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提高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的效果。方法10名内分泌科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确立“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为活动主题,在 QCC 活动前,先对科内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按 QCC 程序开展活动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 QCC 活动后胰岛素注射掌握率由原来的36%提高到91%,效果明显。结论开展QCC 活动,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掌握率,同时还提升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血糖基本恢复或接近正常,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发生注射疼痛和注射部位硬结的比例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因高血糖和低血糖住院者显著高于干预组(P〈O.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使患者胰岛素注射操作更规范,从而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胰岛素注射当中的使用,在降低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对本院2015年年度,因为糖尿病而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在住院期间血糖的控制情况,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对其中存在的和发生的问题等情况进行研究之后,把2016年1月至今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品管圈活动流程,并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实施的目标,把实施之后得到的结果与2015年度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015年年度,本院收治的住院的糖尿病的患者108人,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控制在平均7.2毫摩尔/升,108例患者当中有8例患者出现了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病发率为7.41%;2016年1~8月份,共收治的住院的糖尿病的患者有74人,其中患者的空腹血糖值控制在平均6.9毫摩尔/升,同时在上述患者当中,出现了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的患者有2例,病发率为2.7%.从上述的结果当中显示出,两组患者无论是在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比方面,还是在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方面,在实施了品管圈管理之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胰岛素注射部位硬结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进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5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为62.1%,观察组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为91.1%,二者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对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其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有效保护其注射部位,减少其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提高其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率,稳定其血糖,降低其注射用药的不适感,树立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在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对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院内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末梢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药物治疗依从率显著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胰岛素保管合格率、末梢血糖测定操作合格率显著优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能对护理操作进行有效规范,让患者的疾病认知和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最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治疗影响.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68例,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胰岛素注射方法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用药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胰岛素注射技能更为熟练,两项均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对糖尿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和用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的影响. 方法 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 实施对策前后分别对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活动后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正确率较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全体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知识、沟通配合等方面评分明显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 主题为糖尿病患者出院时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的品管圈活动中,不仅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同时也可提高圈员的团队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专业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胰岛素笔使用的准确性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90例糖尿病患者,开展品管圈活动,成立糖尿病活动小组,分析影响胰岛素笔使用的准确性原因,制定相关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胰岛素注射准确性。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准确性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注射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掌握率。方法由内分泌科9名护士自发组成品管圈,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制定、组织实施、效果确认及措施巩固等活动。结果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掌握率由改善前的30.93%提高至改善后的52.06%,达到了活动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掌握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糖尿病护理缺陷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其中参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干预组则给予品管圈活动,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饮食、服药、锻炼、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的不合格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住院糖尿病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后,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调查2013年1-3月住院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3 741例次,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共有76例次的现状,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计划、实施、确认、处置四个阶段及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及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及改进十个步骤实施品管圈的活动。结果:餐前胰岛素注射的住院糖尿病患者活动前调查3 741例次及活动后调查3 862例次,活动前、后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由76例次降至25例次,缺失率由2.0%降至0.6%,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明显降低。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前胰岛素注射缺失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收治的98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教育指导,比较胰岛素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治疗效果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是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非糖尿病病区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保证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所在疼痛科病区护士为32例疼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其规范使用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疼痛科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影响因素的整改,使规范使用率由59.99%提高到94.84%。结论应加强对护士非专科内容的教育、学习、考核及管理,优化非本专科业务内容更新获取的渠道,提高非糖尿病病区护士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更换情况并进行分析,找出患者操作的误区。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笔注射相关信息调查评价表对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其中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由本科室糖尿病专业护士进行评估;根据患者重复使用针头频次进行分组,对不同更换频次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胰岛素针头重复使用情况普遍,51.25%的患者腹部注射区域存在异常。不同更换频次两组间年龄、HbA1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胰岛素时间及腹部注射区域皮肤状况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针头现象严重,糖尿病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让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对四五月份入院的选择胰岛素治疗的8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水平评估统计,查找患者胰岛素注射不规范的步骤,应用品管圈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前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来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复诊使用胰岛素笔芯治疗的1260例糖尿病患者,统计其胰岛素笔芯与胰岛素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的例数,对其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措施实施后3个月,再次连续收集6个月门诊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芯与胰岛素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的例数。干预措施前后两组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率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干预前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28例,主要原因为患者擅自更换胰岛素注射工具、患者自购不配套胰岛素注射笔、患者错误述说自备笔名称致医生开医嘱错误、宣教方法及工作流程欠完善。干预后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1例,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x2=28.061,P〈0.05)。结论通过改进工作流程及配套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的健康教育方法后,有效减少了胰岛素笔芯与注射笔不配套使用率.提高了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科经医师同意回家初次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在患者回家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无定期随访。另一组为关察组,在患者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予以延伸护理(包括电话和走访),主要包括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以及胰岛素的保管方法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毒胰岛素的保存、排气、摇匀,调整剂量等方面的依从性以及两个月后患者的空腹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的变化,比较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效果。结果:经过观察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出现错误的人数远远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血糖等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居家胰岛素注射管理效果明显,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设计一款胰岛素笔集中收纳架,对临床中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笔进行规范管理。方法胰岛素笔集中收纳架主要由床位卡槽、显示器、收纳位、笔卡和指纹识别模块等部分构成。将120例使用胰岛素笔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胰岛素笔集中收纳架管理;对照组用常规保存胰岛素笔的方式。比较两组胰岛素笔拿取、注射正确次数和患者对胰岛素笔管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胰岛素笔拿取、注射的正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实验组患者对胰岛素笔的管理工作满意度为98.3%,与对照组的75%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笔集中收纳架使用便捷,可减少注射出错率、提高胰岛素笔的安全注射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注射室采血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在注射室管理中融入品管圈的手法和技巧,对注射室采血缺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注射室采血缺陷率由0.80%降至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注射室采血缺陷率,减少了护理纠纷,同时使圈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及科室凝聚力均得到了提高。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注射室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临床路径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96例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用药指导,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患者自身疾病合理用药了解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用药教育和胰岛素治疗效果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胰岛素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是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有效途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认知,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