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216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n=119)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n=97),分别检测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 UACR),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logistic 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的FFA、UACR、Hcy,明显升高[(0.80±0.35)mmol/L vs(0.53±0.20)mmol/L,P=0.035; (65.80±7.50)mg/g vs (40.99±6.07) mg/g,P=0.029;(19.36±6.33)μmol/L vs (12.93±7.07)μmol/L,P=0.033]。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FFA (OR=2.335,95%CI:1.770~4.018,P=0.018)、UACR(OR=1.166,95%CI:1.082~2.330,P=0.032)、Hcy (OR=2.113,95%CI:1.810~3.770,P=0.026)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FFA、UACR、Hcy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警士兵驻藏时间对体能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更好地指导士兵习服及高原体能训练。方法 选取驻西藏海拔3700 m武警某部男性士兵69人为研究对象,按入伍驻藏时间的不同分为急性高原暴露组(n=36)和慢性高原暴露组(n=33),分别于3 km测试前后进行睾酮(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 (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浓度(HB)检测,并在3 km测试后应用运动自觉强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评估疲劳程度。结果 慢性高原暴露组3 km测试成绩明显优于急性高原暴露组[(910.00±62.20)s vs. (944.56±74.46)s, P<0.05],RPE评分明显低于急性高原暴露组[(7.53±0.81)分 vs.(8.39±0.75)分,P<0.05],且3 km测试成绩及RPE评分与驻藏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11,P=0.009和r=-0.344,P=0.004);3 km测试前,慢性高原暴露组T、RBC、HB明显高于急性高原暴露组,而CK、CK-MB、LDH、AST则明显低于急性高原暴露组(P<0.05)。3 km测试后,两组T、CK、CK-MB、LDH、AST均显著增加(P<0.05),但RBC、HB均无明显变化;两组相比各项指标变化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驻高原武警士兵对高原低氧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伴随生化指标的相应变化;随着驻藏及训练时间的延长,其低氧环境生理适应性更强、体能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c pain, DPNP)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10至2021-02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260例。根据神经病理性症状和体征评分(LANSS)问卷,≥12分诊断为DPNP,<12分为非DPNP,将患者分为DPNP组(129例)和非DPNP组(131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资料,将组间比较有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DPNP组与非DPNP组一般资料比较,病程、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合并糖尿病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学历、合并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用药情况、监测血糖情况、治疗方案、体重管理、饮食控制和身体活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室资料比较,两组HbA1c、HDL-C、尿微量白蛋白和U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及C肽、餐后2 h血糖及C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尿素、肌酐、尿酸和尿肌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病程(OR=1.042,95%CI 1.001~1.085,P=0.045)、合并糖尿病肾病(OR=3.565,95%CI 1.497~8.487, P=0.004)、HbA1c(OR=1.179,95%CI 1.041~1.334,P=0.009)、HDL-C(OR=0.228,95%CI 0.073~0.705,P=0.010)、UACR(OR=1.004,95%CI 1.001~1.008, P=0.027)是DPN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病程较长,合并糖尿病肾病、HbA1c升高、HDL-C降低、UACR升高的患者,应警惕DPNP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司迎  邰贺 《武警医学》2016,27(9):932-935
 目的 观察维生素E联合黄芪对新兵新训期间徒步行军后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名男性新兵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名):A组(对照组)、B组(维生素E防护组)、C组(维生素E+黄芪防护组)。行军前B、C组连续14 d服用维生素E[8 mg/(kg·d)],在此基础上C组给予口服黄芪(15 g/d),A组服用相同体积的0.9% NaCl溶液。14 d后让60名新兵进行120 km(4 d完成,每天均为30 km)徒步行军,行军过程中3组给予腿部热敷及其按摩(20 min/次,2次/d),徒步行军结束后2、3、6、24 h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类物质(ROS)、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 A组外周血清CK、LDH、ROS、MDA值各个时间点均高于B、C两组,而GSH-Px、SOD活性值各个时间点均低于B、C两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外周血清CK、LDH、ROS、MDA值各个时间点均高于C组,而GSH-Px、SOD活性值各个时间点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外周血清GSH-Px、SOD活性均于行军后开始下降,6 h达到最低值,24 h开始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兵外周血ROS、MDA均于行军后开始升高,行军结束后6 h达到高峰,行军结束后24 h开始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E联合黄芪能通过调节氧化与抗氧化平衡来抑制长时间运动中所导致的肌肉损伤,安全可靠,值得基层部队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334例T2DM患者根据骨密度(BMD)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对比各组患者年龄、DM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分泌指数(HOMA-β)、C肽曲线下面积(C-PAUC)、C肽抵抗指数(HOMA-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mALb)、肾小球滤过率(GFR)及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34例T2DM患者中骨量正常者116例,男75例(64.66%),女41例(35.34%);骨量减少者110例,男50例(45.45%),女60例(54.55%);骨质疏松者108例,男46例(42.59%),女62例(57.41%)。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年龄大,DM病程长,HbA1c高,HOMA-β、C-PAUC低、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P<0.05)。骨质疏松组BMI、HOMA-CR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mALb、中重度下肢动脉硬化、视网膜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高龄(OR=1.123,P=0.019)、长病程(OR=1.052,P=0.028)、低HOMA-β(OR=0.706,P=0.016)及高mALb(OR=1.289,P=0.006)是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长病程、胰岛功能差、糖尿病肾病是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发性颅内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IH)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6-01医院收治的SIH患者324例。30 d内死亡82例,为死亡组,其余242例存活患者为存活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主要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降低、糖尿病、小脑出血、出血量增加和脑室出血等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年龄显著偏大[(54.38±12.47)岁 vs (51.73±11.94)岁, P=0.028];高血压病显著增加(68.29% vs 55.79%, P=0.047),;糖尿病显著增加(46.34% vs 27.69%, P=0.002);吸烟率显著增加(35.37% vs 21.07%, P=0.009);小脑出血率显著增高(20.73% vs 8.68%, P=0.003);脑室出血率显著增高(74.39% vs 54.96%, P=0.002);手术率显著降低(20.73% vs 37.19%, P=0.006);出血量显著增多[(110.98±36.96)ml vs (77.04±31.81)ml, t=4.922, P=0.000];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降低(7.52±2.70 vs 9.54±2.06,t=4.207, P=0.000)。结论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降低、糖尿病、小脑出血、出血量增加和脑室出血是SIH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入伍时间、海拔高度、焦虑、抑郁和睡眠对高原武警官兵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 2015年4-10月,选取西藏地区的武警官兵共1621名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情绪状态量表(POMS)评价其情绪状态。结果 (1)入伍时间(F=3224.000,P<0.001)、海拔高度(F=1614.000,P<0.001)、焦虑(F=4832.000,P<0.001)、抑郁(F=4832.000,P<0.001)、睡眠(F=1614.000,P<0.001)对情绪状态的紧张-焦虑(T)、忧郁-沮丧(D)、愤怒-敌意(A)、有力-好动(V)、疲惫-惰性(F)、困惑-迷茫(C)六个维度的得分均有明显影响(P<0.001);(2)入伍时间在3~5年的官兵,T、D、F和C四个维度的得分最低,而V维度的得分最高。海拔高度越高,焦虑、抑郁越重、睡眠越差,T、D、A、F、C得分越高,V得分越低;(3)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和官兵类别后,入伍时间与V和F得分有关;海拔高度与T、D、A、F和C得分有关,与V得分无关;焦虑程度和睡眠质量与POMS量表的6个维度得分均有关系(P<0.05)。结论 入伍3~5年的一期士官情绪状态最好,应作为部队的中坚力量。心理和睡眠干预,是改善武警官兵情绪状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肱二头肌长头腱固定术(biceps tenodesis,BT)与盂唇修复术(labral repair,LR)在治疗单纯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superior labral anterior posterior lesion,SLAP)中的疗效和潜在风险。方法 基于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建库至 2020-10-19的文献,根据预先确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TSA 0.9.5.10 Beta 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涉及279例患者,其中LR组148例,BT组1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BT组的患者满意率(OR=0.29,95%CI:0.11~ 0.76)和重返运动率(OR=0.32,95%CI:0.15~0.71)显著高于LR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WMD=-0.34,95% CI:-9.59~2.79),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WMD=-1.94,95%CI:-5.58~1.70),视觉模拟量表评分(WMD=-0.73,95% CI:-2.01~0.54),并发症发生率(OR= 1.71,95% CI:0.56~5.22)和再手术率(OR=0.98,95%CI:0.33~2.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序贯分析表明,患者满意率累积纳入的研究穿过了传统界值和序贯分析界值,表明BT组可提升患者满意率的证据是充分的,而重返运动率累积纳入的研究穿过了传统界值,未穿过序贯分析界值,表明BT组提升重返运动率的证据尚不充分。结论 BT组的患者满意率优于LR组,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仍需纳入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朱凯敏  沈美华  汪承炜  高静  陈焱  杨涛 《武警医学》2019,30(10):857-860
 目的 在肝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中研究甲烷对肝线粒体的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甲烷盐水治疗组(IR+CH4组),每组6只,采用70%肝缺血再灌注模型,IR+CH4组再灌注开始前予甲烷生理盐水10 ml/kg腹腔内注射,留取标本检测氧化、抗氧化、线粒体相关指标。结果 与IR组相比,IR+CH4降低了ROS水平(t=3.154,P=0.0083)及MDA(t=3.738, P=0.028)水平,提高了GSH(t=2.687, P=0.0177)及SOD(t=3.480, P=0.0037)水平;采用Westen blot 检测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IR组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q=7.57,P<0.05)和OPA1(q=6.41,P<0.05)表达减少,分裂蛋白DLP1(q=3.718,P<0.05)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IR+CH4组融合蛋白Mfn1(q=5.277, P<0.05)增加,分裂蛋白DLP1(q=6.700,P<0.05)表达下降;IR组PINK1(q=4.606, P<0.05)表达上调,IR+CH4组PINK1(q=3.922, P<0.05)表达下降。结论 甲烷生理盐水可降低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促进线粒体融合,减少分裂,促进线粒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清钙浓度的变化,探讨血清钙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6-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ACS患者24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标本行血清钙等生化指标检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M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47例ACS患者分为两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149例,年龄(62.88±9.91)岁;AMI组98例,年龄(60.21±10.86)岁。AMI组患者的血清钙(2.21±0.11)mmol/L,明显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25±0.09)mmol/L(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心率、血白蛋白、总胆固醇、血磷等混杂因素后,血清钙四分位数(OR 0.591,95%CI 0.399~0.874,P=0.008)、年龄(OR 0.834, 95%CI 0.791~0.898, P<0.001)、血红蛋白(OR 1.048, 95%CI 1.017~1.079, P=0.00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 2.532, 95%CI 1.544 ~4.151, P<0.001)、GRACE评分(OR 1.129, 95%CI 1.092~1.167, P<0.001)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相比,AMI患者表现出较低的血清钙浓度,血清钙水平降低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贾志新  韩滨  穆磊  王方  孟皓波 《武警医学》2015,26(8):821-823
 目的 探讨和总结训练伤肌酸激酶(CK)明显异常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08至2014-08在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就诊的112例训练伤伴CK异常增高战士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38例骨折和(或)软组织损伤病例的CK(3246±80.24)U/L比74例无明显外伤病例的CK(2465.03±65.32)U/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8例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病例的CK-MB(14.10±2.64)ng/ml比74例无明显外伤病例的CK-MB(12.67±2.36)ng/ml略有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例肌痛伴晕厥和呼吸困难病例的CK(2743.52±64.14)U/L比36例单纯肌肉疼痛病例的CK(2171.66±66.72)U/L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8例肌痛伴晕厥和呼吸困难病例的CK-MB(13.37±2.40)ng/ml比36例单纯肌肉疼痛病例的CK-MB(11.82±2.33)ng/ml略有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进行CK-MB、TnT、Mb、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检查用于判断是否骨折及心肌损害,可以明确诊断。重症训练伤多出现在新兵训练阶段,年龄小、身体瘦弱的战士是训练伤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2.
张熙洋  苗巍 《武警医学》2019,30(3):224-227
 目的 探讨航天职工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航天职工中2型糖尿病患者2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对比各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骨钙素、CTX、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曲线下面积、HOMA-β、HOMA-C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糖尿病病程、BMI、25(OH)D、HbA1c、HOMA-β、HOM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病程(OR=0.007,95%CI:0.000~0.182)、体重指数(OR=8.888,95%CI:1.646~47.998)、糖化血红蛋白(OR=0.497,95%CI:0.332~0.744)、HOMA-β(OR=27.433,95%CI:8.105~92.844)、25-羟维生素D(OR=1.169,95%CI:1.047~1.306)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长糖尿病病程、低体重、高血糖、胰岛功能差、25-羟维生素D缺乏是航天系统职工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和探讨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旨在寻找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2015年围产儿死亡评审资料,以74例围产儿死亡病例为病例组,按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原则选择对照,对可能影响围产儿死亡的 25项常见的因素先行χ2检验和t检验,再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有8个变量进入了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其中,保护因素有产前检查(OR:0.062,95%CI:0.005~0.765)、围产儿出生体重较高(OR:0.153,95%CI:0.052~0.618)、产妇为本市户籍(OR:0.123, 95%CI:0.022~0.701);危险因素有出生缺陷(OR:34.366, 95%CI:3.166~373.033)、胎膜早破史(OR:21.384, 95%CI:2.409~189.886)、脐带异常(OR:7.231,95%CI:1.412~37.093)、妊娠合并征(OR:5.981, 95%CI:1.936~49.131)、不良孕产史(OR:3.866,95%CI:1.321~20.108)。结论 宣传定期产前检查、孕期保健;避免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尽量延长孕周;利用产前诊断技术,尽早发现胎儿畸形;孕晚期定期NST及B超检查;尽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各种妊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了解新兵骨密度与其饮食行为习惯的关系,为降低训练伤风险,推行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武警某部2019年入伍的1489名战士进行骨密度测定,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他们的膳食营养态度和饮食行为习惯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纳入骨密度正常的和骨密度低下的共计780名战士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探讨骨密度的膳食影响因素。结果 膳食营养态度方面,骨密度正常组(476名)关注饮食健康和认为自己每天食物摄入均衡方面优于骨密度低下组(304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不偏食挑食(OR=0.534,95% CI 0.370~0.770),每天鸡蛋(OR=0.603,95% CI 0.412~0.882)、牛奶摄入(OR=0.419,95% CI 0.286~0.615)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剂量,每天锻炼(OR=0.653,95% CI 0.449~0.949),户外活动时间≥2 h(OR=0.153,95% CI 0.057~0.411)是骨密度的保护因素;但是经常喝碳酸饮料(OR=3.182,95% CI 2.117~4.284)是骨密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本次调查的入伍新兵38.8%为骨密度低下,应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普及相关知识、树立科学的饮食行为习惯提升骨密度值。  相似文献   

15.
苏嘉  杨炯  张希国  李亮 《武警医学》2013,24(2):107-109
 目的 探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2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对照组13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甲状腺素30 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10 d。超声心动图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变化,检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治疗30 d后,两组心肌酶CK、CK-MB、LDH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CK、CK-MB、LD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心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SV、LVEF、LVDd治疗后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短期使用小剂量磷酸肌酸钠联合甲状腺素可以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素(Chemerin)、脂联素(ADPN)、胱抑素C(CysC)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预测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4-5期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后钙磷代谢紊乱的价值。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8-01至2020-01确诊并接受MHD治疗的112例CKD 4-5期患者。使用美国R&D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检测血清Chemerin、ADPN、CysC及FGF23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Chemerin、ADPN、CysC及FGF23水平与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关系。结果 112例CKD 4-5期患者中,伴钙磷代谢紊乱19例,钙磷代谢紊乱发生率为16.96%;钙磷代谢紊乱组血清Chemerin、ADPN、CysC及FGF23水平均高于钙磷代谢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hemerin(OR=2.497,95%CI 1.150~5.422)、ADPN(OR=4.473,95%CI 1.373~14.574)、CysC(OR=28.448,95%CI 1.469~551.000)及FGF23(OR=1.140,95%CI 1.030~1.261)过表达是CKD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hemerin、ADPN、CysC及FGF23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用于预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风险的AUC均>0.80,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Chemerin、ADPN、CysC及FGF23水平与CKD行MHD治疗患者钙磷代谢紊乱有密切联系,可将上述指标作为CKD行MHD治疗患者钙磷代谢紊乱风险预测因子,以及时预测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官兵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官兵员工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某部队三甲医院642名官兵员工完成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问卷(GAD-7)、抑郁症自评问卷(PHQ-9)。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焦虑、抑郁状态检出率分别为29.44%、36.4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自己或家人感染COVID-19的担忧[OR=1.86,95%CI(1.59,2.17),P<0.05]、自身健康状况欠佳[OR=2.84,95%CI(1.85,4.36),P<0.05]是焦虑的危险因素;对自己或家人感染COVID-19的担忧[OR=0.50,95%CI(1.38,1.85),P<0.05]、自身健康状况欠佳[OR=3.16,95%CI(2.03,4.91),P<0.05]是抑郁的危险因素。相比普通工作人员,一线医护人员和普通医护人员的职业背景是焦虑[OR=0.37,95%CI(0.21,0.64),P<0.05][OR=0.59,95%CI(0.36,0.95),P<0.05]、抑郁[OR=0.37,95%CI(0.25,0.70),P<0.05][OR=0.42,95%CI(0.31,0.79),P<0.05]的保护性因素。受教育程度与焦虑、抑郁无显著关联。结论 COVID-19疫情下官兵员工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与负性认知及身体健康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中部地区陆军驻训官兵消化系疾病患病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初探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策略.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预调查评估问卷质量;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我国中部地区7省市各抽取一个陆军基层单位,对所属的驻训官兵进行电子或纸质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官兵消化系统疾病谱,并探讨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收集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