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选择性消融切断翼管神经分支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鼻内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行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析比较患结果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出现眼睛干涩无泪症状。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以下优点: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良好,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干眼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1)与对照组(n=31)。给予对照组患者保守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及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临床症状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VA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后6个月、9个月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主观眼干症发生方面,观察组0%与对照组87.1%(27/3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对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和对照组(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各26例,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鼻塞、鼻痒、流涕及喷嚏等症状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显效15例、有效10例及无效1例,对照组术后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6例,观察组术后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鼻腔干涩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眼干3例、鼻腔干涩2例、上唇麻木2例及嗅觉减退1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鼻内镜下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并且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对7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7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9.74%(70/78),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85.90%(67/78)。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效果。方法对37例AR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治疗。随访6~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变化、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本组显效19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89%(34/37)。治疗后流涕、鼻塞、喷嚏、鼻痒等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时无1例复发,12个月随访时复发1例(2.70%)。结论采用鼻内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治疗AR,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现察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12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使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鼻丘及相对应的鼻中隔黏膜表面进行分点热凝.结果:显效85例(68%),有效36例(28.8%),无效4例(3.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法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并发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的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1年10月,收治58例分别使用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行对照性脊神经背内侧支封闭术证实疼痛80%以上来源于腰椎关节突关节的慢性腰痛患者,其中45例接受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治疗(手术治疗组),其余13例接受药物、理疗及认知治疗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封闭前、封闭后、治疗后1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记录患者腰痛及牵涉痛的VAS评分,术后12个月时行腰椎MacNab功能评分评估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法腰痛缓解率的差异.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1d、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保守治疗组封闭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保守治疗组治疗后腰痛及牵涉痛VAS评分较封闭前明显降低(P<0.05),但均明显高于封闭后VAS评分(P<0.05).手术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及牵涉痛疼痛缓解率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0.01).术后1年随访MacNab功能评分:手术治疗组优27例,良17例,可1例;保守治疗组可6例,差7例.结论:内窥镜下脊神经背内侧支切断术是治疗腰椎关节突关节源性慢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优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负压鼻腔冲洗法在鼻内镜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01例慢性鼻-鼻窦炎行内镜鼻窦手术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常规组48例、负压组53例。常规组术后采用常规鼻腔冲洗法,负压组采用负压鼻腔冲洗法。分别于术后2周、4周及3个月评价效果。结果负压组术后2周、4周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P0.01);术后3个月操作方便性、冲洗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P0.01);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负压鼻腔冲洗法用于慢性鼻-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舒适度高,有利于患者坚持冲洗,从而有利于长期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促进创面愈合。方法 151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双侧)患者,术后第2天抽出鼻腔填塞后,行高流量氧鼻腔雾化吸入。同一患者一侧鼻腔(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局部激素+减充血剂,同一患者的另一侧鼻腔(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减充血剂联合用药的方法,术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坚持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个月。鼻息肉(双侧)手术参照MesserRli-nger术式,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与体征,使用鼻内镜观察术腔改善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术腔状况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3%、71.3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规避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建议成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单侧骨赘增生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膝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去神经化治疗,分别评价患者术前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上升(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组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骨赘清理术联合去神经化可显著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的安全性及美学效果。方法:将收治的72例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鼻通气功能、术后并发症和术后鼻部的美学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鼻通气功能视觉模拟量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和鼻部美学效果VA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骨骨折伴外伤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疗效和美学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皮全脊柱内镜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连续接受手术治疗的153例单节段伴有单侧神经根性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68例行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内镜组),85例行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开放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 Nab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内镜组有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他患者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内镜组手术时间大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小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内镜组显著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腿痛VAS评分内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末次随访时ODI指数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痛、腿痛VAS评分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小于术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是开放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很好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轮廓化鼻内镜手术对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探讨一种有效术式,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90例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分别应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与轮廓化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其疗效、临床症状(SNOT-20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鼻腔功能(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以及嗅觉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嗅觉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轮廓化鼻内镜手术对难治性鼻窦炎患者的效果理想,总有效率高,能有效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鼻腔功能与嗅觉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等离子消融术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中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麻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后,在鼻内镜下对52例PAR患者的下鼻甲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6%(50/52),显著有效率84%(44/52).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治疗PAR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3间收治的9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外切内扎术,观察组采用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首次排便时间、水肿发生率、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切内扎联合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可降低术后VAS评分、推迟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降低水肿发生率、促进伤口愈合和改善肛肠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给予其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1 a后随访疗效。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显效7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5%;1 a后随访,显效67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9.74%,远近期疗效皆很显著。本组患者中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反应。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施以鼻内窥镜下选择性射频热凝筛前神经、蝶腭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6例服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治疗。结果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3.18%和91.31%(P>0.05),远期有效率为70.37%和39.13%(P<0.01)。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简称"PPH+切断术")对重度混合痔术后创缘水肿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PH组(42例)和PPH+切断术组(43例),其中PPH组仅采用PPH治疗,PPH+切断术组在PPH治疗基础上配合部分肛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创缘水肿、肛门功能情况及术后症状复发情况。结果(1)2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内痔分度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PH+切断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PPH组[100%(43/43)比90.48%(38/42),χ^2=4.297,P=0.038]。(3)在治疗后第3和7天时PPH+切断术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PH组(P<0.05);每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和7天时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第7天时明显低于第3天(P<0.05)。(4)PPH组术后创缘水肿情况明显较PPH+切断术组严重(χ^2=20.237,P<0.001),且PPH组术后创缘水肿评分明显高于PPH+切断术组(t=13.514,P<0.001)。(5)治疗后,2组患者肛管静息压比治疗前降低(P<0.05)、肛管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5);且治疗后PPH+切断术组肛管静息压低于PPH组(P<0.05)、肛管舒张压高于PPH组(P<0.05)。(6)PPH+切断术组患者术后1年时症状总复发率明显低于PPH组[6.98%(3/43)比23.81%(10/42),χ^2=4.647,P=0.031]。结论PPH+切断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跖腱膜起点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顽固性跖腱膜炎患者共41例实行关节镜下跖腱膜起点切断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标准进行评估。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VAS值为0分者有38例(92.7%),VAS值为1~3分者有3例(7.3%)。所有病例均无足底内侧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结论关节镜下跖腱膜起点切断术治疗顽固性跖腱膜炎,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不同术式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及术后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将2014-10—2015-10间收治的7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6例。患者均于鼻内镜下实施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根据患者术后VAS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变化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采用活性炭颗粒法评估两组患者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MTT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行经前囟钩突切除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促进患者上颌窦黏液纤毛传输功能良好恢复,术后并发症少总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