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近些年,肝脏类器官的发展使其成为国际肝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但目前仍未有文献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探索近20年肝脏类器官的热点趋势。方法:从Web of Science(科学网,WOS)核心合集中检索2002-01-01/2022-11-12肝脏类器官的相关文献,运行Origin、Office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通过生成图表的方式来统计分析文献的年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和关键词等内容。结果与结论:肝脏类器官研究领域近20年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加入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该领域发展迅速关注度也逐渐升高。在该领域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影响力最强,虽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在众多研究机构中美国单个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并非最高;中国发文量仅次于美国,中国科学院和复旦大学是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荷兰乌得勒支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Clevers H,共引频次最高的文章是“Long-term culture of genome-stable b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身体接触性运动或交通事故造成的脑震荡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严重与常见,近年来引起了媒体、医学界及体育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有限元方法在脑震荡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为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主题词策略为(TS=(Concussion)) AND TS=(Finite element),利用CiteSpace 6.2.R4可视化工具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及被引文献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计纳入215篇文献,发文量与被引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学科分布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物理学、运动科学、临床神经学及神经科学等学科,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来自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Gilchrist M,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渥太华大学,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2)通过关键词分析发现研究的热点聚焦于脑损伤模型的建立用来模拟和预测脑震荡的损伤;脑震荡损伤机制的解析;防护设备和装置的优化设计。(3)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发现脑损伤的预测与评估是该领域...  相似文献   

3.
背景:眩晕与临床神经科疾病密切相关。当神经元受损或死亡时,可能导致前庭系统的异常,引发眩晕症状,因此有必要探讨并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热点问题。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相关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2014-2023年万方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临床神经科常见的眩晕治疗的研究相关文献,采用VOSviewer_1.6.19软件对文献的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共被引文献及高被引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剖析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结果与结论:(1)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2022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174篇最高,万方数据库2020年该领域文献发文量最高133篇;发文量最高的国家前3位分别是美国、德国、中国;国际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德国慕尼黑大学,中国机构中发文量最高的是成都中医药大学。(2)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疾病主要为梅尼埃病、颈性眩晕、老年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孤立性眩晕和高血压眩晕,治疗方法包括针刺、康复、药物(天麻素、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手法复位。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占所有脊柱侧凸的80%左右,其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01-01/2021-12-31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突现、聚类及时间线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文献5 245篇,近20年该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对合作网络分析可知,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邱勇、机构是南京大学、国家是美国,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作者是Lowe TG、机构是费城儿童医院、国家是瑞士。共被引网络分析可知,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是Lenke LG、文献是Weinstein SL(2013,《N Engl J Med》)、期刊是《Spine》,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被引作者是Suk SI、被引文献是Danielsson AJ(2001,...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因其非侵入性调控大脑功能的潜在益处而备受关注,但目前仍未有研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目的:对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研究现状及热点趋势。方法: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2010-01-01/2023-05-06发表的与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相关的英文文献,应用VOSviewer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来源期刊、国家/地区、作者、机构、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336篇文献,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发文量逐年增加。其中,美国的发文量最多(141篇),被引次数为4221,中国发文量仅次于美国(70篇),被引次数为401。②《Brain Stimulation》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28篇),Marom Bikson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37篇),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35篇)。③运动皮质、调控、工作记忆、兴奋性及背外侧前额叶是该领域出现频次排名前5的关键词。近5年的热点关键词主要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脑网络及刺激强度等。④目前,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相对较少,但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出该领域具备较大的研究潜力。预计该领域的研究将持续聚焦于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在认知精神类疾病的应用,并基于脑网络进一步揭示其作用于运动皮质及背外侧前额叶等靶点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6.
背景:心肌梗死的致死率居高不下,是因为包括药物和手术在内的传统治疗方法无法从根本上修复受损的心肌组织,干细胞由于其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归纳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领域近十年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2-01-01/2022-12-01发表在SCI-E和SSCI中干细胞和心肌梗死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对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国家、关键词等数据进行统计及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核心文献共计3 210篇,年发文总量逐年上升;hausenloy,derek j.是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第四军医大学是发文量最多的机构,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正在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向临床试验方向转变。近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热度较高,仍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应促进国际上、机构间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挖掘干细胞在心肌梗死治疗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治疗脊柱畸形领域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已有大量的研究投入到该领域当中,但主要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可视化分析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领域的相关文献,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不足,为今后研究工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3年收录的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领域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5.6.R5和VOSviewer 1.6.19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1)共纳入文献165篇,此领域年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Lafage V,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2)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早发性脊柱侧弯、深度学习、分类、精度和机器人是该研究领域的主要高频关键词。(3)文献共被引和高被引文献深度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在脊柱畸形领域有3大热点,包括利用U型架构(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一种成熟模式)来自动测量影像学参数(Cobb角、棘旁肌准确分割等)、多视图相关网络架构(即脊柱曲度评估框架)及机器人引导脊柱手术。(4)在人工智能治疗脊柱畸形领域,基因组学等机制研究十...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护理解剖学相关文献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计量学可视化分析,以探索该学科领域30多年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为相关教研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方法 应用CiteSpace v5.6软件,在汇总与护理解剖学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文献关键词、作者、发文机构、所在地、基金资助等元素.结果 筛选后得到687篇期刊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近五年来增长明显;《解剖学研究》杂志发文量最高,占比为22.85%;近十年来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文章数量也呈逐步上升趋势;医学院校和医院为本领域的主要发文机构;护理解剖学主干词频出现较多,相关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方面.结论 护理解剖学作为解剖学的分支学科,将正常人体形态与结构与临床护理应用相结合,学科呈持续发展趋势,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教学领域,相关教学方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推进仍将在护理解剖学的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包虫研究现状、热点和动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9-2019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文和外文论文文献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收录的包虫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类型、期刊、高被引文献、关键词、文献发表机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显示,中国包虫研究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临床医学、兽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相关研究文献发文量最大的年份是2018年,共683篇;期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载文量最多,共177篇;文献主要产出机构大多集中在高等院校和医院,其中论文数量发表最多的机构是新疆医科大学;统计分析发现每年的文献发表量呈现递增趋势;包虫的防治研究仍是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我国学者在包虫研究方面,主要侧重包虫的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的诊断、治疗防控以及病原生物学的研究.我国在包虫研究领域的人力和财力支持力度较大,包虫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在该研究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临床上血管支架的使用涉及高昂的医疗费用,但同时也可能在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带来长期的效益,而经济学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治疗方法的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平衡。目的:分析卫生经济学相关文献,探讨血管支架效果与问题在医疗质量管理研究中的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关于血管支架的卫生经济学评价文献,采用VOSviewer_1.6.19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国家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从卫生经济学和医疗质量管理角度分析血管支架效果与问题的研究热点。结果与结论:①最终纳入英文文献120篇,近10年此领域研究发文最高的年份是2019年,发文10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美国哈佛大学(发文20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58篇)。②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在冠脉疾病中的成本效果分析、血管成形术支架干预的成本效益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冠脉支架的效果,这3个聚类研究方向为血管支架研究领域的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研究热点。③进一步总结医疗管理质量背景下血管支架治疗效果的研究热点为:血管支架的长期效果、安全性、药物释放机制研究、个体化治疗、再狭窄问题和支架镶嵌技术。④高被引文献分析结果显示,药物洗脱支架释放药物以减少血管再狭窄的风险,与裸金属支架相比再狭窄率较低,但通常成本较高;生物降解支架是结合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的优点,即避免长期的支架存在和减少再狭窄的风险,但它们的成本可能会更高,而且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并发症,目前应用并不广泛。⑤在进行血管支架成本效果比较时,除了直接的支架成本外,还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支架再干预的风险和成本、并发症的风险和成本、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和成本、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虽然药物洗脱支架和生物降解支架的初始成本可能高于裸金属支架,但它们可能在长期内带来更好的临床结果,从而产生更有利的成本效果。⑥未来的研究方向应注重个性化的血管支架治疗决策的制定、观察支架治疗的长期效果、支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制定卫生政策、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及长期随访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运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损伤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目的:综述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现状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方法:以“组织工程学,运动性骨损伤,生物支架材料,骨的血管化,种子细胞”为中文关键词,“Tissue engineering, Sports bone damage ,Biological material scaffold; Vascularized bone ;Seed cell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1994-01/2010-12 PubMed数据库与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章。 结果与结论:尽管组织工程学修复骨缺损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真正应用于临床创伤缺损修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解决种子细胞易老化,表型易丧失的问题;如何增强细胞与支架材料的亲和力;如何为替代组织提供良好的血供与神经支配;如何更逼真地模拟人体内环境,使培养的细胞和预制成的组织器官在体内也能经受住考验;如何降低免疫反应等。  相似文献   

12.
文题释义: 组织工程: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背景:组织工程学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评估和分析中国在组织工程热点子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目的:评价中国在组织工程热点子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 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全球、美国和中国在组织工程热点子领域(包括骨和软骨、神经、血管、肝脏、皮肤、心脏、眼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论文和顶尖基础研究论文。以全球和美国为背景,基于论文数量、论文增速、顶尖论文数量及比例,分析中国在组织工程热点子领域的基础研究实力。 结果与结论:①中国在骨和软骨组织工程、神经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肝脏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心脏组织工程和眼组织工程领域的基础研究论文数量依次为4 487,3 551,2 869,1 328,1 185,1 088和689篇,占全球发文量的10%-15%之间,其中,前5个子领域的发文量约为美国的一半,心脏组织工程和眼组织工程领域的发文量仅分别为美国的32.1%和37.8%;②中国在上述各子领域的论文量增速分别为19.3%,19.5%,18.2%,14.6%,21.8%,19.6%和19.6%,均远超全球和美国;③中国在上述各子领域的顶尖基础研究论文数依次为36,31,33,24,15,24和12篇,顶尖论文比例依次为0.8%,0.9%,1.2%,1.8%,1.3%,2.2%和1.7%,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和美国;④结果表明,中国在骨和软骨、神经组织工程、血管组织工程3个子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相对较大,而在心脏、眼2个子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相对较小;中国在各子领域的基础研究规模增速均超过全球和美国,且增速优势明显;中国在各子领域均有一定数量的顶尖基础研究成果,但顶尖成果比例比起全球和美国而言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ORCID: 0000-0001-7595-4771(陈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3.
背景:软骨损伤后几乎不可能完全修复,近年来采用组织工程学方法构建软骨复合组织已成为软骨修复方面新的研究领域。其中支架材料在软骨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架材料的选择也就影响着整个修复过程。 目的:全面了解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的优缺点,并对其选择进行综述。 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0-11在CBM、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万方数据库(http://www. wanfangdata.com.cn)及google学术网检索组织工程软骨支架材料方面的内容,检索时限为1990/2010,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materials,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中文检索词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除重复性研究。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1 185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本文无关及内容重复的研究1 142篇,共保留其中的43篇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引入文献29篇。结果提示,目前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体内降解速度过快或过慢,生物相容性不佳、引起炎症等问题。最重要的是组织工程软骨支架距临床应用仍有很大差距,而未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重点是改进现有材料和制备工艺,研制复合材料、仿生材料、纳米材料及改性天然材料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组织工程技术及生物材料在防治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特点。 方法:以“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生物材料”为中文关键词,以“tissue enginneering, articular cartilage, scaffold material”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维普数据库(http://www.cqvip.com/)1993-01/2010-10的相关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3篇文献为主,重点对修复运动性关节软骨损伤种子细胞、支架材料、细胞因子及其性能进行讨论。 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10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组织工程软骨的种子细胞、生物支架材料以及用于组织工程中的细胞因子进行总结与分析。种子细胞是制约组织工程软骨进一步临床应用的首要因素,目前常采用的种子细胞有软骨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等;生物支架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可降解聚合物等;用于软骨组织工程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转化生长因子、骨形成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结论:迄今为止,无论是工程软骨的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培养环境等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被认为最理想,寻求一种具有良好性能的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很多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特别是组织工程细胞支架材料植入体内后,材料的降解与细胞功能发挥是否同步,会不会产生遗传物质改变、基因表达或基因突变等问题,将其应用于临床更需要相关学者专家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背景:传统的软骨缺损的修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创伤修复创伤”的传统治疗模式。 目的:总结分析目前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年至2011年 PubMed数据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方面的文献。共检索中文187 篇,英文211 篇,最终保留49篇进入结果分析。 结果与结论:软骨组织工程的主要方法就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原理,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所需要的种子细胞,然后将之种植于合适的生物支架材料上,将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体内组织缺损部位,并加入一定的诱导条件,逐渐形成新的有功能的软骨组织。文章在种子细胞的选择方面重点叙述了自体软骨细胞、异体软骨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在细胞诱导及条件培养方面重点叙述了细胞因子、细胞条件培养、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支架材料的选择和研究进行了相关叙述。找到最理想的种子细胞,合理联合应用细胞因子,更加真实的模拟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基因工程安全、高效、可控转染,构建理想的支架材料,将是今后组织工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目前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关键的问题是建立血管网,为新骨的形成提供氧气及营养物质,并为机体提供代谢途径。 目的:综述近年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特点,并着重介绍复合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 方法:以“骨组织工程,血管化,支架材料,复合支架材料”为中文检索词,以“bone tissue engineering, vascularization,scaffold,composite scaffold”英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检索2001年1月至2014年1月的相关文章,将所有文章进行初步筛选后,对保留的文章进一步详细分析、归纳并总结。 结果与结论:按照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的来源不同,可将其分为人工合成材料、天然衍生材料和复合支架材料,单一支架材料难以作为最理想的材料修复骨缺损,复合支架材料能在不同程度上弥补单一支架材料的缺陷,因此近年来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由单一材料发展为复合材料,并呈现人工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有机结合的趋势。但复合支架材料在临床应用中仍然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控制复合材料比例,使材料降解速率与组织细胞的生长速率相适应,保持复合材料的多孔隙和高机械强度。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7.
背景:随着骨组织工程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组织工程骨修复大面积骨缺损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目的:介绍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细胞因子、支架材料的特性及材料血管化情况。 方法:以“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血管化”为中文关键词,以“bone tissue engineering,scafold,vascularization”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选择与骨组织工程学概述、支架材料和血管化方面相关的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因子的应用、支架材料的性能及血管化程度均对组织工程骨成功修复骨损伤产生着重要影响。适宜的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基础,细胞因子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三维结构的支架材料对于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组织长入、成骨方式和血管化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每种支架材料都有其不足之处,所以可以通过将多种材料进行复合达到综合效应来满足临床需求。另外也要积极寻求新的材料制备工艺和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以制造出更加优良的支架材料。但血管化仍然是骨组织工程要面对的重大考验。目前所应用的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如利用生长因子促进血管化时,易造成代谢异常患者病情恶化等情况发生;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易导致其他部位形成创伤和畸形,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等。  相似文献   

18.
背景:用组织工程学方法促进骨组织再生,是近年来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目的:分析透明质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进展。 方法:对CNKI、PubMed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以“透明质酸,骨”为中文检索词、“hyaluronic acid, bone“为英文检索词。提取文献进行透明质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研究的分析。分析了透明质酸的物理特性,透明质酸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文献的发表情况。 结果与结论:透明质酸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有优良的特性,是构建组织工程支架的优良材料,且可作为生长因子及细胞的输送载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资助透明质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最多的基金,湖北中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发表相关文献较多。近年透明质酸在骨组织工程上的应用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临床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 scaffold materials have been developed from pure natural materials to degradabl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nano polymer materials,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has also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manual technology to the 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 OBJECTIVE: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hotspots of different 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 scaffold materials, and to find a suitable scaffold material for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first author retrieved databases of PubMed, CNKI and CqVip for relevant articles about tissue-engineered vascular scaffolds published from 1985 to 2015. The key words were “tissue engineering, tissue engineered, blood vessel, vascular, scaffol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36 articl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Non-degradable materials are mainly used to construct large diameter  tissue-engineered blood vessels. Natural biomaterial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which can provide necessary signals for cells and promote cell attachment and retain cell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Degradable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good biocompatibility, who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rate and microstructure can be controlled, and they can be mass-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inheriting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biomaterials and synthetic polymer materials have become the most ideal scaffold materials and will be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It is a hotspot that calcium phosphate and calcium sulphate as the main ingredients are combined with one or more other materials to improve or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these two kinds of scaffolds in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METHODS: The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published during January 2000 to June 2015 were retrieved from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s by computer. The key words were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calcium phosphate, calcium sulphate, vasculariz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respectively. ESULTS AND CONCLUSION: Calcium phosphate and calcium sulfate are characterized as having good biocompatibility, biodegradability, osteoconductivity and complete bone substitutability. However, single use of calcium phosphate or calcium sulfate scaffold has certain disadvantages, both of which are difficult to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one defect repair. Improvement can be acquired in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injecta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as well as drug-loading and pro-angiogenesis of the scaffol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materials. In the bas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we should explore and develop ideal scaffolds in on the basis of therapeutic aim. However, most of the scaffold studies are still at the extracorporeal and animal experiment stage,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composite scaffolds and optimal proportion of those composite scaffolds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