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钉螺和螺卵静水沉降及运动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湖北省沿江河涵闸、倒虹吸管引水灌溉扩散钉螺严重。以往对钉螺扩散现象的实验观察做得较多,但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钉螺扩散机理及特征,借以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等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江河水系中钉螺动态机理及灌溉系统防制钉螺扩散技术研究”课题的基础研究部分之一,旨在探索钉螺和螺卵的静水沉降规律,为动水动态试验提供数理依据,进而研究简便、有效防制钉螺扩散与兴修水利结合灭螺更优化的技术和方法。本实验于1989年7月至1990年6月进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湖区开发利用和新建渠网,钉螺分布已由湖沼型渐变为水网型。防止钉螺向新渠扩散和尾蚴随水漂流已成为湖区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重要课题。1984年在三湖农场修建封闭式底涵管节制推灌用水过程中,对底涵可否截钉螺和尾蚴进行了现场观察。 试验现场 选择三湖农场界渠边的两处底涵管为试验现场。一处为前后两重涵管,两涵管相距20m,连通三条渠道。前涵管上游为有螺渠道,钉螺密度较高。前后涵管间及后涵管下游渠道有少量钉螺孳生,经采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人工灌区钉螺扩散与水位之间关系。方法在陈村水库灌区的引水总干渠内选择一处坡滩,每月系统抽样查螺;选择一典型涵闸,测量其进水口高、宽;勘测滩地及涵闸高程;收集总干渠内来水量及历年逐月水位情况;综合分析水位变化对钉螺扩散的影响。结果干渠滩地淹水季节适宜钉螺孳生,螺情严重;干渠内钉螺分布在齐涵闸高2~3m水位的沿岸地带。干渠可以经涵闸对农田实施常年自流灌溉;水位齐涵闸高2m及以上时,自流灌溉易造成钉螺扩散。结论钉螺在总干渠内由上游向下游扩散是肯定的,经涵闸向支渠及灌溉农田扩散是可能的,主要受水位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汛期江河涵闸引洪灌溉,钉螺可以随水输入垸内渠道,这是近年我省垸内螺情呈回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经调查,我省在14条主要江河水系干堤上,有50座涵闸由于引洪灌溉已造成钉螺扩散。在防止钉螺扩散方面,有的地方在垸内沟渠的小型涵洞过水,采用双层拦网防止钉螺扩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江河涵闸引洪灌溉防止钉螺扩散的方法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于1989年7~8月对洪湖市老湾闸进行了拦网防止钉螺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5.
王家桥镇为洲烧渠网型流行区,尽管血防部门每年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灭螺,但消灭钉螺的速度却依然赶不上钉螺扩散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1994年一1996年查螺期间,注意观察了渠道钉螺扩散的环境条件,发现水封涵管口能有效地阻止钉螺扩散,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与结果1.1钉螺分布与渠道过水口的关系1994年一1996年春季和秋季以机械抽样和环境抽样法对水村涵管和敞开过水口上下渠道进行查螺,对新发现和回升钉螺环境进行分析,结果北灌渠流入支渠有水封涵管口3个,涵管口下游各年均未发现钉螺,敞开过水口15个,其中有10个下游有钉螺…  相似文献   

6.
钉螺在长江中依附或不依附载体漂流扩散已有报道。但在长江汛期有螺地带的涵闸引洪灌溉,有关钉螺随水扩散到垸内渠道尚无系统报道。我省沿江、河的有螺地带建有数百座引洪涵闸,据各地反映,这类地区的钉螺面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弄清开闸放水是否造成钉螺扩散到垸内,对制定防制钉螺扩散对策,巩固垸内血防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7年7~9月在嘉鱼县双益闸进行了拦、捞钉螺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7.
安乡县安保大垸沿堤建有涵闸33座,1989年已扩散钉螺的涵闸21座,占总数的63.6% .1990年7—8月我们选择了上游闸和同兴电排引洪渠进行了涵闸扩散钉螺的定量观察.  相似文献   

8.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全长28.6km,历史上多有钉螺孳生,沿线有电灌站23座。1997年全部进行砼护坡,原钉螺孳生环境不复存在,但上游江滩钉螺还在继续向大运河丹阳段及其支流河道扩散[1]。为防止钉螺通过电灌站向灌区扩散,采用涵管式中层取水方式对丹阳市练湖农场七队电灌站进行了防螺改造,经5年纵向观察,获得了预期防螺效果。1工程防螺原理涵管式进水口防螺改造工程设计的理论依据:1钉螺在河岸边主要分布于水线上下各约33cm,两者合计的频数为71.6%。越远离水线越少,水线下66~99cm占7.5%,100~132cm占1.2%,132cm以下仅有0.2%[2],水面1m以下极少有钉螺…  相似文献   

9.
电灌站涵管式中层取水防止钉螺扩散效果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观察电灌站涵管式中层取水防止钉螺扩散效果。方法通过在电灌站取水口打捞漂浮物、水泵出水口拦网检测钉螺,以及在灌区进行钉螺分布调查;同时以未经防螺改造电灌站及其灌区为对照,以比较防螺效果。结果两电灌站取水口附近的运河水面漂浮物中均检获钉螺;经防螺改造后电灌站水泵出水口连续5年拦网检测未发现钉螺,其灌区每年监测调查亦未发现钉螺;未经防螺改造的电灌站水泵出水口每年拦网检测均能截获钉螺,其灌区亦连续4年查到钉螺。结论电灌站取水口采用涵管式中层取水可有效防止钉螺扩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洞庭湖区所有涵闸分布分类及改造情况, 探讨涵闸运行与钉螺扩散分布的关系。方法 收集当地水利部门涵闸和血防部门查螺资料, 用GPS map76精确定位每座涵闸的经纬度并做记录。结果 洞庭湖区共有涵闸589座,可进螺闸190座, 已改造69座; 进螺闸49座, 已改造8座。引水闸钉螺出现率明显高于排渍闸 (χ2 =4.48, P < 0.05); 涵闸外有螺时闸内钉螺出现率明显高于涵闸外无螺时 (χ2 =8.78, P < 0.05)。结论 引水灌溉是洞庭湖区涵闸外钉螺向涵闸内扩散的主要途径。进螺闸亟需改造, 同时应加强涵闸内外灭螺, 以巩固垸内灭螺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钉螺水力学新技术防止钉螺扩散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蛳的生存和繁殖与水有密切的关联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血吸虫中间宿主螺蛳扩散、疫情蔓延 ,血吸虫病疫情严重回升的现象在国内外屡见不鲜 [1 - 3]。据调查 ,湖北省长江、汉江等 14条主要江河水系两岸的 381座涵闸 ,有 114座涵闸因引洪灌溉向垸内扩散钉螺 ,占 2 9.9%。湖南省洞庭湖区沿岸的涵闸 5 39座中有 15 7座涵闸因引洪灌溉向垸内扩散钉螺 ,占 2 9.2 %。我国其他省份血吸虫病疫区也有类似情况。目前我国在建和拟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如三峡建坝、南水北调、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都有造成钉螺扩散、疫情蔓延的…  相似文献   

12.
改造渠道进水口阻断钉螺扩散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县蔡家村原是无螺村。自1959年建电灌站后,1968年在该村普查时,发现184例血吸虫病人,发现有螺面积22050m2。为杜绝运河钉螺通过电灌站不断进入渠道,对电灌站进水D进行了改造,从而阻断了钉螺的扩散。1方法在电灌站进水口低于常年水位1.2m处,埋设10节长1n,直径0.8n的水泥涵管,涵管底部垫20m厚水泥沙浆,水泥管接头处用水泥勾缝。涵管理好后,上方筑主坝,以阻挡漂浮物。涵管一端通运河,一端通水泥地,水泵只能抽取水泥地中的水。水泵口径0.2m,涵管与水泵截面比为16:1。使进水口由开放式变为封闭式,由直接抽运河表层水,变为…  相似文献   

13.
防止涵闸引水扩散钉螺两种工程模式简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随涵闸引水由外滩向堤内扩散,国内已有不少调查报告;涵闸引水防止钉螺扩散工程的建造,国内也有报道.但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防止钉螺扩散工程模式方面,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现将“沉螺池十两层半幅拦网”及“中层取水”防螺两种工程模式简介如下.1“沉螺池十两层半幅拦网”防螺工程1.1设计原理 根据钉螺、螺卵在水  相似文献   

14.
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现场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年来 ,解决钉螺沿涵闸系扩散的问题 ,国内一些同仁已做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1、2 ] 。在这些实践的基础上 ,我们根据流体力学 ,水利工程学 ,泥沙工程学及钉螺生态学 ,做了阻止钉螺随水扩散的基础研究 ,如钉螺吸附力的测定 [3] ,钉螺动水沉降 [4 ] ,钉螺起动流速的测定 [5]。依据这些成果 ,完善、改进了涵闸渠系钉螺截留系统模型 [6]。1 999年 3月 ,我们将该系统修建在血吸虫病疫区现场 ,4~ 7月进行了钉螺截留、分离的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1 .1 阴性成螺 采自武汉市郊区和荆州市郊区 ,按螺高 (h)和螺宽 (d)分为大螺和中螺 ,荆州大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如何阻止垸外钉螺向垸内扩散问题的研究甚多.本实验则以改变传统的涵闸直接进水方式,即在进水闸口安装悬吊式弯管,实行深层进水,从而达到有效地阻止垸外钉螺进入垸内的目的.现将其现场实验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工程概况安乐潭涵闸位于武汉市汉南区乌金农场,是一座老式双层引水灌溉闸.即在两个闸门之间有一个10m~3的进水池.第一闸外为河滩,有一条长约50m的引水渠,通向通顺河.河滩沿线及引水渠均有钉螺分布.涨水季节,河水自流经涵闸灌入垸内.在进水池上方约  相似文献   

16.
君山区西闸中层引水工程防螺防蚴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君山区西闸中层引水方法防止钉螺和血吸虫尾蚴经灌溉涵闸向垸内扩散的效果。方法收集2001-2006年的螺情、病情资料;2007-2008年每年春季进行垸内、垸外螺情调查;秋季对居民先用IHA方法筛查,阳性者以Kato-Katz法(1粪3检)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西闸外洲长江洲滩活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历年均较高,工程建设前后无明显变化;涵闸改造后垸内有螺面积及钉螺密度大幅度下降,2008年已查不到钉螺,居民血吸虫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西闸中层引水工程可有效防止钉螺及尾蚴向垸内扩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量化指标价防螺扩散设施的费用与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止涵闸引洪灌溉扩散钉螺,在嘉鱼县双益闸外增设了中层取水防螺安全工程设施。我们首次采用卫生经济学中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对该设施实际运行结果进行评价。1 基本情况双益闸位于嘉鱼县合镇乡长江南岸江堤上,1962年建成,为单孔圆管式涵闸。每年汛期直接从长江引洪灌溉合镇乡5万多亩农田,灌区人口5万。该闸是我省1987年首次通过拦捞钉螺调查,证实为引长江水灌溉造成钉螺扩散的涵闸之一。为了杜绝钉螺向垸内渠道扩散,我们经过实验室(场)试验,在取得钉螺运动的若干基础理论公式和技术参数的基础上,根据双益闸外的地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防止沿江河涵闸引水灌溉扩散钉螺,在不同流速条件下钉螺沉降运动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沉螺池加拦网”防螺工程设施的设计,于1992年在应城市王台闸增设了这一防螺扩散设施。通过3年来的实际运行结果及验证性试验初步证实,该设施具有防止钉螺扩散作用。这种设施将为类似涵闸改造提供新的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19.
工程设施防止涵闸扩散钉螺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防止沿江河涵闸引水灌溉扩散钉螺,在不同流速条件下钉螺沉降运动规律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沉螺池加拦网”防螺工程设施的设计,于1992年在应城市王台闸增设了这一防螺扩散设施。通过3年来的实际运行结果及验证性试验初步证实,该设施具有防止钉螺扩散作用。这种设施将为类似涵闸改造提供新的工程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特点和水工建筑对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影响。方法调查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布置情况,分析工程特点和水源调度方式对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现场试验观察硬化河岸、"胸墙"、清(拦)污设施、水泵、消力池等水工建筑防螺作用。结果东线工程东平湖以南将建13级、共34座泵站;江都泵站引河硬化后已连续3年未查获钉螺;泵站前设置的拦污栅和清污机可有效拦截大部分漂浮物而使钉螺失去吸附载体;水泵内复杂的螺旋水流可使钉螺和吸附的漂浮物完全分离;泵站消力池水体可沉淀钉螺,水淹3、6个月钉螺死亡率分别达74%和98%;控制流速在0.2 m/s时,涵闸"胸墙"可完全拦阻漂浮物而有效防止钉螺扩散;东线工程水源由长江、淮河等组成,淮河枯水期多抽调江水,淮河丰水期多用淮水。结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布局特点、水源组成、调度方式及各级泵站和附设水工建筑均不利于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北移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