0.001)。结论 孤独感能负向预测压力后成长,自我同情的正念维度可以正向预测压力后成长,自我同情在孤独感和压力后成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流式细胞仪分析指标与传统感染指标在早产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早产儿72例,依据诊断结果分为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38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和CD64,免疫比浊分析法测定hs-CPR,光化学染色检测血小板,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以后用WBC代表),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CD11b、Hs-CRP和CD6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t=8.88,P<0.01;t=22.62,P<0.01;t=24.79,P<0.01);CD11b灵敏度为0.90,特异性为0.98,阳性预测值为0.98,阴性预测值为0.98。结论 外周血CD11b阳性细胞对早产儿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高于hs-CPR和CD64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基层官兵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2016-07至2018-06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治疗的27例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29岁,平均(22.6±3.2)岁,病程6~18个月,平均(8.6±2.4)个月,左侧12例,右侧15例,其中合并轻度扁平足5例。采用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资料进行整理,正位X线片测量距舟覆盖角、距骨第2跖骨角,侧位X线片测量距骨第1跖骨角(Meary角)、跟骨倾斜角(Pitch角),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功能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量化。结果 本研究中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0.7±4.2)个月;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患足疼痛症状消失21例,明显缓解6例;27例足活动范围均正常。距舟覆盖角由术前平均18.81°±2.66°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3.2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8,P<0.001);距骨第2跖骨角由术前平均14.41°±2.41°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7.07°±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87,P<0.001);Meary角由术前平均3.07°±1.07°减少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81°±0.7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7,P=0.110);Pitch角由术前平均20.89°±2.9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21.89°±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7,P=0.056);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15±1.03)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平均(1.52±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60,P<0.001);AOFAS中足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47.19±5.31)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平均(86.6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39,P<0.001)。结论 采用改良Kinder手术治疗基层官兵Ⅱ型疼痛性足副舟骨,疼痛缓解明显,并发症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对重症肺炎所致呼吸衰竭患者通气状况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 50例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比较两组通气状况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介质含量。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82.32±9.34)mmHg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5.52±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9±7.78)mmHg和(90.01±9.0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t为2.150~6.161,P均<0.05);心功能指标:观察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为3.284~5.022, P均<0.05);炎性介质含量: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低于对照组(t为11.928~19.9444,P均<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能够改善通气状况及临床症状,缓解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刘美荣 《武警医学》2018,29(11):1036-1039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01至2016-12入院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5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观察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性(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0、31.852,χ2=31.097,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及机械通气、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8、8.020、5.113、19.051,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时配合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