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并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PPO)与常规切口普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观察组(为微刨经皮钢板)与对照组(普通钢板)两种方法治疗,对比分析其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功能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技术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微创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和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将9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46例采用传统方式置入内固定物治疗,微创组45例采用微创方式置入内固定物.对两组手术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主要通过考察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术区肢体肿胀情况、血沉变化等来反映手术创伤大小.结果:两组手术创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大于微创组(P<0.05).微创组有2例复位不良,传统组有3例复位不良,两组均无深部血肿发生.传统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12~30个月随访,平均17.1个月.两组各有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它内科疾病,其余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微创组3.6个月,传统组3.8个月.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84.1%,传统组7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小,有利于围手术期恢复和髋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钢板(LCP)采取微创术式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对52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病人(A3、C型),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38.5岁),采用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精确复位关节面后,经皮肌肉隧道插入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有计划的康复锻炼。结果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2周(14~24周),浅表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无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者。按Kotmert股骨远端功能评价法,优28例,良19例,可5例;优良率90.4%。结论LCP经前方的髌旁切口入路,微创插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提供了稳定的固定,骨及软组织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首选治疗手段;骨折良好的间接复位及按照LCP固定原则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住院观察并随访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随访后,踝关节功能根据Mazur评分法进行评估,优良率达到88.37%,虽然出现8例伤口感染及3例骨折延迟愈合并发症的发生,但均经过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愈后出院。结论微创解剖钢板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尚可,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稳固、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Pilo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为骨盆骨折骶髂关节分离行前路钢板固定时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2 0具尸体骨盆解剖观测骶骨翼大小及骶丛的位置。结果 :骶丛距骶骨翼边缘距离 (左右平均距离 )分别为 :上缘 :L4(19.1±1.5 )mm ,L5(2 4.5± 1.4)mm ,中点 :L4(17.2± 1.8)mm ,L5(2 0 .1± 1.4)mm ,下缘 :L4(13 .9± 2 .9)mm ,L5(15 .2± 1.6)mm。L4神经位于骶丛外缘。结论 :骶髂关节分离前路钢板固定时L4神经根易受损伤 ,安全放置钢板的位置是骶骨翼中上部 ,距骶骨翼边缘 2 0mm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3D打印设计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6月仪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10例中,术前3D打印设计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48例(3D打印组),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为19~68(42.5±5.7)岁,左侧17例、右侧31例;AO/OTA分型A型11例、B型19例、C型18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技术62例(ORIF组),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1~72(44.7±7.5)岁,左侧25例、右侧37例,AO/OTA分型A型16例、B型22例、C型24例。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出血量、术中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0~18.0(13.6±2.5)个月。3D打印组和ORIF组患者的切口长度(胫骨累计切口长度)分别为(7.57±1.63)和(12.7±2.73)cm、出血量分别为(45.7±10.5)和(120.3±17.9)mL、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17)和(13.9±3.43)d、X线曝光次数分别为(3.07±2.13)和(1.46±1.85)次、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4.2±2.65)和(5.9±2.32)个月,3D打印组较ORIF组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D打印组和ORIF组踝关节Johner-Wruhs功能评分分别是优27例、良17例、可4例和优25例、良24例、可11例、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5, 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48)和4.8%(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12, P>0.05)。结论 术前3D打印设计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可术前进行充分评估,既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微创特点,又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踝关节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骨盆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伟元  李洪恩  刘祥清 《解剖与临床》2004,9(4):284-285,288
近20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首选方法。手术可最大限度地复位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的解剖形态和近似正常的骨盆力学性能,对提高疗效和改善后期功能状况起到积极作用,克服了保守治疗及外固定治疗复位不良、力学强度不足、长期卧床和远期并发症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根据锁骨形态特点,探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成人锁骨标本60个,防腐成人尸体(8具)的肩关节标本16个。测量锁骨长度、锁骨最窄处直径、锥状结节处入钉点区域及该部位入钉在锁骨内的固定长度。结果:锁骨长度为(144.34±6.48)mm;最窄处直径为(9.40±1.92)mm。锁骨锥状结节至肩锁关节内侧进针范围为(32.86±5.18)mm;该范围内最近及最外穿刺点打入的克氏针均可通过锁骨前弧最凸点,穿行长度最短为(74.28±1.16)mm,最长为(98.86±2.16)mm。肩关节标本解剖显示,锁骨外侧端与肩胛冈形成向内侧开放的角度,锥状结节以远部分比相应的肩胛冈高(8.24±0.62)mm。左、右侧锁骨测量结果经t检验两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锥状结节处可作为微创手术入路及入钉点区域,该部位入钉可在锁骨内穿行足够的固定长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 2007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胫骨远端骨折54例,按AO分型,A型18例:B型24例,C型12型。所有病例均先行跟骨牵引,待皮纹征出现后,行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 51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4.4%,随访7~24个月,平均随访(13±4.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按Tornetta判断标准,优36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2.2%。结论采用先行跟骨牵引,二期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以最大限度减轻对软组织的损害和对骨膜血运的破坏,有利于切口和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3型股骨远端骨折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及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110~150分钟,平均125分钟;术中出血量400~600ml,平均480ml。术后伤口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均Ⅰ期愈合。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个月。X线显示平均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事件发生。22例患者达到骨折解剖复位。患者末次随访时,2例开放性骨缺损患者关节僵硬(0~50°),其他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2~120°。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优9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微创内外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能较好的暴露骨折,达到骨折内固定的坚强固定,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微创操作减少了软组织并发症,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并接受前路皮下内固定(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atta标准对骨盆复位质量进行评估,Majeed评分对患者临床结果进行评估。进一步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随访平均时间为12.6个月(6 ~ 18个月),其中前路皮下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17.6 min(96 ~ 162 min)和203.6 mL(146 ~ 280 mL),复位质量优良率86.8%(优25例,良好8例,一般5例,差0例),无异位骨化迹象。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的临床结果:优良率84.2%(优28例,良好4例,一般4例,差2例)。骶神经根损伤患者共6例,并进行术中减压,5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前路INFIX术后感染,4周取内固定后好转;3例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结论 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中软组织损伤降低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微创钢板生物学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超 《医学信息》2006,19(3):460-462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生物学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先在胫骨前外侧置放外固定架并适当加压,然后在胫骨前内侧置放微创钢板固定。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愈合时间6—12周,平均9周;骨性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5个月。根据Mazur的评价标准,本组病例中优29例,良5例。结论此方法既克服了单纯微创钢板生物学内固定在胫骨粉碎性骨折应用中的不稳定性,又避免了外固定架长期固定容易引起针道感染及渐进性移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根据骨盆的形态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6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31例Tile B型骨折经前入路,将耻骨联合或耻骨支复位用重建钢板固定,其中8例合并髂骨骨折经髂窝入路将之复位用重建钢板固定;34例Tile C型骨折的前环损伤均采用与Tile B型骨盆骨折相同的方法处理,后环损伤的固定方法:17例骶骨骨折或骶髂关节脱位之中,复位后在透视引导下从后方经皮骶髂螺钉固定11例,经髂骨的螺栓固定4例,经后路在双侧髂骨后嵴之间用张力带钢板固定2例;9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之中,经皮骶髂螺钉固定6例,钢板固定3例;8例合并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 结果 通过对术后骨盆X线测量骨折分离移位的最大距离,根据Matta评分标准:小于4 mm为优,占86.1%(56例);4~10 mm为良,占7.7%(5例);10~20 mm为可,占6.2%(4例);大于20 mm为差(0例)。本组骨盆X线测量结果总优良率为93.8%。 结论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应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时尽早根据骨折的类型及骨盆的解剖形态特点选择合理的内固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6-50岁,平均38岁。按Sanders分型:Ⅱ型3例,Ⅲ型9例,Ⅳ型1例。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6个月。术中无重要神经、肌腱损伤,术后无切口感染和深部感染,1例于骨折愈合后取内固定时发生切口小范围坏死;无骨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及再骨折发生;1例于久走后出现距下关节痛,尚能忍受。按张铁良百分评分法进行评定:优6例,良6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2%。结论跟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有效恢复Bohler角和Gissane角、恢复关节面、固定坚强、利于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的优点,是目前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个体化有限接触动态加压钢板(limited contact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 LC-DCP)及其模板的定制过程、方法,以及临床初步使用疗效。方法 利用螺旋CT三维图像重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以及数控仿真加工技术定制出应用于胫骨骨折微创手术的数字化LC-DCP和模板,并用于治疗胫骨骨折6例。 结果 定制出胫骨骨折的个体化LC-DCP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所有患者平均20月随访发现,术后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5例,良1例。结论 个体化钢板制作流程简单,可行性强,结合微创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9月通过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AO分型为C2或C3型,采用支撑钢板掌侧固定17例,背侧固定9例。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诊,握力恢复平均为对侧的78%,11例腕关节伸屈活动达健侧的70%~80%,4例背伸及掌屈均只达健侧的60%~80%,3例活动度在健侧60%以下。23例屈伸活动时无疼痛,3例有轻度疼痛。患者对手术后腕关节功能满意者21例(80.78%),较满意者4例(15.36%),不满意1例(3.86%)。按改良G reen和O’brien标准,18例患者(69.2%)为优,5例(19.2%)为良,3例(11.6%)为一般,优良率88.4%。结论切开复位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疗效好,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锁定钢板经皮微创植入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切口植入胫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男19例,女13例,年龄13~77岁,平均39.8岁。其中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8例,均为新鲜骨折。结果 2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7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3.6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机器人导航经皮内固定治疗钩骨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1月徐州仁慈医院手外科治疗的21例新鲜钩骨钩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26~56岁,平均40.7岁。患者均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经皮精准置入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的骨折复位固定系统,为临床寻找一种新的骨折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现有骨折固定技术的理念与临床各种骨折类型的分析,研发一种全新的长骨骨折可调式锁定复位固定系统。以锁定板的锁定结构为原型,将固定系统拆分为二,综合现有固定理念与机械原理,连接杆具有调节长度功能;骨折端复位采用提拉钉,结合临床透视辅助骨折线对位。外架长度设计参考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部分正常成人四肢全长X线片,测量其骨性标志间的长度,作为本设计的长度参考。结果 本复位固定系统以一种新的视角治疗长骨骨折。操作上以体表骨性标志为固定点,提拉钉的经皮隔空对骨折端复位:主螺母对骨折端的长度调节,复位架可对骨折端复位,实现对骨折端的空间三维的复位与固定的设计方法。结论 可调式锁定复位固定系统在设计上具有操作方便、微创固定、一次性手术固定长骨骨折、骨愈合后不必二次手术的设计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