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诱导的Ⅱ型血小板减少症(HIT)患者的药学服务要点,从而为临床药师参与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急性肺栓塞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导致Ⅱ型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及药学监护。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并结合本病例进行相关性评价,帮助临床医生制订治疗方案。结果 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安全有效,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充分发挥药学专业特长,积极参与临床Ⅱ型HIT患者的治疗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后,临床药师在患者后续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和实施个体化用药监护的药学实践模式.方法:本院收治了1例肿瘤合并血栓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降低.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及时分析和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师制定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并对...  相似文献   

3.
《中南药学》2020,(1):134-137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依替巴肽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依替巴肽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特点、机制、预防和处理建议。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出现血小板减少者,应根据患者疾病、用药情况及血小板减少的特点,准确判断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并及时予以正确处理。临床医师及药师应关注依替巴肽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期间加强血小板计数监测和出血反应的监护。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12):1792-179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肺曲霉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曲霉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分别从抗细菌药物和抗真菌药物选择、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实施全程药学监护,提出药学建议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23 d后出院。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助医师完善用药方案,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依诺肝素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3岁男性患者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4000 U,2次/d皮下注射)。术前及术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均正常。术后第2天血小板计数为41×10^9/L,给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皮下注射(1.5 mg/次,1次/d)。术后第3天血小板计数为22×10^9/L,遂停用依诺肝素钠。术后第4、5天血小板计数分别为45×109/L、59×10^9/L。第6天复查,血小板计数为128×10^9/L。  相似文献   

6.
范鸣 《药学进展》2007,31(3):143-143
在美国,肝素钠注射剂产品的标签上最近补充了一则警告语,提示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症(HIT)可能延迟发生,进一步建议用此类产品时应密切监测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症出现,若血小板计数跌至100000/mm3以下或血栓形成复发,则此肝素产品应立即停用,考虑改用其他抗凝药。先前肝素产品标签上也有关于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警告语,而此次修订的新警告语还强调,HIT为一种抗体介导的严重不良反应,由不可逆的血小板凝聚所致,并可进而发展为静脉和动脉血栓形成,即所谓肝素致血小板减少与血栓形成(HITT)。这些新警告语已在近期的美国FDA MedWatch网站公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与药学监护.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本病例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性评价,协助临床医生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凝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使用的干预及出院后华法林的剂量调整,对患者实施全程化的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时血小板已恢复...  相似文献   

8.
周庆秋  吴云 《药学研究》2018,37(6):365-36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发生严重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的相关药物。方法 临床药师对该例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协助制定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对症治疗方案并全程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判定替罗非班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可疑药物。经对症治疗后,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病情缓解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治疗与监护,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1例62岁女性患者,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 d入院,诊断为脑梗死。因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暂予降血压、改善循环治疗。患者所用药物中,马来酸桂哌齐特及酒石酸美托洛尔说明书中标注有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建议更换同类药物,避免加重血小板减少症状、增加出血风险。患者所用静脉液体中,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及前列地尔注射液发生静脉炎的不良反应报告较多,临床药师每日询问患者输液时及输液后有无血管输注部位肿胀、疼痛等反应,及时发现了患者静脉炎的不良反应并建议停药处理。经过治疗,患者肢体麻木、无力情况改善,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活动性出血,血常规检查与既往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药学监护重点及模式,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临床药师为1例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抗凝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的识别与用药建议、保肝治疗的监护等方面提供全程的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患者急性肺栓塞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血小板计数、肝功能等均恢复正常。结论:临床药师发挥药学专业特长,应用循证医学证据,积极参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帮助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莫菊彩  潘建伟  管敏慎 《医药导报》2012,31(11):1513-1514
介绍临床药师以不良反应为切入点,对肺结核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经验与体会。药师深入临床,协助医生分析调整用药方案,对患者进行病床前宣教,全程督导治疗及不良反应监测,可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使抗结核药的临床应用更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抗栓治疗方案制定及药学监护。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风险评分(GRACE)及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Crusade)进行死亡风险及缺血、出血风险评估,及时调整抗栓治疗方案。出现HIT后分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凝血功能,确定可能的相关药物因素,选择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并及时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进行剂量调整。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安全经济性,阐述出院带药选择华法林对患者的用药优势。结果 选择阿加曲班替代抗凝治疗,维持双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方案,患者情况控制平稳,未出现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需要充分了解药理学及药动学变化,可协助临床发现药物治疗相关问题。同时需加强监测,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14.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行溶栓术,给予尿激酶200 000 U,1次/6 h泵入;肝素钠12 500 U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进行24 h微量泵泵入。溶栓治疗当日血小板计数为126×109/L,第3天为99×109/L,第4天降至65×109/L。考虑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钠,改为阿加曲班抗凝,并继续应用尿激酶行第2次溶栓术。停用肝素钠后血小板计数即回升,第2、4天分别为93×109/L、113×109/L,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卵巢癌合并血栓患者药物治疗过程,综合分析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考虑可能为低分子肝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血小板逐渐恢复。临床药师在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方面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治疗方案及临床药师在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6例深静脉血栓防治患者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和药学监护,从患者的临床情况及用药史等进行分析,协助医师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医师采纳建议,6例患者均将肝素调整为利伐沙班,血小板计数完全恢复正常,平均随访6个月,未出现活动性出血和新发血栓形成。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优化抗凝药物治疗方案,为保障用药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毕月华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38-2142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有真菌感染的治疗中开展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探究其药学监护过程。方法:根据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及目前国内外最新相关诊疗指南,临床药师参与1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的全过程,协助临床医师为患儿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提出药学建议以及对患儿开展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对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伴真菌感染,结合新生儿的特殊病理生理特点,实施全面的药学监护,以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与合理使用、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等方面作为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提供患者个体化的药学服务。结论:在日常工作中,临床药师能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通过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诊疗工作,极大地促进了临床药物的安全、合理和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8.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彬  梅丹  李拥军  管珩 《中国药师》2007,10(8):822-824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与医师查房中,常见某些患者血小板减少无法解释,而部分患者发生血小板(Plt)减少前曾使用过肝素,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肝素会导致血小板减少。肝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之一,成份为硫酸氨基葡聚糖,属酸性粘多糖,多由牛肺或牛肠、猪肠、羊肠中提取,因其最初得自于肝脏故名肝素。20世纪40年代首次用于临床,60多年以来肝素广泛用于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血小板减少进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替罗非班并建议输注血小板纠正。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药物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师规范使用药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临床应用广泛,血小板减少症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但患者凝血异常不常见,临床药师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血小板动态变化的监测,注意鉴别疾病状态与药物不良反应,警惕特殊人群及特殊疾病状态的影响,保障用药安全,现针对1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经过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