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症的脑结构影像学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情感的障碍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但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至今仍不清楚。大量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存神经解剖环路(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的功能异常,尤其是额叶皮质,杏仁核和海马。本文将综述边缘系统—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环路以及抑郁症在这一神经解剖环路的变化,其中主要闸述海马、杏仁核和额叶皮质的变化,还将探讨早期、反复发作抑郁症脑结构变化的可能的机制以及抑郁症是脑结构异常的原因还是结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比普通人群有更高的自杀率,如何预防抑郁症自杀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抑郁症自杀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抑郁症自杀行为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抑郁症自杀行为的预防和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10年中,随着功能脑影像学技术在物质滥用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运用这些技术以探讨尼古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本文主要总结了尼古丁急、慢性暴露下对脑功能影响的神经脑影像学研究进展,证实了尼古丁依赖与中脑边缘犒赏系统、调节注意、记忆、运动以及联想相关脑环路之间的相关性。这些研究发现将为揭示尼古丁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进一步促进今后戒烟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镜像神经元假说被认为是一种较全面地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症状和神经生物学异常的神经-认知理论。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在孤独症谱系障碍中镜像神经元功能的研究,分别探讨了神经电生理、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学等方面研究结果,提示这些患者存在部分的镜像神经元功能损害,这些损害与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其他的神经认知和社会认知功能损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损伤,认知功能损伤的重要神经生物学基础是患者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会导致患者出现异常神经元电活动,脑电图指标可以客观、定量反映神经递质导致的异常神经元电活动。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等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回顾了认知功能损伤相关神经递质的生物学机制,梳理了与之相关的异常神经生物电指标,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理和辅助诊断提供相应参考。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疾病的致病基因、神经影像学等生物学标记物,建立精神分裂症辅助诊断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神经生化代谢分布的差异,探索rTMS治疗前后难治性抑郁症局部脑代谢物的特异性.方法:应用1H-MRS检测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谷氨酸(Glx)、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l)及肌酸(cr)5种代谢物,分别计算NAA、Glx、Cho、mI与Cr的比值,并与28名健康对照者比较.对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4周共20次高频rTMS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治疗后再次应用1H-MRS检测3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双侧前额叶代谢物分布特征.结果:①rTMS治疗前难治性抑郁症组患者左侧前额叶皮质mI/Cr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rTMS治疗组治疗有效患者mI/Cr比值增高,与健康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在控制年龄、病程的影响后,rTMS治疗组左侧前额叶mI/Cr改变与HAMD减分率成正相关(r=0.86,P=0.000).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前额叶胶质细胞代谢异常,有效的rTMS治疗可改善神经胶质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对355例首发未服药的抑郁症患者在基线时评定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词语流畅作业(VF)、汉诺塔(TOH)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并予以抗抑郁药物治疗,经过两种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足量足程治疗疗效欠佳者纳入难治性抑郁组,比较难治性抑郁组与非难治性抑郁组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结果:难治性抑郁症组TOH平均计划时间和平均执行时间均高于非难治性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难治性抑郁比较,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可能执行功能受损更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强迫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脑变化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分别从强迫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前后脑功能、脑代谢及脑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通过减弱眶额回、前扣带回的功能,增加N-乙酰天门冬氨酸的浓度及减少眶额回灰质体积的生物学机制来改善强迫症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病学领域研究突破极少,因此近年来学科交叉研究被寄予厚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2012)提出,NSFC将鼓励临床与基础结合,鼓励临床医生基于疾病现状提出科学问题,采用精神病理学、神经心理学、脑影像学、神经生物学等交叉研究方法,从多个层次和多个  相似文献   

10.
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米氮平是一种新型的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的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它是否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效?为此,本研究在难治性抑郁症病人中,观察了米氮平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抑郁症的经颅刺激作用原理,对不同脑区和神经环路的影响;对脑血流和代谢、神经递质的影响,对神经元可塑性、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迄今为止,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未被完全阐明。研究证明抑郁状态下边缘系统结构与功能均受到严重损伤,且以这些受损部位为靶点进行抗抑郁治疗均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确定抑郁症发病靶区对探明其发病机制及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对近年来研究抑郁症过程中涉及到的边缘系统及相关神经核团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铁代谢与神经元退行性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铁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参与其代谢的蛋白质包括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等,虽然对外周组织铁的代谢及调控机制在分子、基因水平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铁代谢过程尚不清楚.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铁代谢的紊乱与一些神经病变有关,如阿尔兹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因而目前脑内铁代谢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铁的代谢以及与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关系作如下一概述.  相似文献   

14.
在非侵入性脑刺激(NIBS)装置中,应用广泛的是经颅磁刺激(TMS)和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通过不同的TMS或tDCS刺激方案可以改变大脑皮层兴奋性,且这种兴奋性改变可长时间维持,从而具有改变突触可塑性的潜在作用。多数研究选择啮齿类动物(如大鼠和小鼠等)作为研究对象,其运动行为表现涉及运动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和运动感觉能力等。脑刺激提升运动能力的神经生物学可能机制主要体现在神经发生、神经可塑性和神经保护等方面。评估NIBS对动物模型的运动功能影响及相关的脑结构变化,将有助于探索NIBS提高脑功能的可能机制,并优化临床或实践应用的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之一,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针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康复手段较少,而且效果不明显。脑电神经反馈因其安全、无创、无副作用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反馈训练技术有待改进,并且相关神经机制尚不清晰。综述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静息态定量脑电特征,分析基于这些脑电特征发展的脑电神经反馈训练技术和相关临床验证实验结果,并探讨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神经反馈技术的进步和对其机制认识的深入,脑电神经反馈技术有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可用于抑郁症患者认知康复的临床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的研究概况,陈列了来自神经心理学和神经电生理学的证据,并详尽阐述了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心理韧性对于提高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理疾病有重大研究价值。现有基于神经影像学的心理韧性神经机制研究主要针对经历严重压力或逆境后仍适应良好的现象展开,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3方面:第一,大脑结构,如顶叶、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岛叶等的相关功能;第二,神经回路,如奖赏、恐惧、情绪调节、社会行为回路等的相关功能和机制研究;第三,脑神经网络,涉及网络去相关活动以及跨网络连接的韧性相关机制。未来可进一步研究不同神经机制间的交互、各自与韧性相关维度(如自我效能、乐观、坚韧)的对应关系、以及相关干预方法对其神经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存在功能亢进,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血浆皮质醇浓度增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强以及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迟钝等[1],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HPA和HPT轴的损害更严重[2]。本文主要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动态测定,探讨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家庭和社会的严重负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脑MRI在检测老年人POCD中的脑结构、功能及代谢变化以及探讨其发病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结合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同时从细微结构、功能及代谢层面对疾病进行研究,为POC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精神疾病之一。现有的单胺类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以此为靶点的抗抑郁药物起效速度慢、部分患者缺乏疗效。线粒体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多功能细胞器,在能量产生、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神经发生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大量的证据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抑郁症发病机制关系密切。在本文中,我们对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和炎症及神经发生之间的关联、线粒体靶向治疗抑郁症的潜能等,并总结了现有抗抑郁治疗与线粒体功能调控相关的进展,从而为深入理解抑郁症发病机制以及筛选靶向线粒体的新型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