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服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致血管炎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PubMed、SCI、Embase(OVIP)、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口服直接Ⅹa因子致血管炎的文献报道,检索时间均自建库到2019年12月,筛选文献后提取文献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况、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处理和转归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7份报告,7例患者,6例涉及利伐沙班,1例涉及阿哌沙班,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6.43±19.89)岁,不良反应血管炎类型均经活检证实为白细胞破裂性血管炎,发生时间距首次用药最短4 d,最长3个月,其ADR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5/7)和高度可能(2/7),均为严重的ADR,4例停药后好转,3例停药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结论: 需要重视口服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致血管炎的可能,尤其是白细胞破裂性血管炎,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相关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LCV)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PubMed、Embase、ScienceDirect、Ovid、Scopus数据库(截至2020年8月),收集报道NOAC相关LCV的病例报告类文献,提取患者相关信息(性别、年龄、原发病、合并疾病、NOAC应用情况、合并用药情况、LCV发生情况、治疗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NOAC相关LCV患者13例,美国6例,土耳其、西班牙各2例,希腊、南韩、丹麦各1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28~95岁,≥60岁者9例;应用阿哌沙班和利伐沙班者各5例,达比加群酯3例。7例有NOAC用药剂量记录,均在说明书推荐范围内。12例患者有服用NOAC至发生LCV时间的记录,为3~18 d,其中7~10 d者7例。13例患者均出现皮肤病变,表现为紫癜和/或皮疹,累及四肢和躯干者4例、下肢7例、下肢和躯干1例、上肢和躯干1例。12例患者进行了病变部位皮肤活检,11例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1例仅出现嗜酸粒细胞浸润。诊断LCV后,13例患者均停服在用NOAC,其中12例换用其他抗凝药,9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LCV痊愈,5例症状改善。结论NOAC相关LCV多发生在用药7~10 d,主要临床表现为紫癜和皮疹,多累及下肢;停用可疑药物,视病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依维莫司所致不良反应(ADRs)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中关于依维莫司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依维莫司ADR个案报道65例,其中女性41例(63.08%),男性24例(36.92%),年龄分布以50~69岁居多(40例,占61.54%),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后180 d内(54例,83.08%),累及呼吸、消化、循环、内分泌等多个器官/系统。65例患者中,55例停药或停药并对症治疗,52例好转,3例死亡;5例未停药仅对症治疗,4例好转,1例死亡;4例减量和减量并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1.54%)未干预自行好转。结论:依维莫司相关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时刻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用药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关于阿帕替尼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进行分析。结果:阿帕替尼相关的不良反应个案报道共20例次,年龄分布以51~70岁年龄段较多(12例,60%),主要累及系统-器官以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其中出血相关不良反应比例最高。结论:阿帕替尼的真实世界应用中可能有比报道更高的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曲泊帕所致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收载的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艾曲泊帕致ADR的个案报道15篇共18例,其中男性7例(38.89%),女性11例(61.11%),年龄分布以50岁以上居多(13例,72.22%),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90 d以内(15例,83.33%),主要累及循环系统(7例,38.89%)和皮肤系统(6例,33.33%)。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应关注艾曲泊帕所致ADR,加强用药教育,避免严重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病例报告及文献分析探讨索拉非尼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方法:报告1例索拉非尼致患者胆红素升高的不良反应,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汇总后进行文献统计分析。结果:包括本文报告的索拉非尼诱发胆红素升高的病例,共有16篇文献(17个病例)纳入研究。17个病例中男性15名,女性2名,患者年龄为47~77岁(平均年龄63岁)。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中12例原发病为肝细胞,4例原发病为晚期肾细胞癌,1例原发病为甲状腺滤泡性腺癌。诱发的肝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异常(1例)、肝衰竭(3例)、肝损害(3例)、肝性脑病(5例)、高胆红素血症(2例)、急性肝炎(3例)。从开始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到诱发肝脏系统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为1~98 d(平均34 d)。不良反应结果中有2例患者结局未知,1例患者死亡,其余14例患者平均康复时间为15.1 d。结论:索拉非尼诱发患者肝功能障碍的文献报道很少,已报道病例的预后结果很差,建议临床医师应关注索拉非尼对肝脏的不良反应影响,在服用索拉非尼期间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自2010年至2019年中CNKI、万方、VIP、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16例不良反应,男性10例,女性6例,以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较高(11例,68.75%)。不良反应多发生于6个月内,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以消化系统损害(31.25%)、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18.75%)以及肝胆系统损害(18.75%)为主。结论: 临床中使用利拉鲁肽要加强用药监护,密切防范ADR的发生,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及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与皮疹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纳入IM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暴露组)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的队列研究,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以皮疹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队列研究,共计1 3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近几年的研究表明,IM患者使用与未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皮疹的风险相当(RR=1.02,95%CI:0.75~1.37,P=0.92)。IM患者使用氨苄西林发生皮疹的风险明显高于未使用抗菌药物(RR=4.77,95%CI:2.21~10.29,P<0.000 1),但使用阿莫西林与未使用抗菌药物发生皮疹的风险相当(RR=0.85,95%CI:0.53~1.33,P=0.45)。IM患者使用氨基青霉素发生皮疹的风险高于使用其他类青霉素(RR=2.71,95%CI:1.84~3.99,P<0.000 01)或四环素/青霉素(RR=3.90,95%CI:2.71~5.60,P<0.000 01),但不高于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克林霉素。结论: IM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阿莫西林可能不会增加皮疹风险,而使用氨基青霉素发生皮疹的风险并不一定比其他类抗菌药物高。由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该结论有待大样本、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VIP、CBM、CNKI收录的关于AE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法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合并OR 值及其95%置信区间。结果:共纳入文献21篇,共4 73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共有9个危险因素,分别是糖皮质激素累积用量>833 mg(泼尼松)(OR=14.94,95%CI:8.91~25.06)、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14 d(OR=9.55,95%CI:5.63~16.19)、抗菌药物用药时间≥14 d(OR=8.97,95%CI:5.21~15.43)、抗菌药物联用(OR=7.08,95%CI:5.17~9.69)、机械通气(OR=8.96,95%CI:5.09~15.78)、糖尿病(OR=4.07,95%CI:3.33~4.99)、AECOPD程度分级(OR=3.66,95%CI:2.11~6.33)、低蛋白血症(OR=3.42,95%CI:2.73~4.29)和呼吸衰竭(OR=3.05,95%CI:2.53~3.69)。结论:糖皮质激素用药时间超过14 d及累积剂量大于833 mg(泼尼松龙)、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超过14 d、抗菌药物联用、机械通气、糖尿病、呼吸衰竭、低蛋白血症、AECOPD分级是我国AE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结合相关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予以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CU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发生肾功能亢进(AR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2月在某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万古霉素常规剂量1 g q12 h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存在ARC进行分组,ARC定义为患者肌酐清除率(CrCl)≥130 mL·(min·1.73 m2-1,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RC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危险因素对ARC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102例危重症患者,36例(35%)出现ARC,较之非ARC患者,ARC患者更年轻,使用正性肌力药、发生脑外伤和SIRS的频率更高,SOFA评分和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更低。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0.955,95%CI:0.925~0.987)、脑外伤(OR=2.89,95%CI:1.003~8.327,)和SOFA评分(OR=0.687,95%CI:0.526~0.897)是ARC发生的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51岁为ROC曲线切割点,曲线下面积(AUC)为0.714,敏感度61.1%,特异度74.2%;SOFA评分7分为ROC曲线切割点分,AUC为0.739,敏感度45.5%,特异度94.4%。结论:年龄≤51岁、SOFA评分≤7分和颅脑外伤的危重症患者发生ARC的风险较高,易引起万古霉素治疗浓度不足,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早筛查、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及SCI数据库收载的安罗替尼致ADR的个案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安罗替尼致ADR的文献报道有13篇,共17例,其中男性10例(58.82%),女性7例(41.18%);年龄主要集中在41岁以上(88.24%);多发生在用药31~60 d (38.10%);ADR以心血管系统(33.33%)和呼吸系统(28.57%)损害为主;ADR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瘘(5例),高血压(4例),手足皮肤反应(2例)等;经对症处理后,13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结论:应加强安罗替尼ADR的临床监测,避免严重的ADR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泊马度胺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征,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载的ADR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泊马度胺致ADR的个案报道21篇共23例,其中男性12例(52.17%),女性11例(47.83%),年龄分布以60岁以上居多(18例,78.26%);原患疾病主要为多发性骨髓瘤(21例,91.30%);ADR多发生在用药后270 d内(19例,82.61%),主要累及呼吸系统(7例,30.43%)和中枢神经系统(6例,26.09%),其中肺损伤、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肾损伤等为药品说明书未记载的ADR。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泊马度胺相关ADR的认识和监测,及时诊断与治疗,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AChEIs)致比萨综合征发生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AChEIs致比萨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病例共16例,涉及多奈哌齐11例、卡巴拉汀4例、加兰他敏3例;病例中男3例、女13例;比萨综合征发生在服药后的数小时至30个月,中位时间为4个月;发生比萨综合征后14例停药、1例减量、1例停用利培酮;患者转归的时间范围为3~90 d,中位时间为14 d;有2例可能与联合用药有关。结论:临床使用AChEIs应加强监测,警惕其单独使用及药物相互作用时导致的比萨综合征,以促进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司库奇尤单抗所致皮肤药物不良反应(cutane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ADR)的发生发展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载的司库奇尤单抗致CADR的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报告并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司库奇尤单抗致CADR的个案报道16篇共18例,其中男性6例(33.33%),女性12例(66.67%),年龄分布以40岁以上居多(12例,66.67%),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120 d以内(15例,83.33%),CADR类型主要为感染相关(6例,33.33%)和免疫相关(11例,61.11%)2大类。患者经停药或减量和/或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对于存在皮肤损伤、慢性感染、特异性皮炎及炎性肠病病史患者,应加强司库奇尤单抗使用后3个月内的药学监护,尤其应重点关注40岁以上人群,避免严重CADR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种不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对终末期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0例应用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或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DPP-4抑制剂治疗12周前后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和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治疗组HbA1c水平下降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0.74±1.57、-0.39±1.45和-0.08±1.40,P=0.076),空腹血糖及血脂变化亦无显著差异。在血液透析患者(n=115)中,3组间HbA1c水平变化无差异。相比之下,腹膜透析患者(n=85)用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HbA1c比用维格列汀和利格列汀治疗12周降低得更多(分别为-1.58±0.95,-0.46±0.98,-0.04±1.22,P=0.001)。结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使用不同DPP-4抑制剂的降糖作用差异无显著性。在腹膜透析患者中,西格列汀比其他DPP-4抑制剂可使HbA1c水平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ADRs)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2年1月-2020年12月PubMed、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维普数据库中特立帕肽致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对纳入文献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 特立帕肽ADRs病例报道11篇共14例,其中男2例(14.29%)、女12例(85.71%),60岁以上发生ADRs的患者11例(78.57%),合并基础疾病13例(92.86%);注射特立帕肽1 d内发生ADRs者3例(21.43%),1~6个月内发生ADRs者8例(57.14%),患者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症状均好转。1例(7.14%)出现无症状短暂低血压的患者继续使用特立帕肽,其余均未再次使用特立帕肽。ADRs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例(28.57%),肌肉骨骼系统损害和生化指标异常各3例(均为21.43%),心血管系统损害2例(14.29%),肿瘤和全身性损害各1例(均为7.14%)。结论: 特立帕肽致ADRs的特点是女性和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高,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发生的ADRs主要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肌肉骨骼系统损害、生化指标异常等,大部分患者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或痊愈。临床使用特立帕肽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合理用药,加强用药监护及教育,警惕ADR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对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为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FDA平台,收集2015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FAERS数据库中首要怀疑药物为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不良事件为肺炎的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评价4种药物导致不同类型肺炎的风险大小。结果:PD-1/PD-L1抑制剂导致肺炎的报道共有7 444份,包括阿替利珠单抗718份(9.65%),度伐利尤单抗1 109份(14.90%),纳武单抗3 627份(48.72%),帕博利珠单抗1 990份(26.73%),涉及患者7 268人,共检测出70个不良事件的风险信号,其中阿替利珠单抗13个,度伐利尤单抗11个,纳武单抗26个,帕博利珠单抗20个。不良事件以放射性肺炎、免疫介导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为主。结论: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纳武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均与肺炎的发生相关,其中度伐利尤单抗导致肺炎的风险最高。使用时应注意感染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和免疫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8.
A 52-year-old man with no previous drug allergies or skin disorders developed a widespread papulovesicular rash while receiving an antimicrobial regimen of piperacillin-tazobactam, tobramycin, and vancomycin. Skin biopsy suggested leukocytoclastic vasculitis, which responded well to antibiotic discontinuation and steroid therapy. Fifteen days later, during steroid tapering, an additional course of vancomycin was begun for suspected line infection. The subsequent maculopapular rash that developed was diagnosed as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based on a second skin biopsy and clinical presentation. This case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ports of vancomycin-associated TEN. Any patient who develops TEN while receiving vancomycin therapy should be evaluated for possible vancomycin-induced T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