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医药护联合门诊对腹膜透析(PD)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连续复诊的PD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使用常规门诊工作流程,观察组使用临床药师参与医药护联合门诊模式,对比两组干预前(T1)、干预后4个月(T2)、6个月(T3)、1年(T4)的用药依从性、对药物认知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在干预期间,临床药师总共接诊观察组患者515人次,提供药物咨询509次,其中咨询血压的控制占29.47%,居于最高位。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和药物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PD患者的医药护联合门诊,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对药物的认知水平,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第一医院采取药学干预措施(信息系统干预、行政干预、治疗药物监测、基因检测)后对降低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率的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ADR发生率差异。结果: 采取干预措施后,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P<0.01,P<0.05)显著降低;6种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品中,地高辛、甲氨蝶呤(P<0.01)和他克莫司(P<0.05)的ADR发生率明显降低;7个进行基因检测的药品中,氯吡格雷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ADR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 采取的药学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ADR的发生率,这对预防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估聚乙二醇洛塞那肽(PEX168)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的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ails、Embase、Medline、PubMed、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聚PEX168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软件的META程序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项RCT共1 012名患者,背景治疗药物均为二甲双胍,Meta分析结果提示PEX168 100 μg与200 μg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MD分别为(-0.83,95%CI:-0.87~0.79,P<0.01)和(-1.08,95% CI:-1.41~-0.75,P<0.01),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0 3)。结论:每周一次皮下注射PEX168 100 μg或200 μg与二甲双胍联用可显著改善血糖相关变量,而不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共38例,根据初始FeNO值分为观察组(FeNO>30 ppb)与对照组(FeNO≤30 ppb),2组患者均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或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对比2组患者用药后的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情况、炎症改善情况、症状缓解和消失时间、支气管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症状总控制率(100%)明显大于对照组(73.68%)(P<0.05);使用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FeNO值出现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ACT评分显著提高(P<0.01),症状缓解时间与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用药依从性良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FeNO指导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ICS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个性化评估和管理炎症性气道疾病的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合作药物治疗管理(CDTM)模式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亳州市人民医院肿瘤营养不良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五阶梯营养治疗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CDTM模式干预。比较2组肿瘤患者综合营养(PG-SGA)评分、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生活质量(QO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营养治疗成本。结果:治疗后,2组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干预组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首日总热量及蛋白质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组蛋白质摄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QO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干预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乏力、皮疹、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检查费用、总药物费用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M模式应用于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成本,在肿瘤营养规范化治疗药学服务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在某院收治的糖尿病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分为口服降糖药组(A1、A2组)、注射胰岛素组(B1、B2组)、口服降糖药联合注射胰岛素组(C1、C2组),其中A1、B1、C1组为实验组,A2、B2、C2组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与用药教育、电话随访等精准药学服务。治疗3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之间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血糖水平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显著提高,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1组、B1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均优于C1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药学服务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单用及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96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311例、单独应用一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组患者326例、联用两种中药注射剂患者组324例,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显效率6.1%,单用组显效率19%,联用组显效率16.4%,单用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及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6.1%,单用组有效率29.1%,联用组有效率24.7%,单用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及联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单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联用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联用组比单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单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小鼠认知功能和脑组织损伤的影响,揭示右美托咪定(Dex)治疗脑外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TBI组)和右美托咪定治疗组(Dex+TBI组)。采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SS)和旋转实验(Rotarod test)评价各组小鼠在TBI后24 d的神经功能;采用行为学实验评估TBI后小鼠运动依赖的学习记忆能力损害;HE染色观察脑组织体积损伤,TUNEL染色分析神经元细胞死亡,蛋白印迹实验分析突触相关蛋白pre-BDNF、BDNF、GAP43、Synaptophysin和Synapsin表达。结果: 与TBI组相比,TBI+Dex组小鼠神经损伤恢复水平和认知能力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组织体积损伤减小(P<0.01),TUN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脑外伤后小鼠认知功能和脑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增加了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新型纳米脂质体包载辅酶Q10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超声水合法制备包载辅酶Q10的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表征。应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建立小鼠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辅酶Q10溶液组及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组并给于相应的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结束后,应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及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同时采用Western blot结合ELISA分析小鼠海马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表达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探讨辅酶Q10对于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结果:载药纳米脂质体形态圆整、分散性好,粒径小于100 nm,包封率高达89.43%±3.43%。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模型组小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平台穿越次数及停留时间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相比于模型组,辅酶Q10溶液组及纳米脂质体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显著降低(P<0.05),平台穿越次数及停留时间显著升高(P<0.05),其中纳米脂质体组行为学改善更加明显,水迷宫指标较单纯溶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及ELISA分析证实,相比于模型组,应用不同形式辅酶Q10治疗干预组小鼠海马组织Nrf-2蛋白表达及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纳米脂质体包载辅酶Q10能够增加药物的入脑效率,通过调控Nrf-2/ARE途径抑制VaD小鼠脑内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VaD动物的学习及认知功能,有望成为治疗VaD的新型药物形式。  相似文献   

10.
调查我院就诊的1 456名诊断为特定痴呆类型患者处方信息,对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用药种类、频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类患者潜在用药问题及药学服务关键内容,为该病药学服务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阿尔兹海默痴呆(AD)患者女性占比(65.8%)显著高于男性的34.2%。随患者年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发生率提高:48.7%的≥80岁患者及59.7%的中重度痴呆患者具有BPSD相关诊断。在所调查的3种主要痴呆类型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神经保护/脑部代谢改善类辅助药物使用率最高(38.4%)。针对伴发BPSD症状,AD患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使用率最高(23.4%);帕金森痴呆(PD)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最高(13.5%)。在调查处方中,痴呆主要治疗药物及针对BPSD的多种药物联用方案存在不良反应/中枢抑制,存在药物叠加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依赖、停药反应等潜在用药风险。药师应在药学服务中予以特别关注,确保痴呆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1.
高琦  董志超  郭艳  张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24):2559-2563,2596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联合Wortmannin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1)活性的影响,并解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不同浓度环孢素A(5,10,20,40,80 μmol·L-1)和不同浓度Wortmannin(10,50,100,500,1 000 nmol·L-1)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不同时间(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根据2种药物的IC50确定最佳药物作用浓度,并分为CsA组、Wortmannin组以及CsA+Wortmannin组,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实验检测CsA联合Wortmannin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 3、p-AKT、PI3K以及PKB/AKT1蛋白表达量。结果:不同浓度CsA、Wortmannin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作用24,48,72 h后,细胞存活率相比0 h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与对照组相比,CsA组、Wortmannin组、CsA+Wortmannin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且CsA+Wortmannin 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CsA组和Wortmannin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CsA组和Wortmannin组(P<0.05或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CsA组、Wortmannin组、CsA+Wortmannin组的PKB/AKT1、PI3K、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CsA+Wortmannin组PI3K、p-AKT蛋白表达显著低于CsA组和Wortmannin组,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CsA组和Wortmannin组(P<0.01)。结论:CsA和Wortmannin均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2者联用对胃癌细胞抑制作用显著强于单一药物,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干扰PI3K/AKT1、PKB/AKT1信号通路和降低蛋白激酶B活性起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对帕金森病痴呆预后效果、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某院收治的帕金森痴呆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行多巴丝肼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美金刚。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智力、认知能力、血清免疫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39.16±4.24)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34.56±4.67)(t=4.382 8,P=0.041 7)。停药后2个月,研究组(39.68±3.76)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34.31±3.45)(t=4.168 4,P=0.040 3)。对认知能力评分,停药后研究组患者评分(13.89±2.41)显著高于参照组(11.76±2.54)(t=4.785 7,P=0.048 5),停药2个月后,研究组(13.56±2.37)显著高于参照组(11.87±2.42)(t=5.765 6,P=0.047 3)。同样,IgG水平、IgM水平,研究组均改善优于参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2组患者停药后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实施美金刚联合多巴丝肼治疗,有效改善痴呆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GLP-1RAs治疗T2DM合并肾损伤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之后提取相关资料,应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RCT,共计1 755例T2DM合并肾损伤患者。疗效方面,GLP-1RAs与胰岛素类似物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应相当,但优于安慰剂,且该疗效在中重度肾损伤患者中比终末期肾病患者更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体质量[MD=-1.75,95% CI=(-2.18,-1.32),P<0.01]和降压作用[收缩压:MD=-7.79,95% CI=(-10.83,-4.74),P<0.01;舒张压:MD=-2.92,95% CI=(-4.79,-1.05),P=0.002]均有显著性差异;但降低空腹血糖和调节脂质代谢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方面,GLP-1RAs组与对照组致低血糖和肾损伤事件的发生率[RR=1.28,95% CI=(0.56,2.96),P=0.560;RR=0.85,95% CI=(0.44,1.62),P=0.620]无统计学差异,然而GLP-1RAs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T2DM合并肾损伤患者,GLP-1RAs具有确切的降糖、减重和降压作用,而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疗效降低;用药期间不增加低血糖和肾损伤风险,但应注意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银屑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接受二丁酰环磷腺苷钙治疗的922例患者作为研究队列,以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患者为病例组,未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的患者中112例被判定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不良反应/事件(12.1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不良反应/事件高于男性(P<0.01),青年、中年高于老年、少年(P<0.0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不良反应/事件高于无药物过敏史(χ2=4.101,P<0.05),合并高血压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高血压并发症(χ2=10.292,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二丁酰环磷腺苷钙相关不良反应/事件的危险因素是女性、青年、中年、药物过敏史,保护性因素为合并高血压。结论: 当患者具有女性、青年、中年、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等特征时应用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应予以重视,且患者合并高血压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奚炜  梅昭  谭月晴  关涛  邹莉  邓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1,41(14):1470-1475,1484
目的:分析某院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的相关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管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6-2020年临床标本分离细菌的耐药率与同期抗菌药物DDDs,利用Pearson分析法对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16-2020年检出G-菌排名前4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的耐药率有所升高;G+菌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11,0.925,0.987,P<0.05或P<0.0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噻肟的DDDs呈正相关(r=0.891,P<0.05);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DDDs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41,1.000,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与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971,0.972,P<0.01);G+菌耐药率与常用抗菌药物DDDs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该院G-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加强监管,规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丸辅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PCOS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栀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