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Bold螺钉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DwightⅡ型足副舟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应用Bold螺钉手术治疗的12例(18足)DwightⅡ型足副舟骨的病例,术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12例均获随访,时间8~20(15.3±4.2)个月,患足疼痛症状消失15足,明显缓解3足,扁平足塌陷减轻5足。结论 Bold螺钉手术治疗DwightⅡ型足副舟骨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疼痛,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评价改良足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运动员及非运动员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入院治疗的疼痛性足副舟骨患者46例(55足),男性11例,女性35例;年龄9~49岁,平均(19.8±8.6)岁;病程14天~10年,平均2年5个月;运动员21例,非运动员25例。全部采用足副舟骨切除术并加固胫后肌腱止点,术后采用内翻位石膏固定,避免负重6周。随访时进行术后症状主观评估,并分析手术前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结果:46例(55足)副舟骨中,I型3例,II型47例,III型5例。运动员组中,17例(70.8%)存在足内翻扭伤因素,显著高于非运动员组。术后共随访43例(52足),平均随访时间31.5个月,总体优良率93.0%,运动员组和非运动员组术后AOFAS中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疼痛性足副舟骨多为II型,扭伤是引起运动员副舟骨疼痛的主要因素,切除副舟骨同时加固胫后肌腱的舟骨止点是治疗疼痛性足副舟骨的有效方法,对于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胡觉清 《临床军医杂志》2013,(10):1064-1065,1076
目的总结51例足副舟骨DR摄影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51例患者均有足副舟骨扭伤史。均摄患足X线足正位和外斜位片,其中21例加照对侧足外斜位以鉴别骨折。结果 51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较多样,主要分3型:Ⅰ型为圆形或卵圆形籽骨27例(52.9%),与舟骨完全分离;Ⅱ型与足舟骨通过纤维软骨或软骨相连21例(41.2%);Ⅲ型也称舟骨角型3例(5.9%)。Ⅰ型和Ⅲ型足副舟骨影像学表现清晰,而Ⅱ型影像学表现复杂,不易确诊。结论足副舟骨的影像学表现较复杂多样,尤其Ⅱ型足副舟骨的X线表现易误诊为骨折,需加照健侧副舟骨以鉴别骨折,必要时行CT、MRI或核素扫描以确诊。足正位和外侧斜位可以清晰显示舟骨结节和副舟骨之间的关系,可以作为足副舟骨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副舟骨痛综合征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副舟骨 (accessorynavicularbone)又称胫外侧骨 (tibialiaexterna) ,位于舟骨内后侧 ,出现率约 4 %~ 14 % [1] ,且多为双侧。部分副舟骨患者临床可表现为足舟骨部隆起畸形、疼痛及压痛 ,严重者行走不便和影响工作。因临床和放射科医生的疏忽 ,易出现误、漏诊。为引起同道的关注 ,笔者搜集 18例 (2 1足 )副舟骨痛综合征患者的X线平片 ,对照 12 4例 (131足 )无临床症状的副舟骨 ,重点分析其X线表现。1 资料与方法搜集本院资料完整的 18例 (2 1足 )副舟骨痛综合征患者的X线平片 ,其中男 7例 (8足 )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闭合性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14例(18足),男性12例,女性2例;年龄27~54岁,平均37.8岁;左足5足,右足13足;高处坠落伤11例,道路交通伤1例,重物砸伤1例,摔伤1例。SandersⅡA型2足,ⅡB型5足,ⅡC型1足,ⅢAB型3足,ⅢAC型6足,ⅢBC型1足。受伤至手术4~24d,平均9.2d。所有患者由同一术者行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6周,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进行临床功能及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采用AOFAS后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及VAS评分评估;影像学评估包括测量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及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5.8min;出血量20~200mL,平均75.5mL;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6个月,随访率100%,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裂开、皮缘坏死、内固定外露等并发症。AOFAS评分术前(30.5±1.0)分,末次随访(87.9±6.6)分(P <0.01);末次随访时,Maryland评分结果示优11例,良4例,中3例,平均(89.8±8.6)分,优良率83.3%。术前和末次随访时VAS评分(6.8±0.3)分、(1.0±0.5)分(P <0.01)。术前和末次随访时Bohler角(17.9±8.6)°、(37.2±6.8)°,Gissane角(104.1±18.7)°、(131.1±8.5)°(P<0.01);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分别由术前(39.5±4.3)mm、(46.7±5.2) mm、(79.7±8.1)mm恢复至末次随访时(49.6±5.1)mm、(37.2±4.2)mm、(82.5±8.8)mm(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创伤小,极少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骰骨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骰骨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骰骨骨折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70岁,平均38.5岁.其中压缩性骨折10例,矢状面劈裂骨折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的手术方法为切开复位钢板或螺钉固定,配以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其他中足合并损伤.结果 10例患者获得平均15个月(12~24个月)随访,伤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5周,平均10周.患者术后平均12周(8~18周)时可完全负重行走,无明显疼痛不适.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评分为73~100分,平均88.6分.结论 骰骨骨折的解剖复位和确切内固定是维持足部正常形态、运动和稳定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足副舟骨对军事训练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副舟骨对军事训练的影响。方法:通过X线检查,将有足副舟骨40人设为观察组,另选无足副舟骨40人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军事训练前后足训练伤发生情况。结果:军事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出现足痛和(或)不同程度活动受限18例(45.0%),对照组发生4例(10.0%),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有足副舟骨者较易发生足训练伤,对军事训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取部分腓骨短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小切口取部分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外侧副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方法 11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接受小切口取部分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手术治疗,年龄16~42岁,平均27.6岁.术前病程4~32个月,平均10.3个月.术后定期行双侧踝关节对比稳定检查、应力位X线片及MRI检查,并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表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5个月(12~37个月).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平均88.3分(72~96分),其中优6例(55%),良4例(36%),一般1例(9%).术后复查MRI证实重建韧带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或其他并发症.结论 小切口取部分腓骨短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型扩大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7年2月南京梅山医院骨科收治的72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按手术入路分为跗骨窦入路组和外侧扩大"L"形入路组。跗骨窦入路组34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3例,左足18例,右足16例;年龄26~74岁,平均43.4岁。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3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8例,左足17例,右足21例;年龄27~72岁,平均43.1岁。比较两组患者受伤到手术的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AOF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72例患者经全程门诊随访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2例患者切口有较多渗液,经换药后好转;跗骨窦入路组1例出现腓肠神经牵拉症状。外侧扩大"L"型入路组和跗骨窦入路组受伤到手术的时间[(10.21±1.29)d vs.(5.30±0.68)d,P<0.05]、切口长度[(13.03±0.82)cm vs.(6.84±0.39)cm,P<0.05]、手术时间[(96.80±11.30)min vs.(80.60±5.90)min,P<0.05]、术后引流量[(108.20±13.30)mL vs.(98.20±12.60)mL,P<0.05]、术后VAS评分[(5.40±0.90)分vs.(4.10±1.00)分,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OF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入路在术前等待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VAS评分方面相对于外侧扩大"L"型入路有优势,对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入路可替代外侧扩大"L"型入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足副舟骨损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足副舟骨损伤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9例。所有患者采用改良Kidner术进行治疗,将切下的副舟骨进行病理检查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I型副舟骨损伤4例,II型副舟骨损伤11例,III型副舟骨损伤1例。有明显外伤导致副舟骨损伤患者10例,慢性劳损型损伤患者6例。所有病例病理学切片均可见坏死骨组织及炎症反应。11例患者送检组织内发现有软骨样组织。术后AOFAS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改良Kidner手术治疗足副舟骨损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组织病理学切片证实大多数副舟骨内存在肉眼无法分辨的软骨组织,对手术清除造成困难,副舟骨损伤会导致炎症反应及骨坏死。部分损伤的副舟骨骨质不佳,体积较小不易可靠固定。这些都是导致骨融合术效果不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颈性眩晕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 2013-01至2016-07共28例(男13,女15)64个椎间盘:37~76岁,平均55.3岁,病程中位数12.5个月,四分位数(2,51)个月;平均随访(79.5±11.0)个月.均经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根据病变椎间盘的退变情况,单纯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50例足副舟骨损伤的病例(53个足副舟骨)。此病为运动创伤常见病,好发于青少年,女多于男。因多合并有距腓前韧带的损伤,而易漏诊,36个足副舟骨行改良的Kidner手术,32例术后恢复了正常训练,1例仍在跑跳中伴有轻微的疼病。17例病例经手法治疗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其中男22例,女43例;年龄67~97岁,平均78.5岁.均在伤后1周内施行手术.记录每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均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9.6±7.5)min,术中出血量(150.5±40.2)ml,骨折愈合时间(9.1±2.2)周.3例早期出现大腿近端疼痛,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其余患者皆获满意疗效.参照Harris髋关节创伤后功能评分标准,得分为(88.5±6.3)分.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固定牢靠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5I粒子结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不能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Ⅱ型或Ⅲ型门静脉癌栓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3例;年龄34 ~ 70岁,平均(56±8)岁;肝内原发肿瘤1~15个(中位数为4个).23例门静脉癌栓的平均直径为(20.5±1.5) mm,平均长度为(37.4±2.6) mm.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化学栓塞治疗肝内原发病灶,同时经皮穿刺门静脉癌栓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通过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出处方剂量、所需粒子数、粒子的空间分布、粒子放射性活度、匹配周边剂量等参数,然后在CT监视下,依次在肿瘤的不同层面及位置植入125I粒子.结果 每例患者动脉化学栓塞治疗次数1.0~6.0次,平均(3.1±0.4)次;门静脉穿刺粒子植入次数1.0 ~2.0次,平均(1.4±0.5)次;植入粒子数4~ 17枚,平均(7±1)枚.患者生存期3~24个月,中位生存期18个月.患者3、6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3% (21/23)和69.6%( 16/23)和60.9%( 14/23).所有患者均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化学栓塞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内踝截骨、取髂骨植骨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技巧及预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0月,采用取同侧髂骨松质骨植骨术治疗且获得完整随访的内侧距骨软骨损伤17例(17足)的病历资料。男10例;女7例;左足7例,右足10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35岁;14例患者病灶位于内侧,3例患者病灶位于外侧,病灶平均面积为为60±52.8 mm2;按照MRI的Hepple距骨软骨损伤分型,Ⅲ型8例;Ⅳ型6例;Ⅴ型3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行CT及MRI检查。采用美国足与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及视觉疼痛量表(VAS)对术后踝关节的功能及疼痛评定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4~39个月;平均18.6个月。AOFAS评分由术前的77.32±6.67分提高到术后的93.10±8.24分,VAS评分由术前的7.80±1.38分降低到术后的1.96±1.6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访未见伤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失效、截骨端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对于HeppleⅢ、Ⅳ、Ⅴ型的距骨软骨损伤,经内踝截骨、髂骨植骨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是有效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可以改善踝关节的功能、缓解踝关节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改良Gamma钉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0月,采用改良Gamma钉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7~98岁,平均75.7岁.按AO分型:A1型6例,A2型24例,A3型9例,其中明确有骨质疏松症患者36例,占92.3%.手术方式的改良:(1)采用患侧在上的侧卧体位,患肢屈髋、屈膝60°,健肢尽屈膝屈髋.(2)采用麻醉后一次性间接牵引复位,无需持续机械牵引.(3)术中通过旋转C形臂直接获取正、侧位照片. 结果 35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5年2个月,平均3年2个月.手术资料显示:手术切L1(4.3 4-1.2)cm,手术时间(46±10)min,手术失血量(65±26)ml,术中透视(3.0±2.1)次.术后康复资料显示:术后随访1年内无死亡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为(10.5±3.6)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10.9±2.1)周,术后6个月Parker评分为(6.9±3.2)分. 结论 改良Gamma钉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血、降低X线暴露,从而提高手术效率,有利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并有助于降低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恩施土家族民族自治州民族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21~64岁,平均39.5岁.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张力带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和联合组(采用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联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固定),各28例.张力带组男性20例,女性8例;年龄22~63岁,平均38.8岁;摔伤8例,重物砸伤5例,道路交通伤12例,其他伤3例.联合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64岁,平均40.9岁;摔伤9例,重物砸伤2例,道路交通伤13例,其他伤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均得到门诊、电话或微信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9个月.张力带组平均手术时间(78.3±11.4)min、术后出血量(43.9±8.5)mL与联合组(83.6±13.5)min、(44.9±10.4)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126.7±6.3)°、Btistman髌骨骨折功能评分优良率96%显著优于张力带组(103.9±5.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断式带孔克氏针张力带结合PDSⅡ 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能更好地恢复膝关节功能,是一种适合复杂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10年1月应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3例.骨折类型按Evans-Jenson分型:Ⅲ型24例,Ⅳ型18例,Ⅴ型11例.Singh 指数Ⅰ级13例,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多数患者伤后3d内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75±10)min,出血量(350 +68)ml.3例出院后失访,1例于术后5个月死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功能衰竭.术后共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93个月,平均38个月.未发现关节脱位,人工假体松动、下沉或断裂.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末次随访时优29例,良13例,中7例,优良率为86%.结论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创伤较大,作为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的补充,需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足跗骨发育变异的X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足跗骨在不同生长阶段发育变异的发生率 ,年龄分布和形态特点。方法 对出生后~ 18岁正常人群右足正、侧位X线照片 2 0 3 5例 (男 10 68例 ,女 967例 ;1岁一个年龄组 ,每组 3 8~ 98例 )进行观察。结果 出现发育变异 72 1例 (3 5 .43 % ) ,其中男 3 5 6例 (3 3 .3 3 % ) ,女 3 65例 (3 7.75 % )。暂时性发育性跟骨刺 (1.10 % )和跟骨多骨化中心 (0 .5 0 % )见于 0~ 5岁 ;内楔骨不规则骨化 (0 .70 % ) ,内楔骨双骨化中心 (0 .95 % )和舟骨双骨化中心 (1.74% )见于 2~ 8岁 ;跟骨营养血管孔 (3 .44 % )和跟骨骨髓窦 (16.10 % )见于 1~ 18岁 ;距骨三角骨 (2 .64 % ) ,胫外骨 (或副舟骨 ) (6.18% )和跟距骨桥 (7.0 4% )见于 7~ 18岁。结论 足跗骨生长发育变异对常见足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解剖学基础、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 通过对18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研究,观测腓动脉终末穿支降支的走行、分支及吻合情况.2001年7月-2008年1月,对68例(71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设计的经跗骨窦间隙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6足,Ⅲ型32足,Ⅳ型13足.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9.3个月(13~85个月),随访时骨折均愈合.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优33足,良29足,可6足,差3足. 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软组织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是跟骨关节内骨折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