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的患者中,约50%是在出现症状后的1小时内,且大多数是在被送到医院前死亡的,故院前早期救治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院前评估和决策;院前常规处理;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控制;院前溶栓的注意事项;介入治疗(PIC)的选择等方面加以简介。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治疗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开展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溶栓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在整个过程中出现了纠纷,现将26例AMI院前溶栓病例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院前重组链激酶的溶栓与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溶栓是否能明显缩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了解院前溶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AMI患者被随机分为院前溶栓组和入院后溶栓组,各30例。院前溶栓组患者是在发病现场,诊断AMI后立即给重组链激酶150万U静脉点滴。AMI对照组的患者按常规迅速办入院手续,而后按上述方法立即溶栓。结果:从发病到开始溶栓的时间:院前溶栓组(104±43)min,入院后溶栓组组(256±121)min(P<0.01)。按临床标准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立即溶栓组70.3%,对照组51.5%(P<0.01)。院前溶栓组的并发症无明显增加。结论:入院前溶栓明显缩短AMI患者开始溶栓的时间,增加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AMI患者静脉溶栓救治开始时间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AMI患者51例,分为两组:①院前组19例,呼叫“120”迅速到达现场确诊后即行静脉溶栓治疗,适时送ICU。发病至溶栓时间(46.0±20.3)min。②院内组32例,经乡医院.社区.门诊等送入ICU确诊后行静脉溶栓治疗。发病至溶栓时间(206±79.4)min。结果院前组再通率及2周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院内组(P<0.05)。院前组生存率89.5%亦高于院内组78.1%。结论院前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可及时保护患者的心肌及心功能并提高溶栓成功率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冯志成 《内科》2008,3(6):948-94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死率和猝死率高。快速高效的院前救治,选择转运时机,安全转运到医院接受专科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住院前病死率至关重要,对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院10年来共接诊62例AMI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 3年来 ,我们在院前抢救中 ,尽力采取早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争取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再通 ,缩小梗死面积 ,以改善预后。据文献报道 ,3小时以内尿激酶溶栓再通率为5 3 % ,而 3~ 6小时仅为 3 7% ,这被称为溶栓治疗中的时间依赖性。 1997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为 2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院前就地溶栓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观察组 2 0例均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5 3~ 67岁 ,平均 5 8.5岁 ;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心梗 9例 ,前间壁心梗 5例 ,下壁心梗 6例。另设同期住院治疗的另 …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院前溶栓冠状动脉再通后左室重构 ( LVRM)及左心功能观察 ,探讨院前溶栓治疗模式的优越点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 0月期间所有急救现场诊断为前壁 AMI,进行院前溶栓再通患者 49例 ,男 37例 ,女 1 2例 ,年龄 ( 61 .5± 9.3)岁 ;心功能分级 :≤ 级 2 7例 ,≥ 级 2 2例 (院前组 )。设同期前壁 AMI进行院内溶栓再通患者 44例为对照 ,男 34例 ,女 1 0例 ,年龄 ( 63.4± 8.7)岁 ;心功能分级 :≤ 级 2 4例 ,≥ 级 2 0例 (院内组 )。其入选、排除标准参照中华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8.
杨彦芹  杨杰 《山东医药》2006,46(1):53-53
近年来,我院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经积极救治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AMI患者(37例溶栓治疗,14例未溶栓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4h、12h、24h、48h、1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溶酶原(PCG)活性、α2抗纤溶酶(α2AP)活性、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D-Dimer)含量。结果:AMI溶栓治疗后4h,PCG、α2AP活性及Fg含量大幅度降低,D-Dimer含量明显增高,PT、APTT明显延长;溶栓后48h各项指标已分别恢复至溶栓前水平。结论:溶栓治疗可使AMI患者凝血活性明显减弱,纤溶活性明显增强,但溶栓剂的作用时限短暂,监测PT、APTT、Fg等指标对预防出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溶栓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 ( AMI)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机是在症状出现后 1~ 2 h之内 ,然而这一宝贵时机却由于各种原因而错过。为提高早期溶栓率 ,使更多的 AMI患者得到及时溶栓治疗 ,本文结合我院溶栓实际探讨基层院前溶栓的可行性。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符合溶栓标准 ( 1 996年 )者 62例 ,其中院前溶栓 8例 ,急诊室溶栓 1 7例 ,CCU溶栓 37例。男 45例 ,女 1 7例 ,年龄 36~ 76(平均 59)岁 ;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7例 ,前壁 41例 ,下壁 9例 ,下壁加右室 3例 ,前间壁加侧壁 2例。发病到开始溶栓时间 1 .5~9h,其中院前组 ( 4 .0± 2 .5) h,急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无条件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早期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发病3h内符合溶栓条件的104例AMI患者实施瑞替普酶(Reteplase)溶栓治疗。溶栓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型、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心电监护。溶栓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静脉推注肝素5000IU,然后2min内静脉推注瑞替普酶10MU,间隔30min再静脉推注10MU。第1次静脉推注肝素1h后开始静脉点滴肝素700-1000IU/h,持续24-48h。结果104例AMI患者中有94例溶栓后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指标,可判断为再通,再通率为90.4%。住院死亡7例(6.7%),脑出血1例(0.96%),消化道出血3例(2.9%),牙龈出血17例(16.3%)。结论基层医院对AMI患者在无条件做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早期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9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静脉溶栓方法在院内已广泛开展,但院前静脉溶栓国内报告不多。我院自1999年11月~2004年6月在院前采用静脉溶栓疗法救治AMI1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例中男14例,女5例;年龄47~64(平均57)岁;均符合1991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拟订的AMI溶栓疗法参考方案;梗死部位广泛前壁8例,前间壁6例,下壁5例。溶栓距发病时间1·0~4·7(平均2·3)h。即刻口服阿司匹林0·3g,以后每日0·3g,3d后改为每日50mg,长期服用。首先应用国产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50万I U静推,然后再用100万I U加…  相似文献   

13.
院前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 PA)在院前救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 ,并探讨在院前对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所收治的AMI患者进行分组 ,均给予rt PA( 5 0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对比两者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以及发病至溶栓时间延迟对rt PA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结果 从患者发病至进行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 ,院前组平均比院内组缩短 2 .2小时 [( 2 .9± 1.4)小时比 ( 5 .1± 1.1)小时 ] ,P <0 .0 5 ;院前治疗组的冠状动脉总再通率为 90 % ,明显高于院内治疗组的 61.8% (P <0 .0 5 )。结论 院前应用rt PA( 5 0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梗患者溶栓与CR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探讨CRP与溶栓效果的相关性。方法血清CRP的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了80例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分为CRP正常组与升高组,溶栓治疗后观察血管再通指标。结果 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升高组再通率为62.21%,CRP正常组为84.72%,两组患者并发症CRP正常组明显低于CRP升高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AMI患者溶栓前血清CRP水平变化,有利于溶栓疗效观察、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兰 《山东医药》2011,51(21):90-90
2009年5月~2010年5月,本文对院前抢救的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救治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28~82岁、平均55岁,均符合AMI的心电图诊断及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以及不同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AMI患58例(溶栓组30例,其中发病6小时内溶栓16例,6-24小时溶栓14例;对照组28例)入院时入入院后24小时心电图的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溶栓组QTcd较溶栓前显缩短,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发病6小时内、6-24小时溶栓的QTcd无明显差别。结论:AMI后24小时内溶栓可以缩短QT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时间目标管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时间目标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前项目合格率、院内项目(包括急诊准备、CT准备、CT检查、溶栓准备)合格率、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开始溶栓时间及入院至溶栓时间(DNT)。结果 (1)观察组患者院前项目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急诊准备、CT准备、CT检查、溶栓准备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患者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至开始溶栓时间及DNT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目标管理能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内项目合格率,缩短DNT。  相似文献   

18.
自2000年起,我院对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取院前急诊溶栓治疗,效果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苏若琼 《内科》2010,5(2):220-22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监测与护理措施。方法对52例发病在6h内的AMI患者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溶栓前、中、后进行监测与护理。结果溶栓治疗开始距发病时间〈3h的35例患者再通成功34例(97.1%),3~6h的17例再通成功16例(94.1%),总的再通成功率为96.7%。结论对AMI患者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并进行有效的监测与护理,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袁景云 《山东医药》2010,50(42):45-45
溶栓疗法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有时也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正确及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溶栓治疗AMI患者的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