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讨论颅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原因及重症监护的策略.方法 在46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呼吸障碍患者的重症监护中,16例行经口气管插管,18例作了气管切开术,12例应用人工呼吸及机械通气.结果 2例术后发生脑疝、4例发生幕下巨大血肿致急性脑干受压死亡,因保证了呼吸道通畅而12例好转、28例痊愈出院.结论 上呼吸道梗阻是颅脑损伤患者通气不足导致低氧血症的最常见原因.有效通气,保障充足给氧是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救治和监护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重症监护的护理效果。方法在2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呼吸障碍患者的重症监护中,8例行经口气管插管,9例作了气管切开术(其中3例在气管插管拔管数天后又做气管切开术),6例应用人工呼吸及机械通气。结果1例术后发生脑疝、2例发生幕下巨大血肿致急性脑干受压死亡,其余因保证了呼吸道通畅而6例好转、14例痊愈出院。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保证有效给氧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重型监护的关键,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本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王艳霞 《当代医学》2014,(26):112-113
目的探讨重症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的重症监护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河南洛阳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脑损伤术后发生呼吸障碍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重症监护,分析引发呼吸障碍的原因、预后以及预防方法。结果重症脑损伤术后呼吸障碍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呕吐物误吸等,其中上呼吸道梗阻所占比例最高,术后6例死亡,56例经过相应处理后呼吸道通畅,其中12例好转,24例痊愈出院。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障碍实施重症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吸氧,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气管切开术在治疗急性重症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帮助患者提前恢复自主呼吸功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接受治护理的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日常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恢复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的,所以我院在选择研究对象的时候要确保所有患者都确诊为重症颅脑损伤,并且所有患者都是自愿参与研究调查的。在此基础上,选取了4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为24人,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48例患者的选取时间均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其中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循证护理应用在观察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远高于对照组,在颅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要远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循证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具有较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症颅脑损伤的特点是程度重,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大多数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而导致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误吸的反流物及体位性排痰困难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从而导致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使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特别是肺泡通气不足,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加之颅内压升高致使脑血流锐减,更进一步加重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大脑缺氧,所以,在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中,纠正患者的大脑缺氧,加强呼吸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原,由于环境缺氧,重症颅脑损伤的大脑缺氧的纠正较平原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护理亦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高海拔地区重症颅脑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难度就更大,我院驻守高海拔地区,常年接受大量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的系统性回顾,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十分常见,是伤员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伤后进行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是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自96年初开展呼吸功能监测以来,监测患者168例,发现合并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115例,根据监测结果采取大流量吸氧、早期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治疗措施,积极防止呼吸功能衰竭。治疗组死亡25例,死亡率21.74%。对照在尚未开展呼吸功能监测的94至95年161例患者合并严重呼吸障碍91冽,监测组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从而认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进行系统的呼吸功能监测,早期发现呼吸衰竭,对于降低重症颅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综合临床监测指标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探讨其对疾病治疗的意义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总结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本组32例病人,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7例、其中2例为术后再发血肿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并发脑疝,2例为非手术治疗,原发脑干损伤,脑水肿、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3例是广泛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术后并发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结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使患者转危为安,降低重症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敬海霞 《中外医疗》2012,31(4):153-153
目的总结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正确及有效的护理。结果本组3例在术后5~12d内死亡,45例均拔管出院。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吸痰时机,加强基础护理,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重度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伤残率较高。由于重度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至使患者缺氧窒息,颅内压升高,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度颅脑损伤就指早期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48例,现将护理体会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多由于脑性肺水肿、意识障碍等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常规肠内营养(EN)制剂鼻饲进行干预,可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但可能引起反流误吸等并发症[1]。有研究表明[2],高能量密度EN制剂鼻饲可调节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营养。为此,本研究将其进行了临床应用,观察其对ICU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08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急症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术后科学严密的观察和完善的专科护理更是对于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重症损伤合并ARDS的治疗方案。方法对38例临床急重症颅脑损伤合并ARDS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合并ARDS必须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其中,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是非常重要的。结论ARDS诊断及治疗是影响急重症颅脑损伤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2月间在我院救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80例患者中,治愈51例,恢复良好27例,2例置管后并发脑疝死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护理,密切的术中配合及术后细致的病情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刘云 《吉林医学》2010,(30):5419-541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护理方法,并总结监护管理体会。方法:对86例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没有患者因护理不正确或不到位而出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护理成功率为100%。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患者恢复与临床观察、精心护理密不可分,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的逐渐增加,气管切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颅脑重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并且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肺部损伤、呼吸不畅、肺部感染等,气道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造成患者气道通气不畅甚至梗阻,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原有颅脑病情。气管切开术在颅脑重症患者中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措施…。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保证呼吸道通畅。但若操作、护理不当,则可加重原有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我科1999年5月~2005年5月6年间共对120例颅脑重症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我院自2004年3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86例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气管切开后,采用密封式吸痰,气管内滴药,雾化吸入,切口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肺部感染。结果:除10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或放弃治疗,76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呼吸不畅、低氧血症是重度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血氧饱和度往往能为后期的抢救成功创造条件,可明显降低重要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呼吸道管理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脑外科王冬梅李娟呼吸功能障碍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最快、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在伤后数小时到72小时内发生。本文通过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呼吸的管理,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  相似文献   

19.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冬梅 《中原医刊》2004,31(11):64-65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及时得到监测、治疗和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本文就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救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均进行PICC置管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疗效能够对患者病情发展速度得到控制,降低患者不适症状,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并减少颅脑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