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于治疗AS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见效时间较短,相对柳氮磺吡啶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 BASDAI )评分、关节肿胀程度、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水平( CR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AS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予以依那西普(50mg,1次/周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15mg/周)和柳氮磺吡啶(1.5~2.0g/d)联合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疗程12周后评价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实验室炎症反应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BASDAI、BASFI评分等,随时记录观察期间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与各自基线相比,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BASFI评分明显改善,ESR、CRP、PLT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患者降低依那西普用药频率继续使用,病情维持稳定。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未发现结核、病毒性肝炎感染等情况。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强直性脊柱炎7年,未予正规治疗,2018年9月开始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第1个月25 mg biw,第2个月25 mg qw,第3个月以后25 mg qow,病情缓解,患者无炎症性肠病的个人或家族史。2019年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未予治疗,休息1周后自行好转。  相似文献   

6.
戴森华 《安徽医药》2017,21(8):1511-1514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破坏及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 纳入门诊及住院确诊为AS病人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rh TNFR:Fc+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疗程为2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骨钙素(OC)、C端肽(CTX)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基(RANKL)、骨保护素(OPG),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AS病人骨盆片评分采用Bath AS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选取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两个时间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OC均较治疗前表达升高,且治疗组表达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TX均较治疗前表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OPG均较治疗前表达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RANKL均较治疗前表达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rh TNFR:Fc治疗AS继发骨破坏可有效的降低骨代谢,促进骨形成,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
《抗感染药学》2017,(3):640-643
目的:评价依托考昔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剂(益赛普)联用患者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A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益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托考昔治疗;治疗后第0、2、6、12周4个时间点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评分值、及实验室检查项目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活动指数(BASDAI)、总评分值、脊柱痛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治疗后第2、6、12周时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第6、12周时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依托考昔与益赛普治疗难治性AS患者起效较快,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及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100例骨代谢异常患者,年龄为40~59(51.3±7.6)岁,病程为12~41(29.5±14.1)个月,其中男性23例,女性77例,且所有患者DAS28评分>2.6,均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及N-端前肽(PIN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CTX-I)评估骨代谢情况。根据初始骨密度检测结果,分为类风湿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组(A组,58例)及类风湿关节炎伴骨量减少组(B组,42例),A、B组各随机分为两组,A组分为A_1组(29例)和A_2组(29例),B组分为B_1组(21例)和B2组(21例),其中A_1和B_1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皮下注射biw×6个月,后改为25mg qw×6个月)+甲氨喋呤(15mg qw)+叶酸片(10mg qw)+硫酸羟氯喹(0.2bid)+钙尔奇D(600mg qd)+阿法骨化醇(0.5μg qd)治疗,A_2和B2组给予甲氨喋呤(15mg qw)+叶酸片(10mg qw)+硫酸羟氯喹(0.2bid)+钙尔奇D(600mg qd)+阿法骨化醇(0.5μg qd)治疗,A_1、B_1组为观察组,A_2、B2组为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检测股骨颈、颈椎、大转子、Ward三角骨密度值,同时检测PINP、CTX-I水平、并计算DAS28评分。结果:与A_2组比较,A_1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DAS28评分、平均病程、平均发病年龄及初始PINP、CTX-I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转子初始骨密度值明显低于A_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_1组股骨颈、Ward三角在治疗6、12个月后骨密度值均高于同期A_2组,颈椎在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值高于A_2组,大转子在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值低于A_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6、12个月后,A_1组PINP水平均低于同期A_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_1组CTX-I水平较同期A_2组降低,尤以12个月后更为显著(P<0.05);与B2组比较,B_1组在性别构成比、平均发病年龄及初始PINP、CTX-I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B_1组DAS28评分较B2组高,平均病程较B2组短,大转子初始骨密度值低于B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_1组股骨颈、颈椎、Ward三角在治疗12个月后骨密度值高于同期B2组,大转子在治疗6个月后骨密度值低于B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6、12个月后,B_1组PINP水平均低于同期B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_1组CTX-I水平较同期B2组降低,尤以12个月后更为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可有效阻止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量丢失,改善该类患者异常的骨代谢,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效果可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65-66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S患者按临床症状分为早、中和晚期三个组,每个组分别接受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治疗和rh TNFR-Fc单药治疗,治疗12周,对比不同疗法的组间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的AS疗效评价标准20%(ASAS20)改善率分别为78.7%和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和中期AS患者中联合治疗组ASAS20改善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治疗AS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早中期AS患者采取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2例的对照组(经甲氨蝶呤治疗)和45例的观察组(经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炎性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晨僵、关节疼痛数、20 m步行时间均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指标类风温因子(RF)、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均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6、TNF-α标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IL-10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可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炎性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对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具有膝关节炎的24 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腔穿刺,注入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25 mg与复方倍他米松7 mg,注射前及注射后4 周与8 周评估关节病变情况.结果:注射治疗4 周与8 周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治疗后4 周及治疗后8 周患者膝关节平均滑膜厚度分别为(6.7 ± 2.0)、(5.8 ± 2.2)、(4.2 ± 2.3) mm,膝关节滑膜增厚明显减轻,治疗前与治疗后4 周乃至8 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联合复方倍他米松可减轻关节炎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对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6周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52例AS患者随机接受6周的每周2次益赛普(25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后6周均接受益赛普治疗,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结果益赛普治疗后第1周,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即较基线时下降(P<0.05),并且有1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益赛普治疗使AS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要高于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临床分析表明白细胞减少与益赛普的疗效无关。同时还发现益赛普治疗可改善AS患者的贫血状态,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小板。结论益赛普治疗AS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患者血液系统的变化,有必要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3.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Fc fusion protein (rhTNFR-Fc) administered via subcutaneous (SC) injection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and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Methods:

Thirty-two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a single SC injection of 12.5, 25, 37.5, or 50 mg of rhTNFR-Fc. Twenty mal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seven consecutive SC injections of rhTNFR-Fc at either 25 mg twice a week (BIW) or 50 mg once a week (QW).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PK)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obtain PK parameters of rhTNFR-Fc by the NONMEM method.

Results:

The data were best described by a one-compartment model with lag time. We found that gender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pparent clearance (CL/F), with the male CL/F ratio being only 0.665 times the female ratio;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F) of multiple dosages of rhTNFR-Fc was only 0.674 times that of a single dosage. The outcome parameters were CL/F (female: 0.168 L/h, male: 0.110 L/h), the 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F: 15.5 L),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 (Ka) (single dosage: 0.0605 h−1, multiple dosage: 0.0408 h−1), and the lag time (Tlag: 1.03 h). The inter-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the CL/F, Vd/F, Ka, and Tlag were 33.3%, 42.7%, 55.6%, and 81.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hinese females have a higher CL/F than Chinese males, and multiple dosings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absorption of rhTNFR-Fc (SC). The population PK parameters of rhTNFR-Fc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with AS were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for subjects in published American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对应用英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依那西普(etanercept)治疗期间及随访过程中AS患者所发生的全部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等进行总结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术语命名(WHOART)系统进行分类,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英利昔单抗治疗63例AS患者中,21例(33.33%)患者发生了至少43例次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2例患者发生严重的皮炎伴脱发,1例在第3次输注药物过程中出现输注反应。共有142例AS患者入选依那西普临床试验,随机分配,治疗组70例,安慰剂组72例,双盲治疗期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17%和4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分别为20.83%和38.57%;开放治疗期内全部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安慰剂组和依那西普组分别为41.67%和32.86%,两组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分别为40.28%和30.00%;依那西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注射局部反应、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和呼吸道感染等。结论:短期临床观察显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英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治疗AS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减量方法。方法对入选的48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接受益赛普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当疾病得到缓解(BASDAI<2;ESR男<15mm/h,女<20mm/h;CRP<0.8mg/dl;PLT<300×109/L),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逐渐减量。如果减量使患者症状加重或ESR、CRP、PLT计数等炎性指标反弹至异常水平,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并于下次复查时评估以确定益赛普的剂量。A组患者同时接受柳氮磺吡啶(SSZ)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5tid,第2周增至0.5bid,第3周增至0.75bid,第4周增至1.0bid维持至第24周。结果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使用推荐剂量的益赛普即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起效快,缓解率高,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情获得缓解的病例从第3个月起减量至25mg每周1次,至第4个月末评估疗效,达到ASAS20的百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间隔逐渐延长,两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益赛普减量至25mg每2周1次后,组间差别更是达到P<0.01。结论 SSZ联合益赛普治疗AS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明显延长益赛普的用药间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骨肿瘤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抽样调查研究方法,2014年3月—2017年1月选择在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人工假体置换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辅助治疗,环磷酰胺200 mg/m2在治疗的第1~4 d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 mg/d,在术后第1~2、4~5、8~9、11~12 d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硼替佐米治疗,剂量为1.3 mg/m2,在治疗第1、4、8、11 d静脉推注,其他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的评定,观察与记录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术前与术后6个月检测TNF-α的浓度;随访至今,对比两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都显著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关节退变、囊性变、关节面塌陷、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TNF-α值都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血清TNF-α值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15.77±2.14)个月和(10.87±3.14)个月,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硼替佐米辅助治疗老年膝关节周围骨肿瘤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TNF水平,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分析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接受临床治疗的46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2组的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评价这几项指标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MIF、IL-23、RANKL、OPG、DKK1分别为(25.40±10.87)ng/ml、(374.88±37.21)pg/L、(21.50±16.59)pg/L、(5.02±1.58)pg/L、(0.72±0.15)ng/m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4.03±0.77)ng/ml、(179.79±20.14)pg/L、(7.56±1.15)pg/L、(1.87±0.29)pg/L、(0.12±0.03)ng/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分别为(40.24±26.24)mm/h、(4.76±3.38)mg/L,与对照组健康者的(8.25±0.51)mm/h、(2.57±0.32)mg/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MIF、IL-23、OPG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呈正相关关系(P<0.05),试验组患者的RANKL、DKK1与疾病活动因子ESR、CRP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结论 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在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明显上升,而且与疾病活动因子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利敏 《安徽医药》2018,22(8):1579-1581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在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中对骨及软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AS患者63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来氟米特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以及钙剂.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骨桥蛋白(OPN)的含量及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OMP(4.29±1.41) μg·L-1、TRACP-5b(38.26±13.47) ng·L-1、OPN(26.90±11.07) μg·L-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COMP(7.48±3.20) μg·L-1、TRACP-5b(49.10±14.10) ng·L-1、0PN(35.51±13.63) μg · L-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COMP(6.91 ±2.81) μg· L-1、TRACP-5b(44.80±10.50) ng·L-1、OPN(32.90±11.69) μg·L-1 (P <0.05);治疗前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ES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CRP(6.10±1.42) mg·L-1、ESR(41.42±15.86) mm·h-1较对照组[(25.24±10.68) mg· L-1(50.23±16.35) mm·h-1]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阿仑膦酸钠在AS治疗中,能够抑制患者骨吸收和软骨破坏,使AS患者的骨及软骨代谢异常得以改善,在病情控制中起到一定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Ⅰ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CITP)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减少或延缓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他汀类治疗组(阿托伐他汀10mg/d)及常规治疗组,每组19例。随访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的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大小。结果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因转氨酶增高停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水平及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TNF-α、IL-6、MMP-9和CITP的水平,延缓老年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早期干预治疗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59例NS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给常规治疗);B组(20例给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20mg/d);C组(19例为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40mg/d)。NS患者在治疗7d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结果NS患者的血清CRP、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0mg/d和40mg/d辛伐他汀治疗7d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而以40mg/d辛伐他汀组作用更明显;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患者血清CRP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1),CRP和TNF-α与血脂水平不相关。结论N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早期辛伐他汀治疗可降低NS患者的血清CRP和TNF-α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NS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