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勇  刘怡辰  综述 《心脏杂志》2013,25(1):110-112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发生日见增多,涉及植入物本身和导管感染以及囊袋、心内膜、动静脉软组织及血流感染等类型。这些救命装置感染的发病机制与多因素有关,诊断需要综合局部和全身症状、体征、食道和经胸超声及多途径(组织、分泌物、导管、血液)细菌培养等多方面来决定。治疗的关键策略包括是否需要移除感染的CIED装置、抗感染治疗疗程、是否需要植入新的CIED装置及其植入时机;作者提出了CIED感染的3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体外电复律治疗对心脏植入型电子装置(CIED)的远期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中心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植入CIED伴房颤并接受体外电复律患者(电复律组)和植入CIED非房颤患者(对照组),电复律组接受体外电转律(前后位电复律方式,距离CIED装置≥8 cm,双相波直流电同步电复律200 J),在电复律前、电复律后1、6及12个月测试CIED装置及电极参数。对照组,在入选即刻,入选后1、6及12个月测试CIED电极参数。结果入选并完成随访共43例CIED患者,其中电复律组21例,对照组22例。按照规范的电复律操作,选择200 J高能量放电,单次房颤转律成功率达100%,未造成CIED系统故障和失灵,通过一年观察,与基线比较,电复律组CIED电池性能及电极各参数稳定。与对照组比较,电复律组的心房电极阻抗在1、6及12月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心室电极阻抗仅6个月时存在显著差异,起搏阈值和感知参数无差异,未发生任何参数变化而导致的临床不良事件。结论接受房颤电复律治疗的CIED患者,按照规范的体外电复律操作,初始200J高能量,复律成功率高,不造成CIED影响。  相似文献   

3.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CIED植入适应证范围的逐渐扩大,CIED植入量逐年增加。但对于临床终末期患者,ICD或CRT联合ICD不但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反复的电除颤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临终患者CIED的管理成为影响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问题,现就临终患者CIED的缓和医疗现状和临床管理决策中的影响因素以及临床处理策略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植入式电子装置(CIED)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多个领域。植入CIED过程中,影像学工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CIED治疗的长期随访过程中,影像学工具也能提供许多信息,有助于临床诊断、病情判别、故障排查以及后续治疗选择。CIED的影像表现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需要植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CIED)人群的增长和心血管病抗栓治疗的普遍应用,CIED围手术期抗栓治疗策略受到关注。血栓栓塞高危患者,将同时面临CIED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和血栓栓塞事件两方面的危险。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还影响到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和经济费用。目前指南推荐血栓栓塞高危患者手术期间应用肝素替代治疗,但临床目前证据认为肝素桥接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增加囊袋血肿危险,继续应用抗凝药物及短期停用氯吡格雷继续阿司匹林是较为安全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化研究来探索及验证理想抗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需评估患者的基本临床情况及合并疾病,发展个体化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的使用,已经成为治疗各型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永久性起搏器(PPM),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随访发现CIED术后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狭窄、闭塞及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因肺栓塞死亡.然而,目前对于CIED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等问题尚无统一意见.本文根据现有文献,对以上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MRI)兼容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植入后允许有条件的行MRI检查。有研究显示CIED行急诊头颅MRI检查对急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是可行的、安全的。国内多家大的医院研究数据显示MRI兼容CIED植入后MRI检查率低于国外研究的数据。目前国内外研究均证实MRI兼容CIED植入后行MRI检查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是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本文就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伴有心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心肌收缩力调节器(CCM)治疗不伴QRS波增宽的慢性心衰、迷走神经刺激仪(VNS)在心衰中的应用以及利用CIED协助进行慢性心衰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前景进行了阐述, 以期进一步推动CIED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植入电子装置(CIED)感染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心脏中心1817例植入起搏器和除颤仪患者中出现CIED感染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探讨治疗方法。结果发生CIED感染16例(0.88%),其中起搏器囊袋感染15例(93.75%)。均进行起搏器囊袋清创聚维酮碘浸泡消毒。重置原起搏器于胸大小肌之间9例,复发6例(66.7%),显著高于取出原起搏器患者(12例,复发率为0)。取出原起搏器和保留起搏导管8例,取出原起搏器和经皮拔除起搏导管4例。无感染和拔管相关的死亡。CIED感染者相关住院次数、住院治疗天数为(2.4±0.5)次、(41±18)d,非感染者为(1.0±0.1)次、(13±3)d。结论完全移除CIED是成功治疗CIED感染的关键。若无并发导管相关感染,保留导管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吸收抗菌封套在预防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患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9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医学中心接受可吸收抗菌封套(TYRX)的CIED植入术患者, 术前0.5 h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中规范无菌操作, 术中以可吸收抗菌封套包覆CIED, 观察CIED相关感染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2例患者, 其中男13例, 年龄(68.17±11.06)岁。随访(7.9±5.6)个月, 未观察到CIED感染、CIED系统和手术相关并发症, 未观察到因可吸收抗菌封套聚合物或抗生素过敏而导致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可吸收抗菌封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 且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