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鼻中隔偏曲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鼻中隔成形术、中鼻甲成形术和下鼻甲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有效率96.00(72/75)%。未发生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鼻腔阻塞总有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于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56例肥厚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128例与治疗组1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肥厚性鼻炎,能显著提高疗效、微创、痛苦较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促进创面愈合。方法 151例慢性肥厚性鼻炎鼻息肉(双侧)患者,术后第2天抽出鼻腔填塞后,行高流量氧鼻腔雾化吸入。同一患者一侧鼻腔(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局部激素+减充血剂,同一患者的另一侧鼻腔(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减充血剂联合用药的方法,术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观察组患者坚持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个月。鼻息肉(双侧)手术参照MesserRli-nger术式,治疗过程中及出院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与体征,使用鼻内镜观察术腔改善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术腔状况逐渐改善;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3%、71.3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糖皮质激素应用规避了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建议成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等离子消融术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中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麻和下鼻甲局部浸润麻醉后,在鼻内镜下对52例PAR患者的下鼻甲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6%(50/52),显著有效率84%(44/52).结论:鼻内镜下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治疗PAR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对78例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Messerklinge手术,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出现3例鼻腔干燥感,采用薄荷油滴鼻后症状消失。未发生眶周淤血及出血、鼻腔粘连、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分为2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70.5%),围手术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局限性或弥温性增生肥厚为主要特点的鼻腔慢性炎症[1].黏膜肥厚程度在鼻腔的不同位置程度不一,以下鼻甲为最重,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也较多,随着鼻窦内镜手术的推广和应用,在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我科自2003年7月至2005年8月行此手术4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选择性消融切断翼管神经分支术治疗重度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例重度变应性鼻炎患者予以鼻内镜下利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行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进行治疗,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分析比较患结果手术后3个月及6个月,患者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都出现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出现眼睛干涩无泪症状。结论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以下优点:术中出血少,手术视野良好,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无干眼症状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分析.方法:对7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用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行筛前神经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6月以上,总有效率93.6%,显效83.3%.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安全简便、手术损伤小,副作用小、近期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有效率96.67%(58/60)。术中、术后出现鼻腔粘连1例,眶纸板损伤1例。经积极处理后缓解,余未出现大出血等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肯定。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镜下操作技能及术后合理综合治疗,是提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方法对78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给予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7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鼻腔粘连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个月,术后6个月的治疗有效率为89.74%(70/78),术后12个月的有效率为85.90%(67/78)。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创伤小,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采用电动吸切钻行鼻内镜手术223例.其中鼻息肉切除联合鼻窦开放手术167例,治愈好转率92.8%(155/167);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0例,全部治愈;鼻中隔偏曲嵴突切削磨除术6例,全部治愈;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10例,治愈9例,术后10月复发1例.作者认为鼻内镜手术中应用电动吸切钻是功能性鼻内镜外科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能准确安全切除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口服阿奇霉素和用布地奈德喷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和术后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术后发生鼻腔粘连2例,经对症治疗好转。术腔黏膜上皮化率100%上皮化时间(31.67±9.50)d。出院后随访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喷鼻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肯定。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尤其是术后处理,是提高鼻内镜手术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改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效果的基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黏膜下电凝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7例鼻堵评分≥6分及至少一侧下鼻甲评分≥2分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黏膜下电凝术及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于术后3、6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对鼻堵程度进行评分,对每侧下鼻甲进行评分,采用糖精试验测定鼻腔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并与术前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鼻塞程度评分、下鼻甲评分及MTR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黏膜下电凝组术后3个月鼻塞程度评分为(1.55±0.33)分,较术前[(7.50±1.28)分]明显改善(P〈0.01),与术后6个月[(1.47±0.39)分]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与等离子组同时期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3个月黏膜下电凝组下鼻甲评分为(1.43±0.27)分,较术前[(2.41±0.50)分]明显减小(P〈0.01),与术后6个月[(1.21±0.47)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等离子组同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MTR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电凝术术后效果与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相似,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因方法简便更适于在基层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6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5.00%),经对症处理均获缓解。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依据疗效评判标准:总有效率93.33%(56/60)。结论鼻内镜下行鼻窦炎手术,视野清晰,有效率高,对鼻腔及鼻窦正常解剖组织和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扩容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对4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实施鼻腔扩容术治疗,采用Lund-Kennedy鼻内镜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其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治愈27例,有效17例,复发2例,有效率95.65%。结论鼻腔扩容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患者因鼻塞、头昏影响工作和生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注射硬化剂、冷冻、电凝、激光、手术等,且各有利弊.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采用鼻内镜下微波凝固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15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腔深部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鼻腔深部出血的126例患者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结果 126例患者中一次治愈122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总有效率96.8%。其余4例伴有鼻中隔重度偏曲,鼻内窥镜不能进入,采用其他手术方式。结论鼻内窥镜下等离子低温消融治疗鼻腔深部出血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传统方法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但由于额镜反光直视下视野的问题,只能解决鼻腔通气道的前中部阻塞,对伴下鼻甲后端增生性病变,疗效欠佳。1999~2001年,我们采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79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79例中,男51例,女18例;年龄18~65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术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1例患者出现间断鼻腔流涕,1例患者偶感面颊部不适,余患者鼻腔通气良好,无流浓涕、涕中带血、鼻塞、头痛等明显不适。鼻内镜下复查,上颌窦口通畅,窦口边缘光滑,窦腔内粘膜色泽正常,未见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分泌物团块。Lund-Kennedy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3,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效果良好,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