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8年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讨其应用趋势和应用合理性.方法 对我院2008年应用抗肿瘤药物的种类、用量、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有6大类共43个品种,DDs排序前3位的是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香菇多糖;用药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奥沙利铂、亚叶酸钙、香菇多糖.结论 我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输注奥沙利铂导致的超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和临床转归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62例奥沙利铂超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国际通用标准分型为标准输液反应与严重过敏反应,分析其临床特征、超敏反应亚型、严重程度分级、处理方式及转归。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2.9±11.3)岁,男女比例1.07:1。59.7%(37/62)患者在输注奥沙利铂前使用了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发生超敏反应时奥沙利铂中位治疗为6(4~7.25)个周期,中位累积剂量456.9(263.5~651.0)mg/m2。30.6%(19/62)患者存在无奥沙利铂间隔期。41例(66.1%)患者诊断为标准输液反应,21例(33.9%)诊断为严重过敏反应。在处理方式上,所有患者均采取了暂停用药、更换输液器的处理,无患者使用肾上腺素;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无死亡病例。58.6%(17/29)需要继续进行治疗的2级标准输液反应患者进行了再次用药,其中70.6%(12/17)未再次出现超敏反应。结论:临床对奥沙利...  相似文献   

3.
美国化学家罗森博格(Barnett Rosenberg)偶然发现了顺铂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揭开了铂类配合物抗肿瘤治疗的序幕。历经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奈达铂)和第三代铂类药物(奥沙利铂、洛铂),铂类抗肿瘤药终于一步步接近了高效、低毒、不交叉耐药的理想。洛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因其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更佳的患者耐受性,顺利进入了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相似文献   

4.
143例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以14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各项不良反应。结果不良反应发生以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用药24h内。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及注射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抗肿瘤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最多,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高聚生及巴曲亭更容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中,单联及二联用药最易产生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需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监测。  相似文献   

5.
美国化学家罗森博格(Barnett Rosenberg)偶然发现了顺铂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揭开了铂类配合物抗肿瘤治疗的序幕。历经第一代(顺铂)、第二代(卡铂、奈达铂)和第三代铂类药物(奥沙利铂、洛铂),铂类抗肿瘤药终于一步步接近了高效、低毒、不交叉耐药的理想。洛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因其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更佳的患者耐受性,顺利进入了2009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CCI)、奥沙利铂(L-OHP)单药及联合作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用时有协同作用。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CCI)、奥沙利铂(L-OHP)单药及联合作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上述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对HepG2细胞的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联用时有协同作用。结论:复方斑蝥注射液、奥沙利铂能够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两药联合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病人2006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6年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处方数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s)方法,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显示我院2006年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32个品种,DDDs排序前10位的是来曲唑、甲羟孕酮、他莫昔芬、氟尿苷、甲地孕酮、氟尿嘧啶、替加氟、顺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结论:我院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激素类、其他类抗肿瘤药、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和抗代谢药是我院目前肿瘤化学治疗的主要用药.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6年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病人2006年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6年抗肿瘤药物使用的种类、处方数及费用,采用用药频度(DDD s)方法,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分析。结果:统计显示我院2006年应用抗肿瘤药物6大类共32个品种,DDD s排序前10位的是来曲唑、甲羟孕酮、他莫昔芬、氟尿苷、甲地孕酮、氟尿嘧啶、替加氟、顺铂、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结论:我院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激素类、其他类抗肿瘤药、抗肿瘤抗生素、烷化剂、抗肿瘤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和抗代谢药是我院目前肿瘤化学治疗的主要用药。  相似文献   

10.
奥沙利铂(草酸铂,L-OHP)是铂类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为增殖细胞的DNA,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等,与CF、5-FU联合应用有较好疗效.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外周神经毒性,表现为遇冷神经痉挛,故病人在用药一周内忌冷,以防喉痉挛引起窒息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禁用0.9%氯化钠配制,应使用5%葡萄糖溶液500ml加奥沙利铂200mg静脉滴注.2008年9月,我科为一例胃癌患者输注奥沙利铂200mg后,于第二天发生全身脱皮,经皮肤科会诊诊断为剥脱性皮炎,经治疗后一周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结肠癌大鼠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2只SD大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每周注射 1次,连续注射5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切取直肠进行HE染色,病理学观察,确定结肠癌大鼠模型建立。将40只结肠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奥沙利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SD大鼠10只。奥沙利铂高剂量组(27.2 mg/kg)、中剂量组(13.6 mg/kg)、低剂量组(6.8 mg/kg),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尾静脉注射给药,每3周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2周。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1 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代替。末次给药48 h后,通过颈脱位法处死大鼠。显微镜观察结肠组织中异变腺窝病灶(ACF)的个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肠癌大鼠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变化。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组织中ACF的数量明显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血清中CD44V6和VEGF的含量下降。其中奥沙利铂高剂量的效果最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均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奥沙利铂给药组结肠癌组织中的survivin的蛋白水平降低;Caspase-3和Caspase-7的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通过调控CD44V6、VEGF、survivin、Caspase-3和Caspase-7的水平,减少肿瘤血管的生成与转移、调节结肠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5%葡萄糖注射液20ml/kg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20mg/kg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0.75mg/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奥沙利铂0.75mg/kg联合组,每组10只.各组均给予腹腔等容量注射,连续用药10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计算瘤重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小剂量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奥沙利铂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相加抑制作用,能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内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剂量奥沙利铂(L-OHP)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后随机分为5组:5%葡萄糖注射液20ml/kg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TX)20mg/kg阳性对照组、奥沙利铂0.75mg/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组,复方苦参注射液3ml/kg+奥沙利铂0.75mg/kg联合组,每组10只。各组均给予腹腔等容量注射,连续用药10天。停药次日处死小鼠,计算瘤重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结果:小剂量奥沙利铂单药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VEGF和MVD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奥沙利铂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肿瘤组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具有明显相加抑制作用,能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和MVD的表达;小剂量奥沙利铂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内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组织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统计某三甲综合医院 2020年全年铂类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reaction,ADR)发生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0年 1月至 12月我院所有铂类抗肿瘤药物病程记录及上报国家 ADR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报告,计算 ADR发生率,并对发生 ADR患者的一般资料、原发疾病情况、用药方案及 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 1月至 12月期间,我院 共有 1344例患者使用了铂类抗肿瘤药物,其中发生 ADR患者 558例,ADR发生率为 41.52%。不同药物种类 ADR 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χ2 =100.746,P<0.001),其中奈达铂和顺铂类药物的 ADR发生率最高(5781%、 4577%)、其次为奥沙利铂和卡铂(36.14%、36.52%)、洛铂的 ADR发生率最低(18.67%)。女性患者发生 ADR的 比例更大,男女性别比例为 0.73∶1,ADR发生率不论男女均以 40~69岁中老年人群最高。ADR患者原发疾病分布 中,以肺癌患者最多(168例,30.11%),其次为宫颈癌(113例,20.25%)。ADR的时间分布中,有 257例(46.06%) 患者发生在用药后 2~7d,其次为发生在 >1~24h有 86例(15.41%)。ADR的主要累及器官或系统包括:胃肠道 系统 202例(36.2%)、血液系统 173例(31.0%)、肝肾系统 77例(13.8%)。其中,顺铂、奈达铂的胃肠道毒性发生 率最高,分别为 41.1%和 49.1%;卡铂、洛铂的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最高,分别为 52.4%和 64.4%;奥沙利铂的神经 系统毒性发生率最高为 35.9%。结论:铂类药物正在向高效低毒的方向发展,铂类药物致 ADR以女性和 40~69岁 中老年人群居多,不同种类铂类药物发生 ADR所累及的主要系统存在差异,医护药应当通力合作以减少 ADR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转移性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和相关症状改善(DRSI)及毒副反应。方法48例口服替吉奥胶囊40—60mg/次,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d1~14;奥沙利铂注射液130rag/m。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h,d1。21d为1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48例患者均可评价,CR3例(6.25%),PR18例(37.5%),SD17例(35.42%),PD10例(20.83%)。有效率(RR)为43.75%。临床获益率(CR+PR+sD)79.17%。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胃肠道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及VI腔黏膜炎。结论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大肠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莱特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以及灌注治疗对恶性胸腔积液中SiSo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非小细胞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康莱特组35例,奥沙利铂组35例及联合用药组40例,分别收集胸腔注药前及每次注药48h后的胸水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胸水标本中的RCAS1、VEGF水平。结果:三组疗效比较,联合组优于康莱特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联合组优于康莱特组与奥沙利铂组(P<0.05)。三组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比较,康莱特组低于联合组及奥沙利铂组(P<0.05)。三组治疗前、第1周期治疗后、第2周期治疗后胸水RCAS1及VEGF表达水平均有逐渐下降趋势(P<0.05),联合用药组较其它两组下降更明显(P<0.001)。结论:康莱特联合奥沙利铂胸腔灌注对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检测胸水RCAS1、VEGF表达水平可评估康莱特联合奥沙利铂灌注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采用抗肿瘤药物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归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结果 各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27.50%、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33.75%、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6.25%.其中氟尿嘧啶、替加氟、顺铂、奥沙利铂、足叶乙苷、紫杉醇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发生率较高.结论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较为严重,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应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及时正确的预防和处理,从而保证药物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景与目的:奥沙利铂是晚期结直肠癌化疗的有效药物之一。已有国外学者总结和分析欧美人群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但在国内仅有一些个案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情况和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109例一线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化疗的转移复发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109例接受XELOX方案化疗的患者中,13例(11.9%)发生过敏反应;109例患者化疗总疗程数是546,其中23个疗程(4.2%)出现过敏。在23次过敏反应中,Ⅰ度13次(56.5%),Ⅱ度8次(34.8%),Ⅲ度2次(8.7%),没有Ⅳ度过敏反应发生。发生奥沙利铂过敏反应的中位疗程数为第5疗程,出现过敏反应时患者已接受的奥沙利铂的中位累积剂量为1200mg(400~1600mg)。过敏反应在奥沙利铂滴注开始后5~360min发生,中位时间180min,经过停药、对症处理和抗过敏治疗后全部缓解。其中8例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应用奥沙利铂前,使用5-羟色胺受体Ⅰ阻断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药物,4例未再出现过敏反应。女性较男性更易对奥沙利铂过敏(P<0.05),...  相似文献   

19.
奥沙利铂为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剂量限制性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如轻度转氨酶升高、便秘、皮肤毒性、局部静脉炎、注射后不适等,罕见发热,无肾毒性。一般认为,在临床上使用奥沙利铂时,无需常规予以水化、利尿等措施预防肾损害的发生,但我院最近在使用奥沙利铂静脉化疗时出现了急性肾损害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药品未注册用药是指药品使用的适应症、适应人群、给药方法或剂量不在药品说明书之内的用法。药品未注册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于抗肿瘤治疗中,并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介绍国内外药品未注册用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神经肿瘤化疗领域药品未注册用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以及非注册临床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