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江  黄振平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11):2099-2102
目的:运用双通道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OQASⅡ)评价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对泪膜及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6/08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23例39眼。观察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 时的裸眼视力(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UCVA )、球镜度数、柱镜度数、Schirmer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tear break-up time,BUT)、客观散射指数( object scatter index,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 modulate transter function cut off,MTF cut off)及客观泪膜质量的变化。
  结果: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时的UCVA分别为0.23±0.10、0.81±0.23、0.99±0.11、1.01±0.09、0.95±0.14,戴镜后较戴镜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723.36,P<0.01);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时的球镜度数分别为-2.83±1.34、-0.63±0.82、-0.12±0.20、-0.03±0.10、-0.10±0.30D,戴镜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01,P<0.01);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时的柱镜度数分别为-0.12±0.21、-0.13±0.22、-0.12±0.21、-0.14±0.26、-0.21±0.2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58,P>0.05)。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 时的Schirmer I试验结果分别为19.05±3.67、19.13±4.60、17.60±3.39、17.51±2.86、17.56±4.40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88,P>0.05);戴镜前及戴镜后1wk, 1、3、6 mo时的BUT试验结果分别为11.15±1.81、8.90±1.93、8.31±1.84、7.00±1.78、5.95±1.49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5.11,P<0.01)。戴镜前及戴镜后1wk,1、3、6mo时的MTF cut off分别为40.89±7.04、33.47±8.61、33.48±7.38、33.08±8.88、33.24±10.31c/deg,OSI值分别为0.40±0.15、0.76±0.38、0.76±0.32、0.86±0.32、0.83±0.51,客观泪膜质量分别为0.80±0.23、1.25±0.51、1.28±0.47、1.29±0.53、1.40±0.65,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F=6.16、19.23、10.62,P<0.01)。
  结论:角膜塑形镜可快速降低球镜度数,提高UCVA,对泪液基础分泌无影响,但可以缩短泪膜破裂时间,降低泪膜的稳定性,影响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对独眼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白内障科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独眼白内障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实验组(佩戴角膜绷带镜)与对照组(未佩戴角膜绷带镜)。运用焦虑自评量表、视功能的生存质量量表来评估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术后生存质量。结果:入院前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由入院前的55.35±7.09降低至43.77±5.56,焦虑程度比入院前减轻20%;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由入院前的54.27±5.93降低至47.92±7.02,焦虑程度较入院前减轻12%;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由入院前的55.32±25.57增至术后第1天的81.01±13.74,增长了46%;对照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由入院前的56.38±14.43降低至术后第1天的36.15±17.97,降低了35%。结论:角膜绷带镜可以减轻独眼白内障患者的焦虑情...  相似文献   

3.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早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10  
目的:评价白内障术后不同时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探讨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与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自身配对研究。选择2003/2004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检查110例120眼)。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80例(90眼);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30例(30眼)。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7d;1,3mo依次行SIt、BU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两组SIt、BUT测定及角膜荧光染色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2d,BUT测定明显缩短(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囊外组较超声乳化BUT下降明显(P〈0.05),SIt明显增加(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增加的程度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7d,两组SIt测定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恢复程度亦无明显差异SIt(P〉0.05);术后1moBUT测定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恢复的程度亦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d超声乳化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伤口处角膜水肿,囊外组角膜荧光素染色为(+~++)。术后1mo,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及伤口处角膜水肿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均影响泪膜稳定性,手术切口越大,影响泪膜稳定性越明显;但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泪膜稳定性恢复程度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术后是否使用人工泪液聚乙二醇滴眼液的泪膜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47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术后常规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对照组(21例),术后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2组受试对象均于术前及术后7 d、30 d、90 d分别进行OSDI评分,运用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测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并采用基于双通道技术的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获取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基础客观散射指数(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OSI)及总OSI,通过计算得出泪膜客观散射指数(tear film objective scattering index,T...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手术后配戴绷带型接触镜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2-6月期间在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按术后处理方式分为2组,术后配戴绷带型接触镜20例(20眼)作为观察组,常规包盖眼20例(20眼)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最终愈合情况通过荧光素染色确认。数据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术后2h:Z=-3.986,P<0.001;术后1d:Z=-3.153,P=0.002;术后2d:Z=-3.216,P=0.001;术后3d:Z=-2.377,P=0.017;术后5d:Z=-2.333,P=0.020)。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角膜上皮恢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Z=-3.714,P<0.001)。随诊2~6个月2组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植片愈合不良、结膜下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可缓解患者疼痛和刺激症状,促进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30例(38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观察分析术前、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主观感觉、荧光素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m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nmr I test,SIt)及干眼仪检查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天、第1周、第1个月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干眼仪检查等级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第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泪液分泌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2分、BUT〈5s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BUT〈5s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BUT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45,P〈0.05)。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可出现泪膜的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以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者为甚。  相似文献   

7.
张婉婷  高芬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7):1389-1391
目的:评价两种角膜绷带镜 Senofilcon A 和 Balafilcon A 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LASEK)术后应用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 LASEK 患者38例76眼,术后38眼配戴senofilcon A 角膜绷带镜,38眼配戴 Balafilcon A,连续配戴7d。术后第3、7d 由患者对两眼主观症状(眼痛、异物感、流泪)进行评分。7d 摘镜后检查视力和角膜染色情况。结果:配戴两种镜片术后主观症状中眼痛感和流泪两眼存在差异,Senofilcon A 眼症状更轻,眼痛感在术后3、7d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6,P=0.000;Z=-2.814,P=0.005)。流泪在术后3、7d 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Z=-2.309,P=0.021;Z=-3.276,P=0.001)。而干涩感在术后3、7d 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 =-0.447, P=0.655;Z =-0.966,P =0.334)。术后7d 摘除镜片后, Senofilcon A 眼视力优于 Balafilcon A 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800,P =0.001)。两组摘镜后,角膜染色大多为1~2个象限的少量点染,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Z =-2.384,P=0.017)。
  结论:Senofilcon A 以及 Balafilcon A 角膜绷带镜在 LASEK术后应用是安全有效的,Senofilcon A 对角膜上皮瓣的恢复更优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泪膜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

方法:选取2016-01/12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38例38眼作为研究组,其中男24例24眼,女14例14眼,年龄60~72(平均65.2±2.37)岁。无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8例38眼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2例22眼,女16例16眼,年龄61~70(平均64.4±2.43)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7、14d,1mo泪膜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情况。

结果:两组术前SⅠt、BUT、FL、主观感觉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7、14d、1mo BUT、FL、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主观感觉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7、14d SⅠ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m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7、14d,1mo FL、主观感觉评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3、7、14d SⅠt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mo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3、7、14d,1mo BUT比同组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无高度近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3、7、14d比同组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m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安全可靠,对泪膜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度MGD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绷带镜佩戴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59例(7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为-6.00D~-17.25D),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1d、1wk、1,3mo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试验)和角膜荧光素试验结果。比较各项结果在术后不同时间与术前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d,1wk,不适主诉增加,术眼BUT较术前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d、1wk角膜荧光素着色点明显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mo接近术前水平,无显著差异。术后1d泪液分泌量增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wk,1,3mo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泪膜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因而,此类人群为干眼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11.
戴软接触镜对泪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前瞻性设计、研究软镜配戴对泪液和泪膜的影响,以及软镜本身的脱水变化,探讨软镜配戴与干眼发生的关系。方法:80名眼前表面健康自愿者参加该研究,检测项目有:①四种不同含水量和厚度软镜配戴的脱水变化;②软镜对泪膜形态的改变;③泪膜状况对软镜配戴后的脱水状况的影响 结果:①软镜配戴后均发生镜片脱水现象,脱水过程主要发生在第5~10分钟,镜原含水量高,则脱有明显,镜片薄,脱水量亦高;②配戴软镜后,泪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术(SLIMCE)后泪膜情况.方法 随机选择行SLIMCE术眼68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14、30、60、90d行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检测.运用结膜印迹细胞学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SLIMCE术区结膜杯状细胞进行记数、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内诉术眼不适患者较术前增加.术后2周内SIt增加,1个月内BUT缩短、FL增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一段时期内,SLIMCE会影响泪膜稳定性,应注意术前泪膜功能检测及术中、术后对泪膜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对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42例(60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试验组)及30例(42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的主观感觉,荧光素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test,SIt)及干眼仪检查情况。结果术前两组相比,试验组BUT较对照组明显短,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对照组明显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燥异物感、SIt及干眼仪检查等级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试验组术后1天、1周、1月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天、1周干燥异物感加重,术眼BUT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术后1天、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及干眼仪检查等级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天泪液分泌量均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2分、BUT<5s的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10年的患者中,BUT<5s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UT与年龄呈轻度负相关(r=-0.41,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较差,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其泪膜稳定性下降且恢复较慢,以老年、女性、糖尿病病程长者为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三焦点衍射型人工晶状体(IOL)和双焦点折射型IOL植入后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差异。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后房型IOL植入的52例(104只眼)患者。其中,男性17例(34只眼),女性35例(70只眼);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9.3±11.2)岁。根据患者植入IOL种类分为区域折射组和衍射三焦组。区域折射组植入Lenstec SBL-3型IOL;衍射三焦组植入AT LISA tri 839MP型三焦点IOL。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裸眼近视力(UNVA)、裸眼中视力(UIVA)及裸眼远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离焦曲线、客观视觉质量、脱镜率、不良视觉现象及满意度。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分以(±s)表示;UNVA、UIVA、UDVA、BCVA、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客观散射指数(OSI)、对比度视力(VA)及患者满意度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效球镜屈光度(SE)的分布、脱镜率及不良视觉率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术后客观视觉质量与BCVA的关系。结果衍射三焦组术后最小分辨角度对数视力(logMAR)UNVA、UIVA、UDVA及BCVA分别为0.10(0.05,0.10)、0.10(0.00,0.20)、0.10(0.10,0.20)及0.00(0.00,0.05);区域折射组分别为0.05(0.00,0.10)、0.10(0.00,0.20)、0.10(0.00,0.20)及0.00(0.00,0.05),UNVA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6,P<0.05)。衍射三焦组SE在±0.25 D、±0.50 D、±0.75 D及±1.00 D处,分布分别占34.6%、65.4%、90.4%及100.0%;区域折射组SE在±0.25 D、±0.50 D、±0.75 D及±1.00 D处,分别占57.7%、71.2%、78.9%及92.4%。两组SE整体分布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83,P<0.05)。两组平均SE分别为(-0.38±0.43)D和(-0.25±0.4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7,P>0.05)。离焦曲线分析显示,球镜屈光度为2.00 D、-2.00 D及-2.50 D时两组患者的logMAR BCVA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78,-2.416,-2.821;P<0.05)。衍射三焦组术后MTF cut-off、SR、OSI、VA 100%、VA 20%及VA 9%分别为27.7(21.2,37.6)c/deg、0.14(0.10,0.21)、2.4(1.7,2.9)、0.9(0.7,1.3)、0.6(0.4,0.8)及0.3(0.2,0.5);区域折射组分别为18.8(14.1,24.4)c/deg、0.11(0.09,0.13)、2.4(1.8,3.2)、0.6(0.5,0.8)、0.4(0.3,0.5)及0.2(0.2,0.3)。两组患者术后MTF cut-off、SR、OSI、VA 100%、VA 20%及VA 9%与logMAR BCVA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352,-0.211,0.542,0.324,-0.314,-0.287;P<0.05)。OSI与logMAR BCVA的相关度最高且两组间OSI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07,P>0.05)。两组患者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分别为(88.28±11.41)分和(87.43±12.62)分;视近脱镜率分别为80.8%和84.6%;不良视觉现象出现概率分别为23.1%和19.2%;平均满意度分别为3(3,4)和3(3,4)。结论两种多焦点IOL均能提高患者术后的主客观视觉质量,术后的有效性、准确性、生活质量、术后脱镜率及满意度相当;此外,区域折射组的术后UNVA优于衍射三焦组,衍射三焦组客观视觉质量均优于区域折射组,OSI可作为早期后囊膜混浊发现及手术时机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Yang B  Wang Z  Wu J  Huang G  Xu Z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2):76-80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后泪膜的早期改变。方法 对74例(148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观察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以及荧光素试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 film,BUT)和泪液分泌量结果,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1周干燥感较术前加重(P<0.0127),其他时间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间谍(P>0.0127);术后1d和1周烧灼感较术前加重(P<0.0127),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d、1周和1个月异物感染较术前明显加重(P<0.0127),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127)。术后1d和1周角膜荧光素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P<0.0127),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d和1周孟加拉玫瑰红着色点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7),术后1个月和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127);术后1周和3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1个月接近术前水平(P>0.05);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BUT均较术前缩短(P<0.05)。结论 LASIK对泪膜具有一定程度不良影响,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使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75例(75眼),术前、术后1 d、1周、2周及1个月行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reaking-up time,BUT)和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er-met test,STT)检查.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及2周的BUT明显缩短,干眼症状评分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IT仅在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功能,1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泪膜的动态变化包括泪膜厚度、脂质层和泪膜破裂区域的动态变化.干眼患者常伴有视力波动,泪膜对视觉质量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泪膜的同质性及均匀性.近年来使用Hartmann-Shack波前像差仪、视觉质量分析系统等仪器定量连续测量健康眼及干眼瞬目后持续睁眼状态时及其应用人工泪液后泪膜动态改变对视觉质量影响.正常人瞬目后持续睁眼视觉质量下降,高阶像差和客观散射指数呈现出与干眼相似的上升趋势.干眼患者泪膜动态改变较正常人出现更早,高阶像差和客观散射指数均较正常眼增大.长期使用人工泪液可以改善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瞬目后的视觉质量.视觉质量的动态检测可反映泪膜动态变化,有助于敏感地发现泪膜不稳定,及早进行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8.
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改变情况.方法 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72例(78眼,A组),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112例(128眼,B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7、30、90 d的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 test, SⅠ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BUT), 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FL)情况.结果 术后1、7、30 d,A组干眼症状评分高,SⅠt值改变大,术后30 d,A组(8.67±5.92) mm,B组(10.45±5.77)mm,BUT短,术后30 d,A组(6.23±3.22) s,B组(9.33±3.53) s,FL多,均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所有指标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短期对泪膜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阐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的分布特征及破裂规律。方法选取于本院白内障专科门诊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2例(150眼),检测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行四代角膜地形图仪泪膜分析系统检测。结果以60岁及75岁为分段点,各年龄组之间干眼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7,P=0.601);所有参评眼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均集中于下方泪膜,且干眼者的泪膜首次破裂位点分布区域明显大于非干眼者。结论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够非侵入式精确地评估白内障患者术前泪膜首次破裂的位置及泪膜的动态变化,为白内障围术期干眼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配戴周边离焦软镜后眼客观视觉质量变化情况,并与角膜塑形镜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28眼)配戴周边离焦软镜(A组)及11例(21眼)配戴角膜塑形镜(B组)治疗近视的儿童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1月后均进行OQASⅡ客观视觉质量分析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客观视觉质量参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组MTF Cutoff39.35±10.09vs.28.67±12.86、OSI 0.51±0.40 vs.1.31±1.00、100%对比度视力5.10±0.12 vs.4.93±0.23、20%对比度视力4.98±0.14 vs.4.79±0.27、9%对比度视力4.77±0.18 vs.4.62±0.24;B组MTF Cutoff 41.76±7.58 vs.30.84±8.25、OSI0.47±0.36vs.1.30±1.06、100%对比度视力5.10±0.08vs. 4.99±0.13、20%对比度视力4.99±0.11 vs.4.83±0.14、9%对比度视力4.80±0.11 vs.4.60±0.1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周边离焦软镜和角膜塑形镜均可造成眼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且下降的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