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了解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为超重肥胖相关预防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济南市7所特殊教育学校的295名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使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评价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结果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8.98%,22.71%,其中男生分别为21.39%,24.39%,女生分别为13.83%,19.15%.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6~18岁年龄段学生超重率最高,为26.98%;10~12岁年龄段学生肥胖率最高,为23.46%.不同年龄段学生超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智障学生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分别为26.42%和31.13%.不同智障程度学生超重、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济南市6~18岁智力障碍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处于较高水平.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家庭等应对此给予重视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及其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症状如不加以控制会持续到成年阶段,增加心血管、代谢系统疾病的风险.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更有效地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3-2017年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随机抽取6所小学、3所初中和3所高中,监测所有在校学生2013-2017年5年间的身高及体重。结果 2013-2017年6~18岁儿童青少年共监测94 868人次,超重率为13.31%,肥胖率为9.60%;男生超重率和肥胖率(17.60%和12.43%)均高于女生(10.27%和5.93%);近5年来男、女生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男、女生超重率峰值分别出现在10~12岁和13~15岁年龄组,而肥胖率峰值均在6~9岁组。结论 2013-2017年深圳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地区5 658个 7~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2%、8.48%;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各年龄组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超重、肥胖性质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父母肥胖史、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吃油腻食物及甜食、进食速度、出生时体重、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 【结论】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水平及分布特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21 198名2~18岁人群的体重指数数据,分别采用中国(WGOC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2000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IOTF标准)推荐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体重指数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北京市2~18岁儿童青少年合并超重(包括肥胖)检出率、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8.6%和8.1%(CDC 2000标准),17.4%和5.1%(IOTF标准);根据WGOC计算的7~18岁合并超重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是20.9%和8.9%.学龄儿童(6~18岁)的合并超重率高于学龄前儿童(19.8%:14.8%,CDC 2000标准);学龄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26.7%:16.5%,WGOC标准),城市高于农村(27.0%:15.9%,WGOC标准);学龄前儿童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有1/5的儿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居国内最高水平.儿童青少年肥胖已经成为北京市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和体能素质的影响,为加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区3所中小学1090名学生,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检测细则》测量学生身体形态和体能素质数据;采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评定超重和肥胖;采用1997年瑞文测验联合型(CRT-RC2)图册,测量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超重肥胖与非超重肥胖学生的智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智力水平人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监测的所有运动项目上,2组学生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智力水平和体能素质都显著低于非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分析流行趋势,为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宝山区2013—2019年中小学生普查体检数据,共纳入533 41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的体质量指数(BMI)参考值作为判定标准,计算不同性别、不同学段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37%和14.26%,随后两年略有下降,2016—2019年有所增长,至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6.97%和16.50%。2013—2019年超重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62.65、504.82,P<0.001),2017年定基比增长速度最快(超重:6.18%,肥胖:15.60%)。7年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0.66%、2.29%。小学阶段肥胖率较高,初中阶段超重率突出,高中阶段超重率和肥胖率增速最快。结论 2013—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分析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变化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09-2018年上海市连续10年的学生常见病监测项目横断面调查数据,选取资料完整的523 11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超重和肥胖判定标准采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儿童青少年生长参照标准(WHO标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变化趋势,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 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9.37%、10.78%,男生分别为22.33%、16.27%,女生分别为16.31%、5.13%,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男生均高于女生(超重:χ2=253.26,P<0.001;肥胖:χ2=1 404.73,P<0.001)。调整年龄、性别后,超重和肥胖率分别由2009年的16.94%、9.22%增加至2018年的19.37%、10.78%(P趋势<0.001)。结论 2009-2018年上海市6~17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超重和肥胖率均呈增加趋势,增长速度放缓,但仍处于流行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3~7岁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的变化情况,评价城乡儿童生长发育趋势差异。方法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00—2020年间5次国民体质监测,共计纳入31 117名3~6岁儿童,计算生长发育指标,采用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20年北京市学龄前儿童生长迟缓、低体重、消瘦率分别从1.5%、1.4%、0.9%下降到0.6%、0.6%、0.8%,超重率、肥胖率从17.1%、4.8%上升到20.1%、9.6%。2020年城乡男女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均低于1%,2010年后农村男女童肥胖率超过城市男女童,2014年后农村男女童超重率超过城市男女童。趋势检验显示2000—2020年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生长迟缓、低体重P<0.001),超重、肥胖率上升(P<0.001);城市女童呈两极化趋势,消瘦率上升(Z=2.426,P=0.015),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Z=3.405,P=0.001)。结论 农村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率下降,超重肥胖率持续增高反超城市儿童,需要有效的营养政策和健康战略应对儿... 相似文献
13.
张垚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2):178-182
目的 分析2012-2017学年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做好本区中小学肥胖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2012-2017年间5学年学生体检数据,分析超重、肥胖变化趋势。结果 2017年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90%、18.00%,男生高于女生。5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城镇高于乡村、男生高于女生,二者平均增长速度乡村高于城镇。超重检出率初、高中高于小学,肥胖检出率初中、小学高于高中。高中超重、肥胖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分别为1.99%和5.23%。利用社会时间序列建模分析预测,2022年通州区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4.42%、14.07%。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7~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016-2017学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前四年明显升高,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有效降低超重肥胖检出率,控制平均增速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年抽取河南省内7个市6~17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共计19 390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超重肥胖检出率为42.3%,其中超重4 415人(22.8%),肥胖3 790人(19.5%)。其中10 390名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0%和20.8%,9 000名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2.5%和18.1%,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小学生的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亲超重(OR=1.842),母亲超重(OR=2.586),儿童青少年喜爱吃甜食、膨化食品(OR=3.161),进食速度过快(OR=3.268),经常在外就餐(OR=1.882),每天看电视、玩手机时间超过2 h(OR=2.376),每天睡眠时间不足(OR=2.64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避免超重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临床干预及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的385名3~18岁的儿童、青少年(对照183人、超重116人和肥胖86人)纳入本研究,比较其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超重、肥胖三组间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浓度逐渐升高,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尿酸(UA)、空腹胰岛素(Fins)、HOMA稳态模型(HOMA-IR、HOMA-β)均逐步增高(P<0.05)。且在超重肥胖人群中,有15.30%的儿童、青少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根据TSH浓度分组后,高TSH组肥胖率显著升高(P<0.01)。随着TSH的升高,ALT、谷氨酰转肽酶(GGT)、TG呈升高趋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呈下降趋势(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显示TSH并不独立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结论 在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人群中会出现如肝酶、血脂、尿酸升高等代谢异常,同时在肥胖少儿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异常,TSH的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TSH升高可能是肥胖出现后产生的适应性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超重和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太原市5所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 582名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5%和9.4%,男童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童,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独生、父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母亲学历、银屏活动次数和出生体重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太原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较高,儿童超重和肥胖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国内外儿童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政府和教育部门制定儿童肥胖干预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2年9月-2014年9月开展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儿童心血管疾病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分课题济南调查点。共纳入济南市城区7 840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使用中国标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标准、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OTF)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描述济南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并计算加权kappa值(kw)比较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结果采用4种BMI筛查标准,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21.0%(中国标准)、17.2%(CDC标准)、21.0%(IOTF标准)和22.1%(WHO标准),肥胖率分别为19.9%(中国标准)、17.4%(CDC标准)、12.4%(IOTF标准)和18.6%(WHO标准)。无论采用何种标准,男生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6~11岁组肥胖率显著高于12~17岁组。中国标准与三种国际标准即CDC、IOTF和WHO标准之间的一致性很好,kw值分别为0.88、0.80和0.91。结论济南市城区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严峻,主要集中在男童和6~11岁儿童,提示相关部门应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群体综合干预措施对超重、肥胖的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及体重的影响,减少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超重、肥胖的学龄前儿童按自愿参加的原则分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综合群体干预,措施包括膳食调整、行为矫正、运动处方、健康教育。一年后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干预后研究组儿童28.5%由肥胖转为正常或超重,高于对照组的4.5%(χ2=8.147,P<0.05);干预后干预组Kaup指数平均下降1.5,而对照组平均上升1.3,差异具有显著性(t=5.97,P<0.05),同时对儿童的身高发育没影响。【结论】以膳食结构调整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对防治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状况,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长沙市12~18岁青少年的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认识青少年肥胖问题的严峻性,为制定控制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9-12月期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12所中学和12所高中,共纳入13~18岁中学生16 843名,并按照WHO的要求测量体重和身高。结果 本次研究的中学生共16 843名,超重人数1 703名,超重率为10.11%,肥胖人数838,肥胖率为4.98%,其中男女生超重率分别为952/8 149(11.68%)和751/8 694(8.64%),男女生肥胖率分别为578/8 149(7.09%)和260/8 694(2.99%)。不同性别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9,149.73,P均<0.001)。随着年龄增长男生超重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肥胖率一直呈现增加的趋势。女生超重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增加趋势,肥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 长沙市13~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高,存在性别差异,应该动员家庭、幼儿园/学校、社区在内的所有相关群体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肥胖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