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评估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血清CYFRA21⁃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二者联合 分析在 NSCL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2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68 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根据受试者工作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血清CYFRA21⁃1表达预测NSCLC患者 总生存(OS)率的最佳临界值。通过Kaplan⁃Meier 曲线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CONUT评分与血清CYFRA21⁃1表达在NSCLC患 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基于血清CYFRA21⁃1表达的临界值(4.05 ng/ml), 将所有NSCLC患者分为CYFRA21⁃1高表达(≥4.05 ng/ml, n=99)与低表达组(<4.05 ng/ml, n=69)。血清CYFRA21⁃1表达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61 (95%CI=0.553~0.770), 敏感度为78.1%,特异度为58.9%。Kaplan⁃Meier曲线展示CYFRA21⁃1高表达与低表达者的3年OS率分别为78.7%和9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2= 5.966, P=0.015),血清CYFRA21⁃1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佳。此外,高CONUT评分与NSCLC患者不良预后相关, CONUT<2分与CONUT≥2分者的3年OS率分别为88.4%和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7.526, P=0.006)。与其他患者相比,CONUT ≥2分且血清CYFRA21⁃1高表达者预后最差。单、多因素Cox分析的结果表明T分期(HR=2.382; 95%CI=1.141~4.969, P=0.021)、淋巴 结转移(HR=2.451; 95%CI=1.206~4.982, P=0.013)、CONUT评分(HR=2.636, 95%CI=1.301~5.344, P=0.007)及血清CYFRA21⁃1表达水 平(HR=2.481; 95%CI= 1.071~5.748, P=0.034)是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列线图 预后预测模型,该模型的C⁃指数为0.768(95%CI=0.678~0.859)。结论 术前CONUT评分与血清CYFRA21⁃1表达水平是NSCLC患者 的独立预后因素,二者的联合分析或许能够为患者的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卵巢癌化疗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对患者化疗反应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肿瘤科治疗且随访至2022年12月的卵巢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CONUT、PNI的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截断值作为依据,依据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低CONUT组(CONUT<5分,n=74)与高CONUT组(CONUT≥5分,n=86)。依据PNI将患者分为低PNI组(PNI<40,n=78)与高PNI组(PNI≥40,n=82)。收集不同组别患者总生存(OS)期情况,依据患者预后情况,使用Kaplan-Meier曲线评价患者整体生存情况并分析CONUT、PNI与OS的关系。对比不同CONUT及PNI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60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95%CI33.694~36.694),共99例(61.88%)患者到达随访终点。低CONUT组与高CONUT组患者中位OS期为45个月与27个月(χ2=50.283,P<0.05),低PNI组与高PNI组患者的中位O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7 年 1 月 至 2019 年 1 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行手术治疗的 150 例 NSCLC 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生存数据,计算每例患者的 PNI 值(外 周血淋巴细胞计数×5+血清白蛋白值)。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确定 PNI 的最佳截止点,采用 Kaplan-Meier 曲 线及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评估 PNI 在 NSCLC 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结果 ROC 曲线展示术前 PNI 预测 NSCLC 患者总生存 (OS)期的最佳截止点为 42. 6,曲线下面积(AUC)值为 0. 766(95%CI = 0. 605 ~ 0. 928),敏感度为 73. 3%,特异度为 77. 8%。 基于此截止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 PNI 组(≥42. 6,n = 108)与低 PNI 组(PNI<42. 6,n = 4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 病理特征后,发现低 PNI( < 42. 6) 与高龄(P = 0. 011)、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 评分(P = 0. 041) 及肿瘤 T 分期 (P< 0. 001)显著相关。 Kaplan-Meier 曲线表明 PNI<42. 6 与 PNI≥42. 6 组患者的 3 年 OS 率分别为 65. 5%与 96. 3%,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χ 2 = 21. 922,P<0. 001),术前低 PNI 提示 NSCLC 患者预后不佳。 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 ECOG 评分(HR = 4. 192,95%CI = 1. 136~ 15. 465,P= 0. 031)、T 分期(HR = 6. 832,95%CI = 2. 014 ~ 23. 178,P = 0. 002)、淋巴结转移(HR = 2. 836, 95%CI = 1. 001~ 8. 038,P= 0. 048)与术前低 PNI(HR= 5. 069,95%CI = 1. 330 ~ 19. 317,P = 0. 017)是影响 NSCLC 患者预后的独 立风险因素。 结论 术前 PNI 或许可以作为一项评估 NSCLC 患者预后的可靠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预后营养指数(PNI)与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术 后复发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6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治 疗的133例ESCC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术前PNI与 外周血CTLA⁃4表达预测ESCC术后复发转移的最佳临界值及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 曲线评估二者对ESCC患者无复发生存 的影响,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影响ESCC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PNI与外周血CTLA⁃4表达水平预测ESCC术后复发 转移的截止点分别为48.2和0.410 ng/ml,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66 (95%CI= 0.572~0.759)与0.606 (95%CI= 0.507~0.704)。 基于截止点,发现CTLA⁃4高表达明显与组织学分级(χ2= 10.231, P=0.001)及T分期(χ2= 5.198,P=0.023)相关。与CTLA ⁃4低表达者 相比,高表达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更低(41.7% 比 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19,P=0.047)。同样,与PNI≥48.2者相比,术 前PNI<48.2提示ESCC患者预后不佳(5年无复发生存率:39.6% 比 61.3%,χ2= 6.362,P=0.01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了 PNI (HR=3.043,95%CI=1.290~7.179,P=0.011)与外周血CTLA4表达 (HR=2.250,95%CI=1.286~3.938,P=0.004)在ESCC患者中的 独立预后价值。ROC曲线显示,PNI联合外周血CTLA⁃4表达预测ESCC复发转移的AUC值为0.694 (95%CI= 0.604~0.7849), 优于 二者的单独预测。结论 PNI联合外周血CTLA⁃4表达进一步提高了对ESCC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效能,二者的联合分析或许是ESCC 患者预后评估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膀胱癌(B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全面检索自建库至2021年1月30日前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知网、万方、维普、中华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关于PNI和RC术后BC患者预后关系的文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含1273例患者的6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PNI与RC术后BC患者的OS显著相关(HR=2.0, 95%CI: 1.56~2.56);低PNI与RC术后患者的RFS、PFS和DSS有明显差异(HR=1.93, 95%CI: 1.51~2.48)。亚组分析显示中国组(HR=2.13, 95%CI: 1.62~2.81)与日本组(HR=1.78, 95%CI: 1.08~2.94)中PNI与RC术后BC患者预后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NI截断值在46.08~51.30区间内对RC术后BC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预后预测效果。结论 PNI水平与RC术后BC患者OS显著相关,低PNI可作为此类患者预后预测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术前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在评估结直肠癌(CRC)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后随访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总结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确诊的 CRC患者共 186例,根据术前 CONUT评分 分为高 CONUT组(≥3分)和低 CONUT组(≤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肿瘤病理学特征,Kaplan⁃Meier曲线比较 5年总 生存(OS)率,最后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OS的危险因素。结果 186例患者分为高CONUT组101例和低CONUT组 85例,高CONUT组患者年龄增加、体质指数(BMI)降低、预后营养指数(PNI)降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PLR)升高、TNM分期、肿瘤直径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增加(P<0.05)。高CONUT组比低CONUT组OS率 降低,不同 TNM 分期中高 CONUT 比低 CONUT 患者 OS率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18.5 kg/m2、TNM 分 期(Ⅱb~Ⅲ)和CONUT评分≥3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CONUT评分升高可能提示CRC患者手术根治性切 除后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CONUT评分能够为临床医生制定恰当的营养干预计划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营养预后指数与接受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三线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的43例三线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预后营养指数(PNI)、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等营养免疫评估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相关免疫营养指标对于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 根据总生存时间(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分析,PNI最佳临界值定义为4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PNI、AGR、血红蛋白(HGB)、NLR及LMR与患者OS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ECOG评分及PNI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低PNI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5.70个月(95%CI=4.42~6.98),高PNI患者mOS为15.77个月(95%CI=7.43~24.1),P=0.000;低PNI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为3.42个月(95%CI=2.31~4.53),高PNI患者mPFS为6.29个月(95%CI=4.96~7.62),P=0.003。结论 PNI在作为晚期结直肠癌接受替吉奥联合阿帕替尼三线治疗的生存预测方面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在宫颈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将 2016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22 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ⅠB~ ⅡA 期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中。 以 3 分为 CONUT 评分临界值,将所有患者分为 CONUT<3 分组与 CONUT≥3 分组。 采用 χ 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基 线特征的分布情况;绘制 Kaplan-Meier 曲线并计算两组患者的 5 年总生存(OS)率。 通过单、多变量 Cox 回归分析认定影响宫 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果 CONUT≥3 分组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42. 9%比 23. 7%, χ 2 = 4. 758, P = 0. 029)与 FIGO 分期ⅡA 期比例(64. 3% 比 42. 5%, χ 2 = 5. 229, P=0. 022)较 CONUT<3 分组明显更高。 Kaplan-Meier 曲线展示 CONUT≥ 3 分与 CONUT<3 分组患者的 5 年 OS 率分别为 63. 4%和 86. 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 11. 409, P= 0. 001)。 亚组分析进 一步证实 CONUT 评分可独立于 FIGO 分期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术前 CONUT≥3 分提示患者预后不佳(FIGO 分期ⅠB 期: 65. 8% 比 95. 5%, χ 2 = 7. 902, P= 0. 005; FIGO 分期ⅡA 期: 62. 7% 比 76. 1%, χ 2 = 4. 206, P= 0. 043)。 单、多因素 Cox 回归 分析表明,术前 CONUT 评分(HR= 3. 542, 95%CI = 1. 529 ~ 8. 207,P = 0. 008)、肿瘤大小(HR = 2. 668, 95%CI = 1. 158 ~ 6. 149, P= 0. 021)和盆腔淋巴结转移(HR= 3. 542, 95%CI = 1. 529~ 8. 207,P = 0. 003)是 FIGO 分期ⅠB~ ⅡA 期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 后因子。 结论 CONUT 评分是一项评估 FIGO 分期ⅠB~ⅡA 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意义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 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四川省肿瘤医院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临床资料,计 算患者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PLR)等指标,通过Spearman分析PNI与全身炎症反应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分析不同PNI水平对食管鳞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PNI与LMR呈正相关(R=0.514,P<0.001),与NLR(R=-0.401, P<0.001)和PLR(R=-0.591,P<0.001)呈负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13)、LMR(P=0.004)、NLR(P=0.018)、PNI(P= 0.017)与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相关,进一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6,95%CI=1.056~2.661,P=0.028)与PNI(OR= 0.589,95%CI=0.370~0.939,P=0.026)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NI≥45.26及年龄<65岁预示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较 好。结论PNI是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结局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联合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评分(FLM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58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Fbg及LMR的界限值,根据F-LMR评分原则将患者分为3组:F-LMR 0分、F-LMR 1分、F-LMR 2分。通过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根据ROC曲线,3.48 g/L、3.23分别作为Fbg和LMR的界值。F-LMR 0分215例、F-LMR 1分228例、F-LMR 2分146例,术前F-LMR评分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F-LMR评分、LMR及Fbg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期(DFS:HR:1.700,95%CI:1.483~1.950,P < 0.001;OS:HR:1.703,95%CI:1.486~1.952,P < 0.001)和F-LMR评分(DFS:HR:1.264,95%CI:1.077~1.484,P=0.004;OS:HR:1.301,95%CI:1.107~1.528,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术前F-LMR评分可作为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7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手术方式、病理类型、T分期、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血管浸润、淋巴管浸润、脏层胸膜浸润、化疗次数、PNI值等资料.应用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影响NSCLC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3~5年,术后复发28例,复发率15.7%.17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9.5±13.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7%、75.3%、70.2%.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χ2=6.982,P=0.004)、TNM分期(χ2=5.814,P=0.021)、血管浸润(χ2=5.942,P=0.019)、脏层胸膜浸润(χ2=7.912,P=0.001)、化疗次数(χ2=6.715,P=0.006)及PNI值(t=7.413,P=0.003),均为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经过Cox多因素预后复发危险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方式(HR=1.034,95%CI:0.726~1.513,P=0.009)、化疗次数(HR=0.301,95%CI:0.182~0.454,P=0.001)和PNI值(HR=0.2.314,95%CI:1.61~2.92,P=0.000)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NI指数是预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NI值与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几率呈正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行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血清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总中性粒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PNI)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患者术前的营养状况。根据胸部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肺组、肺气肿组和肺纤维化组)。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比较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术前营养因素。结果:低血清白蛋白、高总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低PNI患者的OS显著降低(分别为P<0.001,P=0.032,P=0.008)。同时只有低血清白蛋白患者RFS明显降低(P=0.004)。正常肺患者中,低血清白蛋白患者OS显著降低(P=0.003)。肺纤维化患者中,低血清蛋白患者RFS显著降低(P=0.035)。多变量分析表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手术切除患者OS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P=0.014与P=0.046)。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行切除术后OS和RFS的重要预后因素。血清白蛋白水平对合并肺气肿的NSCLC患者预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的预后分析。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1 月至 2020 年 6 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消化肿瘤科及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收治并接受呋喹替尼 三线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33 例,计算 PNI、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 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淋巴细 胞/ 单核细胞比值(LMR)等营养免疫评估指标。 采用 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简称 Cox 回归)及 Kaplan-Meier 曲线 Log-rank 检验评价相关免疫营养指标对于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 根据总生存(OS)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分析,PNI 最佳截止点为 46. 95;单因素 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NI、NLR 及 LMR 是 OS 的影响因素,多变量 Cox 分析显示 PNI 是 OS 期 的独立预后因素。 低 PNI 患者 1 年生存率为 9. 894%(95%CI = 8. 300~ 23. 566),中位总生存(mOS)期为 6. 700 个月(95%CI = 5. 524~ 7. 876),高 PNI 患者 1 年生存率是 42. 218%(95%CI = 22. 496 ~ 46. 378,P<0. 05),mOS 期为 11. 400 个月(95%CI = 6. 123~ 16. 677,P<0. 05); PNI 低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mPFS)期为 2. 200 个月(95%CI = 1. 278 ~ 3. 122);PNI 高的患者 mPFS 期为 3. 067 个月(95%CI = 1. 095~ 5. 039,P>0. 05)。 结论 PNI 可作为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中的预测 价值。 方法 将 2012 年 1 月至 2020 年 10 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 154 例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 基于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 CONUT 评分。 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对 CONUT 评分截止点进行分类:高 CONUT 与低 CONUT 组。 组间基线 特征分布的比较采用卡方 χ 2 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 绘制 Kaplan-Meier 曲线,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确定 CONUT 评分与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关系。 结果 ROC 曲线表明 CONUT 评分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最佳截止点 为 2. 5,曲线下面积(AUC)为 0. 689 (95%CI = 0. 577~ 0. 801)。 基于此截止点,将所有患者分为高 CONUT 组(≥3 分)与低 CONUT 组(<3 分)。 Kaplan-Meier 曲线展示两组患者的 5 年无复发生存(RFS)率分别为 69. 7%和 86.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8. 001, P= 0. 005)。 亚组分析表明,无论 TNM 分期 I 期(5 年 RFS 率:80. 9%比 96. 9%, χ 2 = 7. 946, P= 0. 005)还是Ⅱ期 (5 年 RFS:45. 6%比 68. 2%, χ 2 = 4. 589, P= 0. 048),高 CONUT 组均与乳腺癌复发转移相关,提示患者预后不佳。 单、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的结果证实,肿瘤大小(HR= 2. 184, 95%CI = 1. 062~ 4. 492,P= 0. 034)、淋巴结转移(HR = 2. 739, 95%CI = 1. 283 ~ 5. 847,P= 0. 009)与 CONUT 评分(HR= 2. 513, 95%CI = 1. 196~ 5. 280,P = 0. 015)是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的 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CONUT 评分或许可作为一项预测 HER2 阳性早期乳腺癌复发转移的有效工具,为肿瘤监测及个性化治 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和预后营养指数(PNI)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临床治疗6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确诊STBI患者100例,采用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价6个月临床预后,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获得治疗前CONUT评分和PNI评估预后不良的最佳临界值;分析 CONUT评分和PNI与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关系,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不良(mRS≥3分)53 例(53.0%),CONUT评分最佳临界值为4,PNI最佳临界值为44。CONUT评分≥4分组比<4分组,PNI<44组比≥44组患者年龄较大、格 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降低、脑疝和肺炎增多、血清白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降低(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0岁、GCS评分<6分、脑疝、肺炎、白蛋白<3.8 g/dl、总胆固醇<130 mg/dl、CONUT评分≥4分和PNI<44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6分、肺炎、CONUT评分≥4分和PNI<44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CONUT 评分和PNI对STBI患者临床治疗6个月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中CONUT评分≥4分和PNI<944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了预后营养指数(PNI)对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预后及一线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2年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化疗科接受一线化疗的83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计算PNI值;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PNI预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总生存(OS)的最佳截止点;根据最佳截止点将患者分为低PNI组(34例)与高PNI组(49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及Kaplan-Meier曲线研究PNI对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ROC曲线,确定PNI最佳截止点为43.10。PNI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一线化疗的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及OS显著相关。全组患者的mPFS和中位总生存时间(mOS)分别为4.61(95%CI=3.92~5.30)和9.05(95%CI=8.20~9.89)个月。低PNI组与高PNI组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客观缓解率分别为5.9%和32.7%(P<0.05)。低PNI组与高PNI组的患者mPFS分别为2.96个月(95%CI=2.53~3.47)与5.67个月(95%CI...  相似文献   

17.
黄海  彭健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2):1450-1453
  目的  研究胆囊癌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并分析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诊治的63例胆囊癌患者的生存预后。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明确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并分析PN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PNI≤50、鳞癌、肝脏侵润及胆总管的侵犯为OS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中发现只有淋巴结转移状态(HR=4.495,95%CI=2.380~8.488,P < 0.001)及PNI(HR= 0.195,95%CI=0.098~0.389,P < 0.001)仍对OS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PNI在中青年组(年龄≤65岁)的患者中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相较于在老年组中(年龄>65岁)更为显著(中青年组:P=0.011;老年组:P=0.078)。  结论  PNI对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NI≤50的患者其预后显著差于PNI>50的患者,在中青年组患者(年龄≤65岁)中这种差别更为显著。PNI有潜能作为一个评价胆囊癌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新证据,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全面地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   相似文献   

18.
颜波  常媛媛  杨晓华  叶敏 《肿瘤学杂志》2023,29(11):934-941
摘 要:[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组53例2017—2018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并病理确诊的ⅢA期NSCLC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临床因素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SCs标志物(OCT4、SOX2、CD44、ALDH1A1)在NSCLC中的表达,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将CSCs标志物高H评分、年龄和微乳头成分6项指标进行累加评分,定义为肿瘤干性指数。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肿瘤干性评分与NSCLC患者OS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48,95%CI:1.092~2.474,P=0.031)、微乳头成分(HR=2.720,95%CI:1.267~5.842,P=0.011)和CEA水平(HR=1.008,95%CI:1.000~1.015,P=0.040)与OS 显著性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CT4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在肺腺癌中,OCT4高表达组预后较差(P=0.004)。SOX2、CD44、ALDH1A1对肺癌预后的影响不明显。肿瘤高干性评分与OS显著性相关(HR=2.212,95%CI:1.245~3.676,P=0.024)。[结论]在肺腺癌患者中,OCT4高表达和肿瘤高干性指数可能与预后差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术前碱性磷酸酶和前白蛋白比值(alkaline phosphatase to prealbumin ratio,APR)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42例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PR的cut⁃off值,并根据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高APR组(APR≥cut⁃off值)和低APR组(APR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APR是影响HCC患者肝切除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6,95%CI:1.323~2.047,P<0.001)。结论 术前高APR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作为HCC患者肝切除术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炎症指数(system inflammation index,SII)、系统炎性标志物(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IM)和白蛋白与牙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首次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0例牙龈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PNI、SII、SIM和白蛋白预测牙龈癌预后的最佳临界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术前PNI、SII、SIM和白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牙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PNI、SII和SIM和白蛋白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46.03、478.37、1.02和40.5 g/L。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较晚的TNM分期(HR 2.873;95% CI 1.598~5.166;P<0.000 1)、较低的PNI值(HR 0.414;95% CI 0.223~0.770;P=0.005)、较高的SIM值(HR 2.391;95% CI 1.329~4.299;P=0.004)以及低水平的白蛋白(HR 0.425;95% CI 0.203~0.888;P=0.023)是牙龈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晚的TNM分期(HR 3.324;95% CI 2.055~5.089;P<0.000 1)和低PNI值(HR 0.457;95% CI 0.296~0.705; P<0.000 1)是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仅低水平的PNI是影响牙龈癌患者3年总生存期和3年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随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