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抗心律失常肽 (AAP)为 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肽 ,它在各种组织中都有分布 ,但以心脏最多。心脏以外的其它器官内所含的抗心律失常肽是由其本身产生还是由心脏经血液运输所致 ,目前还有争议。孙雅贤发现肾脏具有产生此激素的能力 ,证明这种激素在体内可能是多源性的。我们检测了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 ,证明它的水平高低与年龄和心脏本身的疾病有关 ,但是否与肺部疾病及肺心病有关 ,目前缺少报道。我们对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血中抗心律失常肽的含量进行了检测 ,为探讨抗心律失常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其治疗,提高对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住院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以室上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共109例次,室性激动异常和(或)传导阻滞及多种心律失常并存均可见;电解质、酸碱失衡与心律失常明显相关.纠正心律失常以治疗原发病和(或)改...  相似文献   

4.
5.
60例老年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分析吕焕昌(浙江新昌县人民医院新昌312500)关键词肺心病;心律失常;老年人肺心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而心律失常是老年肺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更易发生,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很高。本文对我院1986...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的11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VA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组治疗+卡维地洛),均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3个月后24hmSBP、24h mDBP、血清hsCRP水平、心率、24h内VA...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例分别给予24小时持续低流量吸氧及非吸氧或间歇吸氧的慢性肺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心电图连续监测,并同时做昼夜血气分析。结果表明:肺心病非吸氧或间歇吸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夜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而持续低流量吸氧组昼夜间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非吸氧或间歇吸氧组PaCO2下降以及PaCO2、pH增高均明显,提示慢性肺心病并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夜间心律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高原老年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律失常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43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期住院,且已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危重病人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护。结果单一心律失常21例,占病人总数的48.84%,发生心力衰竭3例,发生率为14.29%,经治疗纠正后病情好转;两种以及两种以上心律失常患者10例,占全部病人的23.26%,发生心力衰竭5例,发生率为50%,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死亡3例。结论高原老年肺心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同一患者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也较高.心电图检查尤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高原肺心病心律失常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与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心病者酸碱失衡、电解质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119例肺心病者,其中合并有心律失常的69例(A组),无心律失常的59例(B组)。结果A组中存在酸碱失衡者30例(43.5%),电解质紊乱者26例(37.7%),二者兼有的12例(17.4%)。心律失常以快速型房颤(Af)为主要表现,亦可有复杂心律失常、短阵室速等。B组50例中,存在酸碱失衡者19例(38%),电解质紊乱者10例(20%),二者兼有的4例(8%)。结论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对肺心病者易诱发心律失常,诊断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对住院时间(LOS)与致残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932例,根据LOS将患者分为2组,≤9d为短LOS组593例,9d为长LOS组339例。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以2分为截断值将患者分为2组,mRS≤2分组697例和mRS2分组235例。观察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结果与短LOS组比较,长LOS组患者伴随慢性心力衰竭(19.5%vs 8.1%)、心律失常(7.4%vs 1.3%)及新发心律失常(6.8%vs 2.5%)比例显著增加(P0.05)。mRS2分组仅并发尿路感染比例显著高于mRS≤2分组(16.6%vs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心力衰竭、既往心律失常史、新发心律失常、NIHSS评分10分、静脉溶栓与LOS9d相关(P0.05);尿路感染、既往脑梗死史、NIHSS评分10分和静脉溶栓与患者残疾程度相关(P0.05)。结论入院时NIHSS10分、静脉溶栓比例低的患者LOS更长,趋于更严重的残疾。既往存在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患者有更长的LOS。既往脑梗死病史和住院期间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则易于出现更严重的残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6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与加强护理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强针对性护理,指导肺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0.01);与常规护理组比较,加强护理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49.93±8.43)分比(39.30±5.01)分]显著减少(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53.42±5.45)%比(61.33±5.97)%]、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FEVl,(53.4±5.2)%比(58.2±4.7)%]、6min步行距离F6MWD,(196±10.6)m比(203.4±9.1)m3显著增加(P〈0.05)。结论:加强针对性护理可增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心律失常、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95例CHF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后心功能、心律失常指标、运动能力变化,并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LHF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138.90±25.28)ml比(119.87±20.78)ml]、二尖瓣返流面积(MRA)[(5.36±0.95)cm^2比(2.66±0.77)cm^2]、MRA/左房面积(LAA)[(30.87±8.48)比(20.03±5.61)]、各左室壁12节段的收缩达峰时间(TS)间的极差(Ts-maxD)[(112.44±15.1)ms比(62.82±13.23)ms]、各TS间的标准差(Ts-SD)[(22.48±5.41)ms比(14.77±2.86)ms]均显著减小(P均=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29.44±4.12)%比(36.52±4.58)%]、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LVdp/dt)[(602.9±108.74)mmHg比(1325.19±188.85)mmHg]均显著提高(P均=0.001),房早、阵发房速、阵发房颤、阵发室速发生数均显著减少(P均=0.001),6min步行距离[(280.31±11.12)m比(387.46±17.01)m]显著增加(P=0.001),MLHFQ各项评分及总分[(67.59±8.29)分比(47.02±7.42)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改善(P均=0.001)。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减少房性心律失常、阵发室速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肺源性心脏病(PHD)患者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时及缓解后1周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CHF患者55例(CHF组),PHD患者47例(PHD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急性呼吸困难发作时及缓解后1周血浆BNP及CRP水平。结果:与呼吸困难发作时比较,病情缓解后1周CHF患者血浆BNP[(1885±745)ng/L比(207±124)ng/L]、CRP[(36±11)mg/L比(8±6)mg/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PHD患者血浆BNP[(584±178)ng/L比(162±59)ng/L]、CRP水平亦均明显下降[(68±24)mg/L比(15±7)mg/L],P<0.05;呼吸困难发作时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PHD组(P<0.05),CRP水平明显低于PHD组(P<0.05),呼吸困难缓解后1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脑钠肽及C反应蛋白水平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发作急性呼吸困难时检测二者水平有助于鉴别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患者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年龄≥65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加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rhBNP组(44例)和硝酸甘油治疗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硝酸甘油组比较,rhBNP治疗组治疗后24h临床显效率(21.7%比45.5%)及总有效率(54.3%比91.0%)明显升高(P均〈0.05);动脉血氧分压[(9.44±1.41)kPa比(12.01±1.65)kPa]明显升高(P〈0.05)。治疗1周后,与硝酸甘油组比较,rhBNP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43±7)%比(48±8)%],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患者加重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福建省老年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82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和195例老年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两组比较是易患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比例有显著差别(P〈0.05),临床表现陈旧性心肌梗塞史、完全性左束枝传导阻滞(LBBB)、心界向左或向左下扩大、持续缺血的ST—T改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和重度右心衰竭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若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LBBB、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应考虑合并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2015年3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胺碘酮组和联合治疗组(在胺碘酮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血浆脑钠肽(BNP)、醛固酮(ALD)和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435。与胺碘酮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O[(4.21±0.29)L/min比(4.41±0.32)L/min]、LVEF[(45.58±0.98)%比(46.12±1.16)%]均显著升高,LVESd[(55.03±3.02)mm比(53.46±3.14)mm]、LVEDd[(59.12±3.36)mm比(57.65±2.97)mm]、血清MMP-9[(163.96±17.83)μg/L比(154.69±16.72)μg/L]、血浆BNP[(821.84±216.42)pg/ml比(736.37±209.35)pg/ml]、ALD[(416.79±17.94)pg/ml比(408.96±16.87)pg/ml]和AngII[(165.72±19.81)pg/ml比(156.95±18.42)p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治疗6个月,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340。结论: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BNP、MMP-9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CHF+VA患者92例,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氯吡格雷),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小板聚集率(PA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PAR、血清CRP水平、QTcd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VEDd [(46.32±3.52)mm比(41.21±4.11)mm]、LVESd [(40.68±4.42)mm比(35.18±4.16)mm]、PAR [(7.56±1.25)%比(4.53±1.02)%]、血清CRP水平[(7.45±1.75)ng/L比(5.11±1.59)ng/L]、QTcd[(55.51±8.16)ms比(46.13±7.75)ms]降低更显著(P均=0.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97.83%比82.61%,P=0.03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CHF+VA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者VA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值对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预警作用.方法 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和6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心率减速力值和心率加速力值,并进行预警分析.结果 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减速力值≥4.5 ms,1年内死亡率为3.33%%,DC值2.6~4.4 ms为6.66%,DC值≤2.5ms为13.33%,P<0.01;对照组心率减速力各值中无死亡病例,心率加速力值≤-7.0 ms.除肺心病患者组1年死病死率为1.66%外,余均无死亡.结论 心率减速力值测定能定量、单独分析和测定迷走神经作用的强度,对肺心病心力衰竭高危人群筛选与预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慢性肺心病快速性房颤伴轻、中度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50~100μg/min静脉微泵维持6~8 h,1次/d,疗程为1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房颤转为窦律:治疗组为73%,对照组为55%(P< 0.01)。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地尔硫可用于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尔硫(艹卓)对慢性肺心病快速性房颤伴轻、中度心力衰竭(CHF)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例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尔硫(艹卓)50-100gg/min静脉微泵维持6~8h,1次/d,疗程为1周。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为76%,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房颠转为窦律:治疗组为73%,对照组为55%(P〈0.01)。治疗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地尔硫(艹卓)可用于肺心病房颤伴轻、中度CHF病人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