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汽车兵在高原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对高原汽车兵进行个性测定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高原汽车兵EPQ-E分低于全军常模,EPQ-N、EPQ-P分高于全军常模(P<0.01),EPQ-L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多数SCL-90因子分高于全军常模及普通高原军人(P<0.01~0.05).高原汽车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与EPQ-N、EPQ-P分及生活事件成正相关,与EPQ-E、EPQ-L及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EPQ的N、P因子、负性事件、主观支持、军龄和社会支持总分等因素是影响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的几个重要因素.结论高原汽车兵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与其居住环境、工作性质及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军军人焦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空军1696名军人进行团体测试,将焦虑得分与一般人群的比较;以性别、年龄和工种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进行焦虑与心理健康、个性和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空军男性和女性军人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高于一般人群(P<0.01);②空军军人焦虑的发展特点:女性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显著高于男性(P<0.01);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其中,"<20岁"组与"20~24岁"组间焦虑总分、状态焦虑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质焦虑得分在"<20岁"组与"≥25岁"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工种之间,只有焦虑总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③逐步回归分析提示,积极应对得分和SCL-90总均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有直接效应,而EPQ的N,E,P和消极应对得分对军人的焦虑水平具有间接效应.结论:空军军人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性别、年龄和工种特征;空军军人的焦虑与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和个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飞行员504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0.84±0.15)分,(0.61±0.1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0.28±0.22)分,(0.46±0.26)分],而其余4个因子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36.93±8.49)分,(37.96±8.7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41.11±7.74)分];SCL-90总分<160组的飞行员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0.83±0.15)分,(0.62±0.19)分]高于SCL-90总分≥160组[(0.70±0.15)分,(0.57±0.15)分]的飞行员,且解决问题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组(P<0.01);除敌对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而与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从对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小来看,特质焦虑最大,依次为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 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某警卫部队战士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测量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1名警卫战士进行测试。结果 EPQ的N、P、L维度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EPQ各维度显著高于地方常模(P<0.01);SCL-90各因子除强迫症状、敌对外低于军队常模(P<0.05);除抑郁、敌对、恐怖外均高于地方常模(P<0.05);义务兵与士官的EPQ、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战士SCL-90的各因子得分与EPQ中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掩饰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与内外向呈负相关(P<0.05)。结论警卫战士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中国军人平均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加强人格及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杰  苗丹民  严进 《医学争鸣》2007,28(8):736-737
目的:探讨野战医疗训练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及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方法:野战救护所展开训练前后的军队医务人员113人,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测查.结果:医务人员开展训练前后SCL-90总分、阳性均分均略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训练后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因子分均高于军人常模(P<0.05).训练前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症状和躯体化等各项因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后状态焦虑平均值高于训练前(P<0.01),特质焦虑与训练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焦虑特质在野战医疗训练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但焦虑心理和部分心理健康指标的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查武警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SCL-90和SCSQ对武警某部315名官兵进行测查。结果:(1)SCL-90附加项目因子分为1.32±0.42,总分为115.84±31.52,总均分为1.29±0.35。除躯体化因子外,其它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全军常模(P<0.01)。男军人躯体化因子分极显著高于女军人(P<0.01)。男、女军人分别与各自军队常模比较,各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极显著低于常模(P<0.01)。(2)该部队官兵消极应对方式极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干部的积极应对方式显著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5)。(3)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及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该武警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执行维稳任务军人个性、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824名执行维稳任务军人进行测试,并与内地327名留守非任务军人进行比较. 结果除抑郁因子分外,执行维稳任务军人SCL-90总分和其他因子、STAI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非任务军人(P<0.01);执行维稳任务军人SCL-90总分、STAI各因子分与不成熟型、混合型应对方式及EPQ-P、EPQ-N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成熟应对方式、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及EPQ-E、EPQ-L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5).回归分析显示,对维稳军人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EPQ-N、状态焦虑、社会支持利用度、自责、特质焦虑、主观支持,6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 449, P=0.000.结论 执行维稳任务军人心理健康受个性、对应方式、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
驻高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原驻军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边防部队开展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以及抑郁问卷(BDI)为工具,对驻守海拔3 000~5 390 m山区462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获得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原官兵SCL-90各因子均分高于国人常模,其中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得分均高于军人常模;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增长、军龄延长、职务升高而逐渐提高;文化程度较高、农村籍、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驻高原部分官兵有值得重视的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卫生工作者和军医因势利导,给予帮助。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维护高原部队官兵心理健康、保证部队战斗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我国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2017版常模.方法 采用SCL-90量表,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常驻青藏高原地区46个陆军单位10 239名军人为对象进行测评.结果①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SCL-90多数因子得分显著低于1999版、2005版和2016版军人常模(P<0.01),但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2005版和2016版常模(P<0.01);②高原男性军人躯体化得分显著高于2016版男性常模(P<0.01),独生子女在7个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 <0.05,P<0.01),高中和中专组抑郁得分最低,本科大专及以上组偏执得分最高,双亲家庭军人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单亲家庭(P<0.05,P<0.01);③士官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得分最高,士兵的抑郁、偏执得分最低(P <0.05,P<0.01);指挥类军人躯体化因子得分最低,后勤类军人在强迫、抑郁因子得分上显著低于政工类和其他类军人(P<0.01);④除恐怖和精神性因子外,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因子得分在不同海拔高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建立了常驻青藏高原陆军军人症状自评量表的总体常模、性别常模、独生子女常模、家庭结构常模、文化程度常模、职级常模、工作类型常模和海拔高度常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