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反漂浮”体位在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9月—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创伤中心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8~70岁,平均38.5岁;SchatzkerⅡ型1例,Ⅳ型4例,Ⅴ型7例,Ⅵ型7例;累及后柱+外侧柱1例,后柱+内侧柱4例,后柱+内侧柱+外侧柱14例。所有患者在“反漂浮”体位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其中胫骨平台后柱+内侧柱骨折4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入路,余15例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倒“L”入路联合前外侧入路,术中骨折端暴露良好。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行患膝X线检查,评估内固定是否失效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测量对比患者术后即刻以及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和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后1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膝关节功能。结果 19例患者均在“反漂浮”体位下顺利完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60~115 min,平均91.6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08 mL。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愈合时间17~25周,平均19.2周。患者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7.16°±2.24°、后倾角为9.41°±0.85°,术后1年胫骨平台内翻角为85.98°±3.59°、后倾角为9.55°±0.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9、2.01,P值均>0.05)。术后1年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患膝功能优9例、良8例、中2例。结论 在“反漂浮”体位下手术治疗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术野显露较好,手术安全,内固定稳定有效,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 随访胫骨Pilon骨折46例,平均随访18.2个月。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9例。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1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16例。结果 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2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1.7%。结论 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局部的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复位的质量、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康复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Pilon 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方法随访胫骨Pilon骨折46例,平均随访18.2个月.骨折根据Ruedi和Allgower分型,Ⅱ型27例,Ⅲ型19例.跟骨牵引结合小夹板外固定9例,切开复位内固定21例,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16例.结果按Mazur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11例,良22例,可8例,差5例;优良率为71.7%.结论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局部的软组织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复位的质量、软组织损伤的程度、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早期的康复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7.
11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就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8个月。112例疗效为:优72例,良28例,可6例,差6例,优良率89.2%。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期钢板内固定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的可行性。方法1999~2004年我院收治Ruedi-AllgowerⅡ11例、Ⅲ型13例共24例Pilon骨折,跟骨牵引10~18(平均15)天后采用切开复位、植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骨折延期愈合3例,畸形愈合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5例。根据Helfet评分,优8例,良10例,差6例,优良率75%。结论延期钢板内固定既能减轻软组织损伤程度,又能提供坚强内固定以利早期关节活动,在治疗Ruedi-Allgo-werⅡ、Ⅲ型Pilon骨折中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ilon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是1911年由Destot首先命名的。约占所有下肢骨折的1%,胫骨骨折的3%.10%。随着建筑业和交通的发展,高能量创伤所致的Pilon骨折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该病损伤类型较为复杂,如治疗不当,往往导致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从疾病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Pilon骨折是指骨折线波及胫骨下端穹隆形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约占胫骨骨折的7%~10%,60%左右为高能量损伤,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及不同程度的嵌插,复位、固定困难。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我科收治26例Pilon骨折,均采用胫骨远端钢板内固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牵引加石膏外固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有限切开同时辅以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我院1998年2月~2008年3月107例患者接受该类方法治疗。根据Ruedi分型:Ⅰ型(无明显移位)35例,Ⅱ型(明显移位但关节面无粉碎)38例,Ⅲ型(胫骨远端粉碎性压缩骨折)34例。本组资料中,牵引+石膏外固定组36例,重建钢板内固定组40例,有限切开同时辅以外固定支架组31例。结果107例Pilon骨折患者中,我们按Teeny等提出的评分标准评分,优49例,良32例,中16例,差10例。住院时间2~6周(平均3周),骨折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周)。结论根据骨折具体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及伤口开放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受伤机制Pilon骨折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骨折类型的影像学特点,将病例分为内翻、外翻、背伸、跖屈和垂直压缩5种损伤类型,其中内翻型18例、外翻型15例、背伸型12例、跖屈型10例、垂直压缩型9例。采用后内侧入路6例、前正中入路9例、前外侧入路12例、后外侧入路18例、前内侧入路19例,分别应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或1/3管型接骨板支撑固定压缩骨块。术后6个月采用Burwell-Charnleys标准评估关节面复位质量;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采用改良Baird和Jackson的主观和X线评价标准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6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48个月(平均3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3~18周、平均(15.54±0.2)周,平均AOFAS评分(85.82±0.2)分,综合疗效优52例、良12例。内翻型中,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9例、较好8例、一般1例,AOFAS评分(87.52±0.2)分,综合疗效优15例、良3例;外翻型中,解剖复位6例、较好7例、一般2例,AOFAS评分(86.41±0.1)分,综合疗效优12例、良3例;背伸型中,解剖复位7例、较好4例、一般1例,AOFAS评分(85.34±0.4)分,综合疗效优10例、良2例;跖屈型中,解剖复位5例、较好3例、一般2例,AOFAS评分(85.25±0.1)分,综合疗效优8例、良2例;垂直压缩型中,解剖复位2例、较好4例、一般3例,AOFAS评分(84.63±0.3)分,综合疗效优7例、良2例。内翻型浅表感染1例、皮肤坏死1例,外翻型浅表感染3例、深部感染1例,背伸型浅表感染1例,跖屈型创伤性关节炎1例,垂直压缩型深部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结论 不同受伤机制Pilon骨折有其临床特点,根据骨折移位方向采用合适手术入路直接暴露骨折块,支撑接骨板固定,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应用骨应力刺激仪的叩击力作用于不同部位和不同固定方法的下肢骨折断端,研究体外施加的叩击力与下肢骨折断端所产生的压力的变化关系.方法 5具完整新鲜成人尸体下肢标本10例,按照股骨骨折、胫骨骨折、胫腓骨骨折顺序造模,并先后采用外固定架、钢板固定,不同骨折部位的两种同定方法下各组均对10例标本进行了观察.各组标本造模成骨干中段的横形骨折,骨折断端放置触力传感器.用骨应力刺激仪在标本的足跟处施加叩击力,分别记录不同骨折部位两种固定方法下施加的叩击力和骨折断端产生的压力,并分析其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骨应力刺激仪的叩击力(50-350N)与骨折断端所产生的压力均呈直线相关(均r=1.000,P=0.000).在相同叩击力作用下,同一固定方法的骨折断端压力,胫腓骨组>胫骨组>股骨组(P<0.05);同一部位的骨折断端压力,外固定架组>钢板组(P<0.05).结论 下肢骨折固定后,体外施加叩击力时骨折断端能够产生相应的压力,临床上可以根据骨折部位或固定方式的不同选取不同大小的叩击力促进固定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解剖钢板结合连续被动运动(CPM)功能锻炼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本院34例胫骨平台骨折行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并在术后进行CPM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对患者行X线检查示骨折实现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23例患者经5~30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无植骨坏死发生.CPM功能锻炼后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2.6%(19/23).结论 采用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解剖钢板及牢固固定后配合术后CPM功能锻炼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复杂Pilon骨折选择性手术个体化治疗的手术时机、骨折固定方式、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警黑龙江总队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复杂Pilon骨折36例患者的资料,针对患者的伤情选用锁定板手术内固定治疗、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螺丝钉固定治疗,对其手术方法、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随访12 ~ 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8.6个月。本组36例骨折患者,术后一期骨性愈合3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 开放性损伤创面二期愈合7例、遗有创伤性踝关节炎7例。按Mazur评分标准: 优11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0.6%。结论 复杂Pilon骨折在个体化治疗时,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时机、恰当的手术入路及有效的骨折固定方式,术后配合功能锻炼,能有效恢复肢体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Pilon骨折的修复方法较多,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骨折固定原则的根本性转变以及技术和观念的革新,给Pilon骨折修复带来了新的契机。其中生物学固定技术可尽量减少进一步破坏骨折端骨外膜血供,不扰乱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环境,是目前研究发展的新趋势。
目的:探讨采用生物学固定技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官窑分院收治应用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9例,女27例;年龄19-60岁,平均39.5岁;骨折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54例,Ⅲ型22例。根据生物学固定技术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治疗后定期随访,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复位质量,复查X射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踝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76例患者获6-24个月随访。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复位质量:解剖复位68例,复位可8例。切口一期愈合71例,切口渗液换药后愈合5例,切口一期愈合率达93%。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5个月,平均6.25个月。末次随访时踝关节功能按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定:优69例,良5例,可2例。提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Pilon骨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有效避免破坏骨折端血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操作简便,对软组织损伤小,是修复Pilon骨折的有效内固定方法之一。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8.
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29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进行LISS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29例骨折均愈合,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技术具有更好的保护软组织,更少的破坏骨折部位的血供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