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制订更专业适用的肠外营养用药自定义审方规则,更有效完成肠外营养医嘱的审核,促进肠外营养处方合理、规范。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由临床营养专业药师、营养师、临床医师、审核药师参与制订肠外营养自定义审方规则,并嵌入医院审方系统,实现更有效地审方干预。结果:启动自定义审方规则后,全院肠外营养医嘱点评扣分项明显下降;普遍存在的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不合理配伍和氨基酸、脂肪乳单瓶输注现象显著减少。结论:审方系统嵌入自定义规则后,药师对肠外营养医嘱审方效率提高,有效地解决实际存在的突出问题,使肠外营养处方得到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肠外营养(TPN)医嘱智能审方系统,与审方药师个体化审核相结合,保证临床肠外营养的合理使用。方法:基于医院已上线的计算机辅助审方前置审核系统,建立TPN审核规则,开发TPN智能审核模块,包括TPN医嘱监控、处方点评、报表中心、知识库建设等四个部分。结果:肠外营养医嘱审核体系不断改进与优化,目前建立并完善4级、5级、7级TPN方案规则共62条。使用TPN智能审方系统,结合药师个体化审核干预后,TPN医嘱合理率由2018年12月的86.09%提升到2019年12月的97.03%;2019年对于不合理TPN医嘱医生接受并修改比率为85.83%。结论:TPN智能审方系统上线后,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应用,基本做到从源头上对医生开具的不合理TPN医嘱进行干预,保障临床肠外营养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探讨合理用药。方法: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55个指标中与药相关的10个指标分为3个方面即处方点评、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每百张病床药师的人数进行分析。结果:医改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应强化处方点评、加大抗生素使用强度的管控、加强国家基本药物的采购与使用、增加国家集中采购中标药品的采购、降低门(住)诊次均药品费用、提高药师在医疗服务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的占比,使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结论:合理用药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卫健委在医改新形势下为医院药事管理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本院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类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筛取2019年1~12月前置审方因肾功能不全不合理用药问题被药师打回的医嘱,对不合理医嘱的科室分布、药物种类及药师建议的接受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药师打回医嘱496条中,老年科不合理用药问题最多,占医嘱30.04%;在不合理用药种类中,抗感染药物比例最大,占46.77%;在药师建议接受率中,由63.64%上升至88.89%,且外科比内科高,有禁忌症使用较用法用量不合理高。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加强事前审方干预、医师培训以及药学服务等多项措施共同干预,促进肾功能不全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东省97家医院在2018年8-10月的1000张门诊冠心病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1 000张冠心病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53%,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7.3%,遴选药物不合理占23.5%。冠心病各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类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合并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房颤是导致抗血栓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处方医师和审方药师需重视各类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11):1643-1646
目的促进本院结肠癌抗肿瘤治疗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制定结肠癌抗肿瘤药物的点评细则,设计结肠癌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点评工作表。回顾性点评本院2016年1月-12月的200份结肠癌接受化疗患者的病例医嘱。结果结肠癌抗肿瘤药物不合理医嘱占比22%,主要问题是化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开展医嘱点评可以促进合理用药,后期临床药师将通过化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和宣教的形式对部分典型问题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的合理用药及药学服务策略。方法:结合一线抗"疫"经验,介绍某院临床药师在药物合理应用分析、循证药学评价、特殊人群用药决策、药学监护及线上用药咨询、宣教等方面的药学实践。结果:基于上述实践经验,形成特殊时期的临床药学服务策略。结论:面对突发疫情,临床药师迅速调整工作重点,成为疫情防控中保障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促进合理用药的新防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医嘱智能审方系统,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以广州市天恒信息科技公司药慧士智能互动审方为平台,科学制订审方规则和流程及规则重置,设置问题医嘱分级。调取门诊和住院部智能审方系统应用前2018年10-12月总医嘱数199 895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10-12月实施智能审方系统后的总医嘱数203 480例为分析组,对2组问题医嘱数进行分析比较,统计2组问题医嘱及干预情况。结果:在对照组发现问题医嘱数15 212例,占总医嘱7.62%。其中西药问题医嘱10 189例,中药5 023例;分析组发现问题医嘱数5 086例,占总医嘱2.50%。其中西药问题医嘱3 383例,中药1 703例,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嘱智能审方系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明显降低问题医嘱或处方的发生,并且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拦截,从合理用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给患者提供更简单、便捷和安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刘斌  戴助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24):2551-2553
目的:探讨提升止吐医嘱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具体方法,为无呕病房创建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止吐指南及预点评结果,制定止吐医嘱专项点评标准,由医院组织专家讨论达成共识后实施。无呕病房中由临床药师根据点评标准进行事中及事后审核,非无呕病房中临床药师仅在事后审核。结果:建立了止吐医嘱专项点评标准7大要点;药学干预后,无呕病房止吐医嘱合理率从77.33%提升到98.67%,平均分从(91.96±15.28)提高到(99.91±0.88),患者呕吐发生率从17.33%降低到8.67%,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非无呕病房止吐医嘱合理率从55.33%提升到91.33%,平均分从(86.77±18.06)提高到(96.85±10.51),患者呕吐发生率从27.33%降低到16.67%,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无呕病房干预效果优于非无呕病房。结论:建立止吐医嘱专项点评标准,并进行评分制专项点评的干预模式合理,是对无呕病房创建模式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5):5016-5019
目的:建设一体化用药决策系统,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一体化用药决策系统的建设情况。结果与结论:我院一体化用药决策系统包括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和事后点评分析3个方面的内容,是对住院医嘱和门诊处方执行前后的3个步骤。事前实时干预主要是从医嘱或处方的开具源头控制其合理性,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较高;事中互动审方要求药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判定该医嘱或处方是否拒配,对数据结构化要求较高;事后点评分析规定药师在医嘱或处方执行完成后定期评价反馈。三者既存在差异,又具有协调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尤其是事中互动审方过程需要与其他两个过程配合。通过实施一体化用药决策系统,我院不合理医嘱或处方比例由2016年上半年的6.07%下降到2017年同期的2.56%,用药剂量错误和存在配伍禁忌的情况大幅减少,禁忌证用药等现象更容易在点评分析中被发现。该系统可提高审方效率,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有效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和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院5-HT3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促进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在2018年1-12月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20份,就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数据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20份住院病历中合理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病历数有20份,用药合格率仅有16.67%;不合理应用的病历数有100份,不合理用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法用量不适宜(75份,75%),联合用药不适宜(13份,13%),疗程过长(8份,8%),适应证不适宜(4份,4%)。结论: 5-HT3受体拮抗剂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超剂量用药问题较多,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5-HT3受体拮抗剂的医嘱点评以及采购管理,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提高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后含有中成药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63%,明显低于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前44.50%。结论:采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处方内中成药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将成为今后医院处方审核的重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辅助药品管理体系,保证该部分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辅助药品管理流程,设计相应软件,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接口,实施上述管理流程。结果: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行药物临床试验项目的30%需要辅助药品,药品种类繁多。通过抽样数据对比发现,辅助药品管理系统上线初期至中期受试者人数和处方药品数量大幅增加,上线中后期受试者人数和药品数量趋于稳定,提示系统上线成功。与上线前数据比较,系统上线后授权药师审核处方的比例显著增加,处方药物为方案指定辅助药品的比例显著上升。结论:建立药物临床试验辅助药品管理系统,在有效保障辅助药品的院内供应的前提下,满足了辅助药品费用支付流程的伦理性、合规性,实现了该类处方前置审核,是药物临床试验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创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首先用普华和诚合理用药软件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由临床药师对系统审核不合理处方进行复审,从用药合理性角度,判断不合理处方,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普华和诚合理用药软件共点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处方18676张,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定某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的2019版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Beers)、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ART)、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和降糖药物最新版说明书中老年用药项下的内容汇总,提取相关条目并筛重整理,得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初始标准并形成调研问卷,再通过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问卷调研,得到最终标准。结果: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共13人,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5和0.78,以指标均数>3.5且变异系数<0.25为入选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21个警示指标。结论:本标准的制定结合了理论与临床经验,更具应用价值,可为该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学人员处方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跨区域点评制度的建立对二级综合医院合理用药的作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酒泉市卫生健康委的行政支持,联合酒泉市医疗联合体内5家二级综合医院成立酒泉市合理用药点评培训中心,并建立跨区域点评制度,在5家二级综合医院之间相互交叉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工作。收集本课题方案实施前(2020年4-6月)、方案实施后(2020年7-9月)5家二级综合医院的处方共1500张、住院医嘱900份,考察方案实施前后各医院合理用药指标及处方、医嘱点评结果的变化。结果方案实施后,除1家医院外,其余入组医院药占比均不同程度地下降,最高下降幅度达22.56%。与方案实施前比较,入组医院方案实施后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率平均提高了5.72%,医院医嘱用药点评合理率平均提高了10.10%(P<0.0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14.4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下降了7.98%,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平均下降了25.19%。结论通过建立跨区域点评制度,可以促进各医疗机构加强对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视,以有效提高医疗机构药师的处方点评水平,对推动区域内医疗机构处方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目前仍存在制度覆盖面不完全、工作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滞后、药师水平参差不齐、行政职能部门考核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肺部肿瘤科医嘱进行点评,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法:收集2013 年2 -10 月每月使用5-HT3 受体拮抗剂的住院患者医嘱,对其合理性使用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2026 份病历中有401 份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包括药物选择不适宜(0.94%)、用法与用量不合理(2.07%)、联合用药不恰当(14.66%)、疗程选择不规范(1.33%)及违反药物经济学原则(0.79%).通过临床药师的实时干预以及医疗质量考评相结合的措施,不合理医嘱率由最初的35.44% 下降至3.85%,并呈逐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对病区医嘱的点评工作,提高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医院药学管控新模式,探索建立一种医院合理用药长效机制.方法: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订特定科室某类药物的临床治疗路径进行药学技术干预,并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行政干预,初步构建用药管控新模式,比较2018年1月至12月模式应用前后科室相关评价指标.结果:应用合理用药管控新模式后,科室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镇痛药物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医院在控制药占比前后,医院药占比及合理用药的情况变化,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DCA循环管理法,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环节对该院不合理用药进行控制,并整理前后药占比及辅助用药成效分析、评价。结果:医院于2018年利用PDCA模式对药占比进行管控,2017年和2018年全年药占比分别为31.81%、27.04%,同比下降4.77%,差异显著(P<0.05),较2017年各季度药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全年辅助药占比分别为8.56%、3.14%,同比下降5.42%,差异显著(P<0.05),各季度辅助药占比均亦呈下降趋势。对比2017年与2018年使用排名前10位的辅助药品的使用金额、使用频次及平均日费用,2018年总体情况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PDCA循环对医院药占比进行管控成效显著,对医院的辅助用药管理及合理化用药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