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表面活性物质雾化吸入治疗RD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
肺表面活性物质成功用于临床后,已有多种PS制剂用于治疗新生儿RDS,这些制剂原料来源,不断工艺不尽相同,用药剂量差别也较大,但在给药方法,时间及次数较为一致,其改善气体交换、降低呼吸机条件效果极其明显,而治疗最终效果如降低患儿病死率,发病率却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3.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表面活性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们认识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已二十余年,但对本病的治疗仍无良策。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是引起ARDS病理生理改变的内在因素,ARDS与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和病理生理十分近似,应用SAM制剂治疗IRDS已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理论上SAM制剂治疗ARDS也应该有效。临床上应用该类制剂治疗本病尚属于初期摸索阶段,本文就ARDS的发病机制,继发性SAM缺乏,SAM之体内代谢及其功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时肺的表面张力增高,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其原因包括血浆蛋白渗出液对PS的抑制作用,炎症介质、不适当机械通气等对PS的损伤,从而导致肺功能受损,易于形成肺水肿,肺部免疫防御能力降低,加重呼吸机诱发肺损伤的风险。大剂量外源性PS替代治疗有望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损伤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肺损伤时肺的表面张力增高 ,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 ,PS)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其原因包括血浆蛋白渗出液对PS的抑制作用 ,炎症介质、不适当机械通气等对PS的损伤 ,从而导致肺功能受损 ,易于形成肺水肿 ,肺部免疫防御能力降低 ,加重呼吸机诱发肺损伤的风险。大剂量外源性PS替代治疗有望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NRDS患儿 2 5例 ,并与同期未用PS治疗的 2 5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应用PS后 2~ 3h皮肤颜色转红 ,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 6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 /肺泡血氧分压比值 (a/APO2 )及呼吸机有效指数 (VEI)分别由 ( 48± 14)mmHg( 1mmHg =0 .133kPa)、0 .14± 0 .0 6及 ( 0 .16± 0 .0 9)ml/ (mmHg·kg)上升到 ( 6 5±2 9)mmHg、0 .2 4± 0 .15及 ( 0 .2 9± 0 .16 )ml/ (mmHg·kg) ;而氧合指数 (OI)、吸入氧浓度 (FiO2 )及平均气道压 (MAP)由 11.6± 5 .7、0 .5 9± 0 .13及 ( 15 .6± 3.1)cmH2 O( 1cmH2 O =0 .0 98kPa)逐渐降低至 6 .3±3 .4、0 .47± 0 .10及 ( 13 .5± 2 .4)cmH2 O。经广义线性模型方差分析 ,主效应、分组因素及时间因素对两组PaO2 、a/APO2 、OI、FiO2 、MAP及VEI的值具有明显影响。而分组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治疗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能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 ,缩短需要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以小牛肺为原料制备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制剂开塞肺的药效,对78只早产兔PS缺乏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进行了动物实验,以观察早产兔对小牛肺PS制剂(简称开塞肺)的反应,并与德国的同类制剂(Alveofact)作了对比。结果,给药后各治疗组早产兔肺开放压显著降低(P<0.01),呼气相V5、静态顺应性及肺泡扩张显著改善(P<0.01)。提示开塞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有效制剂,最适剂量约为50~100mg/kg。其效果与德国制剂Alveof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们认识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已二十余年,但对本病的治疗仍无良策。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SAM)缺乏是引起ARDS病理生理改变的内在因素,ARDS与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临床和病理生理十分近似,应用SAM制剂治疗IRDS已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理论上SAM制剂治疗ARDS也应该有效。临床上应用该类制剂治疗本病尚属于初期摸索阶段。本文就ARDS的发病机制,继发性SAM缺乏,SAM之体内代谢及其功能,应用SAM治疗ARDS的动物试验,临床应用本制剂治疗的现状和今后展望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10.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抢救1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时的呼吸衰竭,PS首次剂量200mg/kg.重复剂量100mg/kg,用1~3次,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给PS后5~15分钟PaO2和PaO2/FiO2显著上升,随后FiO2和平均气道压(MAP)下调,5.5±0.8小时胸片即见改善,40.2±16.5小时胸片恢复,治疗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结果表明PS对抢救NRDS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肺表面活性物质(PS)成功用于临床后,已有多种PS制剂用于治疗新生儿RDS,这些制剂原料来源、制备工艺不尽相同,用药剂量差别也较大,但在给药方法、时间及次数较为一致,其改善气体交换、降低呼吸机条件效果极其明显,而治疗最终效果如降低患儿病死率、发病率却相差甚远。病人情况、呼吸机条件、给药方法、肺泡内PS抑制因子均影响PS疗效,PS治疗的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是肺疾病的标志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调节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基因表达、肺内免疫及炎症反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某些肺部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本文就SP-A的结构、多种肺部疾病时体液、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液中SP-A的变化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表面活性制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2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 (PS)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4个医院的 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 (PS的一种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 30min患儿PaO2 和动脉 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2 )明显上升 ,分别从 (44± 14)mmHg (1mmHg =0 .133kPa)上升至 (10 2± 5 9)mmHg和从 0 .11± 0 .0 5上升至 0 .2 8± 0 .18。用药后 1h、6h、12h、2 4h、3d和 10d的PaO2 和a/APO2 仍在较高水平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均 <0 .0 1)。用药后 30min ,患儿PaCO2 从用药前的 (5 4± 17)mmHg下降至 (45± 13)mmHg (P <0 .0 5 )。用药后 12h ,胸部X线片显示 ,患儿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颅内出血、气胸、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7%、35 %和 79%。结论 curosurf治疗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我院胎龄≤32 W的早产儿12例,于生后预防应用PS(预防组);同期确诊为RDS 17例应用呼吸机和PS(治疗组),比例两RDS发生率、呼吸机参数、并发症及预后.结果预防组RDS发生3例,发生率为25%,低于我院同期收治的≤32 W早产儿RDS发生率(43%);预防组RDS 3例均为Ⅱ期,治疗组Ⅲ期、Ⅳ为52.9%(9/17).预防组上呼吸机所需压力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肺炎、感染、颅内出血等合并症有下降趋势;未有气漏及BPD的发生.结论 PS预防用药可降低早产儿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减少并发症,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规范化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治疗是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减轻RDS并减少死亡 ,但支气管肺发育不全 (BPD)并没有相应同步地减少 ,可能是因为极不成熟儿 (具有发生BPD高危因素 )因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而存活。许多胎龄小于 30周早产儿 ,在宫内时其母患有慢性、亚临床的绒 (毛 )膜羊膜炎。对于可能有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和感染的婴儿 ,均适于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B族链球菌感染似具有较好疗效 ,治疗足月儿因肺炎和胎粪吸入而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能有效 ,因为这些疾…  相似文献   

16.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是肺疾病的标志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在调节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基因表达、肺内免疫及炎症反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某些肺部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本文就SP-A的结构、多种肺部疾病时体液、支气管灌洗液及血液中SP-A的变化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5例高危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并与25例未用PS的高危早产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早产儿在生后15 min~6 h,平均(3.4±1.9) h给予预防量PS,其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9.5±6.9) d,(2.6±3.8) d和(40.8±17.8) d。而对照组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分别为(13.1±6.5) d,(4.3±3.2) d和(53.8±27.8) d,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预防组RDS发生率20%、病死率8% 虽较对照组RDS发生率32% 和病死率12% 低,但两者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预防性给药可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对高危早产儿RDS具有减轻病情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中国人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6A cDNA基因克隆,并进行序列分析,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SP-A基因型特点提供方法和资料,同时也为SP-A基因表达调控。方法 以正常人肺组织mRNA为模板,采用逆转录反应(RT)-PCR、巢式-PCR及基因克隆技术,获得pUC19/SP-A6A克隆,并测序证实。结果 从正常中国人肺组织中提取到完整mRNA,经RT-PCR、巢式-PCR扩增,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将98例RDS患儿分为PS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两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住院天数、存活率以及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肺出血、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天数缩短[(9.5±6.2)d vs(7.0±5.4)d,(13.2±8.1)d vs(10.0±6.4)d],存活率由69.2%上升为87.0%,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合并肺气漏发生率由32.7%下降为15.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由44.2%下降为23.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存活者中治疗组较对照组未合并BPD的比例由75.0%上升为92.5%,未合并颅内出血由77.8%上升为95.0%,同时未合并BPD和颅内出血的比例由58.3%上升为80.0%,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替代治疗RDS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的天数、氧疗时间及提高存活率,降低气漏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怠浪存活者中脑损害和肺损伤的发生率,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1):31-34]  相似文献   

20.
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代谢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40  
半个世纪前科学家已经开始了对肺表面活性物质 (PS)的研究。 1946年Thannhauser报道了肺组织含有丰富的磷脂。195 4年Macklin认为肺泡表面存在降低表面张力的粘蛋白内衬层。 195 5年Pattle从肺灌洗液中提取了有降低表面张力性质的蜡样物质。 195 9年Avery发现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死亡患儿肺泡表面缺乏磷脂内衬层。 1967年Gluck阐述了PS分泌进入肺泡的过程。 1972年King和Clements证实肺磷脂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 70年代En horning等做了大量有关活性物质的体内外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