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寐汤内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失眠6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 ,《难经》称为“不寐”。失眠是临床中常见病。笔者自1990年至今运用自拟不寐汤合穴位艾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经用中西药治疗欠佳或反复发作而无效者)68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治疗观察68例 ,为本院门诊患者 ,男性36例 ,女性32例 ;年龄最大65岁 ,最小22岁 ;病程最短者1年 ,最长者10年。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诊断 [1]: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 ,醒后不寐 ,重者彻夜不寐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多…  相似文献   

2.
失眠在古代文献中称为“不寐”、“不得卧”或“不得眠”以及“目不瞑”等。该病多病情顽固,一般用西药镇静安眠之品,且远期疗效不确切。本人采用针灸治疗本病,兹将病案小结于下。一般资料失眠患者17例,男性2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39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3个月。治疗方法1.体针取风池、内关和安眠穴、神门,穴位均为双侧,两组交替使用,得气后施以平  相似文献   

3.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星 《吉林中医药》1999,19(1):37-37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眼”、“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按其失眠性质可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终点失眠3种。按中医分型可分为心脾两虚型、肝郁气滞型、心肾不交型等。现将本人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l一般资料本组34例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1岁,以17~38岁的青壮年为多(27例)。学生15例,干部9例,工人2例,其他8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2年,其中5年以下者16例,6~Ic年11例,11~15年3例,16~ZO年3例,20年以上1例。起始失眠11例,间…  相似文献   

4.
失眠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常伴有头痛、头昏、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多梦等.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临床又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眠”.目前针灸治疗失眠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已经取得确切疗效,现将近几年针灸治疗失眠症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不寐症2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寐又称失眠“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政党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轻者入寐迟缓,或时寐时醒,或睡眠时间短;重者每晚只能睡眠2至3小时,甚或彻夜不寐。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笔者采用针刺神门、本神、为主治疗失眠28例,疗效好、见效快,现报道如上。  相似文献   

6.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等,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现象。其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不深熟,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整夜不眠。笔者用针灸治疗本病4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眠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亦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笔者用针刺、艾灸配合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失眠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7~76岁,有神经衰弱病史者24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者10例,慢性胃炎者6例,脑中风后遗症者5例,学生压力过大导致失眠3例,有心脏病病史者2例。  相似文献   

8.
失眠症属祖国医学不寐范畴,亦有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之称.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失眠,疗效较好.1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在我院中医康复科治疗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22岁,平均47.5岁;病程最短者1月,最长者20年,平均5.2年。  相似文献   

9.
针灸配合皮内针疗法治疗失眠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笔者近年采用针灸配合皮内针疗法治疗失眠5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罐并用治疗失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一症,中医称“不寐”或“不得卧”。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入寐困难或寐不易醒,重则彻夜不寐。常伴有头昏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安。笔者运用针罐并用治疗81例失眠患者,经多年观察,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者60岁;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3年。1.2 临床诊断: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睡困难,睡后易醒,醒则难寐或多梦易惊,重则彻夜不寐。思虑过度者常伴头晕,头胀或记忆力减退;情志抑郁者胸闷…  相似文献   

11.
耳穴贴酸枣仁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根据耳穴临床应用原理,用酸枣仁贴压耳穴治疗失眠症30例,疗效较满意。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5年。其中神经衰弱17例,脑血栓形成后遗半身偏瘫合并失眠者3例,头部外伤后引起失眠者1例,其它疾病引起失眠者9例。本组治疗前曾服用过眠尔通、利眠宁、安眠酮等西药及中成药安神补心丸、柏子养心丸等效果不著者25例,治疗前未用过安眠类药物者5例。所有病人治疗前平均每晚睡眠时间为  相似文献   

12.
失眠时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导致睡眠不足。中医学又称之为“不寐”,“不得眠”,“无眠”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应用针灸治疗该病5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则彻夜不能入睡,临床单一方法治疗往往难以奏效.2009年-2011年,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背部走罐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顽固性失眠10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男35例,女6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65者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  相似文献   

14.
乌灵胶囊治疗失眠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新 《河北中医》2003,25(12):909-909
失眠 ,中医学又称“不寐”、“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 ,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失眠的原因很多 ,思虑劳倦、内伤心脾 ,阳不交阴、心肾不宁 ,阴虚火旺、肝阳扰动 ,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2 0 0 0~ 2 0 0 2 0 7,笔者采用乌灵胶囊治疗失眠 7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78例均为门诊患者 ,以睡眠障碍为主要症状 ,排除由重性精神神经疾病引起的失眠。其中男 2 6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1 8岁 ,平均 45 .2 5岁 ;病程最长 1 5年 ,最短 7日 ,平均 2…  相似文献   

15.
<正>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失眠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治疗困难,缠绵难愈,使患者焦虑不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近年来笔者运用酸枣仁汤加味治疗血虚阳浮、虚烦不寐型失眠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男14例,女16例,年龄25~60岁,病程1个月~2年。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  相似文献   

16.
滋阴降火及精神调理治疗老年不寐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秀梅 《中医药信息》2001,18(2):F003-F003
不寐 ,又称“失眠”或“不得眠”等 ,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成因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 ,老年人肝肾阴虚 ,虚实夹杂者多见。笔者采用中医治疗配合精神调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不寐患者 1 8例 ,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 58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年 ;均未服用西药镇静剂。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 1版 )诊断标准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难再入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时间不足 5h。1 .3 临床证候 …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顽固性失眠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主要由情志因素所致的“焦虑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虽经多方门诊或住院用中、西药物健脑养心、镇静催眠治疗后每日睡眠仍不足4小时的顽固性失眠患者,疗效较佳,现介绍于下:1 一般资料45例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除1例19岁,余皆为40~65岁的中老年人;病程最短半月,最长2年。2 治疗方法针刺轮流选择以下腧穴:手少阴心经神门穴;足太阴脾经阴陵泉、三阴交穴;足少阴肾经太溪、照海穴;经外穴的四神聪。用补法,留针半小时,悬灸涌泉半小时。每日针灸1次,10天为1疗程。3 疗效标准治疗1个疗程以内睡眠恢复正常,3个…  相似文献   

18.
针灸配合认知疗法治疗失眠9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眠,又称目不瞑、目不眠、不得卧、不得眠、不寐。是指经常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时易惊醒,甚或彻夜不眠,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本人在临床中以针灸配合认知疗法治疗失眠,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隔姜灸加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瘫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以冬春季多发。针灸治疗疗效确切 ,但因失治、误治或正虚体弱及反复发病者 ,其疗效缓慢甚至不尽人意 ,病程超过 3个月或复发者疗效更差 ,所以称之为顽固性面瘫。临床中采用隔姜灸加梅花针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0例全部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8例 ;年龄 1~ 1 0岁 1例 ,1 1~ 2 0岁 1例 ,2 1~ 30岁 5例 ,31~ 40岁 6例 ,41~ 5 0岁 1 0例 ,5 1~ 70岁 7例。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者 1年。第 2次发病者 5例。1 .2 诊断标准1 .2 .1临床表现 病侧部…  相似文献   

20.
失眠在传统中医学典籍中称之为“不寝”、“不得卧”、“不得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及晨醒过早,常伴有睡眠不深及多梦,属于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严重者属于“神经官能症”范畴。失眠既是一种症状,亦可作为疾病单独出现,与多种病因有关,一般常见于脑力劳动者或突然受到刺激者。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理论,将本病分为心脾两虚、痰热内扰、阴虚火旺3个类型进行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